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低碳经济时代的四川产业发展战略
19660300000020

第20章 四川制造业的低碳发展战略(2)

1.3主要问题

四川的装备工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企业主要是在“三线”建设期间形成的。按照“准备打仗”的指导思想,一些企业脱离大城市,在偏僻的山区布局。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企业普遍“大而全、小而全”,社会分工协作较差。不但摊高了生产成本,延缓了企业技术进步的速度,而且形成了“坎入式”的布局结构,导致骨干企业与当地经济融合度低,不能有效带动地方发展。在竞争国际化,国内各省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装备产业的重要时期,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作为技术密集性的资本品,重大装备的市场竞争集中表现为技术水平的竞争。目前,四川装备工业竞争能力相对不足,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关键技术。大部分产品核心技术仍受制于国外,产业前瞻性研发成果不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不足2%,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低端加工制造环节。研发设计与工程承包、商贸物流、维修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国内外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

——设计技术落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计算机集成技术(CIMS)等先进工艺,工业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国内沿海发达省市也开始大规模采用。而四川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制造远未广泛使用,计算机集成技术更是只在少数几个大型骨干企业中得到应用。

——缺乏关键部件。大型装备中一些“高、精、尖”的关键部件,仍然依赖进口,不但摊高了制造成本,而且受制于人,影响了整体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技术人才短缺。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驱动机制对人才配置发挥着主导作用。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孔雀东南飞”现象在很长时期都难以避免。目前,四川装备制造业中三线内迁的人才几乎全部退休,学校和企业新培养的人才也不断流失。不仅高素质人才很难流入装备制造企业,现有人才也很难留住,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等级技工严重缺乏。可以说,“人才竞争”已成为四川装备工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是产业集中度较低。四川目前只有1家过100亿、3家50~100亿的重装企业,缺乏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大企业。产业集聚度低,配套能力弱,协作形式松散,尚不具备形成产业联盟的有效资本纽带。重点产品链还不够完善,尚需进一步扩展延伸,部分产品链发展较慢,优势产品相对较为单一。

三是大件运输通道不畅。建国初期,由于重装产品的体积和重量有限,铁路运输即可满足需要,四川的重大装备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紧靠宝成铁路的德阳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新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的加快,重装产品的体积迅速扩大,重量也不断增加。受铁路桥梁和隧道净空的限制,越来越多的超限货物不得不转走水路。为此,四川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岷江航道整治,并专门配套修建了德阳—乐山这条当时全国唯一的大件公路。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东方电气集团、德阳二重集团和夹江水工机械厂等企业的重装产品不断大型化,导致大件运输的批次显著增加,单件货物的体积和重量也不断增长。近四年来,平均每年大件运输达40批次,最多时达55批次。最大单件重量达到500吨(三峡转轮),最大运输尺寸为11×11×6米(三峡转轮),超长件为14×6×5.6米(重型燃机)。预计到2015年,通过大件公路和岷江航道运输出川的大件将分别达到61批次和139件。

迅速增长的大件运输需求,与大件公路和岷江航道的运输能力发生了日益尖锐的矛盾,并成为制约四川重大装备基地建设的一个主要“瓶颈”。

——岷江通航能力较低。目前,乐山已建立了专门的大件码头,配备了吃水较浅的专用大件船舶,但航道存在问题较多。乐山至宜宾岷江航道等级仅为Ⅳ级,特别是乐山至五通桥段,碍航险滩多,通航能力弱。岷江作为山区河流,枯水期上游来水严重不足。加之河床呈沙石特性,水流变化不断形成新的碍航险滩。只有在5月至10月中洪水期,岷江航道才能充分满足大件运输的要求。而在枯水期,300吨的驳船都难以成行。加之岷江上游水电大坝引流,进一步降低了岷江的通航能力。随着重大装备订单的不断增加,频繁的大件运输已不可能仅仅局限于丰水期,迫切要求延长岷江大件运输的通航时间。

——大件公路通而不畅。德阳—乐山大件公路沿线共有各类桥梁100余座,涵洞1000余座。由于原来设计的承载能力偏低,每次大件运输前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对桥涵进行加固,对路面进行整治。例如,2003年为确保416吨的三峡发电机转轮8月份经大件公路运往乐山下水,从当年1月份就开始对大件路沿线10处桥涵和8处路面(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进行加固或整治,先后投入资金达数百万元。此外,随着城镇迅速发展,大件公路的一些路段已处于闹市区。由于管理不严,沿途各种架空线路、红绿灯、广告牌等空障甚多。据不完全调查,目前不符合大件运输要求的超低架空线路多达250多处,红绿灯和广告牌近100处,每次大件运输前的清障工作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2.发展环境

重大装备制造业作为民族工业的脊梁,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2.1良好机遇

一是市场机遇。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民经济各部门对重大装备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发展低碳经济,全球掀起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对重大装备制造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是政策机遇。我国已全面实行生产性增值税项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允许设备投资抵扣增值税,大大激发了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增加设备投资的热忱。

2.2严峻挑战

一是市场风险增大。重大装备制造是技术密集性产业,随着技术进步的不断加快,市场风险相应增大。如四川在传统铁路机车车辆的制造方面拥有较强实力,但由于未能参与动车组的研发制造,在行业内的地位明显下降。又如四川在大型火电机组的研发方面占有明显优势,但面对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仅仅依靠传统发电设备已难以保持领先地位。

二是区域竞争加剧。重大装备制造对资源的依赖度较小,对交通的依赖度较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四川大件运输困难的软肋日趋明显。

3.发展重点

根据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围绕建成世界知名重大装备制造基地的目标,四川重大装备制造业要突出以下发展重点。

3.1发电设备

抓住国家加快电力建设的契机,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发展新能源为目标,建设我国首屈一指的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基地。

一是新型煤电设备。积极开发高效率、低污染、低能耗、大容量、高参数、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的火电机组,推进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工程建设,加快实现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设备的批量化生产和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的研制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建设国家大型循环流化床研制基地。

二是大型水电设备。围绕四川省溪洛渡、向家坝、内江白马循环流化床(CFB)等重点项目建设,研制生产巨型水电机组,形成70万千瓦级世界最大水电机组研制和批量生产能力。

三是核电设备。加快推进二代改进型、第三代AP1000和EPR核电成套设备的国产化与自主化进程,研制并批量生产二代半全转速和半转速100万千瓦及以上等级的核电汽轮机、发电机,核电核岛主设备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控制棒驱动机构、堆内构件、主管道、主泵等核一、二级主设备,以及100万千瓦核电常规岛辅机高压加热器、除氧器、低压加热器等产品。

四是新能源设备。重点开发风电机组。围绕近期国内相继开工建设的大型风电场建设工程,以整机生产和关键零部件为重点,研制变频装置、增速齿轮箱、双馈式发电机、直驱式发电机、各类轴承、液压控制系统和润滑成套设备等产品,加快打造超百亿风电完整产品链。积极研制光伏电池和太阳能发电设备,引进消化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制太阳能热发电成套装备。

3.2重型装备

按照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四川应重点发展以下重型装备。

冶金设备。推进大型冶金成套设备自主化,研制并批量供给大型板坯、异形坯连铸坯机、大型热连轧机、大型宽厚板轧钢机及H型钢轧机、大型薄板坯冷热连轧成套设备、复合铸造高速钢轧辊等技术含量高、成套性强的各类冶金轧机成套设备和重型铸锻件。

石化设备。重点开发煤液化和石油化工等重型设备,特别是大型锻焊结构加氢厚壁反应器。围绕国家和四川省石化振兴规划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以推进千万吨炼油、对苯二甲酸和大化肥、石油钻采成套设备自主化等为重点,研发400~1000吨级加氢反应器、煤气化关键设备、煤液化装置,大型乙烯、甲醇、化肥和烧碱等化工大型成套装置,特大型空气分离设备、低温压缩机、车船用CNG成套设备、DBS系列变频电动钻机、海上石油钻采平台、关键泵阀、热交换器、大型LNG贮槽研发和大型天然气液化设备等。

环保设备。开发生产大型电站脱硫脱硝设备,以及大型污水、垃圾处理设备等。

石油钻机。不断提高大型石油天然气钻机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扩大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核电部件。重点开发压水堆压力容器等重型容器铸锻件。

大型铸锻件。加快推进8万吨模锻压机项目、环缎、快锻项目和轴类件项目等新建项目的建设,组织实施大型关键铸锻件自主化,生产国家急需的大型核电设备铸锻件、百万千瓦级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铸锻件,70万千瓦级及以上等级大型混流式水轮机组铸锻件,石化、煤化工重型容器锻件、冷热连轧机铸锻件,大型船用曲轴、大型轴承圈锻件、风力发电主轴、水电电机轴、冶金轧辊等锻件产品。

3.3工程机械

发挥研发、设计、制造配套的优势,不断壮大工程机械拳头产品。开发生产6吨以上大吨位装载机,以及静液压传动的中小吨位和多功能装载机,力争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围绕当前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大型、新型工程施工机械,研制和批量生产全断面掘进机、隧道挖掘机和装载机、液压挖掘机、8~130吨汽车起重机、LTM1160汽车吊、大吨位轮式装载机、小型多功能装载机、新型压路机、平地机,以及中小吨位液压传动装载机、CE60吨位以上大吨位柴油驱动和电驱动液压挖掘机、大型塔吊,大吨位摆碾机、多功能材料履带式摊铺机及其系列产品,道路养护机械制备,施工物料运输车、曲线管状带式输送机等。

3.4机车车辆

抓住我国掀起新一轮铁路建设高潮的机遇,全面提升四川机车车辆的研发制造能力。

一是新型机车车辆。研制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柴油机,满足提速、重载需要的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及车辆,增加产品品种,提高整体性能。

二是高速客运动车组。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开发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提高竞争能力和附加价值。

三是新型货车。大力生产满足重载和快速运输需要的各种新型货车,适应加快发展铁路运输的新形势。

四是磁悬浮列车。适应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需要,努力开拓这一前景极为广阔的大市场。

§§§第三节建设资源深加工基地

四川生物和矿藏资源丰富,发展资源深加工,可以再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同时显著减少废弃物排放,是推进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1.发展现状

1.1农产品加工

一是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四川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包括:五粮液集团、蓝剑集团、四川烟草工业有限公司、新希望、美宁集团、高金食品、朗瑞丝绸、永丰纸业、全友家私等。在发展农产品加工方面,发挥强大的龙头带动作用。

二是产业链不断延伸。肉食品加工从主要生产分割肉,发展成为生猪养殖、屠宰、分割、冷藏加工、鲜销连锁及熟食品生产为一体的外向型猪肉食品综合加工企业,扩大了四川肉食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纺织业产业链从解决制约因素入手,加大了污水处理、印染环节的投资,带动了棉丝麻纺织和服装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纺织服装产业迅速扩大规模。

三是呈现集聚发展态势。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企业间、区域间协作配套日趋紧密,呈现出典型的集聚发展态势,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特色产业集群。以宜宾、泸州为代表的酿酒产业集群,以特色资源为依托的峨眉竹叶青茶叶、通江银耳、南充丝绸、达州苎麻、广元油橄榄等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呈规模发展态势。以全友、明珠、双虎和武侯女鞋、崇州皮革制品、郫县豆瓣、眉山和新繁泡菜、成都送仙桥艺术城旅游工艺品等为地域品牌的同行业生产集散地日益壮大。西部服装工业园、成都纺织印染工业园、安岳工业园和广元绿色农产品加工园等加快建设,已成为当地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和对外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