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精品导视
19699300000054

第54章 花火

影片档案

出品:日本万代影视公司、东京电视台、东京FM广播台、北野事务所1997年

片长:103分钟

编剧、导演:北野武

本片获第5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欧洲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

导演简介

北野武是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1947年生于东京一个油漆工家庭,明治大学工学部肄业,当过计程车司机和喜剧演员。1973年北野舞走上相声舞台,以辛辣和黑色幽默著称,成为日本80年代相声热潮的灵魂人物。他还曾以“天才武”的艺名活跃在电视、广播的搞笑节目、短剧和猜谜活动中,也曾当过广告模特,80年代初他开始参与电影以及电视剧的演出。1989年他取代著名动作片导演深作欣二,执导处女作《凶暴的男人》,一鸣惊人。其后相继导演了《3-410月》(1990)、《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1991)、《小奏鸣曲》(1993)、《大家都在干什么?》(1995)、《坏孩子的天空》(1996)、《花火》(1997)、《菊次郎的夏天》(1998)、《座头市》(2003)等作品,奠定了他在日本影坛的卓越地位。其中《花火》曾在1997年赢得第5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这是继50年代黑泽明的《罗生门》和稻垣浩《无法松的一生》之后,日本40年来再次获得该奖,引发了国际影坛对日本新电影的关注和评价。《座头市》获2003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北野武常常自编自导自演,有时还亲自操刀剪辑,作品洋溢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即不受传统限制,自由奔放,充满暴力和黑色幽默,同时台词较少,画面运动节制。

剧情简介

警探阿西工作出色,但生活却非常不幸。几年前,儿子被报复他的黑社会杀害,妻子美幸又到血癌晚期,夫妻俩总是相对无言。为让阿西陪伴妻子,老搭档崛部替他值班,却遭到枪击,伤势严重。阿西随另外两个同事去抓捕逃犯,在搏斗中他们一死一伤,阿西击毙逃犯,并在愤怒中对着尸体打光了所有的子弹。

崛部成了残疾,他的妻女离开了他,崛部痛苦自杀。阿西对自杀未遂的崛部以及死去的田中充满内疚,他辞去了警察的工作。

为了给妻子治病,阿西借了黑社会的高利贷,黑社会不时向他讨债。医生也说妻子的病已经不治,最好外出旅行。无奈的阿西在绝境中铤而走险,他将一辆出租车改装成警车,并自制手枪,抢劫了银行。得手后的阿西带着妻子踏上了不归的旅程,期间还了高利贷,并寄给艰难生活的田中的妻子一笔钱,也给崛部寄去了他想要已久却买不起的绘画工具。

阿西带妻子四处游历,享受着美不胜收的景色,期间笑料不断,妻子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贪得无厌的黑社会找到阿西,并向他索要利息,阿西将他们统统杀死。

在美丽的海边,阿西以前的同事终于根据各种线索找到了他。夫妻两人亲密相拥,在妻子“谢谢你,对不起”的表白声中,海滩上响起了两声枪声……

影片分析

《花火》是北野武的第七部作品,也是北野武的集大成之作,他在暴力与死亡的威胁下咏叹着生命与温情,用独特的电影语言打造出了一首残酷却唯美的诗篇。

一、叙事结构

《花火》的叙事结构颇为凌乱,影片前半部貌似单线叙事,却又毫无铺垫地引入倒叙和插叙,因此在剪辑上显得颇为随意,镜头于现实与回忆之间不断跳切,打乱了正常的叙事顺序。同事殉职的这一组镜头或长或短地被重复了四次,直到最后一次才交代了完整的过程。这种在剪辑上的非逻辑性带来了新鲜的审美体验,也极为符合人类思维模式的跳跃性,显示了阿西始终被同事之死所困扰的心境。渐渐地,单线叙事被崛部受伤后独自居住所分离,变为并行的两条叙事线索。尤其在阿西抢劫银行之后,他携妻子的逃亡旅行与崛部的绘画生活剪辑在一起,高强度动作段落与静止的情绪段落相结合产生了动静相宜的效果,崛部的画往往预示着阿西的生活,尤其是“自裁”二字,暗指了阿西最终的归宿。

二、北野武的暴力表达

1.暴力的突发性、瞬时性。在暴力的表达上,北野武开辟了自己的领域,不似昆汀·塔兰蒂诺的疯狂和震撼,也不同于吴宇森舞蹈般的优雅,北野武的暴力是冷峻犀利的。暴力开始前没有任何预兆,总是突如其来,短暂而尖锐,让人猝不及防。北野武对暴力动作的过程本身不加描写和渲染,不追求动作的酣畅淋漓,而是以节制方式省略过程,直接表现放大后的结果,由此造成了一种“突发性暴力”、“瞬时性暴力”的效果,往往能带来极大的冲击力。但在动作爆发之前,总是敌对者过分的逼迫,于是表情冷漠的主人公突然的爆发往往能够获得观众的心理认同。同时固定镜头的铺垫、夸张煽情的音响,剪辑上大刀阔斧地省略和跳跃,强化了主人公出手快且准的非凡能力。《花火》中,阿西在影片开场殴打混混、在饭店中用筷子戳瞎黑帮混混的眼睛、在旅途中杀死黑社会组织都是使用这样的方式,令人极为震撼。

2.暴力的日常化。与突发性、瞬时性暴力处理方式相辅助,《花火》中的暴力场面还呈现出日常化特征。在崛部遭枪击、阿西与田中等同事追杀逃犯时,影片使用了高速摄影,保留甚至延长了暴力的过程,但却消除音乐和除枪声之外的一切音响,并全部使用全景,除切换反应镜头外,不对镜头做任何剪辑,完整的镜头消减了眼花缭乱的暴力过程,而显得日常化、普通化。但只留下四溢的鲜血与抽搐的身躯,原本鲜活的生命眨眼间灰飞烟灭,这样的压迫感和震惊力量依然强烈。

3.暴力的消减。在北野武影片中,暴力的爆发是以道德和温情为基础的。像以往的《凶暴的男人》、《小奏鸣曲》,全都是惨烈悲壮又温情脉脉的,《花火》也不例外。正像《花火》中的阿西,他毫不犹豫地攻击任何挡在他面前的人,然而冰冷的面容后是他深沉的爱,对妻子、对朋友、对同事……他的暴力是为了维护亲情、爱情、友情,因此显得必要而真挚。而在温情的处理上,影片含着东方式的节制,决不渲染。阿西对朋友总是表情淡然,与妻子总是默默相对,但对视之中却是相互间深刻的依恋。影片追求的是一种心灵化的、情感化的表达方式,于是更显深沉动人。这一切对暴力和情感的处理都使北野武的影片呈现出一种“削减式的美学”风格。

在影片结尾,蓝色的大海与天空,白色的沙滩,一个红衣女孩放着风筝。在优美的音乐中,妻子靠在阿西的肩膀上,说出她剧中为数不多的台词:谢“谢你,对不起”。之后镜头渐转为大全景,再俯拍一望无垠的大海,两声短促的枪响后,是女孩诧异的却又是静静的脸庞……以如此美丽浪漫的方式书写暴力与死亡,生命的尊严和死亡的魅力在这一刹那得到升华。

影片中崛部的画作,无疑是非常引人瞩目的一道风景,这些出自北野武之手的画作为影片增加了极为动人的韵致。那些长着白色的马蹄莲眼睛的猫,以金灿灿的太阳花为头的马,以水红色三色堇作头的蜻蜓,充满了不羁的想象力。这些画作浓烈的色彩,冲淡了影片中黯淡的“北野武蓝调”。这些以花为主体的画作中饱含着对美丽生命的讴歌,表达了崛部克服消沉、渴望生命的哲理隐喻。而这些画作与阿西和黑社会搏斗的暴力行为剪辑在一起,一静一动互为映衬,一生一死相互对比,画作甚至解构了暴力本身,使暴力散发出一种深刻、凄艳的美。

三、黑色幽默

或许和北野武相声演员的出身并常在电视广播上主持娱乐节目有关,他的电影充满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黑色幽默。《花火》也不例外,将出租车改造为警车,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如地抢劫银行,甚至警报呼啸着与追捕的警车擦肩而过,这样的剧情和细节设计实在让人惊叹!而在旅游车上用反光镜猜牌,合影时被驶过的汽车所遮挡,放烟火时被炸,叫烤焦的鱼为意大利菜……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不经意插入的黑色幽默都使沉重的主题变得喜剧化、轻松化,也调节了过于压抑的情绪。而北野武永远不变的黑西装、黑墨镜的装束,因遭遇车祸而半边面瘫的脸,以及脸上永远不变的似笑非笑的表情,都使这种独有的北野武式的黑色幽默得以强化。

(安晓燕)

参考书目《北野舞:日本新电影的象征》,倪震,见《当代电影》2000年第4期。

《蓝色温情下的暴力——评日本影片<花火>》,康宁,见《世界电影》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