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奇境
20004700000008

第8章 别有洞天:认识心理现象(8)

赵王李德成想考验考验相士的眼力,便让妻子滕国君穿戴歌女的服饰,混在其中,然后让相士来加以辨认。滕国君同其他歌女的穿戴完全相同,要想从穿戴上认出她是不可能的,而相士又从未见过滕国君。怎么办呢?相士想了一阵,突然说:“滕国君的头顶上有一团黄色的云气。”话音刚落,只见有一女子仰头向上张望,其他女子都好奇地向这女子头上看去,相士立即辨认出“这女子”就是滕国君。

在这三则故事中,卡拉高兹、孙膑和相士都是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控制法。他们善于摸清国王和国君在不同的处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善于设计出使他们能够暴露出自己特殊心理的方法,从而取得了最佳的控制效果。

什么因素决定着我们做出决定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将心理学知识引入经济学,并因此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用微积分经济学回答了这样的问题:什么能让人幸福,或者起码少一点不幸?什么因素决定着我们最后做出决定?

卡尼曼得出的结论看上去颇为荒谬,甚至违反直觉。

1996年,卡尼曼做了一个最为有名的实验,他研究了682名做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这种检查是把一个可伸缩的管子伸入肠内,同时往里面吹气,以使结肠镜(其冰凉的电子眼旁边有一个小小的解剖刀)能切取任何可疑组织。结肠镜检查往往要持续一个半小时,虽然事先要做镇静止痛,但身外之物在体内穿行仍有疼痛感。不想做这种检查的患者有一个替代方法,吃钡餐再照X光。这个办法很难受,但无疼痛感。

卡尼曼的实验是,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病人的结肠镜检查稍做延长,即检查结束后,先不抽出管子,而是静静地放一会儿,这时候病人会感到不舒服,但已没什么大痛。

做延长检查的病人(不管开始阶段有多么痛苦)事后都反映不错,觉得下次选择还是要选结肠镜而不是钡餐和X光。而那些没有延长检查的病人下来后则大叫道:“真像下地狱啊。”

卡尼曼由此得出结论:我们在评价某种经验时,有时间长短的因素。也就是说,最后阶段的痛苦(或欣悦)程度决定了我们对整个事件的记忆与评价。这对我们预期某种决策以及每天利用这一“捷径”做出上百个决定极为有用。

“红线”划在“危险”边缘

这是一座天然海滨浴场。海滩上铺满了晶莹剔透的细沙,厚厚的、软软的,赤脚踩上去说不清有多么舒坦。

从海边向海里游去,大约一百七八十米就到了“禁区”。所谓“禁区”,就是说,这一百七八十米之内的海底是平缓的、安全的,水深处最多不过一米七八;而在一百七八十米之外,海底就像山崖一样,突兀的、笔直的。齐刷刷地深入下去,深不见底,深不可测。此处水温骤然下降摄氏十几度,且有鲨鱼出没,十分危险可怕。据说,每年盛夏时节,这里都要发生多起游人溺亡事故。

后来,海滨浴场为安全考虑,在大约一百米处的海面上拉起一道“红线”,告诫游泳者“到此为止”,不要再向前游了,否则就有生命危险。为什么不把“红线”划在一百七八十米处,而定在一百米处呢?管理者说,这样做是为了留有余地,保险系数大一些,万一有人越过“红线”,还有七八十米的“地带”是安全的,不至于一过“红线”就会发生什么事故。如果出现什么险情,抢救也来得及。可见,管理者的用心是良苦的。然而,令人不解而又难以想象的是,“红线”标出后,仍有一些胆大妄为者不听招呼,独闯“红线”,铤而走险。有些人还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从这红线过去还有几十米才到危险区哩。”自以为风平浪静,保险得很。殊不知,那七八十米的“安全地带”并不是那么“安全”的,有人游着游着就一下子滑进了“万丈深渊”,再也上不来了。

后来又有人提出,干脆把“红线”移至一百七八十米处,一点“安全余地”都不留,过线即是“鬼门关”。如此“警戒”,果然奏效。从此,再也无人敢冒生命危险去越过“红线”了。

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意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这使人联想到罗斯福总统的夫人与萨尔洛夫将军的一次对话。

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在本宁顿学院念书的时候,打算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以补助生活。她的父亲为她引见了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当时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

将军热情地接待了她,并认真地问:“想做哪一份工作?”她回答说:“随便吧。”

将军神情严肃地对她说:“没有任何一类工作叫做‘随便’。”

片刻之后,将军目光逼人,以长辈的口吻提醒她说:“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

如果人生没有目标,就好比在黑暗中远征。人生要有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个年度的目标,一个月份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崇高越直接,他进步得就越快,对社会也就越有益。有了崇高的目标,只要矢志不渝地努力,就会成为壮举。

如果将心理学家的结论用哲人的语言来表达,那就是:“伟大的目标构成伟大的心灵,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

适度的恐惧是生命的良药

动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把野龟、老虎自动关进动物园,改善它们的生活条件。结果发现,它们的寿命大大缩短。野龟的寿命约为150至200岁,而在动物园里,只能活到80岁。野生的老虎寿命约为100岁,但圈养的老虎只有20至30岁的寿命。

由此,他们得出结论:紧张,适度恐惧,生存的挑战对动物来讲不仅不会缩短它们的寿命,反而能把它们磨砺得更加坚强。

在经济领域中,这几乎是一条铁定的规律。成功总是产生于苦难之中。许多创造奇迹的公司,都是在生存的压迫下脱胎而出的,许多经典的管理办法,几乎都是在困难中找到的。成功到来之前,没有人能发现成功的模样。从某种意义上说,困难,甚至绝望就是成功的外套,把外套脱去,成功就在面前了。

英特尔公司是世界微处理器最大的生产商,它的缔造者格罗芙曾被美国《时代》周刊授予世界风云人物的称号。

当媒体访问这位世界信息产业巨子,问他成功的原因以及创业过程中为什么做出那么多石破天惊的决策时,格罗芙的回答让人吃惊:“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成功,我只有恐惧感,每天都生活在这种恐惧之中。”

无独有偶,中国的海尔公司总裁张瑞敏也有类似的一段话。他在谈到海尔公司的发展和未来时说:“这些年来,我总体的感觉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惧’。市场竞争太残酷了,只有居安思危的人,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如果每个海尔人都惧怕自己会失败,就必然会创出市场。”

在生活中,这个规律同样适用。心理学家说紧张是健康的良药。他们经过研究发现,战争年代慢性病的发病率很低,而在和平时期,慢性病就成了现代人生命的杀手。因为长期处于安宁的环境,养尊处优的人,其健康状况就会因为环境的急剧变化而下降。

紧张、困难、适度的恐惧是一剂生命的良药,也是一个人成功的一剂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