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心理健康
20025900000025

第25章 心理健康方法篇(3)

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来看,大量的生活实践证实,身体健康与否,的确会影响心理健康。无论是体力劳动者或是脑力劳动者,在劳动过度的情况下,都需要身心双方的休息和调剂。这是因为,生理和心理两者构成人的统一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的亏损,足以影响另外一方面。

好多病态心理或心理疾病的根子,都是身体方面出了问题。林黛玉这个“病美人”就患有多种病态心理的症状。她经常以泪洗面,郁郁寡欢,神经质地多愁善感,性格孤僻、内向、猜疑等,这些都和她体弱多病是相互联系着的。所以,一个体弱多病的人,会经常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对心理健康大有妨害。

二、运动有利于心理健康

法国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伏尔泰说过:“生命在于运动。”他的这句名言,现在已被公认为是一句真理。的确如此,坚持运动和锻炼,是可以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你看过《钟楼怪人》这部电影吧?这部电影是从小说《悲惨世界》改编过来的。小说的作者法国大文豪雨果,40岁时患心脏病,但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运动,一直活到80岁,并且坚持从事大量艰辛、繁重的文学创作,心理始终保持健康的状态。

从生理学上看,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加肌体各脏器的侧支循环,使关闭的血管网开放,使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加速进行。这样一来,肌体的各个内脏器官就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且能够及时地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人的肌体的新陈代谢就可以更加旺盛起来,各种内脏器官的功能也就更加充沛,并富有生机。

当然,虽说运动锻炼对于防治心理疾病和增进心理健康大有好处,可也并不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做任何的运动和锻炼。运动的方式,应该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一般正常的青年人,可以适当地做些长跑球类比赛等比较剧烈的活动,使身体处于无氧代谢状态,这样可以增强正在发育成长的体质。可是,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青年人说来,还是暂时从比较温和的活动入手为好。比如,打太极拳、做体操、散步、慢跑等,使身体处在正常有氧代谢状态。简而言之,①不要做力所不及的锻炼活动;②循序渐进,运动量和强度要由小渐大,逐渐地增强,符合每个人自己身体的条件。

在运动疗法当中,最简便易行的一个项目就是“跑步”。谈起跑步的好处来,我们的老祖宗——原始人,就已经在生活实践中领悟到了。在远古时代,原始人靠跑动才能获得肉食和用以御寒蔽体的兽皮,另外,经常跑动也使原始人变得勇敢和有毅力。

跑步的好处这么大,难怪相传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在峭壁上留下这样的话:“你想变得强壮吗?那你就跑吧!你想变得美丽吗?那你就跑吧!你想变得聪明吗?那你就跑吧!”至于怎样跑法更科学,也不必强求一律,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而定。有些医生说,开始的时候,每周跑2次就够了,经过一两个月后才逐渐地增加次数等等,所有这些建议或主张,只能供参考而已。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疗中心的詹姆斯·费赖斯博士说:“我告诉病人们进行锻炼。‘跑跑步,别总休息’,是心理学家对患者的新劝告。”

“生物反馈”心理疗法

你对“生物反馈疗法”很可能感兴趣,因为“生物反馈”这个概念,现在甚为流行。很多青年朋友都愿意谈论这个词儿,可是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对“生物反馈”都不甚了解。

一、“生物反馈疗法”的概念

“反馈”原初是电工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大意是说,把放大器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

1948年,美国数学家威纳在他所倡导的“控制论”中,提出“反馈”这个基本概念。他解释“反馈”说,生物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生态系统等一些系统,输送出去的信息(可以叫做“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制对象后,所产生的结果(可以叫做“真实信息”)再输送回原系统,并对信息的再输出(比如,以后的动作、方式和变化等)发生影响的过程,就叫做“反馈”。

心理学吸收了“控制论”的这种观点,把反馈叫做“结果的知识”。意思是说,从一定的“结果”中不仅可以看出原因,“结果”不仅像一面镜子,可以消极被动地把原因反映出来,而且会对这个原因产生积极主动的影响。这可以说是对“因果关系”原则的新发展。

过去,心理学侧重于强调:刺激“决定”反应;反应“反映”刺激。而现在则进一步强调:一定的反应不仅会反映出刺激的性质、内容与效应等,而且也会反作用于刺激的性质、内容与效应等等。比如说,从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仅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等;而且教师可以把学生学习的结果提供给学生,从而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

学生可以根据反馈原理,进行自动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行为等,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因此,为了学习收效,就应该提高有关“结果的知识”水平。

同样道理,对于心理疾病患者,也要强调他们需要增强有关心理疾病治疗“结果的知识”。“生物反馈”就是借用电工学以及“控制论”等所使用的“反馈”这个名词的含义,根据动物的操作条件训练原理,推广运用到人类的一种心理医学技术。《辞海》上对“生物反馈”的解释是:“用仪器对被试者(或病人)的生理、内脏变化情况提供强化或反馈信息(告知变化的结果等),从而引导被试者有意识地学习和自我调节,改善内脏机能,使之在不用或少用药物的情况下,治愈或改善心身失调的疾病。”

其实,我们可以把“生物反馈”说得通俗些、简明些。比如,可以把“生物反馈”说成是通过巧妙地控制人的精神来巧妙地控制人体。再换个说法,“生物反馈”就是自己可以了解和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生理心理学家指出,在人体的整个系统中,有一种生理活动,它可以调整其他活动,可以把它叫做“自我调整装置”,也就是返回神经传导的“反馈装置”。换一种讲法是:当人们的大脑皮层运动区域,传出神经冲动到达“效应器”这种执行器官的时候,执行器官的肌肉和腱的运动情况,又会成为新的传入冲动,返回到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域的相应部位上;这时候,人们就会感觉、意识到运动的情况,而且可以根据这种运动的感觉、意识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说,当人们的情绪活动发生改变的时候,人们的机体内部也会相应地出现内分泌的相应变化,会引起相应的反馈性的调整作用。

二、“生物反馈疗法”的运用

正是因为经过影响或者改变人们的情绪活动,可以引起人们生理上相应的反馈性的调节作用,因此,用影响或改变心理疾病患者的情绪的办法,就可以治疗心理疾病。

所以说,生物反馈疗法要想收到疗效,就需要病人必须能够和他想控制的某种身体功能的节律取得平衡协调。比如说,病人在一架电仪器上,看到他的心脏搏动或大脑皮层活动的记录,或者是听到它们跳动的节律时,他就可以充满信心地想办法试作自我控制了。

很多哮喘病人对尘土、花粉或烟雾等刺激物敏感,但是经过试验证明,这种“敏感”大部分还是由于自己神经紧张所造成的。经过上面讲的那样反馈“医疗”后,他们的哮喘病可以治疗好大半。这就证明,哮喘“反应”至少有一部分,是来自后天的心理上的主观经验“原因”,而不是生理上的痼疾。

由此可见,身心疾病很多是导源于心理上的不健康。寻找出心理致病的因素,让这些“患者”通过“反馈”作用,帮助他挖掘(发现)信心、巩固信心、提高信心,那么,很多身心疾病会“奇迹”般地治愈。

因此可以说,生物反馈的要点,或者说它的“秘密”,就是“病人自己痊愈”。

临床实践证实,用生物反馈方法治疗心脏、大脑、肌肉群以及和循环系统有关的身心疾病,若不能完全根治,也可大部分予以控制。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发现,病人只要在开始时,略微借助于灵敏的机器,也就是说,略微借助于测量脑电、心电、皮肤电阻和心压、心跳等生理变化情况,以及提供反馈信号的电子仪器(可以叫做“生物反馈仪”),产生反馈作用,就可以控制从前认为无法控制的某些自动或非随意的身体功能。这也就是前面讲过的通过巧妙地控制人的精神来巧妙地控制人体!

生物反馈疗法,证实了这样一条重要的原理:精神(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配身体(生理)。

“系统脱敏”心理疗法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你遭到心理压迫的时候,你就要进行“反抗”吧?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你增强这种抵抗的力量呢?有的。心理治疗方法里面的“系统脱敏法”,就是一种被人们公认为比较理想的提高对于种种心理压力抵抗的方法。

一、“系统脱敏法”的概念

系统脱敏法的理论依据是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神经过敏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学习到的,是每个人在生活中经过模仿、暗示等学习而形成的。“过敏”既然可以由学习而得到,那么也就可以再经过学习而消除它、脱掉它。因为敏感说到底,只是人们主观上的一种感觉,一种过于敏锐的感觉罢了。

系统脱敏法的一般做法是:先用轻微的较弱的刺激,然后逐渐增强刺激的强度,使行为失常的患者没有焦虑不安反应地逐渐适应,最后达到矫正失常行为的目的。比如说,小孩子如果怕小猫、小狗、小白兔等一些小动物,你可以让小孩子先从远处观望这些小动物,然后让他(她)逐渐靠近,并且试探着抚摸这些小动物;最后,他(她)就会高兴地,也多少有些兴奋地把这些小动物抱在怀里。小孩子对小动物的“过敏”,不就这样经过一个有系统的步骤“脱”掉了吗?又比如,对于喜欢挑食的孩子(成人也一样),可以慢慢地给他(她)从少到多地,加进他不喜欢吃的食物,用这种方法就能逐渐改掉偏食、挑食的毛病。

系统脱敏法的优点,是它可以让人处在神经比较松弛、情绪比较轻松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不会产生焦虑、紧张的条件下,逐渐克服、纠正原有的失常行为而改变为正常的常态行为。

二、“系统脱敏法”的运用

系统脱敏法,现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疗上,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疗效。例如,美国精神病学家雷克斯伦,就用系统脱敏法治愈了一些有变态反应的食物过敏患者。比如有一个男孩每当吃香蕉时,就有多动性的表现;另一个女孩由于对动物蛋白质过敏,而经常发生惊厥。雷克斯伦对他们采取逐渐增加食用量的办法,来降低这两个孩子对食物过敏的失常反应,结果成功地治愈了他们的过敏反应。

实践表明,系统脱敏法更适合于矫正那些年幼无知,比较容易接受模仿和暗示的少年们的失常行为。对于一般成年人来讲,系统脱敏法就往往显得不“灵验”。不过,对于那些容易接受别人的暗示,和喜欢模仿别人行为的人,还是很有效应的。一位精神病学专家,他就用系统脱敏法治好了许多女青年被蛇、壁虎以至于毛毛虫、“吊死鬼”,还有惊雷声等,所“惊吓”而引起的种种心理失常和行为失常。而且据他讲,不少中年妇女,以至神经比较过敏或神经比较脆弱的男性青年人和成年人,也适宜于用系统脱敏法来矫正某些行为失常。

“格式塔”心理疗法

年轻的读者们对于将要谈到的“格式塔疗法”,很可能是十分陌生的,而且觉得是很古怪的。什么叫做“格式塔”?难道是什么名胜古迹的古塔名称吗?或者是一种什么塔的“格式”?你猜错了!这和“塔”是全然无关的。

一、“格式塔疗法”的概念

“格式塔”是一种译音。现代西方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派别,叫做“格式塔心理学”,或者叫做“完形心理学”,因为“格式塔”的原意就是“完形”、“样式”或者“结构”、“组织”的意思。你也许会发问:干吗“故弄玄虚”地非叫做“格式塔”呢?干脆意译成为“完形”不就算了?这倒不是什么“故弄玄虚”,因为“格式塔”这个词,在中国心理学上已经“约定俗成”,也沿袭使用很久了。而且,越是让人感到“古怪”,反而越会加深印象,记得牢些,你说是不?

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比较新的心理学流派。它受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影响,特别是接受现代物理学中关于物理“场”(例如,磁场、电场、引力场等)理论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为,人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人们的思想感情等一切心理活动以至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规律的、有适当比例的。它还认为,人的大脑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它能够进行主动的活动。为什么人脑能主动地活动?这是因为人的大脑是一个固定完形的“脑场”,这个“脑场”具有“先天的动力特征”。因此,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知觉也好,适应也好,所有一切的心理活动,就会成为整体的完形趋向。

不过,格式塔心理学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理论。它的最大缺点就是把“完形”看成是大脑先天固有的特性,把心理现象的内容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割裂开来,离开了人的生活实践,离开了人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因此,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所创建的格式塔心理疗法,很有些关起门来闭目静坐、修身养性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