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活法与干法
1966300000026

第26章 行动 (2)

很多人都喜欢吃麦当劳,尤其是小孩子,几乎每个小孩子都会沉迷于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快餐店,尽管大人们都说这些快餐高热量、没营养,是地道的“垃圾食品”,可是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总会受不了炸薯条、汉堡包、可乐的诱惑,为什么人们明知道这样的快餐店没有中餐那么有营养,可是还钟爱于此呢?难道仅仅是西式快餐的炸鸡、汉堡做的味道好吗?

有人研究麦当劳火暴的原因,得出了两个结论,一个是由于他们的服务态度好,环境干净卫生,即便你只点一杯可乐也可以在餐厅里待上一下午,绝对不会有服务员赶你出去。第二个就是他们高效率的点餐、取餐方式。很多人吃饭追求效率,可以即点即食的餐厅对于生活节奏快,或者不想多等的人来说节省了很多时间。可是为什么他们的点餐效率这么高呢?

为什么麦当劳里排队的人那么多,可是队伍的前进速度很快,客人点餐速度也那么快呢?原因就在于菜单上面:每个麦当劳点餐的柜台上都贴着一个菜单,菜单上的可点内容几乎没有变动过,永远都是简单的几款。汉堡只有几款,薯条只有大、中、小之分,新的一般也只有两种口味。可选性比较少反而更容易让人作出选择,作出选择的时间少了,那么流动率也就提高了,整体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可见有时候,没有什么可选择也是件好事情,至少我们不必为选什么而大伤脑筋。选择越多越好,这样的念头很可能会把人累死:世界上有不少美女一生也没有找到一个配偶,世界上也有很多头脑聪明的人一生都没有什么成就。而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输在了作选择上面。相反,世界上有头脑愚笨但最后却大有作为的人,那是因为他们面前的机会很少很少,少到只有一个,他们就抓住了这仅有的一次机会,努力踏实地工作,自己所积累的能力和资源也就越来越多,可以做大做强,最终击败了把精力浪费在做选择题上面的聪明人。

所以,我们的人生有时候不需要给自己太多选择的机会,而是要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化,还要有一种“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的大智慧。干大事要有厚脸皮

目标高远,获得成功是一种过程,不要在意个别丢脸的情况。想做一个杰出的人上人,就必须不停地进行调整,不停地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打破常规迈出成功的一步。

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其实,这个道理对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是非常管用的。比如说,许多人都饱尝过外语学习之难。难在哪里?就是张不开嘴,说不出来。所以学来学去,老是卡在这儿。深入分析来看,根子还是在脸皮儿薄,怕说不好丢面子。这时,假若你能够利用一下厚脸皮,不怕出错,管他三七二十一,大声地说一气,读一气,自然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此时,可谓“脸皮厚,学得快”。据一位掌握数门外语的人说,练习外语口语的秘诀就是“厚脸皮,薄嘴唇”,意思是,敢说,多说,并且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怕出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脸皮观念,这关系到自己的尊严和地位。不过,每一个人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都需要脸皮厚才能把怀疑抛在一边,不对自己的能力、动机心存疑惑,不怀疑自己的价值。自己在自己的眼里是尽善尽美的人。

古往今来,从东方到西方,有许多利用厚脸皮获得成功的事例。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练就了刺不进扎不透的厚脸皮,保护着他们免遭旁人所有可能的非难和自己良心的谴责。

从历史上看,脸皮薄而成功者极其罕见,大凡成功者,皆为厚脸皮者。最有名的莫过于越王勾践,为了复仇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替夫差亲口尝大便的味道。然而,他最终以自己的厚脸皮换来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辉煌。刘备出道以来整天惶惶不可终日,四处托庇于人,见人先哭后说话,依靠自己的厚脸皮忍辱负重才终于有了三分天下之势。韩信更不用说,乞食于漂母,受辱于胯下,才有了垓下一战功成。

不光是政治家,清朝时有个读书人无依无靠,寄居寺庙靠和尚施舍度日,和尚为了赶走他,故意在吃饭时不敲钟,一次等到吃完饭才敲响开饭的钟声,这个读书人跑去一看啥都没了。这个人可真算是厚脸皮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只不过在墙上题两句诗聊以解嘲,并没有负气出走,而是继续死皮赖脸地苦读,“蹭饭”,总算换来高官得中的一天。衣锦还乡回来一看,壁上两句诗早已被绿纱罩上了,见此他又写出了“二十余年尘拂面,如今始得碧纱笼”的感慨与得意。

细思之,厚脸皮其实是“胜固欣然败亦喜”的平常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勇气,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坚忍,抱负远大、志在高远的胸襟,还有志在必得的自信。归根结底就是心理素质好,实为当今成功者所必备。

有些时候,不为面子所限,坦然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憾,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比那些“打肿脸充胖子”的做法效果好得多。更为关键的是,真诚、大胆地袒露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在摆脱尴尬的同时,又能对自己的事业起到一定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林肯长相丑陋,可他不但不忌讳这一点,相反,他常常诙谐地拿自己的长相开玩笑。在竞选总统时,他的对手攻击他两面三刀,搞阴谋诡计。林肯听了指着自己的脸说:“让公众来评判吧,如果我还有另一张脸的话,我会用现在这一张吗?”还有一次,一个反对林肯的议员,走到林肯跟前挖苦地问:“听说总统您是一位成功的自我设计者?”“不错,先生。”林肯点点头说,“不过我不明白,一个成功的自我设计者,怎么会把自己设计成这副模样?”

从林肯的做法中我们知道,敢于直面自己的缺憾,并将缺憾变成鼓励自己向上进取和奋斗的条件,才是明智之举。

当我们存在着缺憾或有了过错的时候,不管别人怎么批评、讥讽甚至侮辱,都不要太在意,死守着可怜的面子不放,而要像那些成就大事业的人一样,把面子放到一边去,继续自己的奋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24年前抓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林语堂也有过精辟的论述:“中国民族的特征之一,就是重人情、重面子。”对此,德国汉学家马特斯教授的论述最为透辟:“中国人的面子,就是一种角色期待……中国人是作为角色而存在的,而不是作为人本身而存在的……”能够以某种方式满足自我的角色期待,就是有面子。美国人史密斯写的《中国人气质》一书的第一章就叫“面子”。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中国,面子这个词,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集合名词,其中包含的意义,比我们所能描述或者可能领悟的含义还要多,面子问题正是打开中国人许多最重要特性这把暗锁的钥匙。”

有一个奋斗到总监位置上的年轻女孩在接受采访时,回答记者提出来的一个比较苛刻的问题:“你这么年轻就爬到了总监的位置上,有没有人背后说你靠出卖自己的身体换取职位,或者说你利欲熏心,贪婪无耻?”这个女孩微笑着回答:“我肯定有自己的实力才能走到今天的位置上,至于别人背后怎么评论我,我一点也不在意。什么是脸皮?我出生时就还给我爸妈了!所以别人讲我什么,对我一点影响也没有。何况他们只是酸葡萄心理,我又何必和一些不如我的人计较?”

当然,这里所说的“不要脸”不是指不顾尊严,做一些违法乱纪不道德的事情,而是抛开中国传统上的“面子”问题,不要为了争一个面子过于计较。就像吃完饭非要抢着结账,不抢就好像蹭吃蹭喝一样丢了面子,又或者为了一点小面子的问题就大打出手,把时间和精力全都耗费在如何保留面子的问题上,这就得不偿失了,也是阻碍我们成功的一个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