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灾难面前如何守护人身安全
20027200000018

第18章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家庭急救(2)

1.神经肌痛:神经肌痛发病早期,疼痛只在疲劳时出现,久而久之则逐渐变为持续性。体检时常见患部肌肉紧张而有压痛,个别严重者,甚至可合并有自主神经血管障碍的表现,如肢端感觉异常、手指皮肤苍白或轻度发绀等。随病程进展,手臂可逐渐无力,以至于不仅本职工作受到影响,日常生活亦受影响。此病通常在改换工种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致病原因:神经肌痛的产生原因与某些操作方式有关,多由于长期在固定姿势下持续而紧张的劳动所致。由于人们使用电脑的机会、时间增加,近年来患此病的人数有所增多。在打字时,一方面肩胛带肌群要持续紧张以固定上肢的姿势,另一方面手指要进行单调而频繁的反复运动,这样就使一部分肌肉经常处于过度的紧张和疲劳状态,从而发生局部肌痉挛以及神经肌痛。

预防措施:应像运动前要热身一样,打字之前也应“暖暖”手指和手腕,即先用力握拳,持续10秒后放开,然后十指全力伸展10秒,反复做10次;再活动肢体和全身,让人的全身特别是上肢都活动开来,以增加血液循环供应。这样,即使局部再反复运动,受损伤的机会也会减少。

另外,打字时间不要太长,要间断休息,最好每15~30分钟,停下来休息一下,做手指关节的伸展活动。如果在打完文件之后,再让双手泡个“热水澡”,然后做重复握拳、放开的伸展动作,这对增加肌腱的柔软度、防止手及上肢等部位的劳损大有裨益。

2.“屏幕脸”:天天与电脑打交道的人,长期面对电脑屏幕,缺少正常的感情交流,久而久之会出现面部表情不丰富甚至无表情、表情淡漠的情况。时间长了,人际关系也会受到影响,严重的还会因此产生心理障碍。

预防措施:首先调整显示器的位置,将电脑屏幕中心位置安装在与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线上。眼睛与屏幕的距离根据屏幕大小而定,一般14英寸的屏幕应在50~60厘米,15英寸的屏幕应在60~70厘米,以此类推。视线应保持水平向下约30度。其次,室内光线要适宜,并避免光线直射在屏幕上而产生炫光等干扰光线。每注视屏幕1小时,就应闭眼休息或远眺数分钟或做眼球转动。

3.“键盘腕”:医学上所谓的“键盘腕”乃腕管综合征,是由于长期从事电脑打字工作敲击键盘所致。主要症状为手腕、拇指、食指及中指麻木和疼痛,常自觉大拇指笨拙无力,拇指、食指、中指感觉迟钝和异常,而小指和无名指内半侧完全正常。如果让患者将两手搁在桌子上,前臂与桌面垂直,两手腕自然屈掌下垂,大约1分钟即可出现食指和中指的麻木。

预防措施:应让长期操作电脑者将腕部垫起,避免悬腕操作。工作1小时左右应作短暂的休息,同时活动一下腕部。治疗时应该暂时停止使用电脑,并遵从医嘱用物理、封闭、手术等方法治疗。

4.“鼠标手”:“鼠标手”是指手部麻木、灼痛、腕关节肿胀,手部动作不灵活甚至无力等。之所以叫“鼠标手”,主要是因为人们使用鼠标时,总是反复机械地集中活动一两个手指,而配合这种单调轻微的活动,还会拉伤手腕的韧带,导致周围神经损伤或受压迫。

预防措施:每工作1小时就要起身活动活动身体,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松的动作。使用电脑时,电脑桌上的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着时的肘部高度。使用鼠标时,手臂不悬空,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做。

5.电脑护眼。

电脑护眼存在的七大误区:

(1)眼睛累了才需要休息。其实眼睛的疲劳是时刻积累起来的,等感觉到累的时候已经受到伤害了,所以应该在感觉到累以前主动采取措施。

(2)使用液晶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无须护眼。由于液晶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都是采用液晶屏幕,没有了闪烁,也少了辐射,视觉感受会更舒服。但是屏幕的亮度没有减弱,甚至更强;屏幕的内容没有变化,眼睛还是有同样的阅读负担,视觉疲劳因素没有明显减弱。另外,由于笔记本电脑键盘与屏幕一体,所以距离人眼会更近,眼睛调节负荷更大,刺激也会更强,可能更容易产生疲劳。

(3)“视保屏”能保护视力。“视保屏”主要是针对防辐射来设计的,具备一定的防辐射功能,但是不具备保护视力的功能。它被覆盖在显示器前,会改变显示器本身的光学效果。如果使用劣质的“视保屏”,不但不能保护视力,还会伤害视力。

(4)点眼药水很安全。一些我们常用的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激素、抗生素,长期使用对眼睛的损害无法弥补!比如:环丙沙星有轻度的胃肠道副作用;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证明,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和多粘菌素B能抑制免疫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

(5)近视用电脑必须戴眼镜。任何负责任的眼科医生为您验光配镜的时候都会特别强调:给您配的眼镜是看远用的!(走路、上课看黑板、看电影电视等)。如果度数比较低,比如在300度内,裸眼看屏幕比较轻松,则无需在用电脑的时候戴眼镜。高度近视或调节异常的人则需要两副不同度数的眼镜,度数大的看远用,度数小的看近用。戴错眼镜会给眼睛增加更大的调节负担,眼睛更容易累,视力下降加快。

(6)电脑照明用台灯放置侧面。普通台灯光照较强,当从侧面照射屏幕时,容易从屏幕反射强光进入人眼,使人眼易疲劳甚至受到伤害。而在使用电脑时,由于屏幕的光很亮,这种反射的强光不容易察觉,往往被忽视。

(7)成年人无须护眼。视力保健应该是终身的。常人处在青少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的视力变化较快,但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给以足够的关注,切莫等到有明显的视力变化时才引起重视。大家都知道,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会使眼睛干涩发痒,产生严重的不适感;过度使用电脑会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有可能导致永久失明。

电脑护眼的三大法宝:

(1)休息与看远。用电脑工作每1个小时左右,闭目休息5分钟,或者看看远处。

(2)夜间合适的灯光。光照需要自上而下照,不能照射屏幕,不能有频闪;光照要均匀,不能太亮。可用普通白炽灯,安置在头顶略前,40瓦左右。如果是无频闪台灯,或者40瓦白炽台灯,可以放在台式机器主机上,或者悬吊起来,自上而下照射,亮度调低。另外,市面上有电脑爽目仪类产品,一般带有1瓦左右的无频闪光源,顶部照射,比较适宜使用。

(3)改善视觉环境,配置防护措施。可以在电脑顶部放一两个可爱的小布娃娃,或者在电脑背后放置喜欢的图画或者盆景,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4)正确适度使用眼药水。眼药水的使用,要听从医生建议,不要长期用同一种含药物成分和防腐剂的眼药水,对人工泪液也要控制使用,不宜太频繁,否则会影响正常泪液排放。

(八)佩戴隐形眼镜的风险

现在,不少人为了美丽,都纷纷摘掉沉重的框架眼镜,戴上小巧的隐形眼镜。但是一直以来关于隐形眼镜对眼睛健康的影响,人们都有些担忧。比如戴隐形眼镜的时间越长,眼球角膜磨损会不会越明显;戴隐形眼镜所引发的炎症会不会对角膜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等。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提醒我们要正确选择和科学佩戴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是一种医疗用品,选择和佩戴一定要在医生或专业配镜师指导下进行。而且隐形眼镜不是人人都能戴的,如已经患有角膜炎、结膜炎的人以及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都是不能戴隐形眼镜的。

对于已经佩戴了隐形眼镜的同学们,下面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遵守:

1.每天戴隐形眼镜不要超过10个小时。

2.不能戴隐形眼镜过夜。

3.隐形眼镜和框架眼镜各准备一副,交替使用。

(九)保护好听力

在马路上或者运动场上,经常能看见同学们戴着随身听。随身听又称为耳机,经常使用它们容易引发耳部疾病。医务人员专门研究了“随身听综合征”后发现,有两个原因导致了听力损害:一是长时间无节制使用随身听,特别是习惯在大音量下使用,这样很容易损害听力;二是随身听的耳塞设计上不利于听觉器官,容易损害耳膜,最终导致不可恢复性的听力障碍。

为了防止随身听损害健康,专家建议:

1.使用时间不要太长,每听1小时应休息30~40分钟,每天最好不要超过3小时。

2.音量别超过最大音量的60%,当旁人能听到你耳机传来的声音,或是你戴上耳机后听不到周围的声音,也表示音量太大。

3.使用不够小巧方便,但显然音质更好,也不容易伤害耳膜的头戴式耳机。由于耳塞是带来听力伤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实际使用时,最好常备一副头戴式耳机,而且只在外出时才使用耳塞。

二、家庭急救

(一)小腿抽筋

小腿抽筋在医学上被称为腓痉挛,是因为腿肚的腓肠肌痉挛而引起腿部抽筋,并伴有剧痛,令人暂时不能动弹。这种情况若是发生在游泳时,是很危险的。旅行时,由于路比平时走得多(尤其是登山旅行),腓肠肌过度疲劳,小腿抽筋也是常有的事。它的治疗方法较多,也简单易行,都是以放松局部肌肉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1.旋转法:起身而坐,伸直抽筋的腿,用手握住前脚掌,向外侧旋转踝关节,只要动作连贯有力,通常能立即止住剧痛。

2.扳脚法:取坐姿,一手用力压迫痉挛的腿肚肌肉,一手抓住脚趾向后扳脚,使足部背曲,再上下活动一下脚,抽筋就能得到缓解。

3.按压法:在膝关节内侧腘窝两边有硬而突起的肌肉主根,腓肠肌头神经根便附着在里面,用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异常兴奋的神经就会镇静下来,从而达到停止抽筋、消除疼痛的目的。

小腿抽筋的预防是比较简单的,在活动前、活动后、睡前,按摩腿肚肌肉即可。常常抽筋的人可在游泳前将捣烂的生姜渣汁涂在腿上,充分按摩,便能收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二)中暑

1.中暑的症状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等情况。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摄氏度以上等症状。

2.出现中暑后的急救措施

(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

(2)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

(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

(4)用凉水或酒精擦身。

(5)重度中暑者立即送医院急救。

3.防暑降温的妙法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人们往往把果汁、冰糕等冷饮、冷食作为解暑降温的宝贝。其实,夏季防暑降温的宝贝应该是以下几种:

(1)盐开水:喝白开水应选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新鲜凉开水(20摄氏度~25摄氏度),这种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达到防暑的功效。

(2)茶水: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科学分析表明,茶叶含钾较多,占其比重的1.5%左右。钾容易随汗水排出,温度适宜的茶水应该是夏季首选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