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帝国的摩拉维亚弗莱堡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开创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他所著的《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对后来的精神分析学派影响很大,他的学说和理论虽然一直饱受争议,但却一直影响甚至改变着后世的哲学、心理学、美学,甚至文学、社会学等。
哲人的婚姻
相当多的人在看过《梦的解析》之后都会认为弗洛伊德肯定是个对性心理有特殊研究的色情狂,其实这完全错怪了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非弗洛伊德常严肃甚至有些保守的。
说起弗洛伊德的妻子,这还得从他的妹妹安娜说起。在1882年四月的一个晚上,弗洛伊德从外面回到家,本来按照他的习惯,他会直接穿过客厅回到他的房间,因为他一直觉得他的时间太少了,而他要研究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所以他要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因此当他匆匆穿过客厅正打算和往常一样回房间时,他听到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声音,他无意间朝客厅瞥了一眼,于是那一瞥改变了他的人生,甚至也影响了整个心理学界和哲学界。弗洛伊德看到了他妹妹和正在和一个娇弱可爱,纯情率真的姑娘说话。听起来有点像林妹妹。弗洛伊德的视线当时就被犹太版林妹妹吸引住了。于是他改变了主意,没有直接回到房间,而是拐到了客厅,热情的加入了玛莎·柏内斯的谈话。
虽然当时弗洛伊德尚未开始他闻名后世的精神分析学的研究,但是弗洛伊德还是立刻意识到自己已经一见钟情了。“可这太疯狂了!”弗洛伊德对自己大喊道,“这可是只有发生在小说或戏剧中的头脑发昏的年轻人才会干的事情啊。”因此弗洛伊德在之后几天看到玛莎的时候总是局促不安,生怕自己的窘态被玛莎发现,他的表现完全像个情窦初开的小伙子。更不敢对玛莎示爱,怕被拒绝。
这样的日子过了不久,弗洛伊德发现自己的精神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且内心也在滋生着一种不可压抑的感情冲动。这位后来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意识到,如果自己再继续这么下去,很可能会干出一些不知道会怎么样的事情。于是他当机立断,在认识到“对于这样的一个少女,我的任何假惺惺的行为,都是不可忍受的”之后,弗洛伊德开始了他疯狂的求爱行为。他去花店买了一朵红色的玫瑰花,并在花中附上了自己的一张名片,上面用拉丁文、西班牙文、英文和德文写了一句格言,亲自送到了玛莎·柏内斯的家中,在那张名片上,弗洛伊德称玛莎为“嘴唇会衔来玫瑰和珍珠的神仙公主”。
之后的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弗洛伊德坚持每天送一朵玫瑰花,这样的行动终于让弗洛伊德成功的在五月的最后一天牵起了玛莎·柏内斯的手。但感情的道路是坎坷而波折的,尤其是沉浸在爱情中的人更是患得患失,并且拥有轻微的神经质,就是对心理学最有研究的哲学家弗洛伊德也不例外。当他和玛莎漫步在维也纳的古老城堡卡伦堡的时候,他送给了玛莎·柏内斯代表情人关系的一片橡树叶,可是玛莎·柏内斯拒绝了,这让弗洛伊德无比的伤心,这个时候弗洛伊德还没开始他为后世所敬仰的精神分析学的研究,他不知道这表示什么。
第二天,弗洛伊德陪玛莎和她的母亲一起散步,弗洛伊德绞尽脑汁问了玛莎许多天南地北的问题以作试探,可是玛莎却只是爱理不理的样子。于是懵懂青年弗洛伊德度过了一个无比忐忑又胡思乱想的星期。幸运的是,在那之后的六月八号,当弗洛伊德把一本《大卫·科波菲尔》送给玛莎时,玛莎感受到了弗洛伊德无比的心意,因为她曾经无意间说过她想看这本狄更斯的经典小说,而弗洛伊德把她无意间的话都记住了。于是玛莎在她本来打算送给弗洛伊德的蛋糕上又加了一句感谢的话,这让弗洛伊德感到似乎又有些希望了。
在六月十七号的时候,弗洛伊德和玛莎·柏内斯订婚了。
但是不久之后,弗洛伊德就不得不因为经济的原因离开了他开始研究精神分析的布吕克的研究所,在维也纳全科医院当了一名专业医生。在当医生的期间,弗洛伊德学到了临床实践的经验,这为他日后的精神分析研究打下了业务基础。但是玛莎离开了维也纳,她们全家搬去了汉堡,于是在之后的四年间,弗洛伊德和玛莎不得不通过写信来保持联系,甚至在弗洛伊德去法国巴黎留学期间。从订婚到结婚,经过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弗洛伊德真正感受到了狂热的恋爱和其中的煎熬,同时也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巨大力量。在那四年中,弗洛伊德一共给玛莎写了九百余封情书,几乎是每天一封。而玛莎只要一收到弗洛伊德的信,立刻就会回信。这些书信日后被弗洛伊德集合成册,取名为《秘密记事》。
在那些往来的书信当中,忠实的纪录下了弗洛伊德和玛莎之间那刻骨铭心的爱情。“永远觉醒的睡眠”,“光明的烟雾”,“寒冷的火焰”,“沁舌的甜蜜”……对方的每一封信都会牵动彼此的情绪和神经,弗洛伊德的同事甚至学会了如何通过揣摩弗洛伊德的情绪来猜测玛莎给弗洛伊德的信中写的是什么事。如果弗洛伊德一整天都兴高采烈,工作无比积极热情,头脑兴奋,思维迅速,那么肯定是玛莎在信中写了许多贴心的话。反之,如果弗洛伊德整天都愁眉苦脸,死气沉沉,垂头丧气,对工作毫无兴趣或者突然间对工作疯狂无比,那么肯定就是玛莎在生弗洛伊德的气了。因此每当有弗洛伊德的信来之时,爱捣蛋的同事总要弗洛伊德请客,否则就不将那封决定弗洛伊德一天精神的信交给他。
在那些信中,最短的都有四页纸,一般他们之间的情书都在十页左右,最长的竟然达到了二十二张。这些情书清楚的记录下了两个人之间感情的曲折。有时候,弗洛伊德会在快乐的高峰,但也许瞬间之后,他就会跌进痛苦的谷底,仅仅因为玛莎随后不经意的一句话。
弗洛伊德为此而感叹说道:“真正的爱情的道路永远是崎岖不平的。即便是两情相悦,也可能会有各种矛盾,死亡,疾病,误会……都会侵害它,使它像一个微弱的声音,一片捉摸不定的影子,一段恍恍惚惚的梦,一个夜空中突然出现的闪电。在那一瞬间,相爱的人们都会经历地狱和天堂的种种感受,真心相恋的人们永远都会受到爱情的折磨,这似乎是爱情的法则,忍受和折磨,正如记忆,幻梦,叹息,希望和哭泣一样,都是爱情不可缺少的随从者。”
三十年后,当弗洛伊德研究他的爱情分析学的时候,他本身的经历就成为了最直观和最深切的感受。
精神分析学
现在,当我们看到一位小男孩对年长的女性非常依赖的时候,我们就会笑着说:“这位小男孩有俄狄浦斯情结呢。”尽管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俄狄浦斯是谁,更不知道俄狄浦斯情结究竟表示什么,同样的更不知道的还有,厄勒克特拉情结。但是俄狄浦斯情结却是为众人所熟知的一个词语。而发明这个词的就是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
俄狄浦斯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名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主角,俄狄浦斯命中注定轼父娶母,最终他刺瞎自己双眼,走向了无边的黑暗以赎罪。弗洛伊德借用俄狄浦斯这个词的背后意思就是:每一个小男孩天生就有杀父娶母的倾向,而同时每一个女孩天生就有杀母娶父的倾向,这就是厄勒克特拉情结。当然这些理论自从它创建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非议不断。让弗洛伊德萌生精神分析念头的是一个意外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