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3岁全脑开发亲子游戏大全
19519400000034

第34章 2~3岁宝宝全脑开发亲子游戏(7)

(4)在每个车厢上面用双面胶贴上几个剪成不同的形状的彩色卡纸。

(5)用一个最大的药盒当火车头。分别用彩色卡纸剪一扇门和一扇窗,贴在火车头上。

(6)在火车头上剪一个小洞,把小药瓶倒着插进去,一个火车烟囱就出来啦!

小贴士

不要让宝宝使用锥子,有难度的制作还是需要妈妈来动手。

3.可以吃的冰——动手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

感受力培养。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宝宝认识水和冰的关系和变化,增强他们对事物的感受能力,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这个时期宝宝大脑中的连接急切地等待着各种新的体验,为理性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做准备。

专家指导

这个年龄段是宝宝心理发展的第一个独立期,宝宝的独立意识增强,妈妈要善于把握时机,为其创造锻炼独立自理能力的机会。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食用色素、水、制冰盒,把水注入制冰盒,在水中掺进无毒的各种颜色的食用色素,放进冰箱做成冰块。

(2)将冰块取出放在盆子里玩,妈妈在对话中运用颜色名称“请给我一块蓝色的冰块”或“给我一块红色的冰”,让宝宝完成相应的指令。

(3)用各色冰块堆积木,看着它们慢慢溶化,各种颜色最后混在一起,会充满乐趣,并将引出很多对话。

(4)还可以把果汁注入冰盒或冰棍儿器中,让宝宝体验自己制作食物的乐趣。

小贴士

鼓励宝宝大胆动手,不要担心弄脏弄乱家里的环境,冰块很凉,要注意保护宝宝的手。

4.会唱歌的瓶子——音乐智能训练

游戏目的

感知声音的高低。听觉训练不仅是听力水平训练,通过宝宝的敲击,可以提高辨别声音高低的能力,从而发展宝宝的音乐智能。适当的听觉刺激会促进宝宝在情感上与人的沟通及语言方面的发展,并培养宝宝积极地乐于接受外界事物的态度。

专家指导

宝宝的年龄越小,发展越不稳定,波动性比较大。成人不能在发育正常的宝宝之间简单地做横向比较,对宝宝的发展下简单结论。家长应细心了解评价宝宝各个方面的发展细节,有针对性地促进宝宝发展。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两个相同大小的玻璃水瓶,一个水瓶装满水,另一个装1/3瓶水。

(2)妈妈先分别用筷子在两个瓶子上各敲一下,再让宝宝敲一敲,听一听哪个瓶子发出的声音高,哪个瓶子发出的声音低。

(3)也可以多找一些瓶子,分别装不同量的水,让宝宝用筷子敲击,听听声音的高低。还可以找出家里的锅、碗、盘子、盆等,用筷子敲击它们使之发出不同的声响,感受用力敲和轻轻敲的区别。

(4)可以把筷子换成小汤勺,分别去敲击水瓶、锅、碗、盘子、盆等,品出与之前那些音质的不同。

小贴士

宝宝的听觉器官发育还不成熟,注意敲击的声音不要过大。有条件可以使用真正的乐器,效果会更好。

5.自编儿歌——语言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自编儿歌的游戏可以增强宝宝概括能力和表达水平,掌握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多样化训练可以提升宝宝参与创作的乐趣,从而培育其自信心,提高自身创造力。

专家指导

爸爸妈妈不要急于让宝宝学习过多的学校知识,在家里应是侧重宝宝人格教育和生活常规培养。这个时期不应将宝宝束缚在知识教育的框架里,而应让宝宝尽情地蹦蹦跳跳,才能培育出身心健康的宝宝。

游戏步骤

(1)妈妈带着宝宝一起说一说这首儿歌:“今天真快乐,大家一起唱歌,大家一起跳舞。小熊维尼有好多朋友,有小猪和跳跳虎,还有兔子瑞比和屹耳。”

(2)等宝宝熟悉了这首儿歌以后,和他一起讨论“儿歌里面都有谁?他们在一起做什么?”,帮助宝宝了解儿歌的大意。

(3)接着,可以引导他自己改编儿歌。如“大家一起做操,大家一起喝水,宝宝有很多好朋友,有扬扬和乐乐”等。

(4)带宝宝买水果的时候,和宝宝叨念“今年的枣大丰收”,让宝宝顺着思路说下去,“今年的橘子大丰收”、“今年的苹果大丰收”等。

小贴士

妈妈可以在任何时候,自编一些儿歌和宝宝交流,让宝宝熟悉这种游戏方式。宝宝自编的儿歌不会完全符合妈妈的要求,妈妈千万不要打断、指责。

6.小模特——自理、综合认知训练

游戏目的

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宝宝乐意模仿成人,希望做一些能够得到成人认可的事,这是一种得到社会赞许的需要,爸爸妈妈可在宝宝2岁左右时就在宝宝的日常教育中慢慢渗透这种习惯。在年幼时播下良好习惯的种子,日后才能结出良好行为的果子。

专家指导

自知智能的特征之一就是自尊自爱,因为一个人明白自己是世界的一分子,明白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之后,就会尊重别人,也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形成良好的交往模式。对于1~3岁的宝宝来说,他们已经开始了人际交往,学着自尊对他们的人际交往是绝对有好处的。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宝宝的衣服、鞋子若干。

(2)让宝宝自己挑选服装,配上鞋子。

(3)让宝宝依次穿上这些衣服和鞋子,再给妈妈展示一下。

(4)可以放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让宝宝随着节奏走来走去。

小贴士

妈妈要耐心鼓励宝宝,切忌包办代替。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让宝宝体验到自己穿脱衣服和鞋子的乐趣。

7.熟悉的气味——分析能力、味觉记忆

游戏目的

这是一个让宝宝进一步探索感觉世界的游戏,使他注意周围各种各样不同的气味。教给他不同气味和物体的单词,扩大他的词汇量。

专家指导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让宝宝闻香味、臭味及刺鼻的味道,比如吃饭时,学会让宝宝先享受食物的香味;常带宝宝到植物园去接触不同的花草,树木的气味,均有助于刺激宝宝的嗅觉发展。现在市场上还有许多香味书,而且配有与香味相关的图卡,方便父母带领宝宝一起认识新物品及其具备的味道,是宝宝良好的嗅觉教具。此外,训练宝宝学会用鼻子呼吸,少用嘴巴呼吸,也可以培养宝宝的嗅觉灵敏。

游戏步骤

(1)妈妈把几盘食物,如蛋糕、柠檬片、苹果等,放在桌子上。

(2)先让宝宝好好看一遍,接着用一条手绢或围巾蒙上他的眼睛,把放置蛋糕的盘子拿到他的面前,让他深吸一口气,先闻一闻,猜一猜这个是什么。

(3)猜完让他再摸一摸、尝一尝,使他能够更好地将气味和食物联系起来。

(4)宝宝猜出来后,妈妈要表扬。再接着让他把其余的几样猜出来。

(5)最后是一顿大餐,几样食物敞开了吃。

(6)妈妈也可以把宝宝带到室外,试一试他对花、松子、泥土和草的嗅觉记忆。

小贴士

妈妈也可以选择醋、香油、酒精、肥皂、茶叶等这些有明显气味的小道具来完成这个游戏,但是妈妈首先要想一想,宝宝平日里有没有闻过这些气味的经历,如果没有,就必须先补上这一课。游戏中尽量不选择刺激性很强的气味。

8.折纸“小猫咪”——精细动作训练

游戏目的

提高操作能力。手的精细动作发展有助于宝宝智力发展,操作能力发展是日后学习任何技能的前提条件。拥有发达空间智能的宝宝更加倾向于从整体上来认识周围环境,空间智能的发展有助于发展观察能力,促进宝宝视觉敏感性和准确性。

专家指导

人们经常认为宝宝3岁之前没有记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虽然宝宝长大以后不能清晰地回忆起3岁之前的经历,但是,照顾者对待宝宝的态度以及经历的特殊事件会以隐性记忆贮存在宝宝的脑海中。谁带大的宝宝亲谁,就是这个道理。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各种颜色的正方形纸。

(2)将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成三角形。

(3)再将两边的锐角向下折成猫耳朵。

(4)把下面的角往上折。

(5)把折好的纸翻过来,用笔画上眼睛、鼻子、嘴巴,就是一只可爱的猫咪了。

小贴士

折小猫前让宝宝练习将纸对折,折的时候要提醒宝宝把角对齐、线压平。新纸的边缘很锋利,注意不要划伤宝宝。

9.跳跳球——手眼协调训练

游戏目的

此项游戏不仅锻炼了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数学能力,还让宝宝在游戏中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专家指导

几乎所有的宝宝都有自己的小球,陪伴着他长大。随着宝宝高级的运动技巧的发育和形成,比如跳跃、模仿肢体动作、接球、跳绳等,你可以将简单的滚球、扔球游戏“升级”,结合宝宝的生理特征,与宝宝一起玩精彩的抛接球游戏、接反弹球游戏、原地拍球抱起游戏、踢足球游戏、投篮甚至是手指转球游戏等,提高和培养宝宝的运动能力。

游戏步骤

(1)妈妈宝宝手拿球拍,爸爸将球往空中抛去,当球落下来时,妈妈用球拍接住,同时搭配唱数游戏,“1个、2个……”

(2)爸爸调整投球的力度,让宝宝试着接落下来的球。

(3)爸爸妈妈将球往地上丢过去,宝宝手拿球套,当球触地弹起时,让宝宝把球接住,再投给妈妈。

(4)爸爸妈妈投球时,可以一次丢好几个颜色的球,然后指定宝宝要接哪一个颜色的球。

小贴士

这项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宝宝不一定能接住,只要宝宝碰到球,妈妈就表扬。爸爸妈妈扔球时,把握力度,以免球反弹回来砸到宝宝的眼睛。

10.袋鼠妈妈和小袋鼠——反应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

此游戏可以训练宝宝动作的敏捷性和控制能力,培养父母宝宝之间的协调性。

专家指导

一些父母担心,跳多了会损伤宝宝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有些多余。人在弹跳时,虽然受到很大的外力冲击,但巧妙的人体骨骼关节构造,就像在人的体内安装了一系列缓冲装置一样,这些装置完全能将这种冲击力化解于无形之中,以确保大脑安然无恙。因此,跳跃只会起到健身、健脑的作用。

游戏步骤

(1)宝宝扮演小袋鼠站在前面,妈妈扮演袋鼠妈妈站在后面,双手搭在宝宝的肩上。

(2)妈妈喊口号“一——二——跳”,母子二人节奏一致地向前跳跃,要连续跳,边跳边数数。

(3)当爸爸扮演的大狗熊出现时,袋鼠妈妈和小袋鼠赶紧站住不动。

(4)大狗熊绕着他们转一圈,做出各种怪相,袋鼠妈妈和小袋鼠如果忍住不笑不动则胜利。

小贴士

妈妈跳跃时,注意不要碰到宝宝,并要观察宝宝的状态,太累时就要停下来休息。

11.瓶子宝宝排队——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

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和判断能力。

专家指导

数学的逻辑如排序、分类、型式、配对等,除了培养宝宝基础的数学能力外,也可以帮助宝宝把观察力变得更为敏锐,并学习通过思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大小不一、高矮不同的瓶子若干个。用红、黄、蓝、绿等即时贴将瓶身贴住,变成各种颜色的瓶子,将这些瓶子分成两份,妈妈一份,宝宝一份。

(2)妈妈对宝宝说:“今天,瓶子宝宝要去春游,我们请它们排着队走,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它们排队,但要说出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3)妈妈和宝宝一起排瓶子,排好后相互说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来排队的。如“我是按从矮到高来排的”,“我是按红、黄、绿间隔来排的”,“我是按从细到粗来排的”等。

(4)宝宝掌握了一定的规律排序后,妈妈可适当增加难度,让宝宝发现大人排序中蕴涵的规律,然后请宝宝按照这种规律接着排下去。

小贴士

妈妈可以让宝宝参与准备瓶子与粘即时贴的整个过程。

12.走楼梯——数学能力训练

游戏目的

训练行走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已经能够左右脚交替着灵活地走楼梯了。上下楼梯时,让宝宝数数,可以提高宝宝独立行走的兴趣,同时练习口与脚的动作一致。一一对应地数数,培养宝宝对数字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能完善身体运动协调能力,让宝宝全面均衡地得到发展。

专家指导

宝宝从爸爸妈妈那里获得最初关于情感的经验,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初的情感痕迹。情感关怀滋润着宝宝性格的成长,激发积极情感潜能的发展。

游戏步骤

(1)妈妈牵着宝宝的手,边走楼梯边数台阶数。

(2)在迈一只脚时数“1个台阶”,迈另一只脚时数“2个台阶”,交替进行。

(3)也可以引导宝宝在上楼梯时一个台阶累加一个数,从“1个”数到“10个”,下楼梯时一个台阶减去一个数,引导宝宝从“10个”数到“1个”。

(4)带宝宝去爬山,也可以一边爬一边数台阶,增加爬山的乐趣。

小贴士

开始可以选择比较矮的台阶进行训练。视宝宝的体力进行锻炼,一次不要让宝宝走太多层台阶,中间可以让宝宝适时休息一下,喝点水。

13.来回倒水——手眼协调训练

游戏目的

训练手部肌肉控制力。精细动作的发展必须依靠对上肢肌肉的控制、视觉、眼球的控制以及头部躯干直立姿势的维持。来回倒水这样一项比较简单的操作能力的发展,是宝宝精细动作发展的一个阶段。宝宝独立性需要挖掘和促进,不断地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助于宝宝今后的成长。

专家指导

缺乏爱的宝宝,往往表现出胆小、恐惧、退缩、暴怒、逆反等消极情绪行为。如果在3岁前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以后又得不到重视,长大后也会在性格中存留很多消极情绪的痕迹,以致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和事业、家庭的成功。

游戏步骤

(1)妈妈准备两个无手柄的塑料杯,把它们平放在桌子上。

(2)在一个杯子里注入1/3的凉水,然后把这杯水倒入另一个杯子里,来回倒一次。

(3)宝宝也会模仿妈妈的做法,来回倒水。即使倒在桌子上,妈妈也不要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