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庄子心悟
20004300000015

第15章 养生养心,生命健康(2)

【专访】

庄子认为,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容易扰乱人的意志;容、动、色、理、气、意六者,容易束缚人的心灵;恶、欲、喜、怒、哀、乐六者,容易影响人的品德;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容易阻塞人的大道。“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不为也。”只有去掉“四六”,才能达到“忘我”的境地。没有了食、色、名、利等索取的欲望,心神才能“清静”无浊,“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愉快的样子)。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

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谓的“少私寡欲”,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宜“致虚极,守笃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人之神静,有如浊水,静之徐清。《庄子·天道》云:“水静犹明,而况精神”、“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这种清静无为以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提高。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圣人在几千年前就提醒人们,千万不要有贪心和贪欲,它会影响你的自由的生活。只有摒弃贪心贪欲的人才会生活得坦然,才能立身长久。

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国王亚历山大,当时他征服了许多王国,在胜利返回的途中,突然病倒了。此刻,占领的土地、强大的军队、锋利的宝剑和所有的财富对他来说都毫无意义,他明白死神很快会降临,但他已无法回到家园。

于是,他对将士们说:“在不久的将来,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我有3个遗愿,你们要完全按我说的去执行。”将士们含着泪答应了。

亚历山大慢慢地说:“第一个遗愿是,我的棺材必须由我的医师独自运回去。”他喘了口气,接着说道:“第二个遗愿是,当我的棺材运向坟墓时,通往墓园的道路要撒满我宝库里的金子、银子和宝石。”亚历山大裹了裹毛毡,休息了片刻,继续说:“最后一个遗愿是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聚集在他身边的人都很好奇,但没人敢问为什么。

这时,有一位亚历山大最宠信的将军吻了吻他的手说:“陛下,我们一定会按您的吩咐去做,但您能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最后,亚历山大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道:“我想让世人明白我刚学到的三个教训。我让医师运载我的棺材,是要人们意识到医生不可能真正地治疗人们的任何疾病。面对死亡,他们也无能为力。我希望人们能够懂得珍爱生命。第二个遗愿是告诉人们不要像我一样追求金钱。我花费了一生去追求财富,但很多时候却是在浪费时间。第三个遗愿是希望人们明白我是空着手来到这个世界,又是空着手离开这个世界的。”说完他闭上眼睛,停止了呼吸。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我们都在不断地追求身外之物,追求着名,追求着利,有时我们想拥有的内容太多了,心思太复杂了,我们的负荷太沉重了,因而烦恼不断,把自己的身体就这样折腾坏了。

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精神因素方面。情志活动是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七情”就是指人类情志活动所产生的七种感情变化,七情太过是中医学重要的病因之一,即使是体格强壮的人,急剧的精神创伤或长期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生理的调节范围时,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致病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不仅限于精神性、机能性的疾病,也会导致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当代医学的大量实验研究也证实了精神因素与某些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溃疡等)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精神活动的调节,对疾病的防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畅性情以养生是重要的保健措施。

“恬虚无”养生是从物质第一性的朴素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疾病是物质性的,由于外界因素和机体运动失去平衡而致病。精神由物质产生,是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反映,才会引起七情之产生和变化。物无神灭,从而主张养性颐神,重视道德修养,俭朴生活,劳逸适度,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寻求高尚境界的精神愉悦和心理平衡。“常人不可无欲,复不可无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关键在于制念定性,不贪横财,不做亏心事,勤奋努力地用自己的良心与智慧去自谋财富。知足常乐,摒弃杂念,宁静淡泊,畅遂情志,愉悦平和,做到自慎和节制。唐代大医孙思邈曾提出:“约私心,靖躬自思。”

因为人之有为皆因欲念而起,欲念一起则心动,心动则意动,意动则神动,神动则气动,气动则形动,形气神动则必然神驰于外,气散于中,精耗于内,健康为之受伤。要防止这种局面的发生唯有一法,就是虚其心,静其神。心虚则欲望不起,神静则念头不生,心清神静,根本坚固,形神相亲,则能长生久视。在这一点上,庄子说得更明确:“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和尚,每天天还没亮就开始扫地,从寺院内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出离城十几里,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这个小城里的人,在很小就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老和尚虽然已经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松树,不见它再抽枝发芽,可也不再见衰老。

一天,这位老和尚坐在蒲团上安然圆寂了,这个小城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活了多少岁。过了若干年,一位长者走过城外的一座小桥,见桥石上镌着字,字迹大都磨损,老者仔细辨认,才知道石上镌着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传记。

人们根据这位老和尚所遗留下来的记载进行推算,却发现他活到了137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出清静无为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静静地生活,静静地享受,用不着去承受大喜大忧,也用不着承受大富大贫,要知道,生活清贫而不受精神之苦,行为相对自由洒脱而不受倾轧逢迎之累是滋养身心健康的良法。

道家认为,体道的过程是心灵净化的过程。首先是“心斋”:“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养生当以虚无、清静为本。保持虚无的状态,有利于人体气血的充盈(山谷虚空,所以有水流的汇聚)。清静可以胜炎热,可以减少人体的消耗。过度的劳作、躁动,则会消耗人的气血。身体差的人特别要注意!道的本质是虚无的,所以保持虚无的状态应当如同“道”一样。天的本质是清静的,所以保持清静的状态,应当如同天一样。而静心,则应当如同混浊之水逐渐澄清。

古人认为要达到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必须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安于平淡的生活,不要追求过分的物质享受,不要与别人攀比,更不要有非分之想,要随遇而安,心安理得,才能知足常乐,情志舒畅,并达到较高的修养。

【专访总结】

纵观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身心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工作和生活中诸多的压力长期无法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无处宣泄,亚健康和抑郁症成为都市人的多发病。其实,我们如果能够按照庄子教诲的那样“恬淡虚无”,稍微降低对物欲的追求,就能够给自己减压,从而达到精神内守,身心愉悦。人生苦短,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是迷失在物欲横流中,身心疲惫,还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在了解了庄子养生的精辟理论后,大家一定会有新的认识,并将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生。

专访三十二:大喜不喜,大怒不怒,可以养心

【引子】

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庄子·齐物论》小的惧怕惴惴不安,大的惊恐失魂落魄。他们有时说话就像放出的利箭,窥伺到别人的是非来攻击;有时又片语不吐就好像有过盟约一样,那不过是在等待制胜的机会。他们衰败如秋冬的草木,这是说他们在日益销毁;他们沉湎于辩论的作为中,致使他们不可能再恢复到自然本性;他们心灵闭塞好像被绳索缚住,这说明他们已衰老颓败,没法再使他们恢复生气。

【专访】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这一段文字是庄子形容人如何消耗自己的神与气,最后到那个一点阳气都没有的可怜境界。”那么这个可怜境界是如何导致的呢?南先生解读说:“人一天到晚总是活在恐惧中,恐惧钱掉了,恐惧生病了,恐惧没事做,恐惧没饭吃。在某一个小问题上一动,肯定会引出大烦恼,然后成天在心里倒腾,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企望成功。一个人每天在惶恐、忧虑中度过,最终会将自己的精神耗尽,而变得毫无生气了。”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如果整日里为一些不着边际的小事担心,结果只能被无谓的惶恐和忧虑耗尽精神。中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恐,是指恐惧不安、心中害怕。我们常将“惊”、“恐”并提,但是二者又不完全相同,惊多自外来,恐常由内生,恐常由惊转变而来。“恐则气下”,“恐伤肾”,恐惧过度则消耗肾气,使精气下陷不能上升,升降失调而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严重的会发生精神错乱、癫病。

悲,是指悲伤。遇到难过的事情,因悲伤而哭泣是人们正常的情感反应。中医认为悲则气散,适当地哭泣可以使郁结之气抒发消散,对身体是有益的。现代医学也证实当人悲伤时流泪可以排出体内的毒素,缓解不良情绪,因此“男儿有泪也要弹”。任何事物都有极限,悲伤太甚或时间过长,则可消耗肺、肾之气,出现气短、心悸、胸闷,在精神上表现为意志消沉、悲观厌世。现代科学证明过度悲伤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癌症。

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过度的情绪反应对身体伤害之大,懂得养生的人要会使七情调和,不要超越情感的极限。“静则神藏,躁则神亡”,只有身心清静,才能精神内守。如果心情浮躁,就会使精气外泄,甚至神气消亡。

养生注重养德。

讲究养生之道,必须注重道德修养。养生贵在养性,而养性首先即要养德。古代学者早就提出“仁者寿”的理论。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孙真人卫生歌》说得好:“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这是修身养性的至理。与此相反,缺乏道德修养的人,特别是那些被名利枷锁捆住手脚的人,常常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他们往往会未老先衰,自然难登“仁寿之域”。

唐代著名禅师石头希迁又被称为“石头和尚”,91岁时无疾而终,谥号无际大师。希迁曾为世人开列十味奇药:“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米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服用方法为:“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密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

希迁的养生奇方其精要在于养德。养德“不劳主顾,不费药金,不劳煎煮”,却可祛病健身,延年益寿。德高者对人、对事胸襟开阔,无私坦荡,光明磊落,故而无忧无愁,无患无求。身心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之中,必然有利于健康长寿。

古人认为要达到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必须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安于平淡的生活,不要追求过分的物质享受,不要与别人攀比,更不要有非分之想,要随遇而安,心安理得,才能知足常乐,情志舒畅,并达到较高的道修养。

【专访总结】

纵观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身心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工作和生活中诸多的压力长期无法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无处宣泄,亚健康和抑郁症成为都市人的多发病。其实,我们如果能够按照《黄帝内经》教诲的那样“恬淡虚无”,稍微降低对物欲的追求,就能够给自己减压,从而达到精神内守,身心愉悦。人生苦短,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是迷失在物欲横流中,身心疲惫,还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在了解了中医情志养生的精辟理论后,大家一定会有新的认识,并将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