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吃对了,病就少
19519200000017

第17章 常见病患者饮食的17条必知法则(9)

还有就是,胆结石的病人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如果胆结石不积极的治疗,容易因为胆结石胆囊炎而引起胰腺炎的发作。因为胰腺和胆囊有一个共同的排泄口都在十二指肠上,如果其中一个有炎症就要影响到邻居了,所以邻居之间也要处理好关系。还有就是十二指肠溃疡和炎症也要注意,因为有好多脏器的排泄口都在十二指肠上,十二指肠有炎症或溃疡,或堵塞,便会造成肝、胆、胰等脏器排泄管道的不畅,消化液憋在了脏器里,就容易引发炎症,这都是我们要注意的。

得了胰腺炎怎么吃

得了胰腺炎一定要禁食,否则病情就容易反复。有个72岁的老人因为胆囊结石而引起急性胰腺炎,他在他们区里的一个医院住院了,刚住院时有疼痛和发烧,医生给他用药后,两天就不疼了,体温也基本上正常了,实际检查血中的淀粉酶却还是很高的,但是他自己一点症状都没有,和没有得病一样,他就天天追着大夫说,能吃饭吗,大夫已经让他禁食,他非要吃。医生也比较年轻,没有太多的经验,禁食了五天后,就让他少喝点稀粥。结果他喝了大约200毫升的稀粥,吃完没有过八个小时,他又开始疼起来了,这就是禁食的时间不够导致的。后来,他到了我们医院,医生给他禁食大约三十天,因为他反反复复血淀粉酶特别高,他的年龄又比较大,体温又有点高,所以医生狠狠地给他禁食,通过静脉给他补充营养,基本上可以吃饭了,医生同样告诉他,少吃,先吃稀的,再吃稠的,先少量再多量。后来老人按照我给他专门设置的方案去做,慢慢就好了,我设置的方案就是第一天不吃东西,第二天喝50毫升水,第三天喝萝卜水,再喝点稀米汤,以后慢慢加量,加稠,结果老人恢复得很好。

胰腺炎患者恢复期的饮食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就像小孩,我们刚刚给他加辅食的时候,首先是从鸡蛋黄开始,而且鸡蛋黄是半量或四分之一的量,如果没有问题了我们可能会加米粉,加米粉没问题了,我们会再加别的,加整个鸡蛋。实际上老年人,特别是体质弱的老人,疾病刚开始恢复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两个原则:第一是少量,第二要单一。在少量和单一都把握住的时候,间隔的时间要长,比如说我今天加了一点米汤,一看吃了三顿米汤没事,我明天就加粥,这样不可以,这个时间要长,一般三天左右比较合适,就是我今天喝米汤喝了50毫升,然后一次一次地增加,那我下次喝到100毫升,再下次150毫升,也没有什么不舒服,那这个时候我们再加稠一点粥,我们也从50毫升开始,因为浓度改变了,我们还从少量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到我们正常的吃饭量,之后我们再去添加别的东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对于胰腺炎患者来说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就是他们往往因为某种诱发因素突然发生了胰腺炎,吓了自己一跳,以后再看见当时引起发病的那个食物的时候,心理就有种胆怯,就不敢再吃了。其实真没必要,当你的胰腺炎治好了的时候,你再吃这个食物没有问题,不会一吃它就会发病,这是你的一个心理上的障碍,但这有个条件,就是吃的时候一定要量少,因为毕竟有了一个发病的几率,虽然治好了,但在短时间内最好少吃这些东西,比如说我因为吃肉时胰腺炎发作,那胰腺炎好了以后,你还可以吃肉,只是以前你可能吃一碗,这时候你吃两三块就可以了。

对于慢性胰腺炎患者来说,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要少,碳水化合物占的比例相对高一些,像我们正常人,碳水化合物供给的热能大约占总量的55%~65%,而慢性胰腺炎就可以占到65%~70%这个比例,因为胰腺既是一个外分泌腺,又是一个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是因为胰腺内有胰岛,胰岛分泌胰岛素,那他的外分泌腺,既分泌淀粉酶也要分泌蛋白酶,蛋白和脂肪的消化相对的慢一些,所以我们对待慢性胰腺炎的时候,脂肪和蛋白质给的量要相对少一些,而保证淀粉这类碳水化合物的供给,一般少量多餐比较合适,这就是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恢复一段时间后就慢慢地可以正常饮食了。

法则15: 贫血患者饮食的必知法则——找准病因吃对食物

本文精彩看点:

城市老人为什么容易发生贫血?

老人、孕妇、婴儿如何防治贫血?

胃酸过低的人如何防治贫血?

三红汤怎么做?有什么用?

贫血有很多种,有些与饮食有关系,有些与饮食没有关系。与饮食有关系的贫血叫营养不良性贫血,也就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跟我们现在吃饱饭或吃不饱饭关系并不大,关系大的是你吃什么,怎么吃。在现代社会,比较富裕的城市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城市中比较富裕的老年人,不会因为买不到食物而导致营养不良,但是还会有贫血现象的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有以下这么几点:首先,城市中比较富裕的老年人一般都有一些代谢性的疾病,他们往往选择食物侧重不一样,太迷信“不吃四条腿的,吃两条腿的,没有两条腿的就吃一条腿的,或没腿的”这句话,导致他们不吃猪牛羊肉,只吃鸡肉和鸭肉,或者只吃鱼和虾类的,这样势必导致食物的选择不均匀了,有些偏差了,导致老年人贫血的现象发生率很高。其次,城市中的富裕老人大多有便秘的倾向,所以他们会常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而这些食物会影响一些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这里也包括了铁元素。

造成贫血的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铁的流失比较多。有的人天天吃铁剂,天天补血,但还是贫血,这就要看是不是自己在某方面把铁流失了。比如有的人有痔疮,别看那么一点点血,架不住天天都有,丢的要比补的多,也会造成贫血;还有的人月经量过多,或者时间太长,这都可能会造成贫血。再有就是看有没有其他的一些疾病会造成出血。丢失的血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像一个缸,中间有个窟窿,你不把洞补上,怎么往里灌水,这个缸永远灌不满,因为他从中间就流走了。如果你找出了失血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治疗了,那你就会慢慢把血补上来。

老人、孕妇、婴儿怎么防治贫血?

其实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与铁的摄取、吸收和利用有关系。三岁以内的婴儿、孕妇以及老年人都可能因为食物的摄取不足而造成贫血。老年人一般是自己的主观意识不想去吃而造成的贫血,而孕妇是因为供应量不足而消耗量大造成的贫血,小孩一般是家长喂养不到位造成的贫血。虽然都是营养不良性的贫血,但是它的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

对于老年人来说,之所以会出现贫血,一般都是因为偏食。如果没有特别需要,吃动物性食物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四条腿的一定要吃,因为四条腿的、两条腿的和没腿的,虽然价格上差距很大,但他们各有各的作用,是相互不能代替的。比如四条腿的,也就是常说的红肉,里面所含的铁特别高,而且人体吸收率也是相当好的,所以如果防止老年性的铁摄入不足所造成的贫血,那就要考虑吃一些红肉,哪怕是瘦肉、动物的血也好。

对于孕妇来说,铁需要量很大,所以一定要补充铁,怎么补,只要不偏食,做到营养均衡就好了。比如可以吃动物的血,还有瘦肉、坚果、蔬菜、蛋黄等。

对于婴儿来说,怎么样去补充铁,实际上是妈妈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一个知识。小孩的食物选择面可能相对窄一些,吃的量少一些,可能有的时候吸收又不是很好,那你就要选择一些好吸收的食物,比如一些动物的肝脏,每天大约5克左右,每周最多不超过50克。动物的肝脏,无论是猪肝、鸭肝、鸡肝等所含铁的吸收率还是不错的,我们叫它血红素体。蔬菜中或者植物中铁的含量也不算少,但是铁的吸收率比较差,我们叫它非血红素铁。

胃酸过低的人如何防治贫血?

如果胃酸过低,铁的吸收也不会太好,也就是说铁的摄入量不一定少,但是身体对铁的吸收却不好,这也会造成贫血。因为铁在吸收的过程中,在酸性的环境里是容易被吸收的,所以一般要是吃一些药物,加一些维生素C或加一些稀盐酸,来帮助身体对铁的吸收。

有针对性地治疗贫血

为了补血,我们优先选择血红素铁,因为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不好。血红素铁大部分都存在于动物性的食物中,比如说猪牛羊肉、鸡蛋黄等,而植物性的补血食物大部分都含非血红素铁,吸收不是很好。另外一个就是把几种食物搭配着来做,也会提升铁的吸收率。比如蔬菜中的铁可能吸收不是太好,但如果把这类菜和动物性的食物做在一起,就会提高铁的吸收率,比如菠菜,菠菜根的红头是整个菠菜里含铁量最高的,你可以把它洗干净,烫一下,然后把它切成丝,和肉丝炒在一起,此时铁的吸收率就会大大提高。

没有其他丢失血的原因,只是胃酸低,或者有胃病的贫血的人,可以吃一些含铁量比较高、吸收比较好的食物。比如瘦肉,或者大枣,我们在选择大枣的时候,尽量吃枣肉,不吃枣皮,因为虽然枣肉实际含的铁量不如枣皮多,但枣肉对胃刺激小,而枣皮虽然含的铁量稍微多一些,但含的纤维比较多,而且对胃的刺激性也比较大。在吃枣的时候,还要注意,如果是干枣一定要蒸熟了,这样对胃的刺激性就会变小。我们还可以吃葡萄,但不是所有的葡萄都行,黑葡萄,或叫紫葡萄,特别小的那种,这样的葡萄才有药用价值,而且所含的铁量也比较高,而且吸收率也是比较好的。还有就是如果你的体质比较虚,比较寒,可以把阿胶、黑芝麻、大枣、桂圆等做成膏状物来吃,这对改善缺铁性贫血或说营养不良性的贫血是很有好处的。

维生素B12和叶酸都与红细胞的生成有很大的关系,这两个营养素也不可以缺少,苜蓿和坚果中这两种营养素含量较高,可以适当多吃。另外,红色食物大多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所以贫血的人可以吃一些红色的食物,比如红小豆。

我们可以做一款三红汤。把红枣、花生和红小豆放在一起熬汤就可以了。中医讲,“红则入心”,有补血的作用。我们在做三红汤的时候要注意,由于红枣偏热,所以红枣稍微放少一些。红豆有利尿利湿的作用,如果本来皮肤就特别干,而且尿又比较频,红豆也要相对少放一点。花生可以随意,多少看个人口味。如果非要定个比例的话,那可以按照3∶2∶1的比例来,3是花生,2是红豆,1是红枣。

月经失血或者手术失血的人可以用三红汤调补身体,日常预防贫血也可以多喝三红汤,但如果已经贫血了,而且血色素降到七八克的时候,这个三红汤的补铁效果是远远达不到补充目的了,还是需要找专业医生治疗。

已经出现贫血的人,要尽量选择一些好消化的、容易吸收的、铁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瘦肉、动物的血,在煮粥的时候放上一点红豆、大枣。如果贫血很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阿胶、枸杞,它们生血的作用比较快。

在平时的生活中,建议贫血的人吃点黑芝麻、黑豆。中医认为“黑者入肾”,肾是藏精的脏器,精血之间能够互相滋养,所以养精也能促进血的生成。而从食物成份上看,黑芝麻和黑豆也含有铁质,能够有助于改善贫血。

法则16: 骨质疏松患者饮食的必知法则——找准补钙关键期

本文精彩看点:

日常补钙应该坚持什么原则?

如何看待补钙产品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