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19704400000057

第57章 文化体验(15)

赵本山带队的“刘老根大舞台”演出团赴美演出是以“二人转”为代表的东北地方绝活展示和经典老作品的再现为主。演出中除了“二人转”之外,还有歌舞、小品、口技,及各个演员的看家绝活,赵本山压轴出场,葫芦丝、唢呐、唱歌、小品等才艺展现一个不少,还男扮女装演起多年前的代表作《小草》。“二人转”被称为东北地方戏,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其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唱腔和舞蹈来自东北大秧歌,并吸收了其他地方曲艺的艺术技巧,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以至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之说。

土生土长的地方表演,带有劳动人们的质朴气息和浓烈的地方特色。

再现的老作品虽然时隔多年,但其经典性以及艺术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减。此外,与老作品联系的是那些过去的日子,因此这些曾经给人们带来欢笑的作品能够引起美国华人尤其年纪较大的观众对往事的回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在演出间隙,赵本山总是不遗余力地宣传祖国的变化,并建议大家“常回家看看”,更是让观众在得到欢乐的同时感受到了来自祖国亲情的呼唤。

对于《云南映象》来说,“原生态”是其最大的亮点。“原生态”是最自然、最接近人性的一种表现形态。《云南映象》中包含的神话传说、吟唱的歌谣是对天地万物最原始的解读,简单却大气,甚能打动人心;展现的原始的生活场景、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让生活在现代都市的观众耳目一新;最重要的是,整部舞蹈所表现的是对生命的探求、解读,对美好的追求,而这些又是人类共同、共通的部分。跳舞作为人们同天地、万物以及神灵沟通的方式,能够跨越语言障碍、文化障碍,为大多数甚至全部观众所理解。高科技的使用使得《云南映象》锦上添花———原生态当中又加入了现代因素,传统的广场活动与现代舞台艺术在《云南映象》中得到了完美结合,营造出一流的演出效果,符合现代观众的欣赏品位。

赵本山的表演对于华人观众来说虽然颇为亲切,但是对于美国观众来说却存在欣赏上的“门槛”,能够看懂并准确体会演出内容,不仅需要一定的中文基础,还需要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而“二人转”中东北农村的草根特色以及其中“中国式”的逗乐,难以在美国观众当中得到理解以及引起共鸣。

2.演出阵容

《云南映象》由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担任总编导及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杨丽萍从小酷爱舞蹈,极具天赋。早在1986年她就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并因此一举成名。多年来她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进行艺术交流并举行专场舞蹈晚会。可以说杨丽萍这个名字在国内观众心中已经成为舞蹈的代名词。杨丽萍在台湾及东南亚地区被观众尊称为“舞神”。由她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太阳鸟》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曾经荣获评委会大奖,使她在欧美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杨丽萍的参与为《云南映象》在创作、制作、演员挑选与培训方面提供了实力保证与经验支持,在对外宣传方面也带来了巨大的票房号召力。

在这个98人的剧组里,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较之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演员来说,“生于斯长于斯”的少数民族演员更能够跳出舞蹈的原汁原味。而对于这些山民、族人们来说,舞蹈是为了表达对万物的感情。他们相信万物是有灵性的,需要去沟通,因而跳舞是在和天地对话。朴实无华的演员,虔诚干净的跳舞理念,舞蹈中原生态的美更容易淋漓尽致地得以表现。

《云南映象》的道具装备相当讲究。

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并且由原住居民制作。加上100多个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以及牛头、玛尼石、转经筒,甚至是劳动中的工具(例如青稞架),舞台效果营造得更加逼真。

“刘老根大舞台”的带队人赵本山,自1987年进入“春晚”以来已成“春晚”常客,节目多次获得最高奖项,在“春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其参演的《一乡之长》、《刘老根》等电视剧也备受好评,自身实力自然不“忽悠”。此外,常年做客“春晚”的赵本山与“春晚”之间形成一种有此必有彼的联系,人们想到“春晚”不免会想到赵本山,提及赵本山又必定要提及“春晚”。进一步说来,“春晚”自1983年开播以来,每年陪伴人们度过除夕之夜,渐渐已经成为过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对于远离祖国的美国华人来说,在春节期间看见赵本山,必然会联想起“春晚”,“每逢佳节倍思亲”,进而又联想起祖国以及国内的亲人。赵本山1987年第一次走进“春晚”为人们所熟悉,所以人们对他最初的记忆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赵本山的出现将能引起观众对过去的回忆与感慨。因此,赵本山本人以及带来的节目超出了原有的意义范围,而成为与祖国、过去的岁月紧密联系的一个符号,看赵本山的演出则成为化解思家之情、追忆逝去年华的一种方式。

赵本山带来的其他演员多是在电视剧《刘老根》、《马大帅》中出镜的赵本山嫡系弟子。就合作方面来说,之间已经相当默契;就对节目的熟悉度来说,由于演出多次,在理解程度、表演技巧的把握上均不存在问题。

单从演出内容和演出阵容两个方面来看,无论是杨丽萍还是赵本山,双方均有理论上获得成功的可能,而之所以在美国市场上一个成功一个遭受挫折,原因在于出国准备、后援支持、收益分配等方面的不同。

3.出国准备

一部作品若单凭好的内容以及好的演出班底,离登上国外的舞台并获得成功尚有相当大的距离。由于我国文化作品走出国门尚处于探索前进的过程当中,在国际市场运营方面缺乏经验和知名度,对于群星云集、演出繁多、观众眼光挑剔的美国来说,中国的节目引起演出商的兴趣并最终打入市场难度颇大。

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在出国之前做了周密的准备。

(1)树立品牌

《云南映象》用了5年的时间为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基础,采取的措施是先在国内打响品牌,然后巡演拉美地区,同时在美国辛辛那提试演,进入欧洲,最后打入美国市场。

《云南映象》曾在昆明连续演出近3年,全国巡演遍及30多个省,超过1000多场次。创造了中国舞台阵容最大、巡演时间最长、所到城市最广、演出场次最多、上座率最高、票房收入最好等6个第一。2004年,《云南映象》在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

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比赛中赢得10项大奖中的5项:舞蹈诗金奖、最佳编导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服装设计奖、优秀表演(打鼓设计)奖。

2005年《云南映象》在辛辛那提首演即获巨大成功,引发“原生态”舞蹈的热潮。

2006年9月底,《云南映象》踏上了远征欧洲的旅程,巡演历时4个多月,演出城市遍及里昂、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法兰克福、柏林等10余个欧洲主要城市,演出近百场。《云南映像》成功地与欧洲最大的演出商签订了协议,每年都会有不少于20周的商业演出,演出的场次到2010年将接近千场。

有了这样骄人的演出成绩,在吸引美国演出商方面自然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2)与国际化接轨

第一,更改名称。

《云南映象》进入国际市场之后改名为《香格里拉》,又称《香格里拉传奇》。原因是原先的名字《云南映象》虽然直接,但过于平淡,难以引起国际市场更大的关注。而“香格里拉”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而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1900—1954)在他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zon,1933)中描述的一架飞机失事后紧急降落的中国西藏的一个虚构地方就叫做香格里拉。由于小说出版正值二战期间,人们对香格里拉所代表的宁静与和谐更加记忆深刻,加之小说及后来拍成的电影的广泛影响,“香格里拉”遂成为世界公认的“世外桃源”与“伊甸园”的同义词。

半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试图寻找香格里拉的位置所在,直到1997年云南省郑重宣布:经过近一年来数十位专家、学者的考察、踏勘和资料查证,证实香格里拉就在中国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所以从这一点上看,香格里拉象征着中国。而对于美国人来说,“香格里拉”这个名字更加亲切。二战中美国空军首次轰炸东京时,罗斯福总统曾对外界说,这些飞机是从香格里拉起飞的。此外罗斯福总统还将美国总统设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山间别墅命名为“香格里拉”,即现在的戴维营。

“香格里拉”一名符合舞蹈所要展现的美丽、安宁的意境,同时具有中国色彩,还能够在美国人的心中产生认同感与亲切感,《云南映象》的改名可谓“一箭三雕”。

第二,缩短时间。

原来2小时45分钟的《云南映象》在美国演出时缩短为1小时40分钟左右,而到拉斯维加斯演出时甚至按照对方的规定缩短为1小时10分钟。此般缩减虽然“割爱”,但改动之后的演出符合国际演出通常的标准,符合国外观众的欣赏习惯,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全部精华集中表现,形成更加强烈的震撼力。

第三,调理灯光。

最初为了追求本色效果使用了多达五六百盏灯,但五六百盏灯的安装和调试就需要3天,而国际演出惯例则往往只有一天半。多出的时间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力、精力,意味着更多的费用。为此剧组请来了悉尼奥运会闭幕式的灯光总设计师来担任舞台灯光,最终达到在任何地方一张电脑软盘就可以完成对灯光控制的程度。

相比之下,赵本山几乎是将国内演出全盘搬至美国。如果说赵本山的表演规模、对演出硬件要求不必如《云南映象》般苛刻,没有大的调整也无大碍,但是赵本山演出团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忽略导致在国内受到欢迎的节目却被国外观众批评为只是生活经验的本能反映而非艺术化的处理。尊重弱者是绝大多数普通美国人都持有的观念,海外华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内化了这一观念,因此赵本山表演中一些对残疾人的模仿搞笑的噱头被指责为庸俗、粗俗。纽约作家毕汝谐撰文说:“赵本山以嘲笑生理缺陷、插科打诨为能事。”纽约律师陈梅说:“在赵本山的演出之后,我接了很多电话,很多人抗议他的演出内容,我个人也有同感。他们的演出无聊、下流。赵本山的演出团队,演员上台一讽刺残疾人,二讽刺肥胖者,三讽刺精神病患,他的演员模仿残疾人,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4.后援支持

借用互联网的术语,在演出行业,演出团队可以比喻成“内容提供商”,包括策划节目、编写剧本、组织演员、排练,直至最后向观众展现出具体的成熟节目;而文化公司、剧场等单位则是“服务提供商”,是演出团队背后的支持者,具体负责提供场地、组织演出以及推广节目品牌等。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出色的节目是成功最基本的材料,而演出的后备工作则是支撑这些基石的支架,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建构起高楼大厦。

总体上说中国作品在国外演出赢利较困难,究其原因是“贱卖”和“零售”的情况太多,小演出公司往往急功近利,缺乏大型宣传推广的实力,也缺乏强大的剧院渠道网络。而大型的演出承办商知名度高,拥有强大的市场控制力和广泛的宣传网络,可以系统地迅速推广,可免于一个一个城市、一个一个剧院地谈,还可以准确地预测投入产出,甚至可以做到提前两到三年就将演出场次和时间确定。

杨丽萍《云南映象》的合作伙伴是派格太和全球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美国的明晰频道(Clear Channel)以及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William Morris)。派格太和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民间文化传媒公司,在法、美、韩、日、英常设办事处,曾经承办国内政府部门的重要宣传活动,并成功策划多场国外大型演出;明晰频道属于创始于1901年的Clear Channel户外广告公司,而Clear Channel又是全美最大的演出推广系统和娱乐传媒公司;William Morris公司成立于1898年,是全美最大的剧院经纪同盟。三方均实力雄厚,拥有丰富的组织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