书城心理学每天懂点趣味色彩学·九型人格·心理说明书
19518400000046

第46章 心理说明书(8)

新婚夫妇如果初次性交顺利、和谐、欢愉,就会品味到新婚的幸福和甜蜜,甚为满足。如果不顺利或没有快感,就可能产生失望感。反复多次之后,就会影响美满婚姻的情感基础。新婚性生活不顺利是很正常的,新婚夫妇一般要经过3~4周之后才能有满意的性体验。一时不顺利,不能抱怨妻子不行或丈夫无能,更不能因此灰心失望。双方应降低初夜期望值,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密切配合,一定会很快达到满意的程度。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也不是浪漫的童话,它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生活中不能没有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婚姻中的不和谐、矛盾要由夫妻双方共同化解。幸福美满的婚姻需要夫妻共同创造。

心理小游戏

从双脚摆放姿势

当你坐在一个人的对面,注意观察这个人的双脚摆放姿势的,就能窥探出其秘密。

A.双脚并拢,脚由左向右斜

B.脚尖叉开,脚跟贴近

C.只有脚掌交叉,鞋子仍靠在一起

D.双脚十字交叉

E.双脚整齐地并拢

测试结果:

选A:跟这种人谈话,话题千万不可过于俗气,因为他们喜欢把自己当成贵妇或绅士。大多数明星或模特都是这种坐姿,他们很注重礼节,举止温文秀气,自尊心很强。如果想取得这种人的好感,就要和他们谈论一些关于流行时尚或专业性很强的话题,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选B:这种人属于好恶分明、疾恶如仇的侠客式人物,这类人身材多高壮、结实,做起事来也相当带劲。因此,是否能给他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是决定日后是否有交往可能的重大原因。他们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想法,而且这种改变是非常急剧的。

选C:标准的少女型动作,即便不是少女也是个性内向、害羞、警戒心特强的人。所以,对待他们必须十分小心、温柔,无论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千万不可贸然行事,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选D:和这种人交往是非常轻松的,他们没有太深的城府,喜怒皆会表现在脸上,一般都拥有开朗的性格,对周围事物向来不甚在意,合则来,不合则去,是他们一贯的交友态度。他们的优点就是真诚。

选E:他们的警戒心通常很强。双脚紧紧靠拢是因为想压抑内心的情绪。你必须尽量将气氛缓和下来,谈些轻松的家常话题,让对方的警戒心渐渐松弛,这样才能切入明确的话题。

影响心理健康的多重症结

当今社会,人心浮躁,很多人感到疲了、累了,不是因为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心累”。为什么会“心累”?下面的种种或许正是令你长期感到头疼的现象,看完之后,也许便能为自己开一份完美的心理处方。

女人为什么喜欢唠叨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调查显示,在男人讨厌女人做的事情当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啰唆唠叨”,远高于排名第二的“不爱打扮”。另一项与之有关的研究发现,女人一天说的话可以是男人的两倍。

一个中年女子找到心理医生,诉说自己因唠叨而给家庭带来的种种问题。她说她喜欢用一种教训人的口气对别人讲话,而且没完没了。有一次看到丈夫吃晚饭在沙发上抠脚,自己就没完没了地责骂他。这件事过去了很久,但是前几天,这个中年女子又翻出这件事,这让丈夫很难受,晚上没和她睡在一起,而是睡在了沙发上。

就在昨天,这个中年女子在全家人吃饭的时候,又提起了前几年丈夫外遇的事情。女子在饭桌上越说越伤心,最后痛哭流涕。她的女儿一听妈妈又翻出了多年前的旧账,就说:“妈,你烦不烦啊,成天啰里啰唆的,累不累啊!”说完,饭也不吃,起身出了家门。

中年女子很困惑,她问心理医生:自己是不是心理出了问题?

像中年女子这样的困惑在很多女性身上都存在。或许从主观上她们也很讨厌自己的唠叨,但是管不住自己,有时兴致一来,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能拿出重新讲一番,甚至给予新的命题、新的审视。对丈夫,对子女,女人更加喜欢唠叨。这当然跟心理因素有关,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可怕的心理疾病,在心理学家看来,这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情感宣泄方式,有益女性的身心健康。

一项针对5700名24岁以上女性的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年轻妇女经常在她们的丈夫和好友面前唠叨,以此来倾诉内心的痛苦和烦恼,而这些女性的身体都比较健康。与此相反,约有1/3的女性采用了别的方式,如酗酒、吸烟及用安眠药来宣泄不良情绪,结果她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神经衰弱、月经失调、高血压等疾病。可见唠叨是女人主动宣泄的一种健康方式。

人们普遍认为,爱唠叨的女性脾气肯定很暴躁,但是研究发现,爱唠叨的女性血液中血清素、乙酰胆碱的含量远远高于不爱唠叨的女性,她们性格温柔、待人和气,也较少发生身心疾病。因为通过唠叨,紧张、不满的情绪会降低40%,有效降低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成分的释放。

面对女人的唠叨,男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倾听,有时候还能从她的唠叨中知道她最近心情不好的原因,知道她最近想做什么,或者期待你为她做什么。如果你不愿意听,可以采取其他策略,比如提出陪她散步、下棋,帮她做饭、择菜。

男人有泪不轻弹容易造成心理疾病

“我最近很烦,工作压力大,家庭一团糟,很多事情憋在心里,怎么也掏不出去。说实在的,真想痛哭一场。”一个而立之年的男子对他的朋友这样说道。

“那就哭吧,我陪你一起哭。”朋友笑着说,“其实最近我心里也不好受,今天和你喝酒也是想倾诉一下。你知道吗?我离婚了,就在前几天,我的宝贝女儿查出患了癌症。”

男子一愣,急忙问道:“可你看上去是那么坚强,虽然脸色不太好,可你说话的时候还面带微笑。你在我这个老朋友面前还这么能装啊?”

“不是装。”朋友摇摇头,“是男人的本分,男人应该顶天立地、无所畏惧,就算遇到再大的劫难,也要咬着牙挺过去,怎么能动不动就流眼泪,说自己脆弱呢?要知道我们的爱人、我们的亲人可都依靠着我们坚强的臂膀啊。”

“那你刚才还说陪我一起哭?”

朋友苦苦一笑,说:“那也是安慰你的话,男人要是遇上什么事就掉眼泪,还像个大老爷们儿吗?来来,喝酒、喝酒,酒消万古愁,这才是男人该做的。”

刘德华的《男人哭吧不是罪》曾经红遍大江南北,引起了众多强悍男子的内心共鸣,他们借这首歌宣泄着内心的苦闷与无助。但是,真正能放开自己,大哭一场的男人依旧少之又少。原因正像故事中的朋友说的那样:男人要是遇上什么事就掉眼泪,还像个大老爷们儿吗?照传统观念来看,男人是阳刚、坚强、隐忍的,是顶天立地、威武不屈的,即便受到巨大的打击,也只能默默忍受,在角落里细舔伤口,而不是痛哭流泪到天明。

如果你在乎自己的生命,希望更长久地陪伴在亲人身边,那么“有泪尽情流”是你最为畅快的选择之一,因为哭泣对健康有益。人在悲伤时,内分泌系统会分泌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毒性物质,而这些物质可以借助泪液排出体外。这时如果你强压悲痛,忍着不哭,那么毒性物质就会滞留在体内,对健康产生影响。心理学家也持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哭泣能使人恢复平衡,使神经系统的紧张得以消除,从而达到心理平衡。

不过凡事都要有个度,哭泣也不例外,哭泣时间保持在15分钟之内是最为恰当的,否则很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人的胃肠机能对情绪反应极为敏感,忧愁悲伤或哭泣时间过长,胃的运动会减慢,胃液分泌减少、酸度下降,影响食欲,甚至引起各种胃部疾病。

通常来说,女性一般都比男性长寿,这跟女性喜欢哭泣有关。男性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该哭的时候就尽情地哭吧。

青少年为何沉迷网络

广州的雷先生最近为一件事伤透了脑筋,只要接到儿子学校打来的电话,他脸上的笑意立刻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没有血色的脸。学校打电话给雷先生无非是一件事——你儿子又逃学了。而逃学的原因雷先生心知肚明:那个混蛋小子,除了去网吧上网,还能去干什么!自从两个礼拜前儿子迷恋上网络以后,这类电话隔三差五就会打到家里来。他曾采取过极端措施:卖掉家中的电脑,不给儿子零花钱,但儿子只老实了几天,没多久又恢复了原形。儿子的口头禅是“我快崩溃了”,雷先生觉得再这么发展下去,自己离崩溃也为时不远了。

据广州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广州的中小学生当中,约10%的人每天上网超过3小时,33%的人因沉迷网络而导致成绩明显下降。而在北京的一项类似的调查中,人们发现,约34.8%的青少年过分依赖网络。为什么有那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呢?

其实,这与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少“自我认同”有关。当青少年接触并进入网络世界时,他们是带着获得“自我认同”的任务,在自我探索、尝试不同行为的同时积极寻求他人对自己观点、态度的认同。在2007年针对学生上网原因所做的一项调查中,“寻找自我,满足成就感”是普遍的回答。

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你是不是经常用命令指导的语气对孩子说话,不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或一味贬斥其幼稚?你满足孩子需求的方式是不是更多地以物质为主,而没有精神方面的奖励?在中国式的家庭和教育中,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孩子得不到充分的肯定,很难发展出独立处世的能力。正因为这样,就加剧了青少年在网络上寻求“自我认同”的趋势,他们希望在网络世界里得到理解和支持。

虽然青少年迷恋网络是成长过程中寻求“自我认同”的必然,但是身为家长,依然还是为自己的孩子担心: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视力、影响全面发展,最后考不上好的大学,进而找不到好的工作?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从以下三点入手也许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1.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避免亲子关系的恶化。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保护他们的自尊。

2.学校要注意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评价,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3.鼓励孩子发展现实的同伴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为孩子多创造一些可控制的机会,如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多参加课外社会活动等,让他们进行健康的自我探索和尝试,顺利地完成青少年阶段的“自我认同”发展任务。

反复洗手背后的心理障碍

请在看过题目一秒钟后回答以下问题:

关门离家走一段路后,是否还会回去确认一下门锁了没有?即便心中清楚门肯定是锁好了。

当与人发生争执、分歧时,是否会砸东西?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却控制不了自己。

每次洗手至少三遍以上,而且只要有空,还会再去洗手,虽然你知道洗过一遍后手已经很干净了。

不管你是全回答是,还是只对其中一个问题回答是,都说明你已经患上了一类心理疾病,那就是强迫症。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感到很惊讶: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啊?是的,强迫症是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也就是说,你明明想控制这类行为,却还是无法抵制行为的发生。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强迫症的表现形式外,这一心理障碍还有如下症状:

1.强迫联想:反复回忆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明知不可能,却无法克制。

2.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明知没有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

3.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4.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

5.强迫意向: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拿着贵重的东西,突然产生将这贵重东西扔掉的想法,虽然最终没有付诸行动,内心却十分紧张、恐惧。

心理学家指出,青少年和白领阶层最容易得强迫症,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所承受的压力很大。儿童2岁至8岁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从青春期开始至青春期结束则是人格重塑的重要整合时期,如果重塑“失败”,很可能引发精神障碍。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年轻的白领由于繁忙的工作、不协调的生活等,所受到的压力不断增多,也不断加入强迫症这种亚健康人群的行列之中。

强迫症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和重度,重度强迫症需要依靠药物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轻度强迫症主要还是在于自我心理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