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与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调整分析
19526000000020

第20章 以内外均衡为目标选择并构建我国新型外贸发展战略体系(2)

(4) 观点四:进出口平衡贸易的战略

有些学者认为,事实上,在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中,不单纯是出口,而是出口与进口共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出口带来了需求,而进口推动了技术引进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进口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甚至比出口还大。如进口石油、铁矿石、钢材、机电设备等,作为初始投入的一部分从供给层面对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因此,我国外经贸战略应由传统的出口导向转向贸易平衡,由关注出口额转向提高生产率、促进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贸易导向战略。刘力的“出口、进口和内销并重的平衡贸易战略”和刘彤、胡世瑜的“基于大国规模背景的、开放式平衡贸易战略”如同一辙。这种战略强调进口和国内市场的重要作用,认为进口可以克服一国和地区的资源和要素瓶颈,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经济发展;进口所带来的竞争效应也是一国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源泉;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口贸易具有重要的“技术外溢”效应和“边干边学”效应,能有力地促进了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管理制度创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的经济发展。平衡贸易战略强调进口的作用是国内市场较为广阔的发展中大国贸易战略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也是发展中大国开放型贸易战略同发展中小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的根本区别。

5.1.2小结: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已经不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

上述提到的“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混合型贸易战略”以及“平衡贸易战略”等几种模式,尽管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背后有着共同的指导思想:即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出口导向也好,进口替代也好,混合贸易也好,平衡贸易也好,无外乎就是选择以何种方式促进经济增长效率会更高,出口导向战略更加迷恋于出口,进口替代更依赖于自主独立,混合战略试图抓住二者的优点,平衡贸易战略更加强调进口的重要作用,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更多地关注了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在经济发展战略上过分强调了GDP的数量增长,而忽略了高速经济增长背后的资源配置低效率问题,忽略了社会和经济的内外部非均衡问题,即使关注均衡也只是经济自身供给或需求的数量均衡而已。

然而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已经不适合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内外失衡严重制约了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5年的贸易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成为最具潜力的发展中国家。但是过度追求经济高增长的理念,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带来了诸多问题,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外贸依存度过大,贸易摩擦不断,比较优势陷阱风险加大,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环境日益恶化,产业结构失衡,区域、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已成为大多数普通百姓的负担,民工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等等,这种发展战略把发展的目的手段化,把发展的手段目的化,使人没有摆脱对物的依赖,没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0多年改革开放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应是单纯追求GDP的数量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与全面进步。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中共十六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奠定了我国实现均衡发展的理论和政策基础,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调整或定位的新的指导思想。

5.2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我国的新选择

5.2.1“科学发展观”是构建我国新型外贸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内外均衡框架下对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由人本派生出来的。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经济的非均衡现状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条件下,调整和改变非均衡趋向,不仅有利于中国,同时也有利于世界。从中国自身来看,我们也并没有更多时间去拖延这种调整,回归均衡发展是在当今中国经济非均衡环境下的最佳选择。

外贸发展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是统一的,外贸发展战略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要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发展战略。前面提到的几种外贸发展战略模式尽管在形式上存在很大分歧,但本质上都是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作为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外贸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使我们更好地从国家长远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整体利益角度出发来考虑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定位,既要考虑国内外贸易环境和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化,更要考虑中国繁重的发展任务,负起以外促内、协调发展的责任。

5.2.2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涵义和特征

(1)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外贸发展战略的涵义

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思路——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理论作为其重要的理论基础,注重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协调、外贸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环境改善与资源利用的协调、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等,在此框架下,借鉴西方的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以及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从需求和供给(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权衡来推动进出口的发展,在适度出口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有效进口,注重全要素生产率、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并以进出口的基本动态平衡作为手段或形式,以内需和外需的良性互动作为动力机制,实现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共同均衡,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外贸发展战略的特征

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更加适应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不断加快,随着各国之间贸易、投资、技术、劳务等方面合作的加强以及各国比较优势的发挥,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也在日益加深;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以及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困难,世界经济失衡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摩擦也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为此,我国的经济发展目前正处在与世界“深化依存期”和“摩擦多发期”并存的国际环境之中,同时也处在“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国内环境之中,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正是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对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体现。

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以“内外均衡理论”作为其重要的理论基础。传统的外贸发展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混合型战略以及平衡贸易战略基本上是以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或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都没有跳出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框架,包括平衡贸易战略,其目标也只停留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层面上。而内外均衡导向战略在原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还将国际金融学的内外均衡理论作为其重要的理论支撑,主张内外均衡是一个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内部均衡的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外部均衡的目标是理想的国际收支平衡或国际收支状态。这里的外部均衡不同于静态的国际收支平衡概念,它不但表现为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最佳规模状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而且表现为内部均衡基础上或以较小的调节成本为代价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所以,平衡贸易战略中的平衡是一种狭窄的、简单的、静态的和孤立的平衡,而内外均衡导向战略中的平衡或均衡是一种广义的、复杂的、动态的和全方位的均衡。

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着眼点、立足点主要是追求内部均衡,尤其是追求国内的经济高速增长,而对外部均衡和内外部共同均衡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仅仅是通过针对性强的微调来加以调节而已。在此前提下,传统的出口导向战略,不顾外部经济过度失衡,其目标就是为了单纯的贸易与经济增长。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其目标就是由原来盲目追求速度和数量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由原来单纯追求出口或外汇收入转向谋求国际收支的基本动态平衡,并通过内外部经济的良性互动,推动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共同均衡,并最终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立足于大国经济,强调内外结合与供需结合。我国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战略的核心或关键,就是立足于大国经济,一方面,强调以内为本,以外为辅,内外结合,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强调供需结合,即适度的出口与有效的进口相结合,在重视短期的需求效应的同时应更加重视长期的供给效应,通过有效进口,提高要素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外贸结构和科技水平,提升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价值链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变资源消耗型的出口导向模式,建立内需主导的内生性增长模式,推进非均衡增长模式向稳定的均衡发展模式转型。

4.3.3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外贸发展战略的构建途径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全面、持续、协调的发展观,与此相对应的发展战略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均衡发展战略,具体落实到对外贸易上主要体现为我们人为本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