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19701600000037

第37章 妖怪文化在动漫作品中的体现(10)

将充满反思和讽刺意味的题材用滑稽幽默的方式来表现,是这部电影的过人之处。在影片令人爆笑的外壳中,包裹着无比沉重的主题——这样高难度的事,高畑勋竟然做到了。无论是狸猫们的造型还是动作都憨态可掬,影片的许多细节都幽默滑稽,极尽夸张变形之能事。影片开始时,那些正在学习变身术的狸猫们千奇百怪、漏洞百出的变化令人过目难忘,真正把动画片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狸——人——狸之间的转化十分巧妙,狸猫们的不同形态都显得稚拙可爱。另外,这部电影中包含了很多日本传统音乐的元素,比如传统儿歌、歌舞伎等;柔道、剑术、摔跤这些传统运动也巧妙地融入影片,这些元素使这部电影日本味儿十足。

这部动画片得到了水木茂先生的大力相助,他热心地为影片提供相关的妖怪民俗资料,还担任了关于这部电影的访谈节目的特别嘉宾,为人们讲解妖怪作祟背后真正的原因。他强调,过度的土地开发和资源开采,已经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原本的和谐状态。妖怪的“复兴”代表了大自然力量对人类的反扑,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提醒。是啊,也许当我们真正体会到妖怪文化中所包含的生命哲学以及它的睿智和机警时,我们才不会简单地把它看做是一派胡言。

三、《龙猫》中的龙猫与日本人的“森林崇拜”

吉卜力工作室的标志龙猫,几乎成了宫崎骏创作的动画形象的代表。这个浑身带着乡间的质朴气息的胖乎乎圆墩墩的龙猫,如今已经和宫崎骏于1997年创作的《幽灵公主》中的“树精”一道被载入了日本传统妖怪文化百科书中。龙猫并不是宫崎骏凭空幻想出来的。日本自古就流传着“TOTORO”的传说:在日本乡间有一种叫做“TOTORO”的精灵,从远古时代它就住在森林的深处,却从来不在人前露面,只有心地纯洁无瑕的小孩子才能感觉到它的行迹。

宫崎骏无疑认为,妖怪与孩子之间有奇妙的联系,与灵性渐渐被世事销蚀的大人相比,孩子更能直视生命的本质。当孩子们坐在龙猫巴士里无比兴奋地穿越森林原野时,大人们只能感觉到头上掠过了一阵凉风。即使是那些从心底相信精灵和妖怪的存在的人,也无法轻易和他们接近。影片中的爸爸,虽然十分热爱自然、尊重神灵,也无缘得见龙猫的面貌,这就是大人的悲哀了。

笔者很喜欢《龙猫》。这部电影中有太多“讨喜”的因素。可爱无比的姐妹俩,可谓神来之笔的憨态可掬的龙猫,还有影片中那些温馨得让人心醉的小细节,都令人过目难忘。特别是妹妹小梅发现龙猫的那几个片断,真让人感叹宫崎骏到底是从哪儿来的灵感,能把一个孩子刻画得如此娇憨可爱!怪不得有人不喜欢《幽灵公主》、有人不喜欢《红猪》,也有人不喜欢《千与千寻》,但几乎所有人都对《龙猫》颇有好感。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龙猫》还有另一个侧面,那就是它的神圣和庄严。那棵古老的、似乎能把整个村庄都笼罩起来的巨大楠木就展现出了影片的这一面。在日本,树木本来就被视为神灵的栖息之所,也是人们用来雕刻成神像、佛像的主要材料,日本最早的佛像就是用楠木雕刻而成的吉野寺的放光佛。树木作为制作佛像和神像的材质,在人们的眼里是带有一定神性的。而电影中的森林精灵龙猫,则是温馨可爱和神圣庄严的统一体。它在不同的场合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初次登场时它显得娇憨顽皮,雨夜遇见姐妹俩时又很笨拙滑稽。但是在晴朗的月夜,它坐在古木枝头时,就显现出了作为森林精灵的神性。到了后来,它变成“龙猫公交车”送姐妹俩去医院探望母亲时,又表现出慈爱和神通广大的一面。在这部电影中,精灵并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不是与世无争、不问世事兴衰的,而是在人们的生活中时隐时现,与人们相依相生,共享着同一片森林和天空。这也是日本妖怪文化的一个特点:妖怪与人类,从来就不能脱离彼此而独立存在。

宫崎骏的影片中常常会出现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风之谷》、《幽灵公主》都是如此。他动画片中的人物,有不少是森林的热爱者甚至是保护神。青井汎在《宫崎骏的暗号》中这样分析《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从影片和故事情节来看,娜乌西卡的个性显示着一个能住在森林,制作奇奇怪怪的药品,还能骑上扫帚飞翔于天空的魔女的形象。实际上娜乌西卡喜欢在谁都不敢接近的腐海森林中独自游玩,在城楼地下进行危险实验——栽种腐海植物。乘上玫威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就从她不视王虫为异类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她是接近、还能与恶魔互通思想的魔女。”[28]正是这样一个热衷于培育植物的女孩子,最后完成了保护和拯救大家的使命。而她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她心底深藏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没有这样的心胸和信念,她无法完成与王虫荷母的“交谈”,也拯救不了任何人。

“只有不敌视森林,心怀对森林的畏惧,并且这两个条件要能合为一体,才能悟出这样深奥睿智的道理。”[29]的确,这就是宫崎骏对自然和神灵的看法。有人说宫崎骏是个很保守的人,所谓“保守”,恐怕就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吧。而日本传统的价值观中,就包含着对神明的信仰的尊重。日本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对自然和神明的敬畏,是可以从宫崎骏的动画片中清楚地看到的。在日本,很多动漫作品中都包含着类似的思想。比如在水木茂先生的《鬼太郎》中,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的“保守”。和宫崎骏一样,水木茂也认为是人类破坏了世界的和谐与平衡,而妖怪是远远先于人类而存在的。然而,人类却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繁盛,肆无忌惮地毁坏森林,毫不留情地破坏妖怪世界。

在《龙猫》中,宫崎骏对森林的热爱和敬畏通过父亲的话表达了出来。他说,正是因为那棵高大神奇的楠木,他才把家搬到了那儿。电影里的那棵透露着神圣和矜持的巨大楠木,苍老葱郁,蕴含着无限蓬勃生机,不知经历过多少风雨,似乎是整个村子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同时也是这部电影中“神性”的来源。在日本,森林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还早已融入了日本文化,形成了日本人引以为豪的“森林文化”。将日本“森林文化”发扬光大的,是开创了“梅原日本学”、“梅原古代学”的日本学者梅原猛。他曾说过,对日本人来说,最值得骄傲的不是飞速发展的经历,不是万世一脉的天皇血统,而是日本国土上覆盖着的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森林在日本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日本是阔叶树林文化,土地肥沃,适于农作物生长。所以,生活在日本古代的绳文人不用费力开垦田地,就能有不错的收成。这种自然条件,让远古先民产生了对自然感恩的情感,认为自己得到了神的赐予和护佑。而有时的自然灾害,比如台风、山洪、地震以及火山的喷发,又让人们无比惊恐,面对自然的“神力”,感到无法理解,于是就认为是神在发怒,对其产生敬畏之感。这恐怕就是日本原始神道产生的源头吧!所以,日本的“大多数祭坛是设在森林中的,以树作为神体,神域是不能没有树木的。可以说,原始日本人认为高山、巨岩、大树拥有巨大的生命力,它们的精灵是生命的象征,便产生了对它们的精灵的信仰”。[30]

梅原猛说,在日本人心灵深处存在着一种很深的“森林信仰”,人们对森林和树木的崇拜,是从远古时代开始并一直延续至今的。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被森林塑造着,森林信仰也早已渗透到了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世界中的日本宗教》中,梅原猛论述了森林与日本人生活和信仰的关系:

实际上一直到弥生时代开始,日本列岛几乎全被森林覆盖着。不仅是山上,就是平地上也全部覆盖着森林。日本到弥生时代以后才开始砍伐森林,把那里改造成为田地。不断地砍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这就是日本人在二千三百年期间一直干着的事情。但是,有些地方的森林是不能砍伐的。那就是神社里的森林。神圣的地方不能没有森林。这是为什么呢?那还是由于从绳文时代以来日本人信仰的缘故。绳文陶器[31]上的那种花纹表明了什么呢?那是表现对树林精灵的信仰。没有任何东西能具有像树木那样巨大的生命力!树木的精灵是生命的象征。这样的看法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一颗小小的种子能长成那么高大的巨树,而且可以生存几百年、几千年。再说,人是依靠树木的恩惠生活在世界上的。吃的东西是树木提供的,住房、船只、衣服全都是利用树木制造的。所以绳文人利用树木编的绳子在陶器上印上花纹,大概是想把树木的精灵、生命力化为自己所有。而且树木也是神所附体的地方。伊势神宫的祭神仪式基本上是表现一种对树木、柱子的信仰。这种日本人的信仰一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绳文时代,在阿依努、冲绳的宗教中可以看到绳文时代的神道残留的痕迹……[32]

绳文文化把树木看成是一切生命的核心。根据梅原猛的分析,日本人信仰的原点就是对树木的崇拜,日本神道教的基本点是对生命的崇拜,而且众生是平等的,人只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并不比其他的生物高出一等。这种众生平等、生命乃是自然所赐的思想,对日本文化的形成有莫大的影响,在日本人的心里印下了深深的痕迹。

叶渭渠也在《日本文化史》中论述过树木在日本文化中特殊的象征意义:“《古事记》、《日本书纪》留下了许多自然神话,它们开章就以苇芽的萌生象征神的出现,以此说明在日本最早的自然不是神创造的,而是自然本身自力生成的,所以古代日本人将山川草木看做神的化身,作为其崇拜的对象。日本自然观也由此而产生,并作为古代日本文明的特征之一。”“他们将树木视为神树,最早祭祀的是树木神。他们所信奉的神,不是高居在天上,而是栖居在树木上,依附在树木上显灵。所以自古以来,日本人都将神社建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日本民间还信仰一种保护神,镇守在森林之中,以护卫人们的命运。所以日本固有的神道信仰祖先神,首先就是太阳神和树神,这表现了尊重自然的原始自然观。”[33]宫崎骏曾经说过,他十分憧憬日本古代绳文文化,认为森林深处充满阴暗的凶险和未知的好奇。由此可见,宫崎骏电影中出现的森林景象绝不是一种偶然,它包含了日本人心灵深处对森林的崇拜和热爱,是宫崎骏对自然界、对传统文化致敬的象征。宫崎骏一定对原始神道有着很深的体悟和认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影片中的一个细节:姐妹俩在雨中接爸爸回家的地方,是稻禾神社的巴士站。也就是在这里,姐姐桎月实现了一个夙愿——见到了龙猫,还看到了猫精灵巴士。这个细节折射出的是宫崎骏对于稻禾信仰的认同。

在这部电影中,乡间的人们和神灵、妖怪之间还存在着一种默契。刚刚搬到乡下的一家人,并不知道把屋里弄得满是煤灰和尘埃的“黑虫”原来是一种妖怪——它们出没在长久没人居住的屋子,会在角落里找个地方住下来,不知不觉地把屋子弄脏弄旧,然而一旦有人家搬进来它们就会飞走,对人并不造成任何伤害。它们的离去像是听从了龙猫的召唤,仿佛这是人与妖怪之间的一个约定。在日本传统妖怪中,这样与世无争的妖怪并不在少数。人们知道这些妖怪的习性,妖怪也十分小心不去打扰人们的生活,就这样世世代代地相处着,实在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龙猫》仿佛是宫崎骏对自己的放任和奖励。他在这部影片里尽情地描绘着他最迷恋的景色和最理想的生活。《百变狸猫》中只能出现在最后的幻觉中的水田,在《龙猫》中却真真实实地存在着。在水田中劳作的人们淳朴善良,邻里之间保持着亲切融洽的关系。在创作这部电影时,宫崎骏一定怀着陶渊明在构想桃花源时的愉悦和欢畅。乡间的空气十分清爽,蓝天上飘着大朵大朵的白云。河里流淌着清亮的水,就连鱼身上的鳞片都清晰可见。人们在水田里悠闲地劳作,路上偶尔会驶过简单朴素的农用机器。羞怯淳朴的农村男孩和欢快活泼的城市少女之间纯真的友谊,温暖真诚的邻里关系……这一切都透露出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古朴生活的怀念。

尽管电影中的母亲一直在住院,一家人也一度笼罩在母亲病重的阴影之中,但这部电影总的来说还是轻松活泼的。没有拯救世界和人类的沉重,没有战争和飞行器,只是在讲一个简简单单的家庭故事和人们心中的朴素信仰。整个影片就像初夏的蓝天白云一样单纯明朗,而这样的轻松在宫崎骏动画中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