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快乐中老年健康枕边书
20021600000029

第29章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不得不面对的问题(5)

血热出血:症见眼前黑影飞舞或红色阴影飘浮,或眼前红光满目,甚则漆黑一片。兼见头痛眩晕,舌红苔薄,或有疾点,脉弦数。治宜:清热凉血止血。可服:犀角地黄丸,配合三七片或云南白药。

5.中老年性黄斑变性

中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能够导致中心视力丧失的疾病,而中心视力是人们做一些“直视活动”所必需的,如阅读、看电视和驾车之类活动。中老年性黄斑变性累及黄斑,而黄斑则是眼球中能使你看清细节的那部分结构,它不会引起疼痛。这种病大多始发于50岁上下,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发病与性别、种族无明显关系。双眼同时或先后受害。因临床表现不同,分成干性与湿性两型,前者比较多见。

眼底黄斑病变在老年朋友中是比较常见的,是老年人黄斑区的一种特殊病变。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达15%~33%。患眼黄斑部位出现渗出、变性或视网膜下出血。由于黄斑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区域,所以本病对视力影响很大。这种疾病的病因还不甚明确,西药治疗效果很不理想,而手术治疗目前也还处于探索阶段。

本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先天性缺损、营养不良、慢性光损害、中毒、药物作用、免疫异常以及高血压性动脉硬化及呼吸系统等全身性疾病有关。

患者常主诉中心视力减退、视物模糊或视物变形。萎缩型(干性)患者视力下降缓慢,甚至达数月。渗出型(湿性)患者视力急剧下降数日。视物变形和近距离阅读困难,是老年黄斑变性眼病最早期的症状,出现上述自觉症状患者,要仔细检查。

老年性黄斑变性目前尚无特效的疗法,服用微量元素锌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可防止病情进展。中药有抗衰老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本病萎缩型有较好疗效,对阻止渗出型瘢痕修复后复发、防止另眼病情发展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一般来说,吸烟者或曾经吸过烟的人得中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可能性要高于不吸烟的人。另外,要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遮阳帽或变色镜可减少黄斑区损伤。因此,建议老年人应定期检查视力及眼底,一旦发现病变,应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争取尽早治疗,防止失明。

为预防此病,尽量减低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例如避免在猛烈阳光下长期暴晒,佩戴适当的太阳镜;均衡饮食以及减少进食高胆固醇及高脂肪食物,多吃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E和含矿物质的食物,例如胡萝卜、谷类、干豆、绿叶菜及生果等;戒烟戒酒,烟草中所含的有毒金属,不仅会导致老年黄斑病变,还会令人失明。据研究,酒精可使血管痉挛,加上心情兴奋促进痉挛加重、血压升高,糖尿病、高血压的病人,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血管更容易破裂,导致视网膜出血。

§§§第九节 高血压的防治与治疗

1.何谓高血压

随着人民医疗卫生保健知识的不断提高,大家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关心。有不少人也十分关心自己的血压是否正常,是不是患有高血压?在介绍高血压的定义之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血压?

所谓血压是指血压是指血液在人的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平时说的血压包含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在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舒张压是指心脏在舒张时,血管壁上的侧压力。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在未服药情况下,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高血压发病原因

高血压主要是由于人体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引起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血管运动神经系统的调节障碍,进而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产生动脉压增高而起。继而肾血管痉挛而造成肾缺血,引起一系列体液变化,人体内分泌液参与这一复杂的反应过程,造成全身内分泌液的减少和流失,从而逐渐促成全身小动脉的硬化。这些病变部位又可向大脑皮层发出病理性冲动,使皮层功能紊乱,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了疾病慢性逐步加重的过程。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高级神经大脑皮层活动障碍密切相关,除过度的脑力劳动或精神紧张之外,种种的心理因素,如,心理不平衡、过度紧迫感、情绪波动大、易激动等,均是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而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遗传、寒冷、肥胖、摄取过多食盐、脂肪类食品也是造成此病发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3.高血压五大危险症状

①头晕和头痛。头晕和头痛是高血压最多见的脑部症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持续性沉闷不适感,经常头晕可妨碍思考,使记忆力减退。长期的高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也是引起头晕的原因之一。头痛可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多因血压突然升高使头部血管反射性强烈收缩所致,疼痛的部位多在两侧太阳穴或后脑。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②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③心悸气短。出现心悸气短意味着患者的心脏受到了高血压的影响,血压长期升高会致使左心室扩张或者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等,这都导致心脏的负担加重,进而发生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患者就会感到胸闷心悸。

④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⑤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中医认为,肢体麻木多因气血亏虚或肝风内动或痰湿淤血阻络所致。高血压患者因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动脉硬化等原因,会引起肢体局部供血不足,特别是长期高血压得不到良好控制就容易损伤脑血管,激发脑血管意外,出现肢体麻木。

此外,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高血压病患者不能以症状的轻重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和决定降压药物的服用剂量。

4.高血压的预防

①合理膳食。多食少盐、少脂肪、少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少酒精,多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并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饮食不宜过饱、过快;最好忌不良嗜好,如烟酒等。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还应注意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改变饮食“口重”的习惯。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群中约有20%的人就是由于食盐过量而患有高血压,这部分人在医学上称为盐敏感者。此外,还有一些食品是天然的“降压药”,如香菇、牛奶、苹果、燕麦等,平时注意适当进食有助于降压。

②适量运动。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一般中老年人最好进行有氧代谢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球类、健身操等,依个人需要来选择。

③心理平衡。许多研究表明:所有保健措施中,心理平衡是最关键的一项。保持良好的快乐心境几乎可以抵抗其他所有的内外不利因素。神经免疫学研究指出,良好的心境使机体免疫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对抵抗病毒、细菌及肿瘤都至关重要。

5.高血压病人初诊应检查的项目

①血压。两侧血压对比核实,取较高侧的数值。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的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②测身高、体重、腰围。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高血压病人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如俗话所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③有无颈部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或甲状腺肿大、腹部血管杂音及肿块、周围动脉搏动等,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

④眼底检查。了解小动脉病损情况,以便对高血压病患者分级。例如视网膜小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表示小动脉中度受损;视网膜出血或渗血,或发生视乳头水肿,表示血管损伤程度严重。总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能反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及客观反映周身小血管病变的损伤程度,眼底检查对临床诊断、治疗及估计预后都有帮助。

⑤血尿常规。如果出现贫血、血尿、蛋白尿等,应考虑为肾性高血压,或者高血压病导致了严重的肾功能损伤。

⑥血生化。如血钾、血钠、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血钾低有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肝肾功能的检查有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降压药物,血糖血脂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有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⑦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确定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功能状况,并判断是否有心脏肥大,是否存在心肌损伤或合并冠心病等。

6.高血压急症急救法

①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让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②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尿频、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还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

③病人在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区疼痛、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亚硝酸戊酯,并吸入氧气。

④高血压病人发病时,会伴有脑血管意外,除头痛、呕吐外,甚至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或剧烈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7.高血压治疗误区

①担心血压降得过低。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对目前提出的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即135/85mmHg以下有所顾虑,担心血压会因此降得过低,对心、脑、肾供血不利,引起这些器官供血不足而诱发相应并发症。这种认识是个误区。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只要平稳地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减轻症状,也可减轻各种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②对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认识不足。

③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在用西药的同时,坚持食疗、茶疗的保健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毒副作用对自身的损害。

④血压降下来后不一定再用药。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是长期使用,血压控制理想、稳定后,药量可以减到最低维持量,但不可停药。

⑤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控制血压是讲究科学的,不是什么降压快,就用什么药,有的药要避免副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除高血压急症以外,降压以在数日、数周内逐渐降低为好,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有高血压病史多年的患者,其机体已适应于高血压目前的水平,突然降低反而不好。

⑥不用药亦可降压。

⑦忽视血压监测和记录。目前的降压原则中十分强调个体化用药。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个体化,其中一项便是坚持每天或每周定期对血压的监测并记录。

§§§第十节 老年痴呆症的防治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所占的比例明显增高。专家预计到204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将达到约4亿。作为老年常见病,老年性痴呆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种疾病。目前中国有老年痴呆患者500万人之多,而且每年平均有30万新发病例,因此预防老年痴呆症,刻不容缓。

1.老年痴呆症发病的三个阶段

所谓的老年痴呆症,是指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无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大脑皮层萎缩,并伴有β-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以及老年斑的形成。

老年痴呆症一般发生在50岁以后,具有起病隐潜、发展缓慢的特点。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若不注意,通常不易被发现,按照病情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健忘期。这个时期记忆力明显减退,例如开始时忘记讲过的话、要做的事情等,慢慢地连以前的事也想不起来了。与此同时,思维分析、判断能力、视空间辨别功能、计算能力等也有所降低,但有时还可以保持过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②混乱期。这时除第一阶段的症状加重外,突出的表现是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自己外出很容易迷路;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不能和别人交谈,尽管有时会自言自语。③极度痴呆期。病人进入全面衰退状态,生活不能自理,如穿衣、吃饭、洗澡均需人照料。

尽管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是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而且年纪越大,发病的机会越多,但却非绝对,因为还是有不少老人的智力仍然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