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精品导视
19699300000059

第59章 柏林,一个大城市的交响乐

影片档案

出品:欧洲福斯公司1927年

技术:黑白35毫米无声

片长:50分钟

导演:瓦尔特·鲁特曼

导演简介

瓦尔特·鲁特曼(1887~1941),在大学期间攻读建筑学和绘画,之后从事海报设计工作。1919年前后,他开始涉足电影创作。起初,他进行过一些抽象电影的实验,例如将一些抽象题材画到胶片上,或者借助蜡模表现相似的题材。这一时期,他所遵循的是所谓“视觉音乐”的组接方式,目的是将“节奏、运动与抽象的画面世界三者衔接成一个有机的音轨(伴奏音乐)”。这些抽象作品的创作显然同《柏林,一个大城市的交响乐》有着相近的精神基础。这一时期的实验电影创作也使鲁特曼同维京·艾格灵、汉斯·里希特等一样成为20世纪20年代德国先锋电影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1927年,鲁特曼拍摄了《柏林,一个大城市的交响乐》,这部影片成为了20年代城市交响乐类影片中的代表作,在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28年,鲁特曼又尝试拍摄在技术上尚不成熟的有声电影,并拍摄出了德国第一部有声纪录片《世界的旋律》。20世纪30年代,鲁特曼在瑞士、意大利等地拍摄影片《天敌》(1931)、《钢铁》(1933)等。“第三帝国”时期,他主要拍摄科教片,如《服务于人类》(1938)、《每八个人中会有一个人罹患的疾病——癌》(1941)等。在此期间,他还拍摄了一些直接为纳粹政权服务的影片,如《曼内斯曼》(1937)、《德国坦克》(1940)、《迷信》(1940)等。

内容简介

影片从一片水波开始。渐渐的,晃动的水波变成了抽象的黑白相间的直线条纹,几个发光的圆形旋转其间。之后,随着运动节奏的加快旋转的圆形变成了铁路的栏杆,栏杆落下,一列快速行驶的火车进入画面,铁轨、路边景物、滚动的车轮以及火车本身构成一组快速剪辑的画面。火车经过了一块标明距离柏林15公里的牌子。随着路边建筑物的增多,火车越来越靠近柏林,并最后停靠在火车站。

接下来,影片基本按照时间顺序,完整地展现了当时柏林普通的一天。

一组鸟瞰柏林的镜头,特写时钟指着5点。清晨无人的街巷、路边的橱窗、建筑、下水道、路灯、电线杆……继而,人、狗、猫各种生命开始出现,柏林开始苏醒。家、店铺、工厂、车库各种“门”被打开;路上行人渐增;汽、电、马各种“车”在行驶;商人、妇女、儿童、公务员、工人、警察各种“人”开始工作;账本、被褥、衣物、水壶、信件、机器各种“物”开始被动用……

中午12点,大家停止工作,午餐开始,各种吃东西的动物和人,各种被吃的东西,各种吃东西的场所、方式;午餐过后,各种休息……

下午,城市的各种工作和生活继续着……

傍晚时分,夜幕开始降临。一天的工作结束,各种体育、电影、扑克、跳舞、杂技、赌博、歌剧、泡吧……各种休闲活动开始登场,夜色中的柏林街道,各色霓虹在闪烁,霓虹灯忽然开始旋转,变成了旋转的烟花,由烟花衔接到夜空中的焰火,再由明灭的焰火衔接到一座转动的灯塔,全片结束。

影片分析

一、城市交响乐

所谓“城市交响乐”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大量出现的以城市为拍摄对象的一种记录电影。这一类型的电影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例如,影片所展示的时间往往是24小时之内的,拍摄对象较少涉及个人,影片往往借助视觉形式和剪辑节奏上的表现力,对客观记录到的城市之中的各种生活、状态进行抽象地展现。《柏林,一个大城市的交响乐》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城市交响乐”这一电影类型的出现和从20世纪20年代左右出现的“先锋派电影”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本身也属于“先锋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出现主要同先锋派电影中“反叙事”和“纯电影”两种理念相关。所谓“反叙事”理念,简单的说就是反对情节、反对戏剧化,而究其深层原因则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宗教信仰危机相关,叙事结构完整、意义相对明确的“故事片”被认为是同神话相似的,并因此是具有宗教替代品意味的大众文化。而“纯电影”的理念则部分基于将电影视作纯粹视觉艺术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电影应该是由图形、运动和节奏构成的艺术形式,视觉的电影和听觉的音乐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电影被认为是视觉化的“交响乐”。

二、相似和对比的编辑原则

在拍摄《柏林》之前,鲁特曼本人就曾制作过一些“纯电影”作品,这些作品都较少使用摄影机拍摄生活实景,很多情况下或者直接在胶片上作画或者拍摄抽象素材,然后,按照“视觉音乐”的原则对画面进行编辑。鲁特曼这些早期的实验同《柏林》一片的制作有着很大的联系。鲁特曼自己曾写道:“在《柏林》这部电影中,我只让画面自己说话……而后我把画面题材按照节奏加以编排,经过它们在没有任何情节的情况下,仍富有内容,并能自身产生对立的东西。”

形式上的或观念上的相似性、对比和联想加上以“一天”为结构的时间发生次序形成了《柏林》一片主要的编辑原则。

首先,是形式上的相似和联想。例如,影片开始的段落,从水波到抽象的黑白相间的直线条纹以及几个旋转其间的发光的圆形,圆形划过的轨迹继而根据其相似性变成了火车道上了路杆,影片到这里进入了正式的叙事。这样的以形式上的相似将抽象或具象的事物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在影片的结束段落又一次出现,在这一段落中,首先是在汽车上拍摄雨中柏林街边的路灯、霓虹灯等,继而,影片使用特效让霓虹灯旋转,随着旋转的速度加快,霓虹灯变成了旋转的烟花,烟花又变成空中的礼炮,最后,在忽明忽暗的礼炮后,接上了明暗相间的旋转的灯塔作为影片的结束。这样的开始和结尾的设计,制造了一种奇特的间离效果。虽然影片的表现对象是柏林,但影片既没有从柏林开始也没有在柏林结束。在开始和结束两个具有抽象意味的段落之间,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而在这一空间中的柏林,仿佛被置于舞台之上。在这样一个奇异的空间中,柏林是被展示和观看的,而制作者和观看者却并不置身其中。

其次,是在观念上的依赖相似和对比的联想进行编辑。例如在影片开始不久的清晨段落中,将各种不同的门被打开剪辑在一起,随后,是各种不同的人在走路,随着走路的人越来越多,更是将群牛、士兵和市民的走路剪辑在一起。这样的剪辑方式便如鲁特曼自己所说“仍富有内容,并能自身产生对立的东西。”

这里以非常简短的四个镜头为例对此进行具体的例证说明,这四个镜头是在影片20分30秒左右,此前,影片拍摄的是路边的魔术表演,随后剪入了一个行人杂乱的路口,前景中一个人叼着一支烟,随后剪入一对站在路旁的打扮入时的青年男女,男子拿出了一支烟并掏出打火机准备点燃,然后切入一个橱窗中穿着入时的假的女模特,再接另一个橱窗中一个仿佛正在工作的假男模特,再切回男子点燃了香烟,拉着女子离开、出画。本来拍摄的四个镜头:1.路口人群,前景有一个叼着烟的男子;2.街边青年男女,男子点了一支烟;3.橱窗中的假女模特;4.橱窗中的假男模特,因为这样的并置在一起而具有了某种含义,人群中抽烟的男子成了这一段的引子,而点烟的青年男子和他的女伴则无可避免地同橱窗中展示的代表某种公共价值观的男女假模特建立了某种关系。

这样的编辑方式可以说是组织全片的核心。其后还大量出现了类似剪辑,例如工厂中机器运转的剪辑,12点之后,人们中午午餐段落的剪辑,以及夜晚人们的娱乐方式的剪辑都大量地采用了这样一种或者在形式上或者在观念上具有相似和对比的可能性的剪辑方式,以便让影像“自身产生对立的东西”。

(戴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