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19689100000077

第77章 雪晚归船/俞平伯

日来北京骤冷,谈谈雪罢。怪腻人的,不知怎么总说起江南来。江南的往事可真多,短梦似的一场一场在心上跑着;日子久了,方圆的轮廓渐磨钝了,写来倒反方便些,应了岂明君的“就是要加减两笔也不要紧”这句话。我近来真懒得可以,懒得笔都拿不起,拿起来费劲,放下却很“豪燥”的。依普通说法,似应当是才尽,但我压根儿未见得有才哩。

淡淡的说,疏疏的说,不论您是否过瘾,凡懒人总该欢喜的是那一年上,您还记得否?您家湖上的新居落成未久。它正对三台山,旁见圣湖一角。曾于这楼廊上一度看雪,雪景如何的好,似在当时也未留下深沉的影象,现在追想更觉茫然。——无非是面粉盐花之流罢,即使于才媛嘴里依然是柳絮。

然而H君快意于他的新居,更喜欢同着儿女们游山玩水,于是我们遂从“杭州城内”翦湖水而西了。于雪中,于明敞的楼头凝眸暂对,却也尽多佳处。皎洁的雪,森秀的山,并不曾孤负我们来时的一团高兴。且日常见惯的峦姿,一被积雪覆着,蓦地添出多少层叠来,宛然新生的境界,仿佛将完工的画又加上几笔皴染似的。记得那时H君就这般说。

静趣最难形容,回忆中的静趣每不自主的杂以凄清,更加难说了。而且您必不会忘记,我几时对着雪里的湖山,悄然神往呢。我从来不曾如此伟大过一回,真人面前不说谎。团雪为球,掷得一塌胡涂倒是真的,有同嬉的L为证。

以掷雪而L败,败而袜湿,等袜子烤干,天已黑下来,于是回家。如此的清游可发一笑罢?瞧瞧今古名流的游记上有这般写着的吗?没有过!——惟其如此,我才敢大大方方的写,否则马上阁笔,“您另请高明!”

毕竟那晚的归舟是难忘的。因天雨雪,丢却悠然的双桨,讨了一只大船。大家伙儿上船之后,它便扭扭搭搭晃荡起来。雪早已不下,尖风却澌澌的,人躲在舱里。天又黑得真快,灰白的雪容,一转眼铁灰色了,雪后的湖浪沉沉,拍船头间歇地汩然而响。旗下营的遥灯渐映眼朦胧黄了。那时中舱的板桌上初点起一支短短的白烛来。烛焰打着颤,以船儿的欹倾,更摇摇无所主,似微薄而将向尽了。我们都拥着一大堆的寒色,悄悄地趁残烛而觅归。那时似乎没有说什么话,即有三两句零星的话,谁还记得清呢。大家这般草草的回去了。

(选自《燕知草》,开明书店1930年6月出版)

作品导读

俞平伯(1900—1990),清代朴学大师俞樾的曾孙,现代诗人、散文家、红学研究者。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曾是新潮社、文学研究会和语丝社成员。代表作有诗集《冬夜》、《西还》、散文集《杂拌儿》、《燕知草》、《古槐梦遇》等。

周作人在为《燕知草》写的跋文中,将俞平伯称为“最有文学意味的新散文的代表”。这种被周作人称为“雅致的俗语文”的新散文,其特点在于“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的统制”,在文风上则“必须有涩味与简单味,……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周作人认为,这些文章雅致韵味的由来,在于俞平伯的文学气质“近于明朝人”。这段点评与周作人对现代散文的看法一脉相承:“现代的散文在新文学中受外国的影响最少,这与其说是文学革命的还不如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周作人《〈陶庵梦忆〉序》)而他对于俞平伯的赞许,正是发现其散文“风致属于中国文学,是那样地旧而又这样的新”。(周作人《〈杂拌儿〉跋》)

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俞平伯在个人风格和审美趣味上都更倾向于旧式格调。事实上,《燕知草》的书名,便来自于作者的一句旧诗“而今陌上花开日,应有将雏旧燕知”。与“五四”其他作家的西化风格不同,俞平伯的诗歌与散文都呈现出朦胧、感伤、细腻而空灵的古典气息。他在《燕知草》的自序中也承认,自己希望借文字“追挽已逝的流光,珍重当前之欢乐”。他笔端流淌出来的感时怀旧、伤春悲秋的意绪,看花眠月、赏雪听雨的情致,正是中国千百年来文人雅趣的延续。

最适宜承载这种名士风流的地方,莫过于俞平伯的故乡杭州。1919年从北大毕业后,俞平伯曾与岳父一家在杭州孤山的俞楼居住了数年。《燕知草》中的大多数篇章,都是他对那段江南往事的追忆。朱自清曾说过,俞平伯对于杭州是“在大洋里想着,在睡梦里惦着”,因此才能写出“那样怅惘的文字来”。朱自清甚至有些疑惑,在他看来这个喧闹的城市“没有一毫可留恋的地方”,为何能让俞平伯“与众不同地那样粘着地惦着”呢?(朱自清《〈燕知草〉序》)还是周作人一语中的,道破了个中玄机:“平伯所写的杭州还是平伯多而杭州少”。(周作人《〈燕知草〉跋》)作者笔下写的是西湖、城站和清河坊,其实仍然是借景抒情,寄寓那份如梦似幻、迷离忧伤的情思。这篇《雪晚归船》描绘的是雪后西湖清寒寂寥的“静趣”,但字里行间寄托的,是作者对于美好时光难再得的无限感慨。

周作人曾以“涩如青果”来概括俞平伯朴拙的文风(周作人《志摩纪念》),而朱自清则将其比拟为吴山四景园驰名的油酥饼,“入口即化,不留渣滓”。(朱自清《〈燕知草〉序》)这种涩味源于俞平伯文章的删繁就简,曲折隐晦,需要细细品味,方能感受到袅袅余香。《雪晚归船》借往昔之景,发今日之思,笔触含而不露,呈现出意在言外的韵致,称得上是情景交融的佳作。

拓展阅读

俞平伯:《陶然亭的雪》、《西湖的六月十六夜》、《清河坊》

(颜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