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20028800000020

第20章 三等车厢

奥诺莱·杜米埃(1808-1879)Honore Daumier法国

今天,杜米埃主要以漫画家、社会政治讽刺家著称,他的画辛辣有力。但他同时也是个画家,他在提炼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形态方面才能卓著……在杜米埃最好的作品里,他的绘画表现力和设计感也与同时代人有很大不同,《三等车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他对人类状况的生动评述。

——《剑桥艺术史》

杜米埃是法国画家及讽刺漫画家。他一生致力于讽刺漫画,在法国有名的《讽刺漫画》周刊上,刊登了他大量的漫画。这些漫画,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抨击了当朝的政治人物,揭露了他们残暴、虚伪和贪婪的本性。另一方面,他又以极大的同情,描绘了下层劳动人民受苦受难的社会现实。他因得罪权贵而坐过牢,一生生活在贫困之中。在思想上,他倾向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被人称为“具有拿破仑主义者的倾向”。

同时杜米埃也是卓越的油画家和雕塑家。与库尔贝一样,他也坚信美术和美术家应当立足于当代现实。但与库尔贝不同,他的造型语言更具主观色彩,更为概括。在油画领域内,杜米埃创作出一系列非常富于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形象塑造和色彩处理上,十分简洁生动。我们知道,漫画要求突出主要的特点,用寥寥几笔抓住最具表现力的东西,给人鲜明的感觉,这种特征也体现在杜米埃的油画风格上。

《三等车厢》是杜米埃1862年所作的油画名作。这是一幅带有政治倾向性的风俗画,画家曾以这个题材画过好几幅变体画。画面强烈的渲染力似乎把人带进这一颠簸的生活场景,使观者为作品中的人物命运而担忧。《三等车厢》好像既表现了短暂旅途生活,也象征着人生漫长的道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情,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着各自不同的遭遇。在这幅作品中,既没有幽默,更没有讽刺,而是通过这一特定的生活场景,揭示着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坎坷,同时,也十分严肃地表现了画家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关心。如此直接、真实地表现下层贫民生活的作品,在以往的美术史中实属罕见。因此,杜米埃的创作可以说是美术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

《三等车厢》是一幅反映现实新生事物的作品,它为后人记下了19世纪60年代活生生的一页。那时,火车在法国刚刚出现,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节奏变化。艺术家从这些普通人身上观察到了他们微妙的各异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揭示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时代特征。

这是一群受尽了人生坎坷的下层市民。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但是他们都在追求着各自的谋生出路。在“三等车厢”的前排坐着的看来像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中间的老妪显示出饱经风霜的样子,左边怀抱婴儿的少妇也许是这个老人的儿媳,右边的男孩也许是老人的孙子。看来,由于长途旅行的辛劳他已支撑不住了,靠在那里正在打盹。车厢的后排,或许都是短程乘客: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显得有些拥挤。尽管他们在彼此对视,却好像非常陌生。

作者准确地把握了近代都市的新鲜景象以及不同人物、不同心态、不同关系的人们拥挤在一起的隔阂感和孤独感。从这幅油画中,我们不难看出杜米埃已经远远超越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规范。他不仅仅把创作的主题从历史性的题材转向了当代现实生活,而且把创作手法从面面俱到、精描细刻的作风中解脱出来。他那敏锐、活泼、抒情的色块,简洁、泼辣和自由不羁的笔法不但给予后来的艺术家以深刻的启迪,也对现实主义美术创作原则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平凡背后的深刻

奥诺莱·杜米埃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他曾经经历了19世纪法国历史上的三次重大革命:1830年革命、1840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其一生所创作的绘画作品,种类丰富且数量惊人,包括约4000幅石版画、900多幅油画、水彩画和素描,以及60多件小雕塑。他以其生动的画笔,为我们勾画出了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

杜米埃的艺术活动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主义艺术家倡导客观、冷静和真实地去观察和描绘生活,他们既不像古典主义那样按照美的模式去加工、美化生活,也不像浪漫主义那样按照主观臆想去夸张、扭曲生活,而是主张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真实地进行描绘,表现亲切、自然、纯朴的现实。而典型性则是现实主义艺术的第二个特征,其艺术形象都是对现实生活进行概括和提炼的结晶。从这种真实性和典型性的角度看,杜米埃的《三等车厢》可以说是一件典型的现实主义杰作。

这件作品创作于1862年,是画家陷于彷徨与苦闷之中所作的一幅风俗性题材画。杜米埃就这一题材曾画过好几幅画稿。画面描绘的是三等车厢前排座位上一组贫苦人物:他们有的在打瞌睡,有的在沉思,另一些人则很想聊天。杜米埃指出:“这些由于环境的促使而处于同一境况下的人们,彼此的思想、感情和体验是多么的不同。”在这幅画中,他使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形成鲜明对照,充分显示了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刻画人物心理的高超技巧。观赏他的这幅画,我们可以发现这位艺术家所寻求的不仅是形象本身的艺术感染力,而且是整个画面所反映的生活主题。在这幅画中,对普通劳动者生活的朴实而严肃的描绘,使我们看见了法国下层人民的真实生活。杜米埃的油画是按照他自己的视觉方式来画的。在他的画上,不论中产阶级还是下层人物,也不论采用变形或取以粗犷的夸张手段,都不是在记录具体人物的各个细节,而是突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内在性格以及人物品格所显示的社会现象。这是杜米埃油画的社会学意义所在。

在这幅画中,他以自己惯用的手法,重点刻画了主要人物,而次要形象则处理得十分简单。从整体上看,这幅画明暗对比强烈,画中的光线集中在前景的两个农妇的形象上,使其在暗色的背景上轮廓分外明确。画家以棕色为主色调,并以和谐的黄、红、蓝色作为点缀,组成统一的色调。杜米埃在这幅油画上,也像在他的版画中一样,喜欢用线条来勾画形象,处理明暗也比较简单。以流利的线条生动地勾勒出拥挤在车厢内的下层百姓的不同形象。从他的创作手法中,可以看到他比库尔贝更不拘成法。

杜米埃的画中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负赘感,像是生活的重压,也像是命运的负累。他那独具一格的绘画在当时并不为人看重,直到他去世前一年,雨果、巴尔扎克、卢梭等作家为他举办了一次个人油画展,这位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才引起了整个巴黎的关注。

(佚名)

少年时代是杜米埃充满自豪的时光,他有着为家人称道的诗人的才华和敏锐的表现力。但生活与爱好却是两回事,他几乎没有上学就在父亲的工厂和市场上打工维持家用。曾在法官家里当小杂役的经历使他真正地从故事以外认识了这个荒唐而令人悲愤的世界。

1814年杜米埃随父母迁居巴黎,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梦想着用灵感敲开缪斯的大门。他常和一些朋友在一起研习素描和版画,画些时新速写讽刺时弊。杜米埃是众青年中的佼佼者,他用充满战斗意志的作品,发泄着胸中的义愤之情。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到法院一个执事家做工。在那里他接触了各阶层的人,那些贫苦受害者的冤屈,地位显赫者的龌龊,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充分了解,为他日后的绘画创作提供了经验和素材。

杜米埃从来没有正式进过美术学院,他先是在亚历山大·雷诺阿那里学过素描,后来跟随石版画家拉梅里学基本石版画技法,又在苏依塞学院临摹人体。但是杜米埃却凭借刻苦和灵慧,迅速掌握了绘画技巧。版画的学习成为他艺术的起点,也成为他一生最重要的创作手段。

杜米埃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政治和阶级斗争尖锐激烈的时代。1848年的革命推翻了路易·菲利浦,1871年,人民打碎旧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新型政权——巴黎公社。作为人民画家,杜米埃始终站在斗争的前沿,用漫画进行战斗。1832年他画了一幅题为《高康大》的石版漫画,嘲讽路易·菲利浦王朝,鞭挞时弊,抨击腐朽,结果遭到迫害,被捕入狱达半年之久。他一生创作了近4000幅版画,其中多为漫画,如《唐斯诺南街的屠杀》、《出版自由》、《谈话的三位法官》、《立法肚子》等。

这时,一些进步人士开始注意这个其貌不扬的青年和他的火药味十足的作品,杜米埃也开始和这些著名的进步人士接触。然而杜米埃始终是一个默默的艺坛耕耘者,他的名气仅仅在圈内的朋友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大家都把他看做是一个热情真诚的艺术家。然而,这样的一个艺术奇才竟也遭遇了饥饿和窘迫。42岁时,他患了眼病,不能工作,更加应付不了巴黎昂贵的生活费用。柯罗为他找了间乡下的小屋,并经常去看望他,为他送些食物和生活费用。

行将就木的时候,杜米埃突然变得有名起来,先是雨果、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为他办了展览。后来,有的理论家又说他画中线条潇洒自如堪与安格尔比肩。于是,买他作品的人开始多了起来,但1879年杜米埃却突然患脑出血离开了人世,享年71岁。

杜米埃生前,他的油画成绩几乎没有人提及,这是因为他在石版画上的成就完全盖住了朴素而严肃的油画作品。无论是人物形形色色的《三等车厢》,还是塞纳河边的《洗衣妇》,或是叫嚷的小贩和泥塑匠,他的画间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负赘感,像是生活的重压,也像是命运的负累,然而他们的形象却有着雄健的美,有着比云石更质朴的内涵。就像他笔下的堂·吉诃德一样,他终生都做着与命运的悲壮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