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汇率战争
20005200000015

第15章 笼罩在美元阴影下的世界(1)

荷兰的花卉,瑞士的钟表,意大利的时装,法国的香水、葡萄酒,德国的啤酒、相机,日本的动漫和电子产品,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多少年来,世界各国都曾以自己的独特物产和传统工艺闻名世界。而如今,与这些传统产品一起,各国的制造业生产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争奇斗艳,为世界贸易添了一抹浓郁的异域风情。那美利坚合众国呢?其出口产品又有哪些代表呢?可能有人要说,福特的汽车,好莱坞的电影,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汉堡包……没错,我们可以列举很多很多,的确,这些也都是美国特色的东西,但是,它们却又都不是美国最好的出口产品。美元,也只有美元,才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大量进口的“生存必需品”,是美国最畅销的出口产品。

1.美元是美国最好的出口产品

美元是什么?有人要反问,美元还能是什么?钞票呗!没错,在普通老百姓眼里,美元就是一种能拿来购买生活所需品的钞票。不过,在政治经济学家的眼里,这看起来花花绿绿的纸就不那么简单了。要了解其不简单之处,就在于搞清楚美元是如何成为世界各国“生存必需品”的。

在之前的介绍中,我们已经详细了解过美元和英镑较量的全过程,也知道了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内容。由此,我们知道,在金本位制的体系里,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从此,美元便开始其新世界货币之王的梦幻日子。不过,特里芬难题很快惊醒了美国人的黄粱美梦: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大量的美元作为结算货币,而美国大量付出美元的结果就是国际收支逆差,高额的赤字,不但让老大的面子上很是无光,更使得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不足。同时由于黄金产量的缓慢增长,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比价早就岌岌可危。由此,全世界爆发了几次美元危机,高举美元大量兑换黄金的人们几乎把美联储的门给挤破。

于是,“痛定思痛”,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1971年,尼克松总统单方面宣布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从此美元成为一种不兑换纸币,却仍然是世界上诸如黄金、石油等关键物资产品的定价货币,而且仍然担任着世界金融体系中的首要储备货币的角色。在成功逃离黄金的束缚之后,美元终于成为了闲云野鹤,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按照美国的利益来支配世界。其实这就是美元霸权的真正开始,要说之前的强权英镑还是建立在金本位制的基础之上,英国还必须在兑换黄金的紧箍咒下支配世界,那美元,从“尼克松冲击”之后,就不折不扣地成为了不受任何约束的霸权货币,而不受约束的权力滋生恐怖的破坏力,随后的世界经济,开始蒙上了一层美元阴影。

失去了任何控制的美元,就像是荒郊的野草一样疯长,可笑的是,世界各国还必须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工具囤积财富。也只有美国,才能堂而皇之地生产并销售不需要黄金支持的美元。美元霸权下的世界贸易是一种这样的游戏:美国发行美元纸币,世界上其他国家生产美元纸币可以购买的产品。这个生意是那么划算,生产一种纸张,来换回各种物资、劳务、服务,这样的无本买卖似乎是天方夜谭,但又是实实在在。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无本万利的生意是怎么做成的?

从“牙买加协议”后,浮动汇率制度就已经走上了历史舞台,而1991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冷战格局土崩瓦解,金融管制便进一步放开,全球化的步伐逐步加快。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Internet的普及应用,以电子网络操作跨国界资金流动的方式成为国际外汇交易市场的主要手段,这更使得一国货币在不受管制的市场上遭受投机性和操纵性攻击可能性加大。为此,世界各国的央行必须获得并持有相应数量的美元储备,以应对可能面临的威胁。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某一国货币贬值的市场压力越大,其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储备势必越多。全世界的央行中,只有美联储不存在这种压力,因为美国可以不受限地任意印发美元。这就为强势美元提供了内在的支持,反过来又促使所有的中央银行持有越来越多的美元储备,使美元更为坚挺。

一方面,在美元霸权下,美元成为外国央行的保护伞,而另一方面,美国最乐意做的事情,就是把长期国际收支赤字转变为以美国国债为代表的各种债务泡沫。自1991年以来,金融全球化使美国债务像滚雪球般不断增大,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具有最大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而其双重赤字均是以美元纸币融资的,而美元不仅继续充当国际贸易的主要储备货币,而且更重要的是继续充当国际金融的主要储备货币。由于美元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而以美元标价的各种产品价格日益攀升,于是美国债务和资产的持有人似乎得到了高额回报和更大的刺激。可惜,这只是名义上的,或者是账面上的。而通过出口辛辛苦苦积累了巨额美元储备的国家,却并不能将这些钱消费在国内,因为理论上来说,美元只能投资于以美元标价的资产。所以,大量通过贸易顺差赚取了美元的国家,又纷纷把手中的美元投资到了美国,用来购买各种以美元标价的海外资产。这还不算完,以想象力闻名世界的美国人,又在美国国债之外创造出了各种花样的债务产品,其中次级债就是其向国外推销的产品之一。比如,我们中国就有六家银行购买了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并在金融海啸中损失颇大,那是后话。由于这些债券利息颇为吸引人,极大地吸引了私人和非银行机构的投资者,外国中央银行也趋之若鹜。由此,真正的财富重新又流入美国,进一步刺激发展了美国的经济,也抑制了由于美国滥印美元可能导致的通货膨胀。在好莱坞的电影中,我们常常为美国人富裕的物质生活震惊,常常赞叹于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更是每每哀叹:“连美国的月亮都比别国的圆”。其实,淳朴的人们哪里知道,全世界都在为美国人的超前消费买单,甚至,在为美国举债发动的各种战争买单。

在这种奇怪而又荒谬的逻辑中,在美国,普通老百姓也不愿意再进行储蓄,“没有枪,没有炮,自有敌人给我们造”,在这里成了“没有钞,没有票,自有朋友给我们送”。一个泡沫紧跟着另一个泡沫出现,一种还贷被另一种贷款取代,疯狂的消费狂潮直接造就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繁荣。在克林顿当政时期,以出口为导向的各个国家,以低福利低工资为代价换来的美元,源源不断地涌入到美国。这使得美国可以在新领域尝试一次新的科技革命,以计算机、数字电讯业和金融服务业为两大支柱,美国经济再次在伊拉克战争后实现了腾飞。财富增长的速度几乎与美国印发美元的速度媲美,而没有任何通货膨胀的惩罚。世界各国生产出最优良的,自己消费不起的产品送到美国,换来一堆满足美国政府和消费者负债需求的纸张,继而将这些财富再次投入到美国。在这种模式下,不只是产品和劳动力,竟然连资本都来自被剥削的一方,这远远超出了很多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多么美妙的循环,美元作为美国最好的出口产品,让美国汲取了全世界的养分,换来了数不尽的财富。

既然如此,对于美国来说,美元自然是多多益善了,不过美元作为一种货币,也不能是随意印发的,否则会引起这种货币的贬值,而过度的贬值更会导致信任度的下降,如果美元不再被人信任了,那还有谁会再去想得到呢?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便是明证,2001年以来,由于反恐战争的庞大开支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发行的各种期限的国债纷纷到期,以及越来越大的利息支出,迫使美国发行更多的国债来替换老国债。从1913年到2001年,美国在87年里一共积累了6万亿美元的国债,而从2001年到2006年,短短的5年多的时间里,美国竟增加了近3万亿美元的国债,美国联邦国债总量已高达8.8万亿美元,并以每天25.5亿的速度增加着。美国联邦政府的利息支出已在政府开支中高居第三位,仅次于医疗健康和国防,每年高达近4000亿美元,占其财政总收入的17%。

资不抵债最终引发了次贷危机,更像瘟疫一般传遍全球,购买了大宗美国债务和金融衍生品的经济体瞬间损失掉无数的财富,说到底,这其实也就是美元泛滥的恶果。所以说,如何稳妥地达到目的,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命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不能常做的。当然,美国的金融集团和其控制下的美国政府有一个根本原则不会改变,那就是希望美元洒遍全球。美元的势力范围越大,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人群越多,美元在世界货币总量中所占比例越大,美国货币之王的宝座就越发稳固,美元经济对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货币政策的控制力越强,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也越大。可以说,让美元成为世界唯一货币就是美国人的终极梦想。那么,为达成这一梦想,美国都是用哪些手段不断制造世界对美元的需求呢?

(1)从国内入手,扩大内需,刺激和促进美国经济快速发展,从而激发美国国内经济和社会对美元需求的增加。没有本国经济做后盾,美元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美国经济的发展是美元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是促发美国对美元更大需求的根本点。以国内作为依托,强力推进美国国民经济发展,制造旺盛的美元需求,这是必须首先考虑的选择。

(2)让美元走出国门,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人们的货币选择。这也是制造美元新需求的重要手段。扩张美国和美元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一直是美国政府考虑外交问题的第一原则。美元在近二十年中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扩张势力范围的大好机遇:一个是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崩溃,使美元有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美元在东欧和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长驱直入地进入和占领了那些原来由苏联统治时期留下的货币市场空档。在欧元诞生前,选择美元作为国家和企业的外汇储备和家庭外汇储蓄,几乎已经是那里的人们的不二选择。即使在欧元诞生后,由于美元的先入为主,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欧元也难以与美元势力抗衡。

另一个契机则是中国的崛起。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对外贸易巨大的交易额需要用美元结算,贸易顺差赚取的外汇需要用美元来储备,尤其在欧元诞生前更是如此,这也极大地刺激了世界对美元的需求。

(3)增加世界资本市场上的国际商品用美元结算的品种,使世界对美元的需求量的激增。目前世界上美元的需求量,主要依赖于资本市场的国际商品交易。过去,世界资本市场的国际商品非常有限,这显然无法满足美元自身繁殖的欲望,但是金融家就像变魔术般地创造出现在数不清的国际商品的品种,这里面不但有实物产品,更有品种繁多的虚拟产品。有了这么多的国际商品,自然也需要更多的货币去交易。而如果这些数不清的国际商品都用美元结算,自然刺激了庞大的数以亿计的美元供应量。不断开发新的用美元结算的国际商品种类,也是美元强势扩张的重要法宝,是美国控制资本市场和世界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4)在世界上不断制造事端,用美元和美资援助,制造新的美元需求和美元经济增长点。为了美国的长远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军事利益,美国总是在他们认为需要的时候,在世界各地制造事端,或支持分离主义,或以民族、宗教为借口插手别国内政,或者在邻国之间制造战争威胁,甚至挑起局部战争。长久以来,通过不断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力量进行援助,成为扩张美元需求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这种援助有的是用美元直接援助,更多的是用美国生产的武器装备和生活物资援助。后一种援助,往往是一举两得:会对美国的国民经济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又刺激了美元的需求。同时那些接受了美元或美资的援助的国家或地区,会进一步开放本国市场,购买美国产品,从而给美国和美元经济带来长远的利益回报。

(5)不断在全世界各地发动各种战争。在国际上四处挑起事端有时候还无法满足美国金融财团的胃口,毕竟费时又费力,还不见得效果多好。最直接的、最见效的就是直接出动世界上最昂贵的战争机器——美军。巨额的军费开支,必然导致对美元的巨大需求。中国老百姓一般对美国发动或参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比较熟悉和了解。其实,美国自1945年以来至今,在海外进行的战争已经超过170多次。这些战争无一例外需要大量的美元的投入,而且,有些战争的费用还是由美国的盟国所支付,例如,美国发动的推翻萨达姆政权的伊拉克战争,日本、加拿大等盟友便垫付了大量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