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19699800000018

第18章 晚清文化保守思想家与近代儒学的新陈代谢(1)

喻大华

道咸以降,伴随着王朝没落危机的到来和西学的传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陷于危机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保守思潮乘势崛起,其代表人物主张在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借鉴西方文化的若干长处,从而达到重振中国文化目的。这一思潮全面地影响了近代中国文化的走向。

自晚清以来,儒学经历着新陈代谢的过程:一方面,传统经学逐渐瓦解;另一方面,儒学与西学相会通,走下庙堂,回到民间,现代新儒学开始崛起。对此,张之洞、康有为、章太炎等晚清文化保守思想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堪称是中国文化史上别开生面的一页,尽管儒学的转型至今尚未结束,新一代的儒学者们还在做着种种努力与探索,但研究晚清文化保守思想家与此的关系,揭示传统文化的近代命运,仍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一、晚清文化保守思想家与经学的衰落

无疑,晚清文化保守思想家都是中国文化的维护者,也都是孔子学说的尊奉者,他们均对当时的经学状况不满,从而致力于复兴儒学的努力,这既为晚清经学带来了一些生机,如经学中出现经世致用倾向,经学各派开始会通,儒学与西学开始出现沟通的苗头等,但有些卫道的努力也产生了一些事与愿违的结果,客观上加速了经学的衰落。本文对此分述如下。

(一)张之洞与晚清经学的衰落

张之洞一生以儒臣自命,以卫道自任,可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捍卫者。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经学大厦的倾覆,起作用最大者也莫过于张之洞了。这首先表现在《劝学篇》的卫道设想中。

在19世纪末,儒学危机日益加深,张之洞指出:“再历数年,苦其难而不知其益,则儒益为人所贱,圣教儒书,浸微浸灭,虽无嬴秦坑焚之祸,亦必有梁元文武道尽之忧,此可为大惧者矣”。总之,出于对儒学灭亡的恐惧和与维新派划清界限的需要,张之洞著《劝学篇》,提出了种种挽救儒学的设想,如中体西用,会通互补;简化儒学,便于诵读;密切儒学与政权的关系,政教相维等。然而,这些努力效果不显,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密切儒学与清政权关系的“政教相维”的设想还产生了事与愿违的后果,使儒学大受污损,使之成了革命的对象。

张之洞祭起政权的法宝,力图通过密切儒学与清政权的关系来增加儒学久已衰落的威信。所以,他在《劝学篇》开头陆续写道:“吾闻欲救今日之世变者,其说有三:一曰保国家、一曰保圣教、一曰保华种。夫三事一贯而已矣,保国保教保种合为一心,是谓同心。保种必先保教,保教必先保国。种何以存?有智则存,智者教之谓也;教何以行?有力则行,力者兵之谓也。故国不威则教不循,国不盛则种不尊。”他进而指出:“我朝列圣,尤尊孔孟程朱,屏黜异端,纂述经义,以躬行实践者教天下。故凡有血气,咸知尊亲。盖政教相维者,古今之常经,中西之通义。”为了表示他的保国、保种、保教与康有为的区别,他特指出:“今日颇有忧时之士,或仅以尊崇孔学为保教计,或仅以合群动众为保种计,而于国教种安危与共之义忽焉。《传》曰: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可见,在张之洞看来,要想保住中华民族,首先必保圣教;要想保住圣教,首先必保我朝。终极目的是保中华民族,但第一位的却是保清王朝。

儒学与清王朝固然存在荣损与共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清王朝确立统治之前,儒学独尊已逾千年;清王朝灭亡,儒学也未必非为它殉葬不可,硬说“保教必先保国”,反映了张之洞作为统治阶级的自私立场。况且,将已不景气的儒学与更不景气且日遭人厌的清王朝扯在一起,实际上只能污损儒学。对此,张之洞当有一定的认识。所以他又作《教忠》,历数清王朝的德政,如摊丁入亩、豁免钱粮等总凡仁政十五,这还仅是“举其最大者,此外良法善政不可殚书”。

张之洞列举的仁政多属康乾盛世的措施与制度,无奈到19世纪末已是昨日黄花。此时的清政府内政不修,腐败透顶,对内残民以逞,对外以卖国求苟安,仁人志士已对其失去信心,正不断走上反清之路。在这种情况下把儒学与清王朝扯到一起,只能污损儒学。

最后,还应指出:既然是“政教相维”,儒学也不能仅处于被保的地位,所以张之洞又作《明纲》,以儒家三纲信条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知君臣之纲,则民权之说不可行也;知父子之纲,则父子同罪免丧废祀之说不可行也;知夫妇之纲,则男女平权之说不可行也”。这更加剧了人们对儒学的厌弃。实事求是地说,中国近代思想家的反孔大多出于现实的政治目的,并非真正痛恨孔子和儒学,往往是借反孔来反专制。严复、章太炎、梁启超都是如此,所以统治者越是尊孔,政教的关系越是密切,儒学的命运就越糟。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学说与政权关系过于密切,对其发展都是不利的。儒学自宋以后,路子越走越窄,与其同政权紧密结合不无关系。本来,在晚清之际,儒学与政权关系已经开始疏远,这一方面与清统治者无暇文治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曾国藩等人的疏导有关。曾国藩在复兴桐城派时放弃“文以载道”就表示着这一点。但《劝学篇》又将其与清王朝紧密地结合到一起,结果一方面造成了儒学“益为人所贱”,同时也阻塞了改造儒学的机会。

其次,张之洞推动废除科举给儒学以致命一击。

如果说发表《劝学篇》还能以“卫道”来自解的话,那么,废除科举则只能以“保国”来自我安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八国联军侵略的打击,中国的国际地位沉沦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亡国大祸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的改革步伐骤然加速,废除科举制度终于被提上了改革的议事日程。

科举制度与传统儒学有着荣损与共的关系。儒学之所以在中国古代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绝不仅仅因为国家对其的尊崇,还在于它一直是中国士大夫入仕的一条途径。在隋朝实行科举之前的各种贡举制度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孝廉”等均与儒学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东汉班固说得透彻:“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而隋朝实行科举,经宋以后考试内容以经学为主,于是通经学成了入仕的唯一途径。因此,不管经学处于怎样的混乱、矛盾和争斗之中,由于它能给中国士大夫带来现实的利益而拥有很大的市场。

早在明末清初,中国士大夫中就有人认识到了八股之害,提出了改革科举的要求。晚清士大夫重提此议,在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上《妥议科举新章折》,这是晚清士大夫提出的最为具体、最有分量的改革科举的建议,其方案如下:分三场考试,第一场考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考外国政治、军事、经济等五道;第三场考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取消小楷文艺之类,宗旨是“博之以经济,约之以道德,学堂有登进之路,科目无无用之人”。这样一来,经学在科举中的比例就大大减轻了。该奏获准,但维新很快失败,故此奏未见施行。

20世纪初年,清政府重提“新政”,张之洞与刘坤一上“江楚会奏三折”,其中提出了完整的新教育体系,从蒙学堂到大学堂,经学仅是教学内容之一,而且,三折中提出了递减以至停止科举的建议。此后,张之洞又与张百熙等人几次提出递减科举取士员额的建议,均获采纳。光绪三十一年(1905),张之洞、袁世凯等会衔上奏,要求朝廷“雷厉风行,立沛纶音,停罢科举”,清廷接受建议,宣布自丙午(1906)科起废止科举,自隋朝以来实行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告终。张之洞对科举制度的废除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当时清政府设立督办政务处,领导新政实施,初由奕劻、李鸿章领衔,后由袁世凯、张之洞主其事。在科举的存废问题上,虽不能说袁世凯“于文教一窍不通”,但由于他没有功名,因此不便深论科举利弊,所以这方面的建议均是张之洞作主,袁世凯列名而已。此前,张之洞主持制定了“癸卯学制”,虽然保留了经学的内容,但已退居其次。总之,从此经学不仅不再是中国士大夫谋仕途的唯一途径,而且也不是主要途径,这样一来,经学的社会基础就被拆散了,虽然经学还是国家法令下的独尊之学,但这种尊奉是抽象的,士大夫逐渐对其敬而远之,而新型知识分子则对其不屑一顾了。可以肯定,废科举一事是经学衰落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无论是清王朝还是张之洞对此都有所认识,所以,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王朝宣布提升孔子地位,拟重订祀孔典礼,同时张之洞创设存古学堂,但这些措施已无补于经学的江河日下了。

张之洞这些改革的举措并没有背离中体西用的大原则,终其一生,他对儒学的信奉无可置疑,但其举措客观上加速了经学的衰落也是不争的事实,怎样解释这一矛盾呢?笔者认为张之洞始终处在一个矛盾怪圈之中:他认识到要想保住儒学道统不失,就必须保住清王朝不亡;而保住清王朝不亡,就不得不引进西学。即其所云:“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但引进西学,又不能不威胁到儒学的地位。总之,他认为保国是卫道的前提,为了保国就不得不进行改革,为了改革就不得不使经学作出一些牺牲,只要清王朝不倒,经学殿堂即使再冷落一些,也不致断了香火,恐怕张之洞认为这是一种两全之策吧。当然,经学的没落,客观上带给中国社会不乏积极的影响,但对于毕生以儒臣自命,以卫道自任的张之洞来说,则是一场悲剧。

(二)康有为、章太炎与经学的衰落

康有为与章太炎均为晚清著名文化保守思想家,然而,与张之洞一样,其文化保守的思想与实践客观上也推动了经学的衰落。

康有为一生致力于儒学的改造,为此以“圣人”自居,被誉为“孔教之马丁.路德”。其努力的目的无疑是为了使儒学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从而焕发生机,但其对传统儒学的打击也是巨大的。这主要表现于两方面:对古文经的全盘否定;对今文经的累及。

首先,康有为首次对古文经作了全盘的否定。光绪十七年(1891),康有为刻成《新学伪经考》,该书对中国经学中的骨干——古文经作了彻底的否定,否定的手段简单而笼统,即指古文经为伪经,认为是刘歆出于佐王莽篡汉的目的而伪造的。他还大胆地断定中国两千年的礼乐制度均是伪经余绪。此书一出,天下大哗,经学中人大起恐慌,不分汉宋群起而攻。

如果说《新学伪经考》即可推翻古文经学,无疑是夸张之辞,并且该书武断之处不少,已为学界共识。但这无异是对古文经学的宣战书,而且书中充分揭露古文经学的弊病,一些观点不乏深识。如他认为秦代焚书没有也不可能将儒书悉数焚毁,已为学界肯定。他断定古文经学为刘歆伪作,也未必尽为妄言。直到20世纪60年代,顾颉刚先生还指出:《新学伪经考》“有一点价值,即是说古文学派的经书,有一部分是伪造的。当然不是全部伪造。刘歆的确有伪造,他的伪造,是为了把自己联系上孔子的经书,为的托古,以取得对他本人的信仰”。总之,康有为把古文经的弊端悉数列举,加以夸大,展示于世人面前,并发出全盘铲除古文经的信号,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康有为是今文经学家,他对今文经学的衰亡在客观上应负较大责任。由于变法失败,以致累及今文经学,不仅结束了今文经学政论派的历史,也使今文经丧失了来自官方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