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20005900000026

第26章 影响力的传播(18)

《惊爆十三天》

《惊爆十三天》取材于1962年10月间古巴导弹危机的在案记录证据。五角大楼对于影片剧本反应不佳,指责对被击落的U-2侦察机的描写,以及对库蒂斯·勒梅将军和麦克斯韦·泰勒将军(两人均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人物刻画“手法愚蠢,表现出好战倾向”。影片对当时的军方的确持有强烈的批评态度,但是最后仍然赞同美国武力以及动用美国武力的合法性,甚至包括动用核武器的权利。相关资料显示,《惊爆十三天》同肯尼迪家族有过一些合作关系。这不足为怪。

《惊爆十三天》这部影片中的大部分剧情行动都通过美国总统特别顾问肯尼·奥多内尔(凯文·科斯特纳饰)的眼睛审视观照。美国U-2侦察机拍摄的照片显示,苏联正在古巴部署核武器。一旦正常运行这些核武器,就会使苏联拥有对美国本土突施第一次先发打击的能力。库尔蒂斯·勒梅(凯文·康威饰)将军领导下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对古巴实施军事打击,这将会导致对古巴的第二次入侵。约翰·F·肯尼迪总统表示难以接受,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使莫斯科进行报复,有可能升级为全球核战争。随后,肯尼迪总统对古巴实施“隔离”制裁,最终有效地阻止了大部分苏联船只靠近古巴。然而,肯尼迪总统最终也被迫从土耳其撤出美国核武器,在结束僵局的一宗秘密交易中保证不入侵古巴。

影片中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被描写成咄咄逼人的反共人士,他们把战争视为合法有效、能派上用场的政策工具。奥多内尔宣称,他们“需要打一场战争”以挽回曾在猪湾惨败的面子。影片明确表示,这样的立场有可能导致灾难的后果。勒梅被描写成一个战争贩子,兴致勃勃地一心想打击在美国“后院挖墙脚的大红狗”,对于战争后果表现出傲慢无所谓的态度。而与此同时,影片也希望我们接受军事当局和文职政府一同宣传的理论,即“绥靖政策只能使侵略者变得更加侵略成性”;无论如何,必须从古巴撤出导弹,否则世界将被拖入战争。正如在《红潮风暴》中亨特对拉姆齐所说的那样,奥多内尔也同样解释道,五角大楼打算立刻动用武力的愿望最终可能会证明“很有道理”。

《惊爆十三天》以热情洋溢的笔触描写了美国民政当局,非常吻合肯尼迪总统当政千日所开创的“肯尼迪王朝时期”亲民形象。“肯尼迪王朝时期”这一说明最初由肯尼迪总统的演讲稿撰写人小亚瑟·施莱辛格和西奥多·索伦森宣传推广,至今仍然出现在广受欢迎的影视作品当中。比如电视连续剧《肯尼迪》(1997)、电视影片《肯尼迪》(2002)以及影片《鲍比》(2006)。在《惊爆十三天》这部影片中,甚至连苏联大使阿纳托里·多布里宁(艾里亚·巴斯金饰)都说肯尼迪和鲍比是好人。

奥多内尔演绎“普通人”的角色,可使我们观众有机会一睹肯尼迪兄弟合作内幕。影片中的肯尼迪兄弟不是守口如瓶的交往伙伴,而是让我们观众和奥多内尔一同走进他们的生活,因此也提升了这一时期开放政府的传奇形象。他们愿意使世界和自己的国家摆脱狭隘的利益。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肯尼迪兄弟代表着美国这个国家,即代表着这个“自由世界”,它反复强调“偷袭”不符合美国价值观。我们知道,这与历史记载大相径庭。

美国人,尤其是美国执政当局,是影片中的主要受害者。其余的美国人则被大大忽略了。更不用说俄国人、古巴人和世界其他各地的人了。高级官员都表现得承受着巨大压力。总统在服用止痛药,无法安眠,而且三番五次地表示在这个时候担任总统缺少乐趣。鲍比也感到有压力,表现得即显眼又残忍。他常常含着眼泪说,那不是他的自然本色。影片结尾处,美国总统向那位阵亡的空军士兵默哀致敬——士兵的棺椁上覆盖着美国星条旗,画面上频仍地闪现着人们充满敬意的悼念镜头。

与此同时,苏联人表现出奸诈的一面。奥多内尔把苏联人的导弹同攻击珍珠港的船只相提并论,进而把苏联同日本帝国联系在了一起,似乎一场攻击已经开始。向美国主动示好的苏联间谍后来证明是个诱饵。苏联大使馆笼罩在不祥的气氛当中:四周一片黑暗,标志性的锤子镰刀图案旗帜随风飘动,滚滚浓烟从烟囱中冒出——大使馆里正在焚烧文件,为战争做着准备。

有些著名历史学家对影片中表现的那十三天的看法,颇能显示出《惊爆十三天》的叙述情节对肯尼迪政府表现出多大的敬意。影片错误地把古巴导弹危机描写为由美国无端挑起,由肯尼迪兄弟最后出手才得到解决。

事实上,在菲德尔·卡斯特罗在1959年1月推翻古巴独裁者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将军以后,莫里斯·莫里就说过,由中央情报局监督的轰炸行动,以及由此前活动在美国的“古巴流亡人士燃火引导的空袭事件大大增加了”。罗伯特·肯尼迪领导着一个最高级别多机构合作行动小组,监督代号为“獴”的行动计划。该项行动计划于1961年末启动,内容涉及准军事行动经济战争与破坏活动,旨在推翻卡斯特罗政权。马克·怀特在《肯尼迪与古巴:解密文件历史》当中指出,上述行动计划“自1961年至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始,一直是美国对古巴政策的中心内容”。罗伯特·肯尼迪通告中央情报局,古巴问题是“美国政府的头等大事,其余一切都在其次,要不惜花费时间、精力,不惜动用人力”推翻卡斯特罗政权。“”行动计划负责人爱德华·兰代尔拿出了一份时间表,要在1962年10月引起“公开叛乱,推翻古巴共产党政权”。“獴”行动计划最后确认,在恐怖和颠覆活动奠定基础之后,“要想获得成功,美国就必须进行决定性的军事干预”。也就是说,美国将在1962年10月进行军事干预,其时导弹危机刚好爆发。

雷蒙德·加瑟夫表述得更加慎重一些。他说,在1962年10月之前,尚没有再次入侵古巴的“政治决定和意图”,但是也承认肯尼迪政府领导了“獴”行动计划,并且表示“对于古巴和苏联政府而言,应该关注一下美国在1962年再次对古巴采取激烈的敌对行动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道理”。众所周知,肯尼迪在最后一刻放弃了由中央情报局提出的入侵计划,致使数千名流亡的古巴人于1961年4月在猪湾遭到卡斯特罗部队的杀害。如果美军如奥多内尔所说的那样要挽回猪湾惨败的面子,民政当局肯定也会面临同样的困难。

在古巴危机最紧张的时刻,美国在古巴的行动仍然继续着。10月30日,就在肯尼迪总统和俄总理赫鲁晓夫达成协议几天之后,美国在古巴的行动计划正式取消,但实际上一切照旧。加瑟夫写道,同年11月8日,由美国派遣的“古巴秘密行动破坏小组成功炸毁了古巴的一处工业设施”,而且“苏联只能认为”美国的行动“背弃了在关键问题上的承诺,即美国保证不攻击古巴”。即使在古巴危机结束后,肯尼迪也重新启动了恐怖主义计划。就在他遇刺前10天,他还批准了一项中央情报局提出的由美国雇佣部队执行的破坏行动计划,针对目标是“大型炼油厂和储藏设施、大型发电厂、糖厂、铁路大桥、码头设施,并且在水下破坏码头,摧毁船只”。

政治电影协会把《惊爆十三天》题名为2001年度揭露类获奖影片,但是这部影片忽略并否认那些证明由美国亲自实施,或者策划多次“偷袭”古巴的确凿证据。当时肯尼迪也是知情者,因此在13天古巴危机问题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惊爆十三天》将肯尼迪时代的美国文职政要大权合法化,仅仅批评那些军方领导人仍然陷在二战时期思维行动范式当中而无法自拔(军方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值得称道)。难怪布什政府认为《惊爆十三天》适合在白宫放映,而空军方面却拒绝放映此片。

当年肯尼迪总统的确头脑冷静地处理了为期13天的古巴危机,没有听从参谋长联席会议这群疯子提出的建议。然而,从好莱坞那里谁又能够了解到苏联潜艇指挥官瓦西里·阿基波夫曾经发挥的关键作用呢?是他当时说服其他军官不要发射核弹鱼雷。此前第一任船长已经在10月27日下达过发射命令。奉命执行封锁古巴任务的美国驱逐舰上的官兵当时并不知道,莫斯科派来护送保卫其船队的苏联潜艇携带有核武器。所以这些美国人开始发射深水炸弹,迫使苏联潜艇浮上水面。苏联人把这举动视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端。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馆长托马斯·布兰顿认为,是阿基波夫“拯救了世界”,然而他的事迹却被人遗忘了,并在影片《红潮风暴》当中被有利于美国的一个类似虚构故事情节取而代之。

《惊爆十三天》突出强调在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里动用美国武力的难处。但实际上如同影片《恐惧的总和》一样,《惊爆十三天》也在险些爆发世界性的种族灭绝事件或自取灭亡事件这一问题上,为美国高层领导人开脱责任。影片描写美国上层人士,而不是民众,甚至也不是美国公民,承受着武力强权的重担。只有他们——自由世界的英雄领导者——最终才能够防止灾难,为和平与稳定铺平道路。影片避而不表现实世界中的肯尼迪政府曾经一心想发动秘密攻击,包括蓄意入侵古巴。这种情况在古巴危机以及危机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着。相反,《惊爆十三天》反而人云亦云,在银幕上延续着肯尼迪政府的光荣形象,故而见不到根据鲜为人知的文献记载而拍摄的重要叙事情节。

《义海雄风》

《义海雄风》(1992)如同《惊爆十三天》一样,采取了类似于《红潮风暴》的思想意识路线;而且也像《惊爆十三天》那样,并没有质疑来自古巴的“威胁”这一论调。影片中尼克尔森扮演的强硬派上校企图掩盖这样一个事实:他曾经命令对手下的一名海军陆战队员实施违反正常法律程序的惩罚。他认为这名海军陆战队员在当时同古巴展开的冷战中是个绊脚石。汤姆·克鲁斯扮演的军中律师,以及助理检察官黛米·摩尔二人成功地起诉了上校。影片似乎借此情节批评滥用美国武力的行径。不过《义海雄风》同时也表示军方有能力从内部管理约束自己,而且影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军方是否应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个问题也表明,美国武力在控制一个危险的世界这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有一个事实被完全忽略了:古巴并没有对美国构成任何可能的威胁,尤其是在冷战后的世界。恰恰相反,美国对这个共产党人执政的岛国实施经济、军事制裁达数十年之久。

奥利弗·斯通执导的影片

奥利弗·斯通执导的总统题材影片《刺杀肯尼迪》与《尼克松》,描写美国高层蓄谋通过暗杀“和平缔造者”肯尼迪总统的方式,使美国的战争贩子行径得以延续并不断升级,矛头尤其对准了东南亚地区。主流影评论者把《刺杀肯尼迪》与《尼克松》这两部影片指责为假扮真理的阴谋理论之作。这两部影片对美国对外政策提出质疑,将其表现为军方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产物,而且表现得清清楚楚。这在好莱坞主流影片当中史无前例,非常突出。但是两部影片却又均倾心于神话般的肯尼迪执政的启蒙时代,追昔怀旧,将那时的美国强权政治给予合理化的表现回顾,漠视肯尼迪政府的受害者。

在《刺杀肯尼迪》这部影片中,新奥尔良地方检察官吉姆·加里森(凯文·考斯特纳饰)重新开始对肯尼迪总统遇刺案进行调查。很快,他和他的家就遭到影子政府、反卡斯特罗的古巴人和黑手党势利的威胁。加里森越来越相信,诡称杀手的李·哈维·奥斯瓦德(加里·奥德曼饰)并非真正杀手。某些军政两界精英人物才应该为那起谋杀案以及随后的掩盖真相罪行负责,为后来又发生的数起暗杀罪行负责(比如1968年暗杀鲍比)。后来有位匿名者找到加里森,自称了解个中内幕。这位X先生(唐纳德·萨瑟兰饰)对加里森解释说,是某些当权人物杀害了肯尼迪总统,因为总统要从越南撤军;而那些当权人物却要维护战争经济,不顾别人生命财产的损失。加里森在掌握了这些情况以后,坚持要起诉(结果注定失败)克雷·肖(汤米·李·琼斯饰),此人对涉案的权势人物有所交代,但是隐瞒的实情更多。

影片《尼克松》是描写美国第37届总统理查德·M·尼克松的一部传记影片。该片以水门事件开场——这一事件直接导致尼克松随后下台。尼克松的行为动机来源于朦朦胧胧的个人不安全感,而且他千方百计掩盖真相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涉及同肯尼迪遇刺案有关的某些事件。肯尼迪遇刺身死被认为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古巴进行干预活动的反作用结果。影片表明,尼克松以及当局其他人物也同这些干预活动有关,他们还认识一些有关的犯罪团伙成员(这些人也曾受人雇佣直接闯入水门大饭店)。进而影片认为,这些犯罪团伙成员同暗杀肯尼迪总统的凶手同属一个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