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3岁全脑开发亲子游戏大全
19519400000029

第29章 2~3岁宝宝全脑开发亲子游戏(2)

(3)在蔬果区有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是认识颜色的好素材,妈妈可一一指着给宝宝认识:“甜椒有红色、黄色,空心菜是绿的,胡萝卜是红的。”如果可以的话,就让宝宝亲自摸一摸蔬果,获得更直观、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4)不同的商品摆在不同的陈列架上,可借此认识“上下”、“左右”等方向概念,并让宝宝自己找出东西摆在哪里。

(5)在拿取商品时,可带着宝宝数数,对小一点的宝宝,就带着他念“宝贝一个、妈妈一个、爸爸一个、奶奶一个……”让他依序说出家中成员的称谓。

小贴士

在排队结账时,让宝宝知道“买了东西一定要付钱”,只有付钱后,商品才算归自己所有,再次强化因果关系的概念。宝宝需要一段时间明白一个道理:还没有付钱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打开包装去吃的。

5.摸一摸,猜一猜——记忆力、观察力

游戏目的

提高记忆力。这个游戏,实际是对宝宝记忆能力的一种锻炼,宝宝只有在熟识记忆的基础上才能通过触摸来辨别熟悉的物体,通过游戏可以进一步强化宝宝的记忆。有效、准确的观察力是宝宝学习一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能促进宝宝学习能力的提高。

专家指导

两三岁的宝宝就开始有了独立意识,觉得什么事自己都可以做。在这时不要发挥你的管理欲,只要可能,就应该放手让他自己去做事,而不要因为怕他做错而阻止他,或帮助他,甚至替代他,这样你阻止的不仅仅是一件小事,说得严重点儿,会扼杀他亲历亲为的信心。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布袋一个、图书、牙刷、杯子、布娃娃等宝宝熟悉的物品。

(2)先将所有的物品摆出来让宝宝看一看,让宝宝说说它们是什么。

(3)取一个物品放在布袋里面,让宝宝伸手摸一摸里面的东西,并说出来是什么。

(4)妈妈把布袋里的物品拿出来看看。

(5)如果宝宝说对了,妈妈要装作惊讶地问宝宝是怎么猜中的,鼓励宝宝简单说出理由。

小贴士

应该选择宝宝日常接触和熟悉的物品。如果宝宝一时猜不出,妈妈可给予适当提醒,给宝宝几个选项。

6.耳语传话——语言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

记忆能力训练。这个游戏有助于宝宝听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将听到的指令记住并传递给别人,又是一个强化记忆力的过程,提高宝宝有意记忆的能力。将听到的指令用语言传递给别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思维表达过程,对宝宝语言智慧的发展、与人交往能力的提高都是很好的锻炼。

专家指导

宝宝到了2岁半左右,有意记忆开始萌芽了。这时候,爸爸、妈妈要提出一些要求让他完成,平时让宝宝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记住简单的委托、背儿歌,在成人的这种要求下,宝宝会努力地去记住一些东西,促进其有意记忆的发展。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妈妈可以通过提问,让宝宝回答故事中的小动物说了什么,以增强其记忆和表述能力。

游戏步骤

(1)爸爸妈妈分别到两个房间,爸爸在宝宝耳边轻轻说:“告诉妈妈,爸爸要一本书。”

(2)宝宝来到妈妈身边,将爸爸的话小声告诉妈妈,妈妈按照宝宝的要求把所需物品交给宝宝。

(3)宝宝拿回的东西如果是正确的,爸爸不要忘了夸奖宝宝,然后换一个要求,重新开始游戏。

(4)宝宝拿回的东西如果是错误的,则要告诉宝宝,这不是爸爸刚才要的东西,然后再将要求小声重复,让宝宝再去告诉妈妈。

小贴士

游戏要注意由易到难,多给宝宝成功的机会。刚开始时,可以将要求多重复一两遍,让宝宝听明白。

7.猜一猜,我是谁——语言、听觉记忆力训练

游戏目的

训练表达能力。认识动物和他们的叫声可以帮助宝宝增加对这些动物的认识,模仿动物的叫声可以锻炼宝宝的发音能力,在游戏中要引导宝宝说出完整的句子,帮助宝宝把词汇连贯成句子,提高表达能力。应用宝宝自身的知识对声音进行判断,可以提高他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为宝宝建立自信心。

专家指导

“家庭是培养情绪智商(EQ)的第一所学校,有高EQ的父母,才有高EQ的小孩。”每个人对情绪的认知和处理情感的能力,比智商(IQ)更能决定你生命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家庭关系的成功与幸福。而这种能力大部分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游戏步骤

(1)妈妈与宝宝分别在一扇门的两边,一个在外面一个在里面。

(2)妈妈:汪——汪汪,宝宝在家吗?猜猜我是谁?

(3)宝宝:你是狗狗。

(4)妈妈:你真聪明,我们做个好朋友吧。

(5)妈妈:你听听我是谁?喵——喵——

(6)宝宝:你是小猫。

(7)妈妈:猜对啦,我们做个好朋友吧。呷呷呷,我又是谁呀?

(8)宝宝:你是小鸭子。

(9)妈妈:宝宝真棒,我们做个好朋友吧。

(10)游戏可以根据宝宝的兴趣进行下去,等宝宝都熟悉了,可以让宝宝学着模仿,妈妈来猜。

小贴士

宝宝可能认识小动物,但不知道小动物的叫声,平时要注意通过电视等各种途径帮助宝宝了解这些知识。妈妈要发挥自己的模仿力,尽可能形象地模仿出声音,再伴随动作,提高宝宝的兴趣。

8.折纸——精细动作训练

游戏目的

训练宝宝精细动作的协调能力。

专家指导

儿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剪剪贴贴,能使小肌肉得到好的锻炼,又培养创作能力和集中精神的能力。折纸的过程中,眼睛要观察、校正;大脑要记忆、分析、理解;手的动作要准确、灵活、力度适当。折纸通过视觉信息传递到大脑,又通过大脑对手的动作产生指令,逐渐强化了眼、脑、手之间的协调功能。在操作中手部小肌肉的发展,又对大脑对应部位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几张大小不等、各种形状的各色彩纸双份,形状以矩形、正方形、圆形等为宜。

(2)妈妈先选择正方形,经过一次对折,变成矩形,再一次对折,变成正方形。让宝宝仔细观察整个过程并模仿。

(3)开始只需宝宝折出大体形状,妈妈就表扬。逐渐要求宝宝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纸,对齐边,再用拇指和手掌把纸压平。

(4)接着把圆形彩纸折成半圆形,再折成扇形;把矩形对折两次,让宝宝观察能折出什么形状。

(5)多试几次,宝宝会越折越好。

小贴士

刚开始的折纸不要太复杂,不能因太困难不成功而让宝宝产生挫败感,从而不愿意再继续玩下去。

9.学会分类——归类、抽象思维

游戏目的

练习归类技能。归类技能是宝宝思维能力的基础,通过游戏,可以提高宝宝将事物进行分类的意识,促进智力发展。抽象概括思维能力是智力核心部分,要想宝宝聪明,从小就要培养他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力应该具备有广阔、深刻、敏捷的特点,独立性、批判性和逻辑性要强。

专家指导

思维要借助于词来实现,与语言功能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可以促进其思维发展。平时爸爸、妈妈要多和宝宝说话,说话时大人要使用正规的语言,要丰富宝宝的词汇,多提供一些概括性的词汇,如动物、家具、交通工具等,多讲故事。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一些动物、水果、蔬菜的图片,如老虎、猴子、狮子、大象、西瓜、橘子、草莓、苹果、香蕉、白菜、扁豆、辣椒、萝卜等。

(2)给宝宝看以上图片,让宝宝一一说出它们的名称。

(3)宝宝说名称的时候引导宝宝说出它们的类别,比如,宝宝说这是老虎,妈妈问:“老虎是动物、植物还是水果呢?”

(4)引导宝宝把图片中的动物放在一起,水果放在一起,蔬菜放在一起。

(5)这个游戏玩熟了以后,妈妈可以把所有图片放在一起,随意抽出一张,让宝宝说出该图片所属的类别。

小贴士

刚开始时要逐渐让宝宝领会妈妈的意图,找到游戏规律,再按照规律来进行游戏。妈妈不要大包大揽,代替宝宝。

10.找特点——分析、综合性语言记忆

游戏目的

让宝宝知道每种事物的特点,才容易与接近的事物作比较,有更深刻的认识。

专家指导

给他机会看清楚真正的事物,以发展观察力和注意力,自己发现的特点最有用,也最容易记住。如果大人替宝宝纠正错漏,讲明道理,会给宝宝留下深刻的印象。

游戏步骤

(1)妈妈拿出兔子与猫的图片,让宝宝比一比,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妈妈可以用启发性的语言对宝宝说:“比一比兔子和猫咪的耳朵,哪个长哪个短呢?”。宝宝回答:“兔子耳朵长,猫咪耳朵短”。

(3)同样宝宝还能说出这两种动物身上其他的特点: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猫咪的眼睛是黑色的;兔子能跳,猫咪会走;兔子的尾巴短,猫咪的尾巴长。

(4)妈妈还可以把不很明显的特点告诉宝宝,让宝宝加深印象,比如,兔子前脚短后脚长,猫咪的四条腿一样长等。

(5)妈妈耐心地同宝宝一起比较,使宝宝认识的事物增多,有许多长进。

(6)妈妈还可以拿着图片让宝宝自己比较,说错了再纠正,可以锻炼宝宝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小贴士

0~3岁是求知欲望最旺盛的时期,不但要满足宝宝的要求,还应利用这个容易学习的时期,启发宝宝自己做主动的比较,自己发现问题。

11.棋子比赛——数学、逻辑训练

游戏目的

让宝宝认识多与少,并在训练中培养宝宝的数学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宝宝左脑数学能力的目的。

专家指导

“量”的概念往往是需要经过测量及估计而来,但是对宝宝而言,则是需要亲身的体验。大人们常用的“毫米”、“斤”等概念,对宝宝来说是无法理解,而且没有意义的。因此以宝宝能理解的方式来建立“量”的概念,才能帮助宝宝学会测量及估计的意义。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一副棋和一个棋盘。

(2)妈妈和宝宝围着棋盘坐下。妈妈让宝宝决定要哪种颜色的棋,宝宝决定好后,妈妈和宝宝各拿好自己的棋子。

(3)妈妈说:“开始!”宝宝和妈妈将自己的棋子排列到棋盘上,直到妈妈喊“停”为止,然后让宝宝比较谁排得多,谁排得少。训练可反复进行。

(4)当训练结束时,将棋子一个一个收回盒子里,边收棋子边数数。比如,放一个,数一个数;再放一个,再数一个数。这样可使宝宝理解数字。

小贴士

家长应根据宝宝排的多少来决定自己排的多少,因为要和宝宝有一个明显区别,宝宝排5个,妈妈可排10个。妈妈也可比宝宝排的少,激发宝宝的训练兴趣。

12.堆雪人——创造性、人际交往训练

游戏目的

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体质。雪后空气清新,最适合进行耐寒训练,通过游戏可以减少宝宝感染疾病的机会,提高宝宝免疫力,增强体质。与大自然亲密相处,可以开发宝宝的想象力和提高动手能力,使宝宝身体和心理潜能都得到较好开发,培养乐观积极的品格。

专家指导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宝宝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在玩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宝宝观察雪花的形状,了解雪花的由来,增长知识,收获乐趣。下雪时候,一家三口在户外打雪仗,让宝宝在雪地里自由奔跑,感受自然与亲情。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玩沙玩具、石头、胡萝卜和一些松树枝。

(2)下雪的日子带宝宝到户外玩,让宝宝用平时的玩沙工具玩雪,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3)妈妈和宝宝一起滚雪球,妈妈滚一个大雪球,宝宝滚一个小雪球,滚好后,妈妈把两个雪球摆在一起,对宝宝说:“我们堆个雪人吧,告诉妈妈怎么堆呢?”

(4)妈妈把大雪球当雪人的身子,小雪球当雪人的头,装好后,让宝宝把雪人的五官安上,宝宝会想到用石头做雪人的眼睛,胡萝卜当雪人的鼻子,松树枝做雪人的头发。

(5)宝宝也可能会把石头当雪人的嘴巴;还可能把眼睛装斜了;甚至没有鼻子;不管宝宝给雪人安装的五官有多么奇怪,妈妈都要表示欣赏。妈妈要让宝宝自由想象,妈妈帮助宝宝来完成雪人。

小贴士

冬季外出玩雪,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宝宝着凉,一定要给宝宝戴上手套。

13.钓鱼——手眼协调训练

游戏目的

提高身体协调性。通过让宝宝抓住鱼竿、控制鱼竿的动作,能够发展宝宝手眼协调能力和上肢控制能力,从而锻炼了整个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具有耐力训练的游戏,不仅增加了宝宝对大小、数量、颜色的感知,发展了宝宝数学智能和空间智能,更重要的是在成就感影响下,树立了宝宝自信的品格。

专家指导

如果爸爸妈妈不能尽兴地和宝宝玩,宝宝的心情也好不起来。和宝宝一起玩时,爸爸妈妈务必要投入游戏之中。想想看:这个游戏哪里有趣?一定要找回年幼时游戏的记忆,像宝宝一样地玩,那样宝宝才会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真爱。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积木、彩纸、曲别针,带吸铁石的钓鱼竿。

(2)用彩纸剪成大小不同的鱼,在每条鱼身上别上曲别针。

(3)把鱼放入盆中,让宝宝用钓鱼竿钓鱼,只有将钓鱼竿上的吸铁石碰到鱼身上的曲别针,才能将鱼钓上来。

(4)游戏结束时,妈妈可和宝宝数一数,一共钓了几条鱼,每种颜色的鱼有几条。

小贴士

妈妈先示范怎样钓鱼,必要时,可握住宝宝的手,教宝宝钓鱼的方法。鱼的数量不宜过多,可在颜色和大小上加以区别,防止宝宝疲劳。

14.瓜子交响乐——听觉反应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

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训练宝宝手眼协调的能力,对于肢体触觉方面也相当有帮助。妈妈跟宝宝一起摇动瓶子,让他听听摇出来的声音,可以增加宝宝听觉的敏锐性和对音乐的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