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和孩子分清界限
20012200000008

第8章 家长所要扮演的角色(3)

3.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

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的角色往往是个主动的角色。因而父母有的时候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就是一见到孩子,特别是碰到孩子发生什么问题的时候,父母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话特别多。在父母看来,孩子要多说、多批评,孩子才会有进步。

其实,这样的看法与做法未必是明智,为什么呢?因为你可能太急于表达,却忽略了孩子的反应。孩子可能根本没有听懂你的话,或者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你的教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反而还可能恶化了你们的亲子关系。

4.倾听从幼儿时期开始

孩子越小越愿意倾诉,父母应充满耐心与兴趣地倾听,因为这是两代人沟通的黄金时期。为什么会有许多父母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他们交流?

其实部分原因是源于孩子在小的时候倾诉的意愿没有得到您完全的重视,因而渐渐地孩子也就不愿意和您交流了。其实,孩子年纪越小,越是代际沟通的黄金时期。如果坚持下去,孩子即便大了,也会习惯于与您交流。

5.给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

当孩子有安全感或信任感时,才会向其信任的成年人诉说心中的秘密。因此,父母应无条件地爱孩子,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这样,才有可能经常倾听到孩子的心灵之音,而这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6.孩子描述烦恼时,要鼓励他建立充分的信心

当孩子遇到困难、烦恼时是孩子最脆弱的时候,此时他非常需要父母的帮助。所以,此时是倾听孩子、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时机。此时如果能耐心倾听、积极引导,就会达到沟通的最佳状态。

父母如果长期与孩子沟通不够,会使孩子慢慢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性格也会变得内向,与父母产生距离感,从此有话不愿意对父母说。听孩子说话,其实能获取很多乐趣的。童言无忌,他们说的话很多都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倾听他们说话,就能使自己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更加了解孩子的思想。

要珍惜孩子向你倾诉的机会,抽出时间来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同时及时为孩子排忧解难,鼓励他们,支持他们,与孩子建立起朋友关系,做孩子最信任的人。

2.6 批评者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个父母都没少批评孩子。而孩子也是在父母的不断批评中改掉错误,长大成熟的。批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表扬一样,也是少不了的。想必批评孩子应成为每个父母的必修课了,小到说教,大到责骂。

所以,如何批评孩子其实也是一项艺术。批评得恰当,能起到让孩子乐于接受并改正错误的效果,如果方法不恰当,则会伤害到孩子。

那么,父母知道怎样正确的批评孩子吗?

1.批评要看场合

批评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尤其要避开客人和他朋友。在客人和朋友面前批评孩子,会大大的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往往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让孩子觉得以后没脸面对这些人。这是个惨痛的经验,希望你不要让自己的孩子经历。可以把孩子单独唤到自己面前,心平气和但是郑重的指出他需要改进的地方。

2.批评的时机

俗话说:事不过三。第一次错了父母可以理解,第二次错了父母可以原谅,第三次就不能再容忍了。在这个时候批评是最合理的。错误频频出现更多的是由于态度不对而产生的。所以这时批评他要针对他的态度问题,而不是事情本身,更不是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所以要给孩子改正的机会,父母不要在孩子首犯时就大发雷霆。

3.先让孩子说话

先耐心地听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一遍,即使是你看到他犯错误了,也要让他再说一遍。在他说话的过程中,不要打断他,用心记住他讲话过程中你所想反驳他的要点。

4.具体地指出孩子哪做错了

等他说完了,你把他犯的错误说给他听,最好用:第1点、第2点……的方式说,点数不要多,让孩子一下就能听明白自己犯了几点错误。而且在你讲的过程中,也不允许他插嘴,一来这是一种礼貌,二来也防止思路乱了。

5.听取孩子意见

说完后,再听听孩子有什么意见。如果他是在强词夺理,告诉他:并不是说不犯错误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好孩子是能勇敢地承认错误、有勇气改正错误的孩子,不敢承认错误的孩子是胆小鬼,是会被别人看不起的。

6.鼓励为主,惩罚为辅

在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以鼓励和提醒为主、惩罚为辅。如果孩子有进步,要大大地表扬他,还要当着全家人、老师的面表扬他,让孩子看到希望。如果孩子一段时间里,坚持地比较好,也可以考虑用他喜欢的物质奖励他一下。如果他再犯,让他自己去一个角落再想想上次你们之间的谈话,并按约定给予一定的惩罚,而且不要心软,要让孩子知道:必须说话算数。

7.沉默是金

也是最关键的,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急着去批评他,而是先想想你怎样说才能让他心服口服,有把握能说服他了,再去跟他谈。如果没有把握,先不要跟他谈话,用沉默让孩子体会你的感受。

孩子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做父母的应该努力以平心静气的心境,来随时面对孩子可能犯的大大小小的过失或错误。批评是一门艺术,要想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就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抓住恰当的教育时机并注重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起到批评应有的效果。

2.7 惩罚者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小错大错不断。父母遇到孩子犯错的时候就会惩罚孩子。轻则规劝、罚做家务、冷落孩子,重则体罚。体罚中又以打孩子最为严重。

打孩子恐怕是每个父母都有过的经历。当孩子特别气人或是闯了大祸的时候,父母就忍不住地想打他,让他知道他犯了严重的错误,而且后果很严重,记得下次不能再犯。所以,我们就经常看到孩子考试不好挨打,做了错事挨打,早恋挨打……

孩子犯错是要受到惩罚的,但父母往往把握不好尺度,动不动就是打骂、体罚。但是滥用体罚会破坏父母和孩子的亲密感情。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种尊重、平等、和谐、支持的关系。一旦滥用体罚,既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会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丧失,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

所以,父母期望完全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但孩子犯了错,又不能不“教育”,所以父母应注意正确的方式方法以便达到惩罚的目的。

1.及时惩罚,不能算后账

要坚持随错随罚的原则,这样孩子所做的错事就能与处罚带来的不愉快建立起连接。这样,他以后再做这些错事时,会立刻想到处罚带来的不愉快体验。

2.讲明道理,告诉孩子下次应该怎么做

惩罚时,要告诉孩子为什么惩罚他。惩罚只能阻止错误行为再次出现,但它本身不能带来正确行为。只有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以及造成的危害,孩子才不会再犯。由于孩子年龄小,即使这次真心说“下次不敢了”,但可能不知道下次应该如何做。因此,父母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而且,还要考虑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给他的建议是否是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3.不要在外人面前惩罚孩子

孩子尽管小,但有自己的脸面,尤其是在小伙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后的。一旦别人知道自己挨惩罚了,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像大人一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

4.不能经常打孩子

俗语道:“常骂不惊,常打不怕。”孩子要是经常挨打,由于“久经沙场,千锤百炼”,就会变得“软硬不吃,刀枪不入”。记住,惩罚绝对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此外,专家也表示,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难免都会犯错,无论是无心的或是故意的,当父母在惩罚孩子时,还需注意以下一些事情,以免造成不良的后遗症:

(1)安全问题,处罚物品的材质避免过于坚硬。

(2)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3)处罚的地点应选择不明显、不正对大门的地方,以免伤到孩子自尊心。

(4)注意措词、语气,勿以威胁、恐吓的话语对孩子说。

(5)处罚内容需彻底执行,不宽容、妥协。

(6)处罚后,安抚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