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咖啡原来是这样的啊
19521300000015

第15章 实战咖啡亲手煮杯好咖啡(6)

不同的咖啡具有不同的风味,某些咖啡可能醇度较高,如印度尼西亚产的咖啡,某些咖啡可能醇度较低,如中南美洲产的咖啡,有的咖啡可能坚果香更突出,如印度咖啡,有的咖啡可能巧克力香更突出,如夏威夷科纳。

好的咖啡应该有其独一无二的风味,比如回甘迅速和口感顺滑,而太过尖锐、粗糙的咖啡一定不是好咖啡。以下所列举的咖啡特性,并不是说优质的咖啡豆必然涵盖所有条目,但至少需要具备几条。

醇度(Body):饮用咖啡后产生的黏性、厚重和丰富度的感受。这和咖啡本身含有的油质和固形物有关。

香甜(Sweet):本质上像水果味,与酒味也有关。咖啡中含有5%的果糖,因此咖啡即使不加糖和奶,也具有迷人的甜味。

温和(Mild):用来形容某种咖啡具有调和、细致的风味,很多生长于高海拔的咖啡都具有温和的特质,如危地马拉的水洗豆。

柔润(Soft):用来形容酸度较低的咖啡。

葡萄酒味(Winy):咖啡中的甜与酸相结合而产生的味道。生长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用日晒法处理的咖啡豆,这种味道比较突出。

酸度(Acidity):咖啡的酸度和酸味是两个概念,酸度使咖啡的口感更明快活泼,而酸味是令人不快的。酸度比较突出的有哥伦比亚咖啡和摩卡咖啡。

独特性(Exotic):形容咖啡具有独一无二的香味和口感。

苦味(Bitter):苦是一种基本的味觉,它使咖啡作为饮料独树一帜。烘焙程度较深的咖啡苦味较重。

黏稠度(Thick):咖啡液体中具有较大纤维颗粒和非水溶性蛋白质时产生的口感,意式浓缩咖啡常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黏稠度,用过滤式方式冲煮的咖啡黏稠度较低。

芳醇(Mellow):用来形容中酸度平衡性佳的咖啡。

均衡度(Balance):用来描述咖啡的风味、酸度、醇度等不同方面的调和与补充。如果咖啡的某些特征匮乏或表现过度强烈,那就说明其均衡度较低。

纯净度(Cleaness):指的是从咖啡入口到饮完后回味都没有如涩味、橡胶味等负面味道的掺入,越纯净的咖啡品质越高。

回甘(Aftertaste):饮完后留在口腔中的甘甜味。

第三节 多喝才识真滋味

学会欣赏咖啡的唯一方法就是多喝,然后不断地比较——既要比较各种咖啡豆,也要比较不同的器具调制同一种咖啡豆产生的不同结果,还要比较同一种咖啡豆在放置不同时间后口感、香气的变化,当然啦,比较下自己调制的和别人调制的有什么不同也是相当必要的,要纵向比较,也要横向比较。

我2007年学习茶艺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即使是道行最浅的绿茶,学会欣赏也得花个一年半载的时间。

当场昏倒!

最简单的都这么费功夫,那像普洱这种高难度的,岂不是穷尽这一生也未必能够喝明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比较之下,咖啡就好多了,我可以保证,天分再差的同学也能在有生之年学会欣赏。只是我希望大家勤加练习之外,还要尽量选择优质的咖啡豆。

原因很简单,要培养好的品位,一定要用好的产品。这就像看惯了人艺的话剧,地方剧团的剧目就再也看不上眼了;我本来还看看温瑞安、梁羽生啥的,自从高一看了《天龙八部》之后,从此只拜倒在金庸一人的拖鞋之下。我亲爱的老娘担心过我的物理课成绩,担心过我孱弱的小身子骨,不过好像从来没有担心过我会被垃圾文化毒害,因为我压根儿就看不上。

品质差的东西也许会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坏的,但永远不会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好的,因为坏的反面未必是好,有可能是另一种风格的糟糕。学茶的时候,老师说,能把500元钱的茶泡出500元钱的水准,那叫本分,泡出800元钱的水准,那叫本事。我是没本事的人,所以只好相信,平庸的咖啡豆提供不了高贵的境界。

品位高低也是我们能否煮出好咖啡的大前提,因为眼高手未必高,而眼低手一定高不了。

这期间,吃亏上当在所难免,也许买到次品,也许买到假货,但是没关系,这都是成长路上的小挫折,学游泳还要呛到水呢,要想当行家,哪有不付出代价的?

六. 不可不知的咖啡礼仪

咖啡使人敏锐、深沉、冷静。

——英国作家 乔纳森·斯威夫特

咖啡是商务洽谈、朋友小聚时的时尚饮品,而喝咖啡也越来越不能称为是一件“私事”了。

我记得很久以前和一位博士朋友一起去雕刻时光喝咖啡,他他他……居然用小勺舀咖啡喝,如同舀汤,我忍无可忍地提醒他——咖啡勺可以放在小碟里,咖啡要端起来喝,他鄙夷地看了我一眼,非常不屑地说:“这样也太粗鲁了吧?”

无语泪千行。

跟不懂事的同学讲道理让我的玻璃心充满了挫折感。

由此可见,喝咖啡的礼仪还是要普及一下的,现在连博士都不知道怎么拿咖啡杯,万一他们和国际友人探讨学术问题,赶上一起喝咖啡,岂不是显得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以优雅的姿势去品饮咖啡,能为我们的个人魅力加分不少。我们就算不做“潮”人,也不要做“土”人嘛。

第一节 咖啡杯、咖啡碟和咖啡匙的使用

1.端咖啡时,把碟子留在桌面上,只需一手端起咖啡即可。当然,如果桌子过低或酒会中根本没有桌子,另一手端起咖啡碟也是允许的行为。

2.用手指捏住杯耳,再将杯子端起,不要用手指穿过杯耳。

3.咖啡匙的用途是在咖啡中放入糖和奶后,用来搅匀的,我们喝咖啡时则应当把它取出来。咖啡匙不能用来舀咖啡喝。

4.搅动咖啡时勺子不要接触到咖啡杯,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是非常失礼的。

5.小匙用毕,要放在碟子上,不要放在杯子里,这样显得不雅,而且不小心会把小匙打翻在地。

第二节 几种常见情况的处理

1.咖啡太烫时,我们可以等它自然冷却,或用咖啡匙在杯中轻轻搅拌使之冷却。千万不能用嘴去吹凉。

2.给咖啡加糖时,打开糖包,直接加入杯内;如是方糖,则先用糖夹子把方糖夹在咖啡碟上,再用咖啡匙把方糖放入杯中。

3.如果想在喝咖啡时来几块甜点,那么要注意:喝咖啡时应当放下点心,吃点心时则放下咖啡杯,不要一手端着咖啡,一手拿着点心,吃一口喝一口地交替进行。

第三节 尊重与欣赏——在朋友家享用咖啡时

1.如果在朋友家享用咖啡,当主人为我们斟咖啡时,我们应该把咖啡杯碟放桌上,等着主人来斟,而不是捧起咖啡杯。另外,斟咖啡时我们如能暂停谈话以及手的动作,在主人斟完咖啡后,又适当地表示感谢,必然能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对于主人而言,准备好糖和奶,让客人自便,不要未经客人同意就擅自为他们添加糖和奶。

此外,主人最好还要准备柠檬水,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主人煮咖啡需要一些时间,在等候的时间里,客人也有饮品可以饮用,二是让客人交替品尝咖啡和柠檬水,咖啡的口味将更显清纯。

虽说主人款待大家,是为我们服务,毕竟我们也不能真把主人当服务员了。所谓礼仪,就是让大家都感到舒服的一套行为规则,既不是谦让得让大家都不自在,也不是不拘小节,而是用大家都接受的方式去交往。主人有所付出,我们有所感激和尊重,大家都身心愉悦。

2.不要端着咖啡杯一直说个不停,或者端着咖啡杯到处跑,进行谈话或其他动作前,先将杯碟放在桌子上。

特别是像我家这样养着三条精力旺盛的狗,狗这种动物纯粹就是“人来疯”,随时会撞到客人,此时我们要是端着咖啡,那真有可能会洒了。

3.咖啡要趁热喝完,如果只顾聊天而让咖啡冷却,就逆拂了主人的一番心意。也不要一口气把咖啡喝完,而要慢慢啜饮。咖啡全部喝完,才显得有礼貌——因为这是一种赞美,说明主人咖啡煮得好。

4.在未征得主人同意之前,不要为自己或别人斟咖啡,切记,这是主人的权利和义务。

5.不要忘了夸奖主人调制咖啡的手艺,热情洋溢的赞美会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附录 和咖啡有关的“八卦"

一、关于咖啡的传说

1.咖啡能治哮喘

这个坑爹的说法真的流传很广。

娱乐新闻报道过,拍戏过程中,余文乐同学哮喘发作,在场的谢霆锋同学伸出了友谊之手,当即拿了杯咖啡给他,于是小余同学的病情当即得到缓解,感谢小谢同学救命之恩。

我靠!请允许我恶狠狠地“靠”一次。也不知道是谁写的,真不负责任!咖啡要这么管用,我那久治不愈的哮喘早就好了!

我试过不止一次,在喘不上气来的时候喝咖啡,现磨的、速溶的都试了,一点用都没有!轻微发作时喷硫酸沙丁胺醇或者吃氨茶碱才能缓解,重度发作则必须去医院输液、吸氧、做雾化治疗,甚至住院,就彻底没咖啡什么事儿!

好吧,就算不把咖啡当急救药,而是当保健品来喝,那么,以我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的喝法,哮喘也早该好了。结果呢?我还在中医西医一把抓,还在贴“三伏贴”,还在北京一个空气清新然而鸟不生蛋的郊区静养,只好“淡漠了繁华无法再开怀”……

所以,谁要相信咖啡能治哮喘这个传说,脑袋绝对是让驴给踢了一脚。哮喘号称世界最难根治的疾病之一,这要是喝几杯咖啡就能痊愈,那还要医生干什么?

我记得上大学时,每到晚上10点大家就紧赶慢赶回寝室听电台一个叫“伊甸园”的节目,主持人就是传说中的愤怒中年万峰同志。我们听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万老师的专业知识好像不大够用,具体表现在:面对热心听众所咨询的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生理卫生问题,他都用统一答案给打发了:“电线杆子的广告不要信,有病找医生”。

我要好意思找医生,还打电话问你干吗?

他的这句口头禅成为当时校园里的经典笑话。

然而,当我因为哮喘而出入大小医院,试过各种偏方,尝尽万般痛苦之后,我发现,每当想起他的回答,我再也笑不出来了——有病就是得找医生啊!

不要迷恋咖啡,咖啡只是个传说!

2.咖啡能减肥

我以前住的小区附近有家店,主打咖啡减肥,据说是咖啡能燃烧脂肪。

我迄今为止都没有明白“燃烧脂肪”是什么意思?是消耗脂肪的意思吗?还是促进新陈代谢呢?

咖啡促消化并且利尿的作用我切切实实地感受过,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可能也会有,但感觉不是很明显。

我这辈子成功减过两次肥,两次都瘦了六七公斤,可惜都和咖啡没什么关系。这么说吧,就算咖啡真的能减肥,我们每天喝咖啡的量也是有限的,每天喝三杯以上咖啡,心脏就会有负担,用咖啡减肥,貌似很危险啊——世上的道路千万条,何必专挑危险的道路走?

我上大学时喝过减肥茶,每天轻微腹泻,没一天消停,浪费无数手纸以及人类宝贵的水资源,两个月后,我悲痛欲绝地发现,居然一点肉都没掉。

我妈喝的是另一个牌子的减肥茶,体重没下来,血压倒上去了。

所以,连减肥茶都搞不定的事,咖啡就更无能为力了。如果奔着减肥的目的去喝咖啡,注定会失望。

不要奢望轻轻松松就能瘦身。《圣经》告诫我们:“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的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世上没有捷径可走,而关于减肥,我的秘诀也只有四个字:“少吃多动”。

减肥从来都是一项苦差事,需要毅力和决心,但是,如果能坚持到最后,收获的一定不止一副好身材。

我想说的是,咖啡只是一款饮品,香气迷人,滋味丰富,如果它有灵魂,我相信,它需要的不是我们把它那些微不足道甚至是莫须有的功能放大再放大,直至成为商业炒作的幌子,而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欣赏。口有余香,三日不绝,回味再三,其甘如饴,这才是它献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诸位行行好,减肥这事儿就放过咖啡吧。

3.咖啡能美白?

有人说咖啡会越喝越黑,这个我在前面已经解释了,是对咖啡莫大的冤枉;但能不能美白,我觉得很难讲,因为美白是个系统工程,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

这就好像抹了美白霜,然后天天在大太阳下暴晒2小时,防晒露也不抹,遮阳伞也不打,我看美白霜再高档,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人要想白,就得吃维生素C,喝橙汁,抹美白霜,不晒太阳,做咖啡面膜……一个都不能少。这样一来,很难判断到底是哪个环节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这里,我想撇开咖啡,聊点题外话,因为世上有一种人,就是那么不长进。

比如我那老眼昏花的外婆,资深糖尿病患者。曾经当着我们一干小辈的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下了一个香蕉。看着目瞪口呆的我们,老太太淡定地说:“回去多吃两片药,就行了。”

又比如我一个闺蜜,身高167厘米,体重超过80公斤,每每痛哭流涕地诉说因为肥胖而遭受的白眼和失落的自尊,提起减肥便一副“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但是,有一次,她和我们一起去吃巴西烤肉,她要了一盘又一盘,形象地阐释了成语“狼吞虎咽”和“风卷残云”。然后她突然从包里拿出一瓶减肥药,吞了几粒之后,若有所思地说:“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来一盘(烤肉)。”

真叫一个恨铁不成钢!

每次看到这种人,我就恨不得把他薅出来暴捶一顿,虽然我知道,糖尿病患者、肥胖病人,心里都很苦。

我希望,不管咖啡有没有这样的功能,大家都不要把咖啡当成一个放纵自己的借口,比如狂晒日光浴,或者胡吃海塞,然后认为回家多喝两杯咖啡就可以统统抵消,一概清零。咖啡就是咖啡,咖啡也只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