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生最喜欢的科普书:来自天外的不明飞行物体
20029800000010

第10章 追寻UFO留下的蛛丝马迹(1)

对于神秘的不明飞行物,人们或许只能用来无影、去无踪来形容。但实际上,这些不明飞行物真的能够来去自如,不留下一点痕迹吗?

在荒凉的大山中、隧道里,人们发现了一些史前遗迹。不过最令人惊骇的是,在这些遗迹中,竟然有类似飞机的壁画和模型。难道,数千年之前有人看到过会飞的机械装置?难道地球上曾经光临过异乡的来客?所有这些都向人们透露着某种神秘而又确定无疑的信息——这些不明物体确实是存在的。

另外,在许多据说是发现不明飞行物的地方,人们发现了各种奇怪的现象:泥土被烤焦,冰块变成绿色,行驶中的车辆突然熄火,接触过这些不明物体的人会毫无征兆地出现不良症状。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似乎可以知道这些不明物体离我们并不遥远。

远古时期的飞机模型

1969年7月21日,一个名叫莫里斯的阿根廷人,将一份上面有着许多见证人并且已获得厄瓜多尔共和国承认的合法地契公诸社会,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在这份地契中,讲述了一个令世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地契中最主要的部分说,莫里斯在厄瓜多尔共和国境内摩洛拿圣地亚哥省内的大隧道里发现了一些有着极大文化与历史价值的文物。这些文物主要包括一些石器和金属牌匾,它们形状和颜色各异,上面刻有各种标志和文字。莫里斯请求厄瓜多尔总统成立一个科学委员会来核定、评价这些文物的价值。

追寻UFO留下的蛛丝马迹1972年3月4日,由厄瓜多尔考古学家法兰士和马狄维组成的科学调查小组,在莫里斯的带领下,对大隧道展开了调查。

隧道入口由一块大岩石凿通而成,几只夜鸟忽然飞出洞口,越发显得阴森恐怖。这个神秘入口,就是大隧道的入口,隧道在厄瓜多尔和秘鲁的地底绵延好几百千米。

调查队员钻进了神秘莫测的地下世界。进洞后是一段狭长的通道,伸手不见五指,他们开亮电筒和头盔上的射灯。接着,隧道便垂直往下,他们把一条绳子垂到下面75米的第一个平台上,然后沿绳而下。

然后,他们又沿绳下到第二平台和第三平台,每台高度都达75米。下到洞底,莫里斯领头摸索前进。

法兰士注意到,隧道的转角处都是直角形的严谨设计,有些很窄,有些又很宽,所有洞壁都很光滑,洞底非常平坦,很多地方像涂了一种发光颜料。很显然,这隧道并非天然形成的。

法兰士和马狄维先前对隧道是否存在所持的怀疑,顿时烟消云散。

他们来到一个大厅的入口。那大厅很宽敞,有一个飞机库那么大,很像配给中心或仓库,并有许多通道。

法兰士试图用罗盘测量这些通道的方向,但罗盘指针不动。在其中一条通道的入口处,有一副骸骨精心摆放在地上,上面洒满金粉,在调查队员的灯光照射下闪闪发光。

莫里斯、法兰士和马狄维目瞪口呆地站在这个巨大厅堂的中央。

大厅的面积约为21000平方米,中央有一张桌子,桌子的右边放有7张椅子。椅子既不像用石头、木材做的,也不像用金属做的,它摸上去好像是一种塑胶,但却坚硬沉重得像钢。

在7张椅子的后面,毫无规律地摆放着许多动物的模型,有蜥蜴、象、狮子、鳄鱼、豹、猴子、美国野牛、狼、蜗牛和螃蟹。令人惊异的是,这些动物都是用纯金做成的。

在桌子的左边,摆放着莫里斯的地契所提及的金属牌匾及金属箔。金属箔仅几毫米厚,65厘米高,18厘米宽。

经过仔细检查,法兰士仍无法知道这些牌匾是使用什么材料制造的。那些金属箔看起来很薄、很脆弱,但竖起来却不弯曲。它们像一本对开的书籍那样摆放着,一页连着一页。每块金属箔上都井井有条地排满像用机械轧上去的文字。

据法兰士估计,这些金属箔至少有两三千块,但金属牌匾上的字却无人认识。他认为这间金属图书馆的创立者肯定想把一些重要的资料留传给遥远的未来。因为这个金属图书馆的制作者想让它永久保留。

莫里斯在大厅找到一个石刻,11.43厘米高,6.35厘米宽,正面刻着一个身躯为六角形的人,右手握着一个半月,左手则拿着太阳,令人惊奇的是它双脚站在一个地球仪上。这石刻是在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做成的,这说明那时的人就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了。

法兰士拿起一块刻着一头动物的石刻,它有29.20厘米高,50.32厘米宽。画面上所表现的动物有着庞大的身躯,正用它粗大的后腿在地上爬行。法兰士认为石刻画的是一只恐龙。

这是194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拍摄的一张著名的照片。

传奇人物杰克·里蒙德骑在马上,背后有一个神秘物体难道有人曾经见过恐龙?法兰士不敢再想象下去。

还有一块神秘石刻,刻画的是一具男人骨骼。法兰士仔细数了一下,石刻人的肋骨数竟为12对,这与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人体骨骼构造非常吻合。

莫里斯又让法兰士看了一座庙宇的模型,上面绘有几个黑脸孔的人像,头戴帽子,手持一种枪形的东西。在庙宇的圆顶上,还绘有一些人像在空中翱翔或飘浮着。

此外,一些穿太空服的人像,更是让法兰士感到不可思议。

一个有着球状鼻子的石刻人,跪在一根石柱下,他头戴一顶遮耳头盔,极像现在我们用的听筒;一对直径5厘米的耳环则贴在头盔前面,耳环上钻有15个小洞;一条链子围住他的脖子,链子上有个圆形牌子,上面也有许多小孔,很像我们现在的电话键盘。

那些180厘米高的石像有的有3个脑袋,有的却是7个头颅;三角形的牌匾上刻写着不为人知的文字;一些骰子的6个面上刻着一些几何图形……这个隧道和它里面收藏着的稀世奇珍,可以说是法兰士他们见所未见的。

没有人知道,这个隧道系统是谁建造的,也没人知道这些稀世奇珍是谁遗留下来的。

据莫里斯讲,这个隧道的入口由一个印第安部落守卫着,这些印第安人和他们的三位酋长都把莫里斯当成可靠的朋友。

每年3月31日,酋长都要下到隧道的第一个平台进行祈祷。酋长的面颊两边都要贴上一个和隧道口岩石上的记号一样象征吉祥的装饰物。但酋长以外的人却不会进入隧道,他们认为隧道里住着鬼魂。

带着巨大的疑问,调查队沿原路退出了洞穴,赶往位于厄瓜多尔古安加的玛利亚教堂,因为基利斯贝神父收藏着许多来自隧道的珍宝。

在过去20年里,基利斯贝神父从印第安人那里收集到大量石刻、金银制品等。神父带调查队参观了他的收藏室。第一号房间收藏的是石刻;第二号房间是金、铜和其他金属艺术品,据说是印加帝国的;第三号房间则全是纯金制品。

法兰士注意到一块金板,52厘米高,13厘米宽,1.3厘米厚,上面有56个方格,每一格都刻有一个不同的人像。法兰士在隧道的金属图书馆里的那块金箔上,曾见过一模一样的人像。看来制造者似乎要用这56个符号或字母组成一篇文章。

尤其令人吃惊的是一个纯金制成的女人像。她高30厘米,头像两个三角形,背后焊接着一对细小的翅膀,一条螺旋形金线从她耳朵里伸出来。

她有着健康、发育完美的胸部,两脚跨立,但无手臂,穿着一条长裤,一个球形物浮立在她的头顶上面。

接着,马狄维又看到一只直径21.25厘米的铜饼,上面清晰地刻着两条栩栩如生的蠕虫、两个笑着的太阳、一个愁眉苦脸的半月、一颗巨大的星星和两张男性三角形面孔。铜饼中央有许多细小而突出的圆状物,其含义没人能理解。

基利斯贝神父收藏的大量金属箔,上面刻有星星、月亮、太阳和蛇。其中一块金箔的中央刻有一个金字塔,两边各刻有一条蛇,上面有两个太阳,下面是两个怪物及两头像羊的动物,金字塔里面是许多带点的圆圈。

在另一块刻有金字塔的金属箔上,两只美洲豹分别趴在金字塔两边,金字塔底刻着文字,两边可以见到两头大象。据说大象在1.3万年前即在南美出现,那时地球上还没有产生文明。

最让法兰士震惊的是,他在基利斯贝神父这里见到了第三架史前黄金模型飞机。第一架他是在哥伦比亚的保华达博物馆见到的,第二架则仍放在大隧道里。

这架模型飞机从几何形的翅膀、流线型的机头及有防风玻璃的驾驶舱看,很像美国的B52型轰炸机。

难道,史前便有人能够构想出一架飞机的模型?

众所周知,直到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才制造出了地球上的第一架飞机。

1879年,英籍考古学家韦斯在埃及东北部荒芜沙漠中的Abydos古庙(Abydos temple)遗址内的浮雕壁画中,看见了与今天的飞机形状极其相似的浮雕,以及一系列类似的飞行物体。其中有一幅图案状似现在的直升机,还有的图案状似潜艇或飞船。

1947年,美国空军的3位老兵报告称有6个圆盘飞越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卡特兰岛。航空摄影家鲍勃也声称他成功拍摄了其中一个物体。照片的底片可以清晰地看到蒸汽机的桅杆在世界历史中,不少远古民族在发展语言和文字之初,均以壁画记载历史。出现在庙宇中的浮雕,也应该是古埃及人用来记载某一件事或表达某一种意思的。但是,三千年前的人,可以预言到今日的文明产物吗?

在三千年前,即使是外星文明曾经降临过古埃及,当时的人亦未必有直升机和潜艇这些概念。并且,如果壁画内的“UFO”是外星人的,又为何会与现代文明的飞机如此相像?

1898年,有人在埃及一座四千多年前的古墓里发现了一个与现代飞机极为相似的模型。这个模型是用当时古埃及盛产的小无花果树木制成的,有31.5克重。因当时人们还没有“飞机”这个概念,便把它叫做“木鸟模型”。这个模型现在放在开罗古物博物馆,编号为“物种登记”第6347号,放在第22室。

Abydos古庙遗址里的浮雕

1969年,考古学家卡里尔·米沙博士获得特许进入这个博物馆的古代遗物仓库,发现了许多飞鸟一样的模型。这些飞鸟模型有个共同特点,即都有鸟足,形状半人半鸟的,而这个模型除了头有些像鸟外,其他部分都跟现在的单翼飞机差不多:有一对平展的翅膀,一个平卧的机体,尾部还有垂直的尾翼。

图为古代美洲印加文明的雕塑品为了弄清这架飞机模型的本来面目,米沙博士便建议埃及文化部组成特别委员会进行专门调查研究。1971年12月,由考古学家、航空史学家、空气动力学家和飞行员组成的委员会开始了对这架飞机模型的确认研究。经鉴定,许多专家认为,它具有现代飞机的基本特点和性能:机身长14.2厘米,两翼是直的,跨度18.3厘米,嘴尖长3.3厘米,机尾像鱼翅一样垂直,尾翼上有像现代飞机尾部平衡器的装置。尾翼除外形符合空气动力要求外,还带有上反角的特点,使机身有巨大的上升力。机内各部件的比例也很精确。只要稍加推动,还能飞行相当一段距离。

专家们断定,这绝不是古埃及工匠给国王制造的玩具,而是经过反复计算和实验的最后成品。后来在埃及其他一些地方,又陆续找到了14架这类飞机模型。

在南美洲的一些地方,也发现了一些与古埃及飞机模型极为相似的飞机模型。

埃及与南美洲之间的飞机模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吗?是埃及人驾机曾经飞到过南美洲吗?古代人是凭借什么手段制造了飞机的呢?

如果这些谜都解不开,那么,我们就只好把这些事归结为外星人的杰作了。

纳斯卡的巨图

1938年,一位秘鲁飞行员驾驶着单座螺旋桨飞机,沿着秘鲁的海岸飞行,欣赏着太平洋的波涛与安第斯山脉左侧的风光。当这位飞行员飞到濒临大海、位于安第斯山脉的高原古城纳斯卡一带地区的时候,突然从距地面约500米的空中发现在古城纳斯卡附近的山谷之中,有一块形状奇特的沙漠,而在沙漠中还纵横交错着像运河一样的白色带状网络。于是,飞行员在一张纸上画下了这块沙漠的图形,它长约60千米,宽约5千米,并且也标明了他所看到的“运河”。

飞行结束之后,这位飞行员来到秘鲁首都利马的民族博物馆,亲自向博物馆馆长讲述了自己的发现,并且把自己画成的这张地图交给了博物馆馆长。

民族博物馆的馆长听完了飞行员的故事以后,根本就不相信会有这么回事儿,因为他知道飞行员所说的那个山谷就是帕尔帕山谷,是纳斯卡高原的一部分,而纳斯卡高原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一年之中很难下一次雨,有时候甚至几年都不会下一次雨。至于飞行员所画的那块名叫帕姆帕的沙漠,虽然在当地印第安人语言里的意思是绿茵遍地,但实际上却寸草不生,地面上长年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黑褐色的沙砾。因此,博物馆长等飞行员一离去,就吩咐将这张地图存放在古代文书保管所的档案里面,从此以后也就再也没有过问此事了。

1939年,为了完成关于古代引水系统的博士论文,纽约长岛大学的保罗·科孛克教授来到了民族博物馆,在古代文书保管所的档案里面发现了这张地图,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他一边看着地图上那些互相交错的线条——有些直线互相平行,有些直线交叉成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弯弯曲曲的线条,一边激动而紧张地思考着:难道这块面积将近300平方千米的帕姆帕沙漠,有可能就是早已消失的一块古代绿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