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精品导视
19699300000014

第14章 公民凯恩

影片档案

出品:美国雷电华公司1941年

类型:黑白片

片长:117分钟

编剧:曼凯维奇、奥逊·威尔斯

导演:奥逊·威尔斯

摄影:托兰特·托莱恩

剪辑:罗伯特·怀斯

主演:奥逊·威尔斯饰凯恩

约瑟夫·科顿饰里兰

多罗西·科明戈尔饰苏珊

1942年,《公民凯恩》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奖;

在英国《画面与音响》杂志多次发起的国际知名影评家评选“世界电影10大佳作”活动中,《公民凯恩》在1962、1972、1982年三次名列第一;

1977年,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美国电影10大佳作”中本片名列第二;

1987年,在美国连续几年为好莱坞建立100周年举办的“美国十大佳片”评选中名列榜首。

导演简介

《公民凯恩》的导演奥逊·威尔斯(1915—1985)是一个十足的天才,但最初使他彰显才华的则是戏剧。威尔斯在15岁时就永远离开了学校,在都柏林的“盖特剧团”开始戏剧工作,导演并参演了许多古典舞台剧。7年的舞台生涯后,威尔斯与他人共同组建了水星剧团,在一些舞台剧中担任导演、演员,并设计布景、服装和灯光,培养了全面的才能。1938年,他因制作广播剧《星球大战》而名噪一时,在22岁时照片就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正是他的名气,使他在24岁时就能在好莱坞获得极大自由来拍摄电影,当时影片的制作公司雷电华电影公司给他提供15万美元外加毛利的25%的高额片筹,并允许他担任任何一部影片的监制人、导演、编剧或演员,于是有了后来的《公民凯恩》。在这部影片中,威尔斯不仅极大程度上参与编剧,还自导自演,甚至自己布光,他凭借出众的才华和不拘传统的开创力,与众多工作人员一起创造出了这部豪华大气、集以往技术之大成的现代主义巨作。①

威尔斯有出众的才华,但性格的孤傲和他的作品在商业上的失利使他没有获得更多拍摄作品的机会,其后仅有为数不多的作品问世,包括《奥赛罗》(1952)、《黑狱亡魂》(1950)、《历劫佳人》(1958)和《伪作》(1973)等。

剧情简介

美国报业集团大亨查理福斯特·凯恩在仙那都庄园辞世,他的临终遗言“玫瑰花蕾”引起了记者汤姆逊的兴趣。汤姆逊于是开始着手调查,他最先找到了凯恩的第二个妻子——歌手苏珊,却遭到了拒绝。随后,汤姆逊在撒切尔图书馆查访到了凯恩童年的记载,了解到了凯恩父母的突然发迹并将8岁的他交给了监护人撒切尔,但凯恩与撒切尔的关系却始终紧张。汤姆逊又走访了凯恩生前的经理人伯恩斯坦、好友利兰、管家雷蒙,以及再次探访苏珊,对凯恩开办报纸如何成功、与两任妻子的感情纠葛、在政治上的失败、与朋友的决裂,以及寂寞的老年生活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听到了不同人对凯恩迥异的评价,但却始终没有人知道“玫瑰花蕾”的真正涵义。汤姆逊认为或许根本不存在什么“玫瑰花蕾”,毕竟不能通过一句话概括凯恩的一生,遂离开了仙那都庄园。凯恩的许多遗物都要处理甚至销毁,在火炉中,一个破旧的雪橇赫然写着“玫瑰花蕾”四个字,这是凯恩童年和父母在一起时的玩具,一切似乎有了答案。

影片分析

一、叙事结构的创新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好莱坞电影在叙事结构上大多是因果明晰的线性叙事,如《乱世佳人》、《魂断蓝桥》等,而《公民凯恩》却另辟蹊径,它在结构上尽管也是以记者探寻“玫瑰花蕾”为线索,但前后情节并非递进关系,而是呈现为相互平行的块状结构,对不同人物的采访构成一个独立的板块,因此全篇实际上由六大块组成,分别是纪录片《前进中的新闻》、监护人撒切尔先生回忆录记载凯恩身世、合作伙伴伯恩斯坦、好友利兰、第二任妻子苏珊、管家雷蒙分别对凯恩的回忆。回忆部分不遵循时间的发展而自由跳跃,有的相互重叠,但视角迥异,比如利兰和苏珊都回忆了苏珊首演,但利兰是作为观众,表现歌声的乏味,苏珊则作为表演者,表达了内心的恐惧。更多的时候,大家对凯恩的评价是互为矛盾的,更为凯恩这个复杂的现代人增添了神秘感和深度,直到影片结尾,作者才向观众展现了“玫瑰花蕾”的含义,为凯恩这个为财富和政治野心所驱使的自私冷酷的形象涂上了寂寞悲凉、内心凄苦的色彩。凯恩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电影把这个问题留给了观众,把思考的余地和空间还给了观众,是对现代电影观众的最大尊重。

二、类型片的融合

威尔斯登上影坛的时刻,正值好莱坞电影类型片发展成熟的阶段,如西部片、歌舞片、黑帮片、家庭情节剧等都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故事、结构及影像图谱,这些类型片在提供给观众视觉和情感满足的同时,也往往逃避现实,并使影片流于程式化、刻板化。“恰恰在美国电影乍一显露出故步自封、盛极而衰的兆头的这个历史当口”②,《公民凯恩》却以全新的面貌登场,它继承了类型片的一些元素,使影片既有侦探片、新闻片、歌舞片、传记片等痕迹,却又不属于任何一种电影类型,可谓在类型电影上进行了极大程度的超越。同时,影片因为是以美国亿万富翁、报业巨头威廉·伦道夫·赫斯特为原形创作的,因而也承载着一定的现实思考和极大的现实压力,这也使它有别于以往的类型电影。

三、视听语言的集大成

视听语言方面,《公民凯恩》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它大胆使用了景深镜头、长镜头段落、逆光拍摄、大幅度运动摄影、极夸张的仰拍、灵活剪辑、赋予音响以意义等各种手段,在有效辅助刻画凯恩神秘莫测这一形象的同时,也为电影语言带来了全新的风貌。

影片开始,铁网上挂着“禁止入内”的铁牌,摄影机沿着星罗密布的铁网一直向上升,铁网叠化、门花叠化、大门及远处庄园叠化、在铁笼里的猴子及庄园远景叠化……一系列的叠化镜头不仅由远及近将画面从庄园外引向凯恩的房间,表现了极大的探索力量,同时遍布的铁丝网、铁笼中的猴子,再辅以压抑的音乐,就将一个与世隔绝、令人生畏的凯恩形象呈现出来。影片结尾部分,摄影机以远离的姿态向上升,并从滚滚浓烟中叠化为星罗密布的铁网,影片此刻使用下降的镜头,再次停留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上。影片首尾相接,形成了一个环状的构架,颇具造型功能的影像也引人入胜。

《公民凯恩》中长镜头段落运用出色的堪数凯恩的童年戏。在第一个长镜头中,镜头先拍摄在雪地上玩耍的小凯恩的全景,随着镜头拉出,母亲入画,撒切尔入画,镜头跟随母亲的走动向后移,凯恩的父亲入Z画,直到母亲坐下,摄影机才暂时停止运动,其中景别基本以母亲的中景为主,直到撒切尔与母亲签订协议,景别才从中景转为近景。在前景中是撒切尔与凯恩的母亲商讨凯恩今后的生活,后景中则是小凯恩在雪地上玩耍,他欢快的声音隐约可闻,凯恩却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从此改变。协议签订之后,摄影机依然追随三个人的运动而运动,景别由中景变为全景。在这场戏中,导演通过调度,在一个镜头内形成各种不同的景别和构图,拍摄出了富于动态和造型效果的影像。同时小凯恩玩耍的声音,也辅助营造了影片的空间感和真实感。接下来的第二个长镜头也和上个镜头一样,经过精心设计,并不显得冗长。在这两个镜头中,母亲在前景和居中的构图较多,生动展现了母亲在家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该段童年戏的结尾,母亲的特写镜头也证明了她在凯恩记忆中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影片“利兰闪回”段落,虽是同样的早餐场景,却利用布景、演员服装、化妆的不断变化,以及为数不多的台词,来表现凯恩与艾米丽从新婚时的甜蜜到婚姻即将崩溃的情感变化,其中多次插入火车飞驰而过的画面来表示时间的流逝,该段落虽只有2分26秒,却生动表现了两人十几年的婚姻历程,实在是拍摄和剪辑上的巅峰之作!

四、历史地位

《公民凯恩》既有纪实主义的真实,又有表现主义的抽象隐喻。影片得到了诸多电影大家的赞赏,法国电影之父安德烈·巴赞认为:“奥逊·威尔斯和他的处女作《公民凯恩》是现代电影的奠基石”③;法国著名导演特吕弗也称:“从1940年以来,电影史中一切有创建的东西都来源于《公民凯恩》和让·雷诺阿的《游戏规则》”④。作为美国第一部现代主义的杰出电影作品,《公民凯恩》在电影史上的显赫地位和巨大意义是无可取代的。

(安晓燕)

参考书目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注释:

①参见《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321、332页。

②《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第1编),郑雪来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页。

③htp://baike.baidu.com/view/55701.htm.

④《美国电影经典》,陈旭光、苏涛等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