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顺风顺水:现代家居风水与健康参考手册
20018400000004

第4章 寻龙点穴,得水藏风——宅外风水与健康(3)

“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之地。”对此,我们若抛开吉凶、贵贱等不谈,单就景观和功能来说,也不能不承认它确实是一种“最贵之地”。它的左边有淙淙流水,既解决了饮用洗涤等问题,也给住所平添了一处自然景观,并滋润出草木以无限生机。它的右边,是一条长道,一条通向远方的坦途,这就解决了大半的“行”的问题。它的前边,是一洼“污池”,看来,下排水也不成其为问题了。最后,它的背后,那里有一座气象万千的丘陵,它犹如玉泉山之于颐和园,无须宅主把它搬到园内,就可以为之而增辉,从而收到园林家所谓借景之效果。因此,选择住宅环境位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选择住宅环境的四原则

住宅在根据风水学的方法选择环境时,一般从四个方面考察,即觅龙、察砂、观水和点穴。归纳起来也就是看山,看水,看关键位置三个要点。

“觅龙”、“察砂”——看山

在风水学中,“龙”就是山脉。从原始人类开始,生活就离不开山,对于山的崇拜和信仰也成为人类对自然崇拜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觅龙”即寻山。寻山首先从山脉的出处开始,古人认为那里是祖宗居住的最高处。寻到山脉还得要看山之形势,总的来说以群峰起伏,山势奔驰为好,认为这种山势为藏气之地。“察砂”中的“砂”即主山脉四周的小山,在主山的两侧有小山相拥,能遮挡住外来恶风,增加小环境的气势,在前面不远处还有低平的迎砂,这也是贵地的象征。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就是风水学将砂山与象征着方位的神兽相联系的说法,这样的地形就是觅龙察砂的理想环境。

“观水”——看水

单有龙砂环绕的环境还不够,还必须观察水的状况。在长期的农耕时代,古镇人们将水视作福之所倚、财之所依,所以风水学中把观水视为比觅龙更为重要的内容。

观水首先看“水口”——即这个环境的水的入口处与出口处,在风水学看来,水来处要开敞,水去处宜封闭,这样才能留住财源。

观水还要看水形,“洋潮汪汪,水格之富。弯环曲折,水格之贵。直来直去,下贱无比”。

此外,还要看水的质量。

“点穴”——关键位置

即建筑或区域中的关键风水位置。古代对此论述颇多。比如清代的《阳宅撮要》,从阳宅的选地、外貌、间数、开门、天井直至室内的床位、灶位,室外的井、厕位置位等都有论述。

(1)依山傍水原则。

看山与看水两要点相结合便是依山傍水原则。依山傍水是风水学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发现的原始部落几乎都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的狩猎、捕捞、采摘果实相适应。

依山的形势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环绕,奥中有旷,南面敞开,房屋隐于万树丛中,湖南岳阳县渭洞乡张谷英村就处于这样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余脉绵延至此,在东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拥成一朵莲花。

依山的另一种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覆盖着山坡,从山脚一直到山腰。长江中上游沿岸的码头小镇都是这样,背枕山坡,拾级而上,气宇轩昂。

六朝古都南京,滨临长江,四周为山,有虎踞龙盘之势。其四边有秦淮入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幕府山;东有钟山;西有富贵山;南有白鹭和长命洲形成夹江。明代高启有诗赞曰: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但是现代房屋所讲的依山傍水是指周围有山有水,环境优美。并且根据风水学中的“山主贵,水主富”的观点,依山傍水可以带来好的运势。

(2)观形察势原则。

看山指的便是观形察势原则。清代的《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考察。

中国的地理形势,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条大的纬向构造,如天山——阴山纬向构造;昆仑山——秦岭纬向构造。风水学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勘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顺应龙脉的走向。

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第。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认势惟难,观形则易。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在龙脉集结处有朝案之山为佳。朝山案山是好似于朝拱伏案之形的山,就象臣僚簇拥着君主。朝案之山可以挡风,并且很有曲趣之情。

从大环境观察小环境,便可知道小环境受到的外界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物产、地质等。任何一块宅地表现出来的吉凶,都是由大环境所决定的,犹如中医切脉,从脉象之洪细弦虚紧滑浮沉迟速,就可知身体的一般状况,因为这是由心血管的机能状态所决定的。只有形势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盖一栋楼房,每修一个工厂,都应当先考察山川大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必无后顾之忧,而后福乃大。

(3)水质分析原则。

看水便是指水质分析原则。怎样辨别水质呢?《管子·地贞》认为:土质决定水质,从水的颜色判断水的质量,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风水经典《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不足论。”《堪舆漫兴》论水之善恶云:“清涟甘美味非常,此谓嘉泉龙脉长。春不盈兮秋不涸,于此最好觅佳藏。”“浆之气味惟怕腥,有如热汤又沸腾,混浊赤红皆不吉。”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

中国的绝大多数泉水具有开发价值,山东济南称为泉水城,福建省发现矿泉水点1590处,居全国各省之最,其中可供医疗、饮用的矿泉水865处。江西永丰县富溪日乡九峰岭脚下有眼一平方米的五味泉,泉水有鲜啤那种酸苦清甘的味道。由于泉水是通过地下矿石过滤的,往往含有钠、钙、镁、硫等矿物质,以之口服,冲洗、沐浴,无疑有益于健康。

风水学理论主张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辨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境,这条原则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4)适中居中原则。

点穴的一个原则就是适中居中原则。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尽可能优化,接近至善至美。《管氏地理指蒙》论穴云:“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没,欲其显而不彰扬暴露,欲其静而不幽囚哑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

适中的风水原则早已在先秦时就产生了。《论语》提倡的中庸,就是无过不及,处事选择最佳方位,以便合乎正道。《吕氏春秋·重已》指出:“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接,此阴阳不适之患也。”阴阳平衡就是适中。

风水理论主张山脉、水流、朝向都要与穴地协调,房屋的大与小也要协调,房大人少不吉,房小人多不吉,房小门大不吉,房大门小不吉。清人吴才鼎在《阳宅撮要》指出:“凡阳宅须地基方正,间架整齐,若东盈西缩,定损丁财。”

适中的另一层意思是居中,中国历代的都城为什么不选择在广州、上海、昆明、哈尔滨?因为地点太偏。《太平御览》卷有记载:“王者受命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者。”洛阳之所以成为九朝故都,原因在于它位居天下之中,级差地租价就是根据居中的程度而定。银行和商场只有在闹市中心才能获得更大效益。

适中的原则还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齐,附加设施紧紧围绕轴心。在典型的风水景观中,都有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与地球的经线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轴线的北端最好是横行的山脉,形成丁字型组合,南端最好有宽敞的明堂(平原),中轴线的东西两边最好有建筑物簇拥,还要有弯曲的河流。明清时期的帝陵,清代的园林就是按照这个原则修建的。

2.山环水抱,藏风聚气

风水学认为,大自然中对人类最有益的“生气”忌风喜水,这种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要留住它就要选择“藏风聚气”的地方。而在自然山水的各种形态当中,山环水抱之地就是“藏风聚气”的理想格局。古代中国,大至京都王城,中至州县邑府、小至乡村住宅,基本上都是按照山环水抱的格局选址兴建的。

历史上的名人之宅都选在山环水抱的“藏风聚气”之地,如百里奚、郑玄、陶潜、谢玄、嵇康等人的住宅都是古人选址之佳例。风水学家认为,中国古代最好的住宅有两处。一为山东曲阜孔子故宅,地居泰山之下,周围洙泗二水交流,乃是平原得水之“贵格”,故其子孙福祚绵远,2000多年不绝。一为江西龙虎山张道陵旧宅,该宅临碧溪,倚青山,有龙盘虎踞之势,张道陵在此地居住修炼,其子孙承袭先辈名号63代,时间长达1900年。

我国不少历史名城都经过了屡次变迁,今天的西安、北京城址已不是汉代和元代时的位置,只有广州城2000多年不变。在古代中国南方,不少城市的政治、经济地位都曾在广州之上,但现在都被广州超越。广州能2000多年不衰,其地理上的优势是原因之一。风水学有“山主贵,水主富”的观点。广州的“来龙”从南岳至大庾岭,从大庾岭至白云山,浩浩荡荡“奔腾”千余里,形势雄伟;广州既在“三江总汇”的地方,又与海洋相连,能吸纳“大海之气”。在以“河流经济”为特征的古代,广州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人类社会已步入“海洋经济”时代的今天,广州的地理位置同样也是得天独厚。所以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广州作为南方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都不变。

如今我们居住的城市中,大多没有“真山(龙)真水”,那么城市住宅的“龙”与“水”该如何论呢?我们应怎样进行风水选择呢?

古人曾将住宅分为三类:一曰井邑之宅;二曰旷野之宅;三曰山谷之宅。城市住宅即属于第一种井邑之宅。《阳宅集成》卷一“看龙”条目中有诗云:“万瓦鳞鳞市井中,高连屋脊是来龙,虽曰旱龙天上至,还须滴水界真踪。”此即把密集相连的万家屋脊看作蜿蜒起伏的龙脉,那么“滴水界”的水又如何论呢?《阳宅觉》中讲到:“城市之中,万家比户,虽有来龙,则为公共之物,可验大局之兴衰,不关一家之祸福。此等之宅,又不以脉脊论龙,只以街巷割截论气……收来气之法,盖以街巷作水论。”《阳宅会心集》则更明确说明:“一层街衙为一层水,一层墙屋为一层砂,门前街道即是明堂,对面房宇即为案山。”于是就有了:“立门前不宜见街口,顾宅后不宜有直脊”之说,相当村宅风水环境选择的:门前水流不宜直冲过来,屋后龙脉要蜿蜒起伏不僵直。

有人认为,此论有些牵强附会,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上述诸论很有道理。风水学最重视有“生气”来源,那万家比户的房屋内都有最有灵气、最有生气的人居住,此等“气道”绝对可以同起伏的山脉相比美;风水学讲究“藏风聚气”,城市的房屋建筑确能起得类似山峦的“藏风聚气”之作用,尤其是那些高大楼房建筑;风水学重视“导气、界气”,所谓: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车水马龙的街道必然有“导气”之功能,无人居住的宽阔马路则定有“界气”之作用,因此城市的街道自然起着类似“水”的作用;风水学认为,“有诸内而形于外”,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外形,便会有什么样的内涵,起什么样的作用,既然城市的楼房建筑有山峦一样的形状、街道有水流一样的特征,它们就有山、水的内涵,起着类似的作用。明白了上述道理,城市住宅风水环境的选择也就不难把握了。

现代都市,在寻找真山真水的山环水抱的居住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当楼宇周围的建筑物是山,马路、高架路是水。如果楼房后有较高大厦作“靠山”,左右有大厦环抱挡风,前有马路环绕而过,也可视之为“山环水抱”的格局。这种处在“藏风聚气”格局中的楼房是首要的选择。其次,因为“气乘风则散”,所以风之害为选楼大忌。中医学里,风被列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首,“六气”太过或不应时则变成致病邪气,对人体危害甚大。因此,选楼的时候,对风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凡是附近左右无其他高楼挡风的“孤峰独耸”楼和过分低矮及处于大厦低层的住房,不是风速太大就是空气不流通,应避免选择。

此外,风水学讲究“曲则有情”,城市住宅则畏忌街道直冲;风水学讲究“山环水抱”,城市住宅则畏忌风口安居和街道反弓;风水学讲究“山谷勿居”,城市住宅则畏忌“天斩煞”(两幢高大建筑之间的一条狭窄空隙);风水学讲究“蜿蜒起伏”,城市住宅则畏忌笔直僵硬(如高大烟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