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什么我们努力奋斗却远离成功
1968700000037

第37章 低调实干是基础,高调展现是手段 (2)

而优柔寡断,是你情商高不高的具体表现,虽然害不了你,但却是致命伤,可能在你犹豫的一瞬间,就会把你一生的前途给断送掉。所以,让自己果断起来,该出手时就出手,是把握成功的有力行动。

该出手时就出手,要记得,犹豫的后果,只能是自己给痛苦埋单。

长袖善舞成功自来

每天,打开娱乐新闻专页,铺天盖地而来的,大多是那些当红影星们的新闻八卦、绯闻艳照、台前幕后的各种小道消息、流言飞语等,虽然有些是娱乐记者们的捕风捉影,但却足现娱乐圈的光怪离奇。

在这些精彩片段中,新闻最多、趣闻也最多的当数影视红人大S和她的那帮姐妹们。从大S的恋爱到新婚,从饭局到婚照,哪怕大S只是打一个喷嚏,也要被炒个底翻天。而最能推波助澜的,当然就是大S的那帮铁杆闺蜜,那神态和付出的热情,都足足显明,真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一波接一波,永不间断。

看似乱糟糟一团麻似的,但透过这些细乱如麻的娱乐八卦的新闻,不难看出大S这帮姐妹的良苦用心。一个演艺人想要成功,想要获得更多的支持,永远站在第一线位置不被淡忘,就必须时时以新面目亮相,永远走在潮头,用另类的方式不断地刺激着粉丝们的感观或者天下大众。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和观望。

同样道理,那些身处企事业界的人士想要成功,也得不停地变换花招。创新、招聘、聚会,变着花样推销自己,等等种种,通过拉拢人气,凝聚人力,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别小看了这些看似乱蓬蓬的粉丝团和铁杆队们,这其实是一种宣传,也是种成功的必需手段。不管职场还是商场,想要成功,就得先让大家接受你,熟悉你。你永远默默无闻,不为人知,想成功当然也几乎就是白日说梦。而懂得这些,并有着自己的粉丝团和铁杆队的人们,成功的概率都相当高。他的粉丝团和铁杆队们,就像一团团不停向前涌的浪花,利用一切机会,把营造者推送到成功的面前。

别说人家的成功来得不正当,能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的人,无可厚非。因为他懂得如何利用手上的资源,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别说人家这是玩心计,人家这其实是聪明。如果你手上有座金山,但你却不会使用,也可惜了那座金山的资源。

所以,在成功面前,别把心计看成十恶不赦的魔鬼,因为真正懂得运用心计的人,真的是聪明人。

为了成功,你可以使用些小心计,建造自己的粉丝团,拉起自己的铁杆队,只要不伤害别人的利益,这些小动作真的无可厚非。而纵观历史的古往今来,你会发现,哪一个成功的人,后面没有自己的粉丝团、铁杆队?

现在这社会,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职位,也同样具备了无限风险。一个职位,有多少人眼巴巴盯着?看看那些手举着文凭却到处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人,你就会明白,一个人想要成功有多么难,一个人想要走到自己想要达到的位置,会付出多少?所以,努力建立自己的粉丝团一点不为过。

粉丝团和铁杆队的作用,不光是现代人的攻守防略,早在古代,一些伟大的哥们儿就已经把这套运用得滚瓜烂熟了。

就如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杨广,就是一个非常懂得粉丝效应的人。虽然大哥的皇位已岌岌可危,但他还要不惜一切代价,向父母争宠,向群臣谄媚,争取强大的粉丝团,致使皇帝的宝座稳稳落在自己手中;再如宋朝开国皇帝,发动著名的“陈桥兵变”的赵匡胤。试想,没有他的粉丝团,他就是有再大的宏图大略,谁肯为他当皇帝奋身浴血?皇帝的宝座哪一个不想得眼珠子滴血,平白无故送给他?而他能轻松地拿到皇帝的宝座,90%的功劳来自于他强大的粉丝团。

单打独斗,不成气候,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能营造自己粉丝团的人,都是情商智商很高的人,他们懂得劲往哪里使,不做无用功。而当你有一个强大的粉丝团时,你也一定会有一个庞大的资源网。

一个粉丝就是一条信息。而十个粉丝呢,“马太效应”会把这十个信息转换成一百个信息。这些资源和信息,可是你金钱都买不来的财富,是你成功的奠基石。因为三个臭皮匠就抵得一个诸葛亮了,你有着众多的臭皮匠,想想你有多少个诸葛亮,身边围绕着众多的诸葛亮,你离成功还远吗?

“努力”值得肯定,但不一定值得推崇

在人们的感觉中,如果你想做好一件事,就必定得付出非常多的精力和心血,这叫做努力。“努力”在人们的意念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分量。一个不努力的人,他做事很有可能半途而废,也可能一事无成。所以人们都很欣赏“努力”的人,并且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只有努力的人才可以干成大事,才是有志之士。人们欣赏这样的人,自然也就爱屋及乌地推崇“努力”,甚至认为凡事只有“努力”才能成功,否则,就是海市蜃楼,就是没有志气。

但真实的情况呢,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值得提倡、推崇。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假若你要去做一件事情,但对这件事情却一脸茫然。你没有目标,没有计划,而只会一味地埋头苦干,到头来很有可能“竹篮打水”。那么,在这件事情上,你付出的所有努力,其实就是在白白浪费精力、物力和财力。

努力其实也是考验一个人智慧的标尺。有些人不懂得谋略,但却很有股“轴”的劲头。那么,他做事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大家都知道早几年大学高考的一道看图作文:画面上一个人在打井。他打一眼井,一看没有打出水,于是,他又换地儿打了一眼井,仍然没有水。于是,他再继续打了一眼井,仍然是没有水……

这个人按理说是相当地努力勤奋,他有股坚持的干劲。一口井里没打出水,他可以换个地方再继续来,锲而不舍,不离不弃自己的坚持。这种精神很值得肯定,但做法并不可取。因为他在努力的时候,没有思考过,没有计划过,只是一味地蛮干,当然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成果。如果他有相当谋略的话,他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挪地方打井。在动手之前,他应该先认真勘测一番,以确定这个地方确实有水,然后再动手。确定以后,在挖完第一口井的时候没有水,他应该继续深挖,直到挖出水为止。他这样子一口井接一口井地挖,力气并没有少出,但却依然没有收获。所以,他这种努力就是盲目蛮干,就是白白浪费精力,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

中国有句名言叫“有的放矢”,应该是对努力方法的很好注释。要做好一件事,就得有针对性,这样才不至于走弯路,才能更迅速、便捷地直达目的地。同样,努力也是如此,你只有先确定了要做的事,然后再针对性地去努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想去盖一座大楼,这是一项宏伟的工程。作为老板的你来说,肯定要比其他的人操心得多,但这就并不是说样样事情你都得亲力而为。从买建材到设计图纸、从聘请工人到装修房间……得,如果件件事情都要亲身躬为的话,你这座大楼很有可能很多年也建不起来。因为工程太大了,而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要应付那么多的陈杂碎事,你只会把自己埋在数不清的细碎事务中拔不出来。所以,作为老板的你来说,只需要在人才的选定上下一番努力就行。就如打仗,军师的任务就是运筹帷幄,他不可能安排部署好了再去挥着长枪冲锋陷阵。他的职责就是统筹大局。而同样,你在筛选人才时,用心一番,选择到有能力、有干劲的部下,你的大楼就会拔地而起。成绩,是验证你能力的标准。

成就一件大事,可以轻轻松松,不努力就顺利地一蹴而就,在生活中并不多见,一般的人也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而大多的事情,都是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才可以完成。因此,为了把事情做得更精彩,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和成就,在努力的时候,就要学会针对性、目的性。因为有了针对性和目的性,你的目标就会明确,你也明白了力气该朝哪儿使,你就不会让自己凭白做些无用功。既节约时间,也不浪费自己的精力。

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我们就是要学会如何在漫漫的征途中,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不被挤垮累垮。没有努力,就没有成功,但无目的的努力,却不值得提倡。要想努力得物有所值,努力得对得起自己,那么,在努力之前,请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把眼光放远,把力气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只有这样,你才能以最快最省力的步伐,迈向成功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