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19704400000043

第43章 文化体验(1)

“服务业最终还是会超过制造业的,体验生产又会超过服务业。”“体验工业可能会成为超工业化的支柱之一,甚至成为服务业之后的经济的基础。”早在1970年,未来学家托夫勒就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明确预言体验经济正朝我们走来。当时这一番话被视为荒诞呓语,如今“梦想成真”,体验经济正逐渐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兴经济形态,越来越多的人为获得独特的体验付费。

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是外在的,而体验则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没有两个人的体验是完全一样的,任何一次体验都会给体验者打上深刻的烙印,从消费者的体验出发去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体验蕴藏的富矿,是体验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从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人的需要是由物质需要逐渐向高级发展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个性化、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需要的体验经济的需求必将越来越高,适应现代消费者的这一心理转型,也要求大力发展体验经济,为消费者创造出更多、更优质的体验。

当今世界风风火火的文化旅游业、演艺业、地产业等无不向世人诠释着体验经济的内涵。文化旅游是人的真正自在自为的生活体验。文化旅游需要休闲的状态,需要自由的感受,需要艺术的想象,需要审美的情趣。阿尔卑斯山上山的公路上立着一块提示牌:“慢慢走,请欣赏”,正道出了旅游的真谛。娱乐经济是体验经济的核心,这其中自然包括演艺业。剧场中的人们沉浸在舞台剧目中,这既是一种审美体验,更是一种遁世体验。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相对于其他消费,房地产产品消费主观体验性更为强烈,物业销售的是一种体验,对产品本身的使用是一种体验。更何况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不再单单是有一安身之地,更在于寻求一方心灵栖息的家园,于是文化地产应运而生,大行其道。

本部分所选的若干案例即是文化体验经济方面成败得失的总结,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总结使后来者汲取成功的经验,避免失败的教训,从而使我国年轻的体验经济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的创意,不同的结局

———成都、深圳世界主题公园成败比较

蔡尚伟、王研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力量的增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我国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国内旅游人次数呈跳跃性增长。规模日益扩大的国内游客市场对旅游资源需求强烈,存量旅游资源日益不能满足需要,旅游新产品开发被提上日程,主题公园和度假型专项旅游产品相继被开发并投入市场,主题公园产业开始浮出水面。

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兴起了建设主题公园的热潮,美国、荷兰、日本、香港的主题公园发展商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资金实力开始以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正式出现了一批较具规模、上档次的主题公园,如深圳1989年落成的“锦绣中华”、1991年落成的民俗文化村等。这些主题公园起点较高,产品和运作形式新颖,尽管其门票价格不菲,仍受到国内游客的热烈追捧。这一阶段中国国际国内旅游业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态势,客源基础广阔,主题公园获得了较理想的投资回报。

主题公园产业高回报的示范效益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资金进入这一领域,掀起了我国第一轮的主题公园投资热潮。在这一轮热潮中,以广州、深圳为主体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苏杭和无锡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西安、成都等都投入了主题公园的建设热潮。据国家旅游局主持的一项调查显示,到1997年全国已经有大大小小的主题公园2500座,投入了约1500亿的资金。

第一轮主题公园产业建设运营状况可以用“四多”来概括:1.总体数量多,除当时统计的2500座之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主题公园在建设中;2.重复建设多,不少匆匆上马的主题公园工程建造粗糙,构思陈腐,相互之间抄袭模仿现象十分常见;3.总投资多,当时已落成的2500家主题公园中总投资上亿元的就有89家之多;4.亏损多,国内兴建的主题公园中只有10%实现了赢利,20%持平,70%都处于亏损状态。

参差不齐的建设水平和运营水平对主题公园产业的整体声誉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主题公园对国内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供求关系的变化进一步降低了行业利润率,1997年国内出现首例主题公园企业倒闭事件———苏州福禄贝尔主题公园在开业两个月后被迫宣布破产,1998年受国内经济景气度的整体下降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拖累,主题公园产业经营环境更趋恶化,陆续有广州、海南等地的主题公园企业经营困难或停业的消息见诸报端,中国主题公园产业步入了市场调整期。

成都、深圳两地在第一轮主题公园热中都投资建设了展示世界景观、各地风情的主题公园:成都“世界乐园”和深圳“世界之窗”。创意相似的两个主题公园在经历过开初的繁华后一败一成,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21世纪主题公园建设热潮又在国内兴起,投入巨资打造大型主题公园的消息仍频频传出:宋城集团大手笔打造休憩园;首旅集团投资亿元打造国内首家电影主题公园;苏州周庄古镇将投资4000万美元建设主题公园;江苏宿迁要将项羽故里建设成为一个集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主题公园;安徽芜湖投资70亿元人民币建设华强旅游城。此外,北京一直在筹划建设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深圳华侨城实施“中华锦绣”战略,在北京等地已经建成了大型主题公园,投资40亿元在沪投建欢乐谷等等。

这些都说明,中国旅游的主题公园建设,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第一轮高潮后,又进入了新一轮投资建设高潮,这也是中国旅游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重要体现。

在此时,通过成与败的鲜明对比,从一个截面对主题公园产业进行反思,对新一轮主题公园产业更加健康持久的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一、成都、深圳世界主题公园的成败

1.成都“世界乐园”的失败

成都是灿烂的巴蜀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国务院公布的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首批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成都自然风光秀美,人文积淀深厚,处在由剑门蜀道、九寨沟、乐山、峨眉山、长江三峡等旅游胜地组成的四川旅游环上,有人文景观172处。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旅游胜地成都掀起了主题公园热潮,西游记宫、世界乐园、国防乐园、老成都影视城……成都的主题公园一个个以巨额投资开始,经历短时期的兴盛后,大多以衰败收场。

而成都世界乐园曾是成都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人文景观游乐园,被誉为“中国西部人文旅游景观之最”。它位于成都市西郊县郫县境内,213国道旁,西临都江堰市,距成都市区8公里,占地700亩,总投资4.38亿元,荟萃了包括匈牙利英雄广场、欧洲街、欧洲乡村教堂、挪威教堂、塞浦路斯花园、威尼斯廊桥、哈德良离宫柱廊、荷兰食街、荷兰风车塔屋、耶稣教堂、日本民居、观音、印尼船形屋、塔林、东南亚巨榕、文莱水乡、泰国大城佛像群、印度鹿野苑佛像、尼亚加拉瀑布、美国自由女神像、美国南部庄园、乌拉圭阳台、美洲印第安图腾柱、摩阿仪神像、羽蛇神庙、摩洛哥市场、肯尼亚树顶旅馆、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非洲沙漠植物景观、观非大屋、墨西哥市场、土耳其棉花堡、美国西部山地风光、彩虹桥、毛利人民居、地中海等代表世界各地民族风情的景点建筑108处。从1994年开园到1995年两年间,本地游客怀着好奇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参观游玩,乐园赢得了开门红。在世界乐园最辉煌的时期,即1994年、1995年两年间,曾经创下一年入园游客超过100万人次的纪录。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主体多,各个市场之间形成可替代的竞争关系,如果不能保持持续的吸引力就可能失去游客的青睐,世界乐园除了节目表演项目外后续几乎没有开发出新的娱乐项目,时间一长作为主力的成都游客光顾的次数慢慢减少,门票收入呈不断下滑的趋势,同时收入中可用于再投资的资金也相应减少。

1996年投资创办乐园的四大股东曾出资2000万元用于景点改造和维护,但在以后长达6年的时间里乐园只投资了不到100万元的资金用于基本的景点维护,在新项目的开发上没有资金投入。

四大股东在投资创办世界乐园时都身负债务,当债务无法偿还时,世界乐园的股份被转让,经过十余次换手,股东多达10个,遍布兰州、吉林、海南、上海、四川等多个省份。

“债转股”得来席位的股东对于乐园的经营关注较少,曾经有股东私自用世界乐园的名义向银行贷得款项,后因无法还款使得世界乐园在银行的信誉受到影响,向银行融资的难度加大。

1998年,乐园的账面开始出现亏损,到2002年底,乐园的亏损总额达1亿元。

2002年,公司对园内部分区域进行了二次利用,例如,与新华科技学院以及一所舞蹈学校合作,将部分土地交给两所学校作为教学用地,这样的合作没有扭转危机,世界乐园人气日益衰竭,债务越来越多。

从2002年到2003年年初,由于债务的原因,世界乐园先后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广安等地的法院强行拍卖土地463亩,世界乐园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经营也在继续滑坡,世界乐园2002年的收入比上年减少了42.2%,难以支撑,2003年5月5日下午,这个曾一度繁华的游乐园正式关闭。

2.深圳“世界之窗”的成功

深圳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年轻城市,只有短短20多年的发展历程,缺乏名山大川、古寺庙宇等厚重文化沉淀的旅游资源,但是改革开放催生的发达经济基础为主题公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深圳市政府也为深圳主题公园的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深圳世界之窗是由深圳华侨集团投资兴建的。投资方深圳华侨集团其前身深圳华侨城经济发展总公司是外向型经济开发区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于1997年10月正式更名为华侨集团公司,是隶属中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大型中央企业之一,业务涉及电子通讯、文化旅游、房地产业及酒店业等。深圳华侨城建立伊始就看准了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决定兴建具有文化和旅游双重特色的人造主题公园,从1989年9月锦绣中华的建成开放为开端,又先后建成了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共四大主题公园,各个主题公园主题鲜明而文化内涵丰富,不同层次的主题相互融合为一个深圳华侨文化旅游大世界,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典范。

1994年6月18日开业的深圳世界之窗地处深圳西郊,坐落于深圳湾畔,毗邻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两个主题公园,占地48万平方米,荟萃了130个世界著名景观,景区按世界地域结构分为世界广场、亚洲区、大洋洲区、欧洲区、非洲区、美洲区、世界雕塑园和国际街八大区域。景点选取经过了对世界各地的考察以及全国专家的多次论证,制作精致,与原物形神皆似,既有微缩景观的精巧别致,又兼具原景观的包容性和冲击力,保证了高格调、高质量、高水准,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民间歌舞、大型演出以及高科技参与性项目于一园,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努力给游客带去“一日游遍世界”的享受。

1997年以后,深圳世界之窗的利润以每年43.3%的速度递增。2009年,世界之窗发布景区开业15周年经营数据:累计接待中外游客400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45亿元、利润15亿元。各项经营指标在国内同行业均处于领先水平,这不仅在国内旅游企业中是相当罕见的,而且打破了关于主题公园只有三年五载的生命周期“定律”。

2000年至今,均实现利润超亿元(2003年因“非典”影响除外)。2001年“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在纳入国家旅游预报体系的85家旅游景区中,深圳世界之窗以经营收入名列第一。2004年“五一”黄金周,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99家监测旅游区(点)企业中,世界之窗再次荣登全国旅游景区门票收入榜首。2004年春节黄金周,获得深圳市旅游景区连续十年春节营业收入、游客入园十连冠。2008年“十一”黄金周,尽管世界金融危机寒风瑟瑟,深圳世界之窗人气仍持续高涨,经营收入和游客接待量再创新高,7天接待游客近1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以上,在深圳旅游景区中稳居首位,经营收入更创下了世界之窗景区开业以来“十一”黄金周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