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精品导视
19699300000032

第32章 邦妮和克莱德

影片档案

出品:美国塔泰拉-希勒公司1967年

类型:彩色片

片长:111分钟

编剧:戴维·纽曼、罗伯特·本顿

摄影:伯内特·格菲

导演:阿瑟·佩恩

主演:沃伦·比蒂饰克莱德·巴罗

费·唐娜薇饰邦妮·派克

本片获1967年美国影艺学院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摄影奖。

导演简介

阿瑟·佩恩一向以善于刻画被社会遗弃的人著称,他的影片往往以过去的年代为背景,却切中时弊。1967年《邦妮和克莱德》上映后,观众和评论界都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许多人因为影片中的暴力表现而攻击它,引起了较大的争议。该片的制片人同时也是男主角沃伦·比蒂(他于2007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经过不懈努力才争取到影片再度公映,同时它在同年的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如潮好评,这时美国国内才开始重视这部影片。影片离经叛道的思想受到年轻一代观众和影评人的热情追捧,结果使它变成了一部在票房和评论上都很成功的影片。《邦妮和克莱德》引起的这种风潮使之成为了美国电影界的一件大事,以至于电影史上把《邦妮和克莱德》作为新好莱坞的先声,它成为了6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影片之一。英国的《女王》杂志宣称:“1967年是‘邦妮和克莱德’年”。

剧情简介

邦妮是得克萨斯州西达拉斯的女招待,而克莱德是个曾经因为持枪抢劫入过狱的强盗,两人因为偶然的机会相遇,很快就决定离开现在的生活,一起上路。

他们刚开始进行了一两次小规模的抢劫,之后他们遇到一家被银行盘剥得倾家荡产的农民,气愤的克莱德决定去抢银行。第一次抢银行却因为银行破产停业而变成一出闹剧。不久警察开始通缉他们。

邦妮和克莱德到汽车站加油,加油工莫斯得知他们要抢银行,也入了伙。晚上三人投宿汽车旅馆,邦妮期待克莱德有所表示,克莱德却装睡过去。

第二天他们决定抢劫明科拉银行,因为配合不当被银行职员追上,克莱德慌忙间一枪打死了他。回到旅馆,克莱德劝邦妮暂时先回家躲躲,邦妮不肯,克莱德深受感动,两人想要做爱,却发现克莱德力不从心。

克莱德的哥哥嫂嫂巴克和勃朗绮来入伙,他们住在一起。但警察很快包围了他们的住处,双方激烈交火,他们打死警察逃走了。之后他们还在湖边羞辱了一个巡逻队的警官弗兰克·哈默。

他们继续在州界附近抢劫银行,州警拿他们没办法。邦妮想念母亲,克莱德决定冒险陪她前往。见到母亲后,邦妮的母亲却警告他们不要留下。

晚上,莫斯在外出买东西的时候暴露了行踪,很快大批警察又包围了他们。巴克在追击中被打死,勃朗绮被活捉,邦妮和克莱德则逃往莫斯父亲的农场。老莫斯对儿子和劫匪混在一起很是担心,他表面上对邦妮和克莱德客客气气,暗地里却向弗兰克·哈默警官告了密。邦妮和克莱德对此毫不知情,在农场养伤,期间邦妮还写完了一首诗《邦妮和克莱德的故事》并寄到报纸发表。克莱德很开心,觉得这下人们都会记得他们了。两人在田野中度过了最快乐的一段时光。邦妮问克莱德,如果一切从头开始他会怎样做,克莱德说,我会到我们没有作过案的州去生活。

第二天,三人驾车进城。莫斯一进城就找地方躲了起来,邦妮和克莱德久等他不来,发现旁边有辆警车,急忙返回农场。路上他们看老莫斯的车抛了锚,克莱德下车去帮忙,这时,一群鸟突然从路边的矮树丛里飞出,克莱德这时才感觉到不妙。机枪猛烈地向他们扫射起来,邦妮和克莱德全身中弹身亡。

影片分析

一、主题分析

在一般观众的印象中,好莱坞电影一直是与暴力和色情分不开的,但实际上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好莱坞电影虽然有警匪片等成熟的类型,但暴力与色情的展示始终受到一部重要的行业规范“海斯法典”的严格约束。该法典对赤裸裸的展示血腥暴力和色情场面的镜头是严厉禁止的。到了6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社会的剧烈动荡,传统的主流清教价值观念开始受到真正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直接描写色情与暴力的镜头开始出现在电影中。“海斯法典”开始对此逐渐失去控制,并最终由电影分级制度所取代。《邦妮和克莱德》正是处在这个逐渐转变的过程中,并对这个转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邦妮和克莱德》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效应来源于它强烈反叛性的主题和表现方式。这无疑是一部暴力影片,片中赤裸裸地、真实细致地拍摄了开枪打死人的场面,完全不同于传统枪战片对于死亡的戏剧性、假定性的表现。影片中特别暴力的场面——那场伏击战中,勃朗绮双目流血嚎叫着,巴克在地上垂死痉挛,一群警察在围观,好像猎人得意地看着他们的猎物在挣扎。而最明显的表现当然是影片的结尾,邦妮和克莱德被猛烈的机枪子弹打得全身都是弹孔,导演使用了大幅度的降格镜头来强调这个场面,把暴力与死亡表现得如此真实细致而又充满激情,这在好莱坞史上尚属首次。

美国60年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战后生育高峰出世的孩子已经成长为一代青年,他们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环境,但越南战争、美国国内政治问题使他们经历着信仰危机,对现实不满,反对传统的价值观,很多人吸毒、性滥交,以极端的方式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更有甚者向社会公然挑战,他们被称为是“垮掉的一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导演阿瑟·佩恩选取了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的这个雌雄大盗的故事,在精神状态上和60年代美国年轻一代有着某种相似性。邦妮和克莱德是普通的美国人,他们一心追求个人幸福,但精神空虚,无所寄托。克莱德这个强盗,与经典好莱坞警匪片中的剽悍、大胆、暴力的强盗形象不同,他更像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小伙子,瘸腿,带着点孩子气,有某种浪漫主义的色彩。他和邦妮一样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自身的空虚处境极其烦躁不安,想要逃离空虚无聊的生活,追寻心目中的灿烂和幸福,他们一有机会就给自己拍照,还写关于自己的诗歌寄到报馆发表。他们实际上是极度需要社会的承认和接受,却找不到适当的途径,社会不能也不愿意给他们这样的途径,于是暴力在这里便成为了一种自我表达的手段。他们的价值观认为,与其在这样一个冷漠的世界中庸庸碌碌地直到老死,不如痛痛快快地活,干干脆脆地死。这样的价值观也同样为许多60年代的普通美国青年所认同,而普通人中能像他们那样做到的极少,所以邦妮和克莱德这两个人物一经成为电影银幕上的“神话”,便立刻获得了许多年轻人的崇拜和模仿。

这部影片的另外一个译名叫《他俩没有明天》,这个译名更为形象地描绘了邦妮和克莱德的悲剧性命运,影片的结尾部分对邦妮和克莱德死亡的展现让整部影片变成了一出悲剧,一曲对真实、彻底而洒脱的价值观的咏叹调。60年代美国传统清教伦理与价值观日趋僵化保守,本片的这种强烈的反叛性正是对着这坚硬的社会壁垒而喊出的挑战。电影的社会功能在这里由教化转向了社会潮流的引领者,电影创作者作为时代的先锋,以极其敏感的触觉感知到了当代年轻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转而以极其绚丽的艺术形式将这种情绪转化为视觉影像和故事,而无数的年轻人则从这样的电影中获取鼓励和勇气,坚定他们的价值观,进而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改变这个社会。在这部影片中,主题的先锋性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同时应该指出的是,《邦妮和克莱德》大胆展现暴力,并不代表着影片的创作者赞成用暴力的手段去反抗社会。在电影史上,电影总是不可避免地去展现色情与暴力,但作为思想的传播途径,电影并不必然宣扬和鼓励色情暴力,相反,在电影中的色情与暴力也许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疏导。实际上,导演阿瑟·佩恩认为,充分表现暴力正是为了反对暴力,暴力是社会造成的,这样的社会值得反思和改造。这正是本片社会批判性的着眼点。

二、美学分析

对于当下的中国观众来说,暴力美学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但在中国观众眼中,这个名词可能更多地来源于香港武侠电影和吴宇森导演的一系列影片的影响。实际上,欧美的银幕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大胆展示暴力的影片。《邦妮和克莱德》自然是其中的一部,而与之同时的还有著名的法国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于同年拍摄的《独行杀手》(1967),以及他的一系列影片如:《影子部队》(1969)、《红圈》(1979)等等。实际上,吴宇森枪战片中暴力美学的风格,除了继承自张彻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欧美前辈导演的美学实践。比如《邦妮和克莱德》的结尾处两人被机枪扫射而死的那组升格镜头,很容易就让人联想起吴宇森《英雄本色》的结尾。不论是在影像手段上,还是在美学风格上,两者之间都具有明显的承继性。

但《邦妮和克莱德》这部影片其实并未将重点完全放在暴力的展示上。主题本身是反叛的,但影片的整体氛围并不显得沉重,片中不时地穿插着一些轻松幽默的情节,比如抢银行一场,克莱德气势汹汹地持枪进了银行,却发现只有一个人在窗口那里若无其事地写着什么,原来银行早已经破产倒闭了,克莱德严肃地对那个职员说:你“出去和我的妻子解释吧!”这些带有美国式乐观、幽默的片段丰富了影片的调子。在表现邦妮和克莱德两人之间的爱情时,影片则变得温情脉脉,在展现两位主角的近景镜头时,甚至大量使用柔光。影片结尾前两人在农场的草地上阅读报纸的那段,优美的自然光摄影,暖色的调子和流畅的摄影机调度,更是让人印象深刻。这些与影片对于暴力场面的毫不避讳结合在一起,在美学上构成了一个奇妙而富有魅力的整体。

(郑隽尧)

参考书目

《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美]托马斯·沙兹著,周传基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