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19704400000020

第20章 区域比较(6)

为了整合资源,形成市场合力,2007年3月28日成都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成立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通知》,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文旅集团)正式成立。作为成都市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投融资和运营平台,文旅集团主要职能为:承担文化与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拓展开发、营销,承担重大文化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探索国有文化与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模式,推进全市文化旅游资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等。组建文旅集团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组建大集团”战略思路,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改革,优化文化旅游资源配置,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些措施都走在了重庆前面。

重庆市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主要依托自己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红岩联线”文化旅游、长江三峡文化旅游、建设古镇文化旅游等项目。

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2003年,重庆市启动“红岩联线”,发挥“红岩”的品牌优势和龙头作用,探索对革命传统文化进行规模经营。“红岩联线”通过在区县建立“红岩文化室”,将开县刘伯承元帅纪念馆、江津聂荣臻元帅纪念馆、酉阳红军根据地旧址、城口苏维埃政权旧址、潼南杨公纪念馆、铜梁邱少云纪念馆等串联起来。在这些区县的“红岩文化室”内,红岩文化与当地的革命文物资料陈列相结合,使之更具当地特色,从而增强可看性和吸引力,让更多的人走近“红岩”,接受红岩精神熏陶。2004年初,“红岩联线研发中心”成立,红岩革命纪念馆和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做出了100万元的预算,5年之内在全市40个区县建成“红岩文化室”。作为重庆市文化改革试点单位,“红岩精神”和红岩品牌,又承担起了整合全市革命传统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红色文化旅游的重任。整合革命文化资源,拓展“红岩联线”,以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烈士陵园为依托,延伸刘伯承元帅陈列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建设红色旅游产业集群。

重庆市还积极利用“移民精神”和以三峡移民开发为契机,大力开发长江三峡文化旅游。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实施和三峡大坝蓄水,长江三峡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重庆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长江三峡文化长廊”的设想,打造以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忠县石宝寨、丰都鬼城、涪陵白鹤梁为重点的长江三峡文化旅游,向世人展示壮丽的三峡风光。除此,重庆还建设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成为三峡历史文化永久载体的同时,也成为三峡工程文明形象的不朽丰碑。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目标是“西部领先,全国一流,世界影响”。工程总用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总投资6.5亿元。陈列展览由4个基本陈列、6个专题陈列、1个360度全周电影、1个半景画陈列、1个观众实践中心和3个临时展览构成。

陈列展览主要包括《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专题陈列分别为《李初梨捐献文物》、《历代书画》、《历代瓷器》、《汉代雕塑艺术》、《西南民族民俗风情》、《历代钱币》等。博物馆于2005年6月18日开馆与游客见面。在建设古镇文化旅游的过程中,重庆市主要是发展以磁器口为核心的古镇文化,以此带动本市的文化旅游市场发展。十年前磁器口只有五千人口,是一个日益萎缩的小镇。1998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开始着手打造磁器口巴渝民俗创意街区。为发扬磁器口的传统文化,将磁器口开发建成集旅游、购物、娱乐、休闲、美食为一体的古风浓郁的重庆一大景点,以旅游带动磁器口经济的发展。至2006年底,磁器口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重庆市对外接待的重要窗口。

重庆市古镇文化旅游发展还包括慈云老街、龙潭古镇、龚滩古镇、大昌古镇、涞滩古镇、中山古镇、西沱古镇、松溉古镇、偏岩古镇、安居镇等的保护和开发,建设古镇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重庆市还开展了仿古的巴国城建设工程。巴国城是一个脉承并发展悠久巴国历史文化的仿古建筑群,并吸纳了中国汉唐时期的建筑精华。项目位于重庆高新九龙园区红狮大道6号,占地350亩。巴国城符合了开放式生态公园、大型文化休闲广场、庭院式五星级酒店、高档会务中心、高档有水休闲娱乐中心、皇家商务会所等城市资源,是一个集文化、观光、旅游、休闲、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众多功能为一体的纯商业项目。

与成都相比,重庆除红岩文化旅游、三峡文化旅游在全国稍有影响外,其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还不高,而且在延伸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新型文化旅游资源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开拓。

2.广播影视出版业的开拓与创新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广播影视和出版业依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柱,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较大的比重。

在成都,新闻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优势产业,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者之一。

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要报刊广告占成都平面媒体广告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主要报刊期发行量超过100万份。并已建立了完备的报刊发行网络,1500个发行站点覆盖全市、辐射全省,占据成都地区三分之二的读者市场。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更是以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为重点,其投资兴建的西南第一大印务公司———博瑞印务、出版的全国首张多媒体报纸DIGJOY、在美国开通了http://www.pandaworld.cn(大熊猫世界)中文网站的旗下公司———成都天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都已成为成都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蓬勃发展的报业,正以领头羊的身份,推动着成都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截至2006年,成都市拥有广播电台2座,制作节目16套;电视台2座,制作节目25套;新闻出版业拥有报纸88家,期刊253种;出版社17家;各类印刷企业1073家,从业人员36636人,工业总产值达54.11亿元,利税7.03亿元;国有书店20多家,电子出版物专业市场8处,特别是《成都商报》等在全国都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

在发展成都广播电视产业的过程中,成都市委、市政府2006年11月28日合并原成都广播电视台和原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了成都传媒集团,并提出了“铸就中国传媒新航母,缔造国际传媒新势力”的发展愿景。成都传媒集团的成立,意味着全国中心城市第一家综合传媒集团的出现。

和成都市比较起来,重庆市的新闻出版业就要落后得多。重庆的报业市场结构与我国的省会城市和其他直辖市不一样,只有《重庆日报》一家报业集团。而在省会城市,一般都有两个报团———以省级党报为主构成的报团和以省会城市党报为主构成的报团。正是这一特殊结构,使得重庆报业市场竞争不足,发展缓慢,市场开发相对滞后。重庆报业的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在重庆,属《电脑报》这份全国发行量第一的计算机专业周刊在全国还有些名气,却没有像《成都商报》等发行量和区域影响力那么大的报纸。截至2005年,重庆市共有印刷机构3829个,出版物发行机构3429个。

在广播电视方面,重庆市有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区县广播电视台34座。

其中重庆广播电视总台拥有广播频率、电视频道共17个,数字电视专业频道6个,准数字点播通道5个,数字广播频率5个和数据服务频道1个,电视频道12个,日均播出214小时。

就现实的情况来看,两座城市几乎都是独立发展,合作很少。随着“成渝经济圈”建设的全面开展,特别是随着成渝两地城际列车的开通,成渝两地的距离再一次被拉近。不管是在文化产业的传统领域还是在新兴领域,两地都应该加强合作,整合两地资源,共同开发和建设,开创互利双赢的新局面。

3.数字娱乐产业领域的迅速崛起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娱乐产业已经成为了文化产业领域新的生力军。成渝两地都有较多的高校,特别是成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在数字娱乐领域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2005年4月26日,全国首家“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落户成都,这对促进成都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成都作为全国首家“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抓住了虚拟体验在当代越来越盛行的发展趋势,致力于打造一个汇聚全球顶级娱乐精品的“数字娱乐帝国”。2007年初,由文化部批准建立的、专门针对动漫游戏产业的振兴基地“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在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正式挂牌成立。而当时,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在全国仅有4家,包括上海、大连、成都、长沙。这些基地的挂牌和建设,为成都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在成都,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级相关部门通过产业发展规划和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及提供产品上市服务等措施,促进一大批“成都造”数字娱乐产品的面世。在网络游戏产品方面,逸海情天公司的《海天英雄传》、梦工厂公司的《侠义道》、锦天公司的《传说online》、斯普公司的《三毛欢乐派》等产品完成研发,其中《传说online》由北京游戏运营商晶合时代以2000万元买断运营权;《三毛欢乐派》以现场交响音乐会的形式举行了产品发布,吸引了运营商争相代理该产品;逸海情天在新加坡正式发布亚洲首个跨网络游戏平台(电脑与手机)“梦想岛”,并宣布与易科技、SUN公司和太平洋因特网建立合作联盟,共同推广该平台,这是继在成都设分公司的游戏巨头金山凭借《剑网》进军东南亚市场后,国内第二家成功打入这一市场的网游企业。

在动画动漫产品方面,以四川精锐动画、中轩数码、天地阳光动画为代表的成都动画动漫企业,在国内动画动漫、虚拟互动等技术方面有领先优势。精锐动画是国内少数几家具备开发大规模原创作品的专业动画公司,自主开发的健康益智并体现中华优秀道德元素的多款动漫电视片《天上掉下个猪八戒》等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好评。

中轩作品继2005年获得国产动画(分量最重的)“最佳团队奖”等三项大奖之后,2006年又获得“2005华语动漫盛典”大奖,成为国内Flash动画最强的公司之一;阳光动画公司产品获得第三届中国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颁发的“最佳视觉效果奖”。

重庆虽然没有成都那么多全国知名的高校,但在发展动漫产业方面,却能够依托专业的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已初步形成发展动漫产业的基础。四川美术学院动漫专业是全国高校中成立最早的同类专业,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也开设了相关课程。一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连续剧《麻辣小冤家》,制作公司由四川美术学院与重庆广电集团合作组建,央视少儿频道播出后该剧人气疾升,受观众喜爱程度名列央视第四位,重庆视美动画公司也成为全国原创动漫产品生产十强企业。

重庆市委、市政府已经确定发展创意产业、打造时尚之都,动漫产业作为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重庆市《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关于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扶持发展以动漫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截至2008年底,重庆有动漫原创企业近30家,相关企业50余家。2007年产量达到16000分钟,其中原创作品约8000分钟,约占全国产量的10%。

4.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和优秀人才的引进,始终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成都和重庆依托驻地高校,积极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川渝高校培养了大批的新闻传媒人才和广告、动画方面的人才。比如,重庆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在威尼斯建筑艺术双年展上曾获得金熊大奖。这些人才的培养和成绩的取得,为川渝两地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资源保证。

学校是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成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和课程,为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及时培养了大批人才。与此同时,为了加快文化产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四川省于2006年5月26日挂牌成立了四川省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这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为宣传文化系统和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高等院校,也是成都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