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口才(青少年卷)
20006000000029

第29章 境界篇:学习古人的说话智慧,升华你的金口才(4)

之后,触龙又向赵太后请求能允许他的小儿子在王宫卫队里当一名侍卫。赵太后满口答应。“他今年多大了?”赵太后问道。“今年十五岁了,尽管他现在年纪还小,我却希望在我没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为他安排好立身之处。”赵太后问道:“男人也疼爱他的小儿子吗?”触龙答道:“比起女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哩。”

太后笑着说道:“女人是格外疼爱小儿子的。”触龙说:“我私下里认为您对您的女儿燕后的爱怜超过了对长安君。”太后说:“您说错了,我对燕后的爱远远赶不上对长安君啊!”触龙说:“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必须为他考虑长远的利益。”接着,触龙又举例说当年燕后远嫁,赵太后与她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但每次祭祖的时候却祷告让燕后留在燕国,不要回来,以便使其子女世世代代为燕王。

触龙接着说道:“这大概就叫做:近一点呢,祸患落到自己身上;远一点呢,灾祸就会累及子孙。难道是这些人君之子一定都不好吗?但他们地位尊贵,却无功于国;俸禄优厚,却毫无功绩,而他们又持有许多珍宝异物,这就难免危险了。现在您使长安君地位尊贵,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赐给他很多宝物,可是不趁着现在使他有功于国,有朝一日您不在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所以我认为您对他的爱不及对燕后啊!”

至此,赵太后完全接受了触龙的劝说,说道:“好吧,就按照你的意思把他派到那里吧。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上百辆车子,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也随即发兵救赵,从而退了秦国的大军。”

中国有句古话道:“伴君如伴虎。”在封建时代,臣下进言谏说,稍有不慎就会招致祸殃。而触龙却能以巧妙的方式达到进谏的目的,确实令人称道。

触龙努力制造出来一种和谐的谈话气氛,刚见太后时,“太后盛气而揖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触龙开口便谈让长安君作为人质的事,很可能落入太后唾其脸面的尴尬境地,因为,人在生气的时候,是最不理智的,不但难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且很有可能把对方当做发泄的对象。老到、精明的触龙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见到太后以后,他避而不谈长安君之事,而是先用“缓冲法”,从请安和询问太后饮食行止入手,讲述自己如何调养弱体、增进饮食的经验。这就使太后产生错觉,以为触龙是来探望、安慰她的,从而使太后由“盛气而揖之”到“色稍解”,既而“笑曰”,和谐的谈话氛围形成了,触龙谏说的第一道障碍被巧妙地克服了,陈述自己意见的条件也就成熟了。接着触龙又不失时机,用“引诱法”,以父母疼爱儿女的人之常情为契机,先从自己爱怜少子,想为他谋差事扯入,以引起太后的兴趣。又用“旁敲侧击法”,由自己爱子,引出“太后爱燕后胜过长安君”的话题,竭力夸赞太后爱燕后“为之计深远”的明智,正是要衬出她爱长安君的“计短”。但妙在他还是不直说出长安君,而荡开一笔,去剖析历史上诸侯子孙没有继世为侯的教训。这无异于为太后展开了一幅幅王侯子孙因为“计短”而失位的图画,怎能不令太后心动?至此,触龙才正面提到长安君,并指明太后的做法,看似“计长”实为“计短”。倘要真爱长安君,应“令有功于国”,否则,将无以“自托于赵”。谏说至此,太后心悦诚服,一个“诺”字就宣告了触龙谏说的成功。

值得回味的是,触龙的谏说,自始至终,未有一语提及“令长安君为质”,而使太后情不自禁地说出“恣君之所使之”的话,谏说的巧妙令人叹服。触龙说赵太后使赵国在危难之时得到了齐国的援助,从而转危为安。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借鉴很多谈话的技巧。更要明了讲话时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人都是有“私心”的,人首先要为自己、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小集团考虑。任凭你讲的道理再对,如果对对方没有什么好处,对方是懒得理你的。触龙与赵太后,大的立场是基本相同的,都是为同一的国家着想。古代贤人的说辞奥妙无穷,我们应该古为今用,服务于今天的社会。

3.直陈利害,以理取胜——毛遂自荐

毛遂在平原君门下已经三年了,一直默默无闻,总是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一次,碰上秦国大举进攻赵国,秦军将赵国都城邯郸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赵王只好派平原君赶紧出使楚国,向楚国求救。

平原君到楚国去之前,召集他所有的门客商议,决定从这千余名门客中挑选出20名能文善武、足智多谋的人随同前往。他们挑来挑去最终只有19人合乎条件,还差一人却怎么挑也总觉得不满意。

这时,只见毛遂主动站了出来说:“我愿随平原君前往楚国,哪怕是凑个数!”

平原君一看,是平常不曾注意到的毛遂,便不以为然,只是婉转地说:“你到我门下已经三年了,却从未听到有人在我面前称赞过你,可见你并无什么过人之处。一个有才能的人在世上,就好像锥子装在口袋里,锥尖子很快就会穿破口袋钻出来,人们很快就能发现他。而你一直未能出头露面显示你的本事,我怎么能够带上没有本事的人同我去楚国行使如此重大的使命呢?先生您还是留下吧!”

毛遂并不生气,他心平气和地据理力争说:“您说的并不全对。我之所以没有像锥子从口袋里钻出锥尖,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像锥子一样放进您的口袋里呀。如果早就将我这把锥子放进口袋,我敢说,我不仅是锥子尖钻出口袋的问题,我会连整个锥子都像麦穗子一样全部露出来。”

平原君终于同意毛遂作为自己的随从,那十九个人虽然没有说出什么话来,但却对他投去嘲笑的目光,一行人连夜赶往楚国。

一到楚国,已经是早晨。平原君立即拜见楚王,跟他商讨出兵救赵的事情。可是这次商谈很不顺利,从早上谈到了中午还没有丝毫进展。面对这种情况,随同前往的那十九个人只知道干着急,在台下直跺脚、摇头、埋怨。惟有毛遂,眼看时间不等人,机会不可错过,只见他一手提剑,大踏步跨到台上,面对盛气凌人的楚王,毛遂毫不胆怯。他两眼逼视着楚王,慷慨陈词,申明大义,他从赵楚两国的关系谈到这次救援赵国的意义,对楚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的凛然正气使楚王惊叹佩服;他对两国利害关系的分析深深地打动了楚王的心。通过毛遂的劝说,楚王终于被说服了,当天下午便与平原君缔结盟约。很快,楚王派军队支援赵国,帮助赵国解了围。

事后,平原君深感愧疚地说:“毛遂原来真是了不起的人啊!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真抵得过百万大军呀!可是以前我竟没发现他。若不是毛先生挺身而出,我可要埋没一个人才呢!”从此,就把毛遂奉为上宾。

其实,毛遂自荐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但是,人们常常赞扬欣赏的是毛遂的勇气,往往忽视了毛遂的才智,尤其是他说话的智慧。要知道,敢于自荐是一种勇气,但是能够自荐成功靠的就是出色的语言艺术了。当平原君赵胜以毛遂在他门下三年一直默默无闻为借口,而拒绝带他出使楚国时,毛遂侃侃而谈,针锋相对地指出平原君没有给自己处于囊中的机会,要不然自己早就锋芒毕露,脱颖而出了。

毛遂花三年时间观察平原君,深知其礼贤下士,所以才下决心屈居门客,等着出人头地之时,避免明珠暗投,这是其一;他又深知,动荡时期必有英雄用武之地,跟着干大事业的平原君,定能施展聪明才智,但要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这是其二;毛遂还懂得,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该出手时就出手,毅然脱颖而出,勇挑重担,这是其三。

在楚国的宫殿上,毛遂一开始就单刀直入,抓住楚王妄自尊大的心理,指出楚王所依仗的不过是楚国人多势众。紧接着用事实指出真正的霸者是不计较出身的,他们能够打败强大的敌人,成就自己的伟业。而楚王坐拥雄厚的资本,却三次被秦将白起打败,是天大的耻辱,以此来激发楚王的雄心,令其踌躇满志。并且指出了“合纵”是对楚国有利的事情。使楚王最终答应歃血为盟。

毛遂以咄咄逼人的语言气势,有理有据地说理分析,终于名扬天下,使楚王不得不敬服。也使得平原君发出了“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感叹。

作为现代青年,也应该学习毛遂的这种直陈利害,促使对方醒悟的说话方法。讲事实摆道理,冷静地分析、全面而深刻地判断,才能使对方醒悟,进而接受你的看法。

往事越千年,当年在平原君手下当门客的毛遂能够在三千门客中脱颖而出,没有真才实学,没有两手绝招,没有周密计划是难以入围的。像毛遂似的人物在当今不再是凤毛麟角,自荐也不再是一种罕见的勇气。作为现代青年,从校园到社会,从人才市场到企业,人人都必须当毛遂,人人都必须会自荐,这就是新的社会规则、新的就业前途。

4.正反对比的说服智慧——李斯万言谏逐客

春秋战国末年,韩国怕秦国出兵来攻,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去,建议秦国在泾阳县西北开凿渠道,引泾水东流入洛水,想用它来阻碍秦国向韩国进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郑国渠。

这一计策被发觉后,秦宗室大臣提出逐客主张,秦王同意了这个请求,而李斯也在被逐之中,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谏逐客书》这封万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