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朝从来不淡定3
1968200000018

第18章 收猛将攻取任存城敛钱财流放李义府 (2)

诏书一下,朝野称庆。被李义府的阴招害死家人的人,更是跑到街上欢呼,京都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官员上朝,半路碰见,打招呼也变了问候语。以前说:“吃了么?”另一人回答:“吃了!”现在改成问:“爽乎哉?”另一人挑动眉毛,曰:“真是太爽了!”李义府同志,儿子李洽、李洋、李津,女婿柳元贞,在京城可谓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事到如今,我们还能回想起他们在街市嚣张得不可一世的样子。

他们缺钱,所以敛财;他们缺心眼儿,所以请大仙儿。

这都无所谓,缺德,才是李义府满门下狱的元凶。

情况如何?有诗为证:

满门流放为哪般,敛财不够免灾钱。

杜老先生真名士,千古谁堪伯仲间!

现在来介绍一下李义府的文章,他的文章,属于小清新的风格。

李治喜欢他干净的文字,也喜欢他正直的口气,可李义府做的事太让李治寒心了。说到底,李义府太聪明,聪明到不肯笨拙。《菜根谭》有过这么一段话我很喜欢,可以念给他听听:“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杏坛论道】

孔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李义府:我都做到了!

孔子曰:滚蛋!

来济死了,这是当初反对派最后一个得以全身的领头人。西突厥进犯庭州,来济身先士卒,战死沙场。临死前,他说,我早该死了,此身能留到现在,我唯有以死相效!这也省了武皇后的心,死就死吧,反正早晚的事。

来济死后,西域铁勒部落的叛乱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铁勒之闹腾,是因回纥酋长婆闰的逝世引发的,婆闰的侄子粟毒接管了回纥的兵权,却没继承他大爷的智商。粟毒根本不分析局势,他搞不清楚目前的状况。因李治一心要打高丽,他率领同罗、仆固等部落中一些不知深浅的人便开始侵吞唐朝西部的边境。铁勒认为,唐朝一定抽调不出兵力抵抗,唐朝成了锅里头的肉。

唐军在东方,我们在西方,资源要共享,不抢白不抢!大军持续攻击唐朝边境,抢掠牛羊和百姓。

粟毒太弱智了,他没料到长安方面会如此淡定。但他也有不弱智的地方,那就是——铁勒不全是他在管,其余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也开始了这场浩大的行动。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十月,李治以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刘审礼、薛仁贵为副,发兵西北。讨伐铁勒九姓,任务重大,怕一道不够,朝廷又增补了一个仙萼道。仙萼道行军总管为鸿胪卿萧嗣业,副总管为左屯卫将军孙仁师。初冬,大军终于集结完毕,浩浩荡荡地向西北进发了。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迎接他们的,必定是一场血腥而又冷酷的战斗!

【西部帝国】

铁勒发兵的十年前,萨珊波斯帝国亡了。

研究发现,不是波斯太弱,而是对手太狡猾。波斯是被一个名叫Umar ibn

al-Khattab的人击溃的,Umar,他的中文名字叫欧麦尔,他是穆罕默德最忠实的信徒。有人说,欧麦尔是传播真主福音的先驱,是他继承、创造出阿拉伯,改变了旧大陆三分之一人类的信仰,征服了半个世界。

欧麦尔把波斯王子卑路斯的老爸逼上了绝路,一直把他撵到吐火罗(阿富汗)。卑路斯的老爸背负国仇家恨,忍辱负重的他一刀了断了自己。他交代卑路斯,一定要逃到中国去,只有中国才肯收留你!

卑路斯踏上了东来的路途,但他不是请求避难的,而是来搬救兵的。

李治着实被震惊了,出于道义,他安慰了卑路斯,然后果断地拒绝了卑路斯。卑路斯也很有骨气,再度飞奔至吐火罗,吐火罗答应援助,竟将欧麦尔的军队给揍跑了。大片土地回归到了卑路斯的手中,一直过了五年,疯狂扩张的欧麦尔才发现,自己曾经拿下的土地竟然又被抢了回去,于是威逼。

卑路斯大惧,飞奔至长安,再来搬救兵。李治也是有考虑的,这么远的地方,即便攻下来,唐朝也没兵力去守。拿不下来,还得白白搭上工夫。此事交由宰相商议,希望老谋深算的宰相能想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宰相们的意见达成了统一:既然都怕被阿拉伯的军队吞并,想让唐朝保护,那不如把吐火罗、嚈哒、罽宾、波斯等十六国统统划归到唐朝,安置八座都督府,七十六个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座军府,统一归安西都护府管理。都督由皇帝亲自指定,作战计划也由都护府统一指挥,至于兵马,和中原府库兵一样,由当地人充任。

各国使者对宰相们的倡议表示无比赞赏,大家说干就干,唐朝又往西延伸了几千里地。

效果非常明显,因为铁勒被唐朝包围了起来。龙朔二年(公元662年)三月,郑仁泰大败铁勒于天山。

因吃了一回败仗,铁勒愈发疯狂,联合十几万兵马,由十几万人中最为凶猛的几十人担任前锋。震撼人心的杀气充满了天山脚下,只等一声令下,铁勒便会像钢锥一般扎向唐军的心脏。而唐军这边,领头的是个半老不老的家伙,后头的军队都以看客的姿态观望着什么。相比之下,轻敌的唐军给人一种必败客的感觉。

从唐军的阵营中,领头的骑着战马,往前走了几步。

铁勒人这才看清楚,此人是……

薛仁贵!

十几万大军纷纷扬扬地议论起来,他们不知道薛仁贵想要做什么。却听薛仁贵骑着马,忽然高喊一声:“一!”一手操起大弓,一手拔出一箭,话音刚落,拉满的巨弓猝然变化,箭带着怪响飞了出去。铁勒几十猛士中,一人应声倒地,大军顿时骚动起来。薛仁贵冷冷地瞧着对方,又高声喊出:“二!”

又一箭射中第二人,那人应声倒地,再也没能爬起来。

第三个猛士死亡的时候,铁勒大乱。

阵列在前的几十名猛士大惊失色,纷纷下马,远远朝着薛仁贵拜着,随后上马逃跑。后军因害怕,以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绝不脸红,绝不害臊的气魄,跟随猛士一阵狂逃。那些被收了的猛士不会料到,他们辛辛苦苦拼死拼活,为了铁勒的解放而卖命,后头的人竟然全他妈跑光了。

薛仁贵引兵便追,横渡碛北,当日就击溃了铁勒大军,俘虏统帅三人和士兵无数而还。军中有人作诗赞扬薛仁贵,后来行军的路上,大家就将这首诗当成了歌一起唱。

诗曰:

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诟病】

薛仁贵也是有缺点的,在收了那几十名猛士后,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举动。

为了永绝后患,他让唐兵在附近挖了一个大坑,将这几十名猛士给活埋了。如果说薛仁贵还算是为了以后着想,那郑仁泰就让人看不出一点儿为以后着想的意思。思结、多滥葛等部落(铁勒分部)投降给了郑仁泰,郑仁泰同志欣喜若狂,决定接受他们的投降,并择日阅兵。

郑仁泰是个人才,他命令投降军队放下武器,接受他的检阅,等人家全部排列完毕,郑仁泰手指一勾,下达了大屠杀的命令。

杀完所有人后,郑仁泰觉得不能白来一趟,于是将部落民众的家财、妻女抢劫过来,供手下享用。开了荤的郑仁泰已经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分完女人和财宝后,他又觉得不投降的人欠揍。

他令将军杨志奋勇追击,一场混战后,杨志被愤怒的逃军揍了个鼻青脸肿。杨志哭着回到了郑仁泰的面前,郑仁泰听说杨志被揍,大怒,发誓要找回来。恰此时,斥候报告,敌军因只顾打仗,却把辎重丢在了附近,我们去找找,一定能不劳而获!

郑仁泰被自己冲昏了头脑,率领一万四千骑兵往据说有辎重的地方去了。

大军狂奔了几百里地,很快就要跑到戈壁滩的尽头(倍道赴之,遂逾大碛),却并没有发现传说中的辎重。

迎面的,只是一条干巴巴的大河(仙萼河)。

不要说辎重,就连一颗鸟蛋都没有,郑仁泰觉得自己被人耍了。他终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因只顾追不存在的辎重,大军往北行进了近千里地。大家自带的粮食又不够,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想要回去都难。

郑仁泰合该倒霉!

老天爷也这么觉得,为了让郑仁泰的倒霉更富有色彩,它恶狠狠地送给了郑仁泰一场暴雪。郑仁泰和饿得两眼昏花的将士,纷纷卸掉沉重而又冰冷的铁甲,在荒无人烟(除了他们自己)的大漠戈壁徒步行走。马已经没什么用了,能杀了吃就杀了吃,一万四千大军,到最后连一匹马都没剩下。

因为饥饿发狂的士卒占了绝大多数,他们都在吃刚刚饿死的战友的肉。

郑仁泰万余大军,入塞的时候,就只剩下了八百人(比入塞,余兵才八百人)。司宪大夫杨德裔上书弹劾郑仁泰。文曰:“仁泰等诛杀已降,使虏逃散,不抚士卒,不计资粮,遂使骸骨蔽野,弃甲资寇。自圣朝开创以来,未有如今日之丧败者。仁贵于所监临,贪淫自恣,虽矜所得,不补所丧。并请付法司推科。”

总结来讲,杨德裔的上疏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薛仁贵统军不严,拿到的战果还不如他们自己吞掉的多;第二,郑仁泰杀降,为了寻找辎重,饿死全军,真乃我大唐前所未有的丢人事件!以上两点,请付司法局审讯。

因为认为两人有功,李治没治他们的罪。他从高丽战场上抽调契苾何力去安抚铁勒,铁勒已经不相信唐朝了,投降要杀,不投降也要杀,总之都是死,不如拼死反抗。纵观整个事件,郑仁泰就起了这么个作用。契苾何力任务艰巨,他不仅要稳住铁勒,还要负责重树大唐的威严。

李治问:“你要多少人?说!”

契苾何力道:“五百便可。”

在众人诧异的眼神中,契苾何力一路杀向了铁勒九姓聚集的地方。

到了铁勒,契苾何力召来了九姓的军士,对他们说:“国家知道你们都是被胁迫的(未必),已经赦免了你们的罪过。我知道,所有的罪过都是酋长一个人的。你们都没错,如果把他们交出来,你们就没事儿了!”

铁勒部众闻言大喜,吆喝着一帮人,各自回营绑票,将自己的叶护(统领)、设(王子)、特勒(相国)都抓了起来。

两百多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被送到了契苾何力面前,在铁勒部众幸灾乐祸的关注下,这帮人被契苾何力怒声呵斥,随后斩首。有人问,契苾何力的做法,不也和郑仁泰一样吗?我的回答是,契苾何力的确也杀人,但他能够准确地抓住铁勒人民的心理特征,恩威并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