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跟彼得·林奇学投资
20012500000004

第4章 林奇这样投资股票(1)

☆收集第一手资料

受益于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次婴儿潮,80年代美国曾迎来快餐业的蓬勃发展。在林奇研究的餐饮股中很多股票能和当时的“漂亮50”一争高下,其中Shoney的股票上涨了168倍,Bob Evans Farms上涨了83倍,而我们非常熟悉的麦当劳上涨了400倍。

林奇非常幽默地说过,只要你在上述的股票上投资1万美元,即把钱投到你的嘴巴所到之处,那么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你的身价就至少为200万美元以上了。这就是林奇餐饮业投资法则——跟着你的嘴投资。

为什么餐饮业的投资最本质的是要看消费者的嘴呢?不容置疑的是跟零售业一样,消费终端在你的嘴上,而消费者的口味和习惯一直在变化,如果一家餐饮企业能够树立消费者永久的口味和习惯,并且能够不断推陈出新,那么这家企业就能够长时间的增长,就如麦当劳和肯德基;如果一家餐饮企业无法满足顾客的口味要求,而且无法配合消费者的饮食习惯,那么这家餐饮企业可能面临困境。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快餐业的黄金时期,因为7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人群在那个时候开始获得驾照,并逐步习惯开车驶向购买外卖的午餐店。这种习惯的改变使很多传统的餐厅陷入了困境。

Chili"s和Fuddrucker’s是两家专营汉堡包的公司,他们都是在得克萨斯开始营业的,都以美味的碎肉夹饼而闻名,然而这两家公司中一家获得了财富,一家却没有。问题就在于当汉堡已经不再流行的时候,Chili’s开始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而Fuddrucker’s却仍然坚持以汉堡为主,并且过快的扩张,最终陷入了困境。所以迎合口味的变化也是餐饮企业的制胜法宝,餐饮业的变化也是非常快的,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消费者的嘴上。

根据美国餐饮业的发展路径,中国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生育高峰期后,餐饮业必将迎来很快的发展。原因在于那个时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的饮食习惯开始跟之前的人群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只要有一家中国餐饮企业迎合了他们的消费口味和习惯,就很容易成功,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资本市场也会有更多的餐饮上市公司。

☆不相信各种理论和预测

林奇对理论家和预言家历来异常反感。理论家总是喜欢高谈阔论股票市场如何如何,林奇却认为股市中总存在着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风险,常常令人捉摸不透,如果一味听信股市理论家和预言家的意见,而缺乏自己的分析判断,多数情况是投资失误的。这是他经过亲身体验而得到的一个教训。1977年,他刚开始掌管麦哲伦基金不久,即以每股26美元的价格买进华纳公司股票。而当他向一位跟踪分析华纳公司股票行情的技术分析家咨询华纳公司股票的走势时,这位专家却告诉林奇华纳公司的股票已经“极度超值”。当时,林奇并不相信,一笑而过。6个月后,华纳公司的股票上涨到了32美元,林奇开始有些担忧,但经过调查,发现华纳公司运行良好,于是林奇选择继续持股待涨。不久,华纳公司的股票上升到了38美元,这时,林奇开始对股市行情分析专家的建议做出反应,认为38美元肯定是超值的顶峰,于是将手中所持有的华纳公司股票悉数抛出。然而,此后华纳公司股票价格一路攀升,最后竟涨到180美元以上。对此,林奇懊悔不已,从而导致他丧失了对那些高谈阔论的股市评论专家的信任,以后只坚信自己的分析判断。美国有数以万计的专家天天在研究指数的变化,但林奇认定这些专家们不能预测到任何东西。

由于从某些方面看,股市与整个经济的情况是相互联系的,所以许多经济学家希望对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景气和破产、利率变动方向进行分析来预测股市的变动,甚至有些人提出“每五年出现一次衰退”的理论。林奇虽然相信利率和股市之间确实存在着微妙的相互联系,但却不相信谁能准确地提前说明利率的变化方向,他更认为“每五年出现一次衰退”的理论是无稽之谈。常常是只有到了时过境迁的时候,大家才能看到一些事情的真相,许多人都是事后诸葛亮。因此,林奇提醒投资者:“不要轻信经纪人公司的推荐,甚至连你最信任的金融通讯杂志上最新推出的‘至少不会损失’的建议也别接受,请只相信你自己的研究。”

☆勤奋选股

在早期,由于麦哲伦基金面临投资者大量的赎回压力,林奇不得不频繁买卖股票以应对投资者赎回的压力,但这只是林奇基金生涯的准备阶段,这或许锻炼了林奇的选股感觉。林奇选股的灵活性只是表象,他的基础是勤奋地考察和研究公司。如果没有勤奋,他买卖股票的灵活性将成为他的灾难,而不是他的骄人业绩。他自己说:“我的选股方法是艺术、科学加调查研究,20年来始终未变。”所谓科学,就是要看财务报表,要作数量分析。艺术则是需要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灵感。这两个方面在选股时都很重要,但过于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非常危险的。数学分析也好、艺术灵感也好,最终还是要到上市公司去实地调查,要跟其管理层交流、对话,才可以真正懂得这个公司,才可以决定是否对其投资。

选股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寻找值得投资的好股票,就像在石头下面找小虫子一样。翻开10块石头,可能只会找到一只,翻开20块石头可能找到两只。”而林奇每年要翻开几千块石头,以找到足够的小虫子,满足麦哲伦基金庞大的胃口。林奇的勤奋是有数据可查的,一年要走访500~600家公司,每天6点就去办公室,晚上7点多才回家,路上的时间都是在阅读。每天午餐时都跟一家公司洽谈。在平常陪妻儿购物时也在考察公司,在和妻子度假之时,也是随时在做公司调研。“1980年我总共拜访了214家上市公司,1982年增加到330家,1983年再增加到489家,1984年略减到411家,1985年又增加到463家,1986年更是增加到570家。”如此的辛勤劳动,岂能说林奇只是靠灵感、靠表面的频繁换股的灵活性获得投资成功呢!

☆寻找沙漠之花

寻找沙漠之花需要投资者独具慧眼,林奇投资的班达格公司就是经典案例。班达格公司从事旧轮胎翻新业务,而且公司地处穷乡僻壤,所以华尔街的股票分析师很少去调研,在他投资之前的15年里只有三个分析师追踪过这家公司。班达格公司管理风格非常朴实,专注于成本节约,它在其他人认为无利可图的行业中寻找到了与众不同的利基市场,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当时美国每年卡车和客车轮胎翻新的需求约为1 200万个,其中班达格的市场份额达到500万个。班达格公司自1975年以来,股息持续提高,盈利每年增长17%。尽管收益持续增长,班达格公司的股价在1987年股市大崩盘和海湾战争期间也曾两次暴跌,华尔街的这种过度反应,为林奇创造了逢低买入的好机会。两次暴跌之后,股价不但全部恢复到以前的水平,而且后来涨幅巨大。

用沙漠之花来形容上述这类公司非常贴切,由于低迷的行业环境使得幸存下来的公司具备顽强的生命力,而且由于市场份额的扩大而具备了一定的垄断性。所以从美国这么长时间的证券历史来看,不管多少次的崩盘和暴跌,只要按照价值理念来选股,从长期来看,其投资收益将远远大于其他投资方式。

☆投资自己熟悉公司的股票

林奇是善于挖掘“业绩”的投资者。即每只股票的选择都建立在对公司成长前景的良好期望上。这个期望来自于公司的“业绩”——公司计划做什么或者准备做什么,来达到所期望的结果。

对公司越熟悉,就能更好的理解其经营情况和所处的竞争环境,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好“业绩”公司的几率就越大。因此林奇强烈提倡投资于你所熟悉的,或者其产品和服务你能够理解的公司。应该在投资过程中,将你作为一个消费者、业余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的三方面知识很好的平衡结合起来。

林奇不提倡将投资者局限于某一类型的股票,相反,他的“业绩”方式是鼓励投资于那些有多种理由能达到良好预期的公司。通常他倾向于一些小型的、适度快速成长的、定价合理的公司。

投资之前应进行研究。林奇发现许多人买股票只凭借预感或是小道消息,而不做任何研究。通常这一类型的投资者都将大量时间耗费在寻找市场上谁是最好的咖啡生产商,然后在纸上计算谁的股票价格最便宜。

林奇认为最好的选股工具是我们的眼睛、耳朵和常识。林奇很自豪地表示,他的很多关于股票的绝妙主意是在逛杂货铺,或者和家人朋友闲聊时产生的。由此可见,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阅读报纸杂志,或者收听广播得出第一手分析资料,我们身边就存在各种上市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这些产品和服务能够吸引你,那么提供它们的上市公司也会进入你的视野。对于大多数没有行业背景的个人投资者而言,最容易熟悉的股票就是那些消费类或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

事实上,在中国有接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处在房地产、零售、食品饮料、医药、家电、轿车、服装等终端消费领域,个人投资者可以很容易的接触大量相关资讯,甚至是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或体验者,可以获得最直接的判断,找到绝好的投资机会。

☆看公司及其内部员工买入行动

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有一种正大光明却比内幕消息更为准确可靠的方法:那就是观察公司员工买入自己的公司股票及公司回购自身股票的行动。这种行动,代表公司员工、公司本身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对公司有着最内部的消息,最直接、最全部的理解,其买入行动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林奇认为,公司回购自身股票是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的重要表现,而且回购股票长期而言会提高股票的价值:“一家公司回报投资者最简单、最好的方法就是回购自己流通在外的股票。如果一家公司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自信,它为什么不可以也像投资者那样向自己的公司股票进行投资呢?……从长期来看,回购股票只会对投资者有利。”

林奇认为,如果公司的普通员工们也在积极购买本公司的股票时,那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买入信号:“没有什么样的内幕消息能比公司的职员正在购买本公司的股票更能证明一只股票的价值。”一个年薪2万美元的普通员工,却用1万美元买入本公司的股票,这肯定是一次对其本人来说有重大意义的投资行动。但林奇认为内部人员购买本公司股票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们认为股票的价格被低估了,并且最终会上涨。”

☆分析市盈率指标,综合估值

市盈率指标是估值的基础,但林奇的实践经验却告诫投资者,可能是因为这些指标太容易获得,账面价值经常会出现高估或者低估公司真实价值的情况。

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的市盈率大约为7~8倍;中速增长型公司为10~14倍;快速增长型公司14~20倍,甚至更高一点;周期性公司比较繁荣的顶峰时3~4倍,萧条时7~8倍。当然,这个参数需要根据利率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如果市场利率很低,这个参数可以调高一些,反之则调低一些。

许多投资者通过对不同行业之间、同一行业不同公司之间的市盈率比较,寻找市盈率偏低的股票,从中获取超额投资利润。但林奇提醒我们,低市盈率股票并非就一定值得投资:“一些投资者认为不管什么股票只要它的市盈率低就应该买下来。但是这种投资策略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不应该拿苹果与橘子相比。因此能够衡量道氏化学公司股票价值的市盈率并不一定适合沃尔玛。”

只考虑市盈率当然很傻,但市盈率毕竟是一个非常容易得到的数据,在正确运用时对分析股票也有相当大的用途,因此,你不能对其不理不睬,而是要合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