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20005900000022

第22章 影响力的传播(14)

《钢铁侠》

由五角大楼援助拍摄的影片《钢铁侠》(含有特许经营项目2008—),其情节只是略微复杂一些。空军上尉,国防部《钢铁侠》制片项目负责官员克里斯蒂安·霍奇评论说:“空军要有摇滚乐明星那样的表现。”在影片中,洛克希德式军火生产商头面人物托尼·斯塔克(小罗伯特·唐尼饰)前往阿富汗,向美军指挥官展示新近生产的武器系统。斯塔克的军方护运车队遭到恐怖分子伏击。随后恐怖分子对斯塔克进行拷打,并强迫斯塔克在他们的山洞营地里为他们生产武器。斯塔克将计就计,打造了一套金属材质的超级服装样品,并用它杀死了抓获他的敌人,逃出魔掌。回到美国后,斯塔克宣布他的公司要停止武器生产,因为他“要向世界提供更多的产品,而不是把东西炸个稀巴烂”。紧接着,他又着手打造出一套增强型服装样品,成为一名“钢铁侠”,从此开始在阿富汗执行击杀恐怖分子的重要使命。影片《钢铁侠》颇能打动观众情感之处在于:自称“夺命商人”的斯塔克改变了他对于军火生产原来抱有的那种无忧无虑的态度。有几位影评者被这种奇怪的自大态度所蒙骗。这部影片先后被几位不同的影评者评论为具有“数个反战与拯救主题”,是一部“和平主义宣言”,“军事上的反战获利之作”,钢铁侠本人则“是一位和平主义超级英雄”,因为他“躲避军火生产以拯救人类”。对这部影片进行如此解读,实际上忽略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斯塔克仍在继续制造武器,只不过采用了更多的高科技手段,而且作为他本人攻击性盔甲的一部分被秘密地制造出来。斯塔克本人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大规模杀伤武器。只要这种能力仍然仅仅掌握在美国人手里,上述情况就会作为一则特大新闻被披露出来。使斯塔克感到遗憾的是,他看到有些美国青年就是被他制造的武器杀害的,而他制造的那些武器的目的却是为了保护他们。这也是他所说的“他已经成为一个毫无责任感,为所欲为的社会集团一份子”这句话的基本含义。

除了不想再单方面杀人之外,斯塔克的大马士革之旅确实已经缩短了路程。这部影片只不过仍然幻想着美国能够把敌手炸得粉碎,而自己却不遭受任何惩罚。

《终结者》

其他科幻影片更加强调(仍然使人难以信服)以进步的政治主张作为自己的表现内容。以《终结者》为例(该片带有特许经营项目)。《终结者》被有些影评者称为具有“反核战争”与“反专制独裁”主题内容。前三部同名系列影片确实体现出这样的思想内容,但是从第四步同名影片开始,《终结者》系列影片就由国防部共同参与主题内容的选择与确定过程。结果,第四部《终结者》就更加直接维护美国军方的利益。在这里我主要选择阐述2003年和2009年拍摄的《终结者》主体内容,因为这两部续集最能说明《终结者》系列影片对于美国在世界其他更广泛地区所起的作用持有何种态度。

《机器的觉醒》(2003)把故事背景设置在当代,讲述美国军方计算机系统“天网”刚好具有自我意识,正在传播一种全球性的病毒,旨在按照其原有计划发动一场针对人类的毁灭性核袭击。一群人类幸存者把经过重新编程的T-101终结者机器(阿诺德·施瓦辛格饰)在时间上从未来派遣回来,以保护约翰·康纳和卡瑟林·布鲁斯特,因为他们二人注定要领导一场针对机器人的成功战争。与此同时,机器人也派回了一位女性T-X终结者,(克里斯蒂娜·洛肯饰),要杀掉约翰和其他一些潜在的人类抵抗分子。

影片《机器的觉醒》把美国部署核力量描述为由盲目信赖技术和穷兵黩武的当局而引起的重大失误。居于军工集团核心地位的是柔弱的罗伯特·布鲁斯特。身为网络研究公司(CRS)自动武器部程序主管,他在五角大楼上司的威逼之下,被迫部署了美国军方计算机系统“天网”。

影片《机器的觉醒》几乎没有说明有何理由创建一个规模如此庞大、技术如此先进的军工集团。例如,在《变形金刚》和《钢铁侠2》这两部影片中,均未明确提及来自北朝鲜的“威胁”。同时影片中也暗示,创建这样一个军工集团关系到五角大楼“提供资金”的一贯做法,这等于影射CRS公司那样强大经济利益实体的重要性。“天网”军方计算机系统使人想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张旗鼓地支持研发的太空武器系统,当时里根总统投资数十亿美元研发“星球大战”军事技术。《终结者》系列影片以怀疑的目光看待这些成果。在《之终结者2:审判日》(1991)这部影片中,我们的主人公甚至成功捣毁了一座重要军工设施。

尽管如此,《机器的觉醒》这部影片的批评审视内容仍然非常有限。与往常一样,我们仍然同情美国人,从流浪者康纳到技术官员布鲁斯特都是我们同情的人物。另外,就影片中赞同的政治哲学而言,大体上并未超出勒德主义[1]和活命主义(Survivalism)的思想范围。影片中也没有任何情节表明在现实世界中,在影片拍摄制作和发行放映的过程中,美国卷入了阿富汗和伊朗有争议的敌对行动,也未表明美国正在调整其核武器政策,允许在出现“意外军事动向”和其他新情况时动用核武器。

在影片《机器的觉醒》当中,核战争最终来临时呈现出不可避免之势,一切都见分晓。在“完成使命”这场戏中,我们的主人公安全无恙,T-X终结者被消灭。在其他核掩体中栖身的人们,正在通过无线电波取得联络,此时我们看到导弹射向天空,越过金色的谷地,在来自外部空间的美丽蘑菇云中猛烈爆炸。影片中的最后台词“战斗刚刚开始”引导着观众想象着这些人物的未来。果不其然,影片中的故事情节继续演绎在电视连续剧《终结者外传》当中(2008~2009)。

第四部影片《终结者:拯救》(2009)明显地转而支持政府当局的叙事表现内容,尽管此前持有保留态度。国防部提供了相应援助,影片在克尔兰空军基地拍摄。该片的一个中心主题是约翰·康纳是应该优先考虑对造反的机器给予决定性军事打击,还是应该首先救助那些被捕的人类成员——他们后来被终结者们埋葬掉了,颇有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阴影。

对于发生全球核浩劫5年之后的世界来说,幸存者们出奇地健康,更不用说多长了一些体毛了。人们在洛杉矶大街上闲逛,美国潜艇在水下巡逻,美国空军仍在空中执行正常任务。辐射中毒似乎并未引起人们多大关注。即使在影片情节发展过程中又发生两次核爆炸,人们仍然我行我素,不予关注。与此同时,在现实世界中,那只60多年来一直象征着核威胁程度(由《核科学家公报》评估)的末日大钟指向还差60分钟即到午夜的时间上,——午夜,意味着“灾难性的大破坏”。这些情况对于导演约瑟夫·麦克金蒂·尼克尔来说似乎根本就不算什么问题,因为他可以将“不可思议的事情”变得平常无奇。

在广大公众极为关注核武器的那段时间里,影片《海滩》(1959),《之后的一天》(1983)以及英国影片《火线》(1985)均描写过核冲突爆发之后的荒凉沉闷世界景象,由此揭示了核冲突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甚至前三部《终结者》影片中出现的超前叙述内容也隐隐暗示出一副恐怖的未来图景,充满着痛苦、贫困,人们还临时打起了游击战争。相比之下,制片人杰弗里·西尔瓦解释说,国防部“大力协助拍摄《拯救者》,因为他们认识到如果未来发生影片中所描写的情况,无论如何军队仍然是那些为我们提供保护的男女军人”。

《拯救者》对核战争所作的净化处理式的描写再次表明,为了照顾对影片拍摄提供支持的政府部门的利益,制片人会如何删改影片中的政治敏感内容,甚至不惜以牺牲影片的真实可信度为代价。

《火焰末日》

在许多方面,《终结者:拯救》借鉴了影片《火焰末日》(2002)的拍摄手法。《火焰末日》想象人类遭受群龙的威胁。如同《拯救》一样,克里斯蒂安·贝尔再次扮演一位抵抗者领袖,为在爆发过核战争的世界求得生存而奋勇战斗(政府当局企图对群龙进行核打击,但是收效甚微……也许该片续集将表现政府当局采用白磷消灭小精灵)。尽管《火焰末日》的故事发生地点是在英国北部,但是影片中出现了以高科技武装起来的美国勇敢屠龙者飞行中队,说服那些消极等待困境结束的英国人冒着公开交战的风险,勇敢战斗,赢得胜利。美英联手出击,自然大获全胜,迎来一个光明崭新的明天。

《星际迷航》

电视连续剧《星际迷航》及其衍生系列影片把故事叙述时间设置在数百年后的未来岁月,讲述企业号星际飞船的冒险故事。这艘星际飞船归属于行星联盟旗下的武器力量星际舰队。自从同名的电视连续剧首次在1966年公开播放以来,评论者们就已经认识美国人对外政策主题在目前放映的《星际迷航》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意义。尼克拉斯·伊万·萨兰塔克斯运用最初的制作文献来增加评论分量;他认为《星际迷航》一直以讽喻的方式对美国参与国际事务进行颇有思考分量的评论。

《星际迷航》系列影片(带有特许经营项目)当中含有最为明显的政治评论内容的一部当属1991年拍摄的《星际迷航六:未知的国度》。这部影片同冷战结束有明显的类比相似之处。(大多数影评者持有这种看法)。影片编剧兼著名演员伦纳德·尼莫伊(斯鲍克博士)曾经说过,他要让这部影片讲述“柏林墙在太空中倒塌”的故事。虽然这部影片的确对冷战政治进行了颇有思考份量的评论,但仍然局限在狭隘的思想意识之内,只在很小的程度上摆脱了有位论者所说的《星际迷航》特有的“反动怀旧情绪”,企图改变世界。

在《未知的国度》这部影片中克林贡人发现,再过大约50年他们就会完全耗尽自己的臭氧层。他们的唯一选择就是加入行星联盟,这意味着要结束长达70年的敌对状态。詹姆斯T·克尔刻上将(威廉·沙特纳饰)及其手下船员奉命协助谈判,然而和平谈判很不顺利。针对克林贡人的一次神秘袭击似乎就是企业号星际飞船所为,杀死了高等委员会成员戈尔康(大卫·瓦尔纳饰)。为防止形势发展失控,克尔刻和指挥官伦纳德·麦考伊(迪弗莱斯特·凯利)飞速登上克林贡人那艘遭到袭击的飞船,结果受到审判,被判犯有暗杀罪。他们被送到一个非常寒冷的劳改营,但随后又设法逃了出来,并且发现由克林贡人张将军领导的克林贡人和行星联邦两处社会中的一些成员密谋使两个种族之间的战争继续打下去,采用隐身技术陷害克尔刻。张将军企图带头直接攻击企业号飞船,但是遭到毁灭性打击。克林贡人和人类终于在一次和平大会上联合起来。

美国控制下的这个行星联邦实际上包括一些各式各样的世界和文化,他们彼此尊重、宽容并欣赏各自的差别。美国企业号星际飞船是一艘负有和平使命的军事飞船,“探索新奇世界,寻找新的生命和新的文明”。虽然企业号飞船上的船员对于克林贡人那样的异己他者怀有强烈的排斥情绪(克尔刻最初表示,星际联盟应该让克林贡人社会灭亡),船员们并没有采取相应的行动。克尔刻和麦考伊飞速登上克林贡人的飞船,企图挽救戈尔康的生命,结果使自己陷入险境。在影片结尾处,克尔刻、麦考伊和其他一些人终于明白,他们对克林贡人抱有的消极情绪带有太多的吹毛求疵色彩。

有迹象表明,私人利益也在影响着美国的行动。除掉戈尔康,使两个种族之间的战争继续打下去这一阴谋的背后策划者,就是“那些可能因为和平局面而遭受损失的人”。这直接将美国动用武力同其主要利益联系在了一起。然而,在影片中那些有罪过的美国人从未露面,我们只能看到一份不长的名单。相反,影片的唯一重点表现对象表示那位疯狂的张将军,他在攻击企业号飞船时大谈特谈战争带来的快乐。

不出所料,影片中的敌方几乎没有得到正面同情描写。甚至在描写那些表现顺从的克林贡人时,他们也不讨人喜欢。在克尔刻和麦考伊的公审大会上,克林贡人笼罩在黑暗中,像一群动物那样高声叫喊。同样,在劳改营中他们也没有独立的声音,只是到处闲逛,敲打东西,发出猪一样的咕噜声响。他们的傲慢领导阶层就是以张将军为首的小集团,一心只想打仗,时刻准备屠杀自己的民众,以达到政府虚无主义目的。影片中对苏联的类比暗示也变换为对中国的影射指责。大卫·伯纳迪指出,张将军就是“脸谱化中国的翻版再现”,其中便有“黄祸”(西方人对亚洲人的蔑称)和傅满楚(英国近代小说家萨克雷·罗默笔下的邪恶华人主角)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