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精品导视
19699300000089

第89章 幼儿园

影片档案

出品:湖北电视台

年代:`2004年

片长:69分钟

导演:张以庆

导演简介

张以庆,1954年生于北京,当过工人、教师,现任湖北电视台纪录片导演、高级记者、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主要作品有:《红地毯上的日记》(1990),《起程,将远行》(1995),《导演》(1996),《舟舟的世界》(1997)在1998年至2000年先后获瑞士南北国际电视节特别提名奖,布达佩斯国际电视节提名奖,并入围法国FIPA、加拿大蒙特利尔、中国上海国际电视节总决赛,《英和白》(1999)被译成英、法、德、荷兰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参加世界文化研讨大会,《幼儿园》(2001)。

内容简介

在“中国在武汉在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记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张以庆语)

该片曾获2004年第10届上海国际电视节“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其评语是:“《幼儿园》以一种纪实的形式,表达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内涵,是一部寓意式的纪录片。”同年,影片又获得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其评语是:这“部影片非常完美地展现了童年生活本身,在这一方面这部影片超越了其他所有纪录片的主题。片中展现了许多精彩时刻,比如警觉、亲密、天真,但同时也有天真的丧失。这部影片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的折射,同时也提醒我们作为成年人的责任。本片风格纯朴自然,全世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产生共鸣。”

影片分析

一、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

有人说,张以庆的纪录片不是拍出来的,而是剪出来的。看过张以庆作品的人或许可以发现:他在客观记录现实生活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个人主观意识的表达。影片《幼儿园》亦如此。

张以庆从2001年5月开始筹拍《幼儿园》,经过14个月后完成前期拍摄工作。在这14个月当中,张以庆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孩子们来到幼儿园的“第一天”、“第一顿饭”、“第一个午觉”、“第一堂课”、“第一个晚上”等生活场景,以及从小班的入园到大班的毕业这样一个经历了秋、冬、春、夏四季轮回的日子。孩子们的稚气、可爱、“世故”、“老成”,毫无掩饰地展现在镜头前。

在“拍摄之前,我一直还是认为童年是美好的。”于“是,我就带着一个非常良好的愿望,想带着所有成年人重新上一次‘幼儿园’,去净化一次、美好一次、纯粹一次。但观察了3、4个月后,我就傻了眼,没有办法,原先的想法全部被推翻了。”(张以庆语)可是,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张以庆发现“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资讯的世界,他们已经不是哪个人可以直接影响的了,他们被公共媒体影响并渗透,还有商业化的东西,外来文化的东西都影响着孩子。”比如,在采访孩子们时问:“你怎么长这么高的?”他的回答会比较概念化:“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帮助下长这么高的”;又问:“你长大以后要干什么?”小孩子答:“要当科学家”;问:“当科学家是干吗的呢?”小孩子答:“打日本人!”其实他恨的只是一个概念,他都没见过日本人。

张以庆认为:比“发现”更重要的是思考和开掘。“我拍的时候没有这种刻意的表达,但是剪的时候有”,当“我找到一个表现载体的时候,我会尽量去承载一些理性的东西,社会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展示生活的表象。”正如影片第一个画面所表达的:或“许是我们自己,或许是我们的孩子”。

二、结构特点

《幼儿园》在叙事结构上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另一条是同期声采访孩子们。两条线索在影片中担当的叙事任务不同:前一条线再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如“第一顿饭”时,小女孩泼了一身饭菜;“第一个午觉”时,孩子们的吵闹;“第一堂课”时,孩子们乖巧的动作与表情,以及现实中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后一条线对孩子们的采访,不仅在记录“过程”中起到了间隔、停顿的作用,而且也是揭示孩子们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段,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中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比如,孩子们对“爱”的理解就是“我把你抱着”;他们一边嚷着“开飞机,扔炸弹,炸死美国王八蛋”,一边又喝着可口可乐、参观可口可乐生产线;有的孩子见都没见过日本人,却“恨得流鼻血”;还有他们对交警、做生意、“非典”、人口超生、中国足球等问题的态度,简直是句句语出惊人。

而且,在采访这条线索上,张以庆对色彩也有意识地进行了处理。每次插入的采访片断都是泛黄的、单一的色彩,与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也是张以庆对童年生活的印象由原先“童年是美好的”、“幼儿园是快乐的”,到后来“发现孩子们面对的这个社会跟成人是一模一样的社会”的一种寓意和表达。

三、视听语言特点

全片室内镜头较多,主要是一些中、近景和特写镜头,生动地反映了孩子们的生存状态和情绪变化,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对于孩子们来说相对封闭的、狭小的生活空间。相对而言,室外镜头较少,而且室外镜头都做了虚焦处理。其中一个外景是透过虚焦的前景“铁丝网”,隐约可以看到后景中孩子们在玩耍,这种“朦胧的”、“理想化”的表现,正是导演某种寓意的传达。

在影像的运动上,全片固定画面较多,摄影机很少运动。如果运动也只是一些镜头内部运动,如变焦、虚焦等,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过渡比较平稳,节奏相对舒缓。另外,该片多数镜头采用了低机位拍摄,选取了儿童的视角,保持与儿童的平等交流,缩短了镜头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

影片整体用光和色彩上比较明亮、鲜艳,表现出童年的温暖与美好;“在房间里,我们是可以控制的,几乎在一个区域的机位里面,都是侧逆光,特别好。”而且,该片大部分镜头多用侧逆光,突出了画面的造型功能。

在声音的运用上,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完全由同期声构成。现场声中有上课、吵闹,甚至打呼噜、喝汤的声音,很生活化,也很生动。同期声采访的对象是相对固定的,“问题”是事先设计好的,但孩子们的回答却有些出乎意料。

应该注意的是:即使是孩子,他们也同样有隐私,不应过分触及,而应尊重,如:

画外音问:“你和哪个女孩子最好?”

孩子回答:“不能说,保密……”

画外音问:“最好的不能说,那说说和你第二好的。”

孩子回答:“不能说就是不能说……”

这样穷追不舍地问孩子,难道不是对他们个人隐私的一种打探吗?不是对他们独立人格的一种不尊重吗?

(王更新)

参考资料

《<幼儿园>:一种审视的方式——纪录片编导张以庆访谈》,刘洁,《南方电视学刊》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