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净化心灵的童话故事
20030100000013

第13章 红色童话(4)

有一年,占据北方的袁绍仗着自己土地广阔,兵力充足,粮食丰富,就带兵南下去攻打曹操,想要消灭曹操。当时曹操无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物质条件上都远远不如袁绍,可是他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带兵北上迎击袁绍。两支部队在河南的官渡一带相遇了,而当时驻守在湖南、湖北的汉室宗亲刘表就成了双方都想争取的对象。袁绍派人向刘表提出要求,希望刘表能够站在自己一边,派兵和袁绍的军队一起打击曹操。曹操这边也派人和刘表进行联络,希望刘表能够看在汉室宗亲的分上,派兵和自己一起对抗袁绍。刘表的态度模棱两可,既答应袁绍同意出兵,也答应曹操愿意合作,可最后两边他都没有派人去。

刘表的一员大将韩嵩认为这种做法很不理智,他劝告刘表说:“大人,现在袁绍和曹操两人都在官渡相持不下,您现在的态度至关重要,所以您应该很谨慎地选择其中的一方来做自己的盟友。如果像您现在这样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只会将两方都给得罪了,到时您再想保持中立就绝对不可能了,会吃大亏的。”同时,韩嵩还向刘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现在曹操的军队虽然没有袁绍多,实力也没有袁绍强,但是曹操这个人是很有才能的,而且还招揽了天下许多的英雄为他出力,所以曹操和袁绍两人相对抗,胜利的一定会是曹操,因此应该选择曹操作为盟友。韩嵩的建议得到了刘表手下大多数将领的支持,他们也认为和曹操联盟才是明智之举。

面对自己部下的意见,刘表仍然没有下定决心,他考虑了很久才对韩嵩说:“现在天下大乱,我也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办,而现在,曹操已经将汉朝皇帝接到了许都,那么我想请先生去那里替我看一看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也好让我下决心,怎么样?”韩嵩听了刘表的话之后,很严肃地对刘表说:“我是您的部下,只要是您下的命令,就算是要我到火里去到沸水里去,我都会奋勇前去的,就算是死也不会推辞。不过,有件事情我必须要说明,如果我这次去的时候,您能将您既顺应了皇上又能归附曹操的决策让我带到许都去,那么您现在派我去就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但是如果我这次去,没有得到您最后的答案的话,我到了许都之后,很可能会被皇上封官,到那个时候我就是皇上的人了,就不能再为您效力了,也不能再听您的指挥了,所以到了那个时候就请您千万不能怪我,让我为难了。”

刘表仍然没有做出任何决定,韩嵩只好失望地离开了刘表到许都去了。果然不出韩嵩所料,他到达许都之后,很快就被曹操封为了零陵太守,并要求韩嵩立刻上任。韩嵩回来向刘表辞行,表示自己要去零陵出任太守了。刘表听说韩嵩已经接受了曹操的任命,非常气愤,认为韩嵩背叛了自己,就想将韩嵩抓起来杀掉。刘表手下的许多人来替韩嵩求情,而韩嵩很平静地对刘表说自己在去许都之前就已经把可能发生的结果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刘表,现在刘表这样处置自己,就是刘表对不起自己,而不是自己背叛了刘表。韩嵩的这番话说得刘表哑口无言,只得将韩嵩给放了。

有才能的宰相

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学者、文人,也是很有名的政治家。他家祖上几代都是做大官的,而他本人从小也是聪明机敏,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已经是名扬天下的著名文人了。后来他当了负责编国史的著作郎。

谢安喜欢自由自在闲适的生活,他认为做官是一件很束缚人的事情,所以他当了不久的著作郎,就以身体欠佳的理由辞去了官职,跑到会稽的东山过隐居生活去了。

东山是一个风景十分优美的地方,谢安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整天游山玩水,谈诗论画,过着十分逍遥自在的生活。

当时的扬州刺史听说谢安在东山居住,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有才气的人,于是就想请谢安出来当官,谢安禁不住刺史的软求硬逼,只好到扬州去当了一个多月的官,然后就找借口离开了。当时管理朝廷官员职务升降调动的吏部尚书也对谢安的才气很钦佩,十分仰慕他的为人,于是再三向朝廷推荐谢安,但是朝廷几次要求谢安出来当官,都被谢安找各种各样的理由给推辞了。

谢安四十多岁时,谢氏家族连续出了几件大事。他的两位身居高位的哥哥相继去世,弟弟也因为率兵征战失利被朝廷夺去官职,贬为了平民。眼看着自己的家族已处于一个很危险的地步了,谢安决定出山担任官职,希望以此拯救谢氏一族在东晋王朝的命运。

正好在这个时候,掌管东晋全国政治和军事事务的大臣大司马桓温请谢安担任要职,协助自己管理国家,于是谢安就接受了这个邀请。

得知谢安终于出山担任朝廷官职之后,一个名叫高崧的官员开玩笑地说:“以前先生您在东山悠闲的时候,几次拒绝了朝廷的任命,很多人都在说,您不出来当官,天下的老百姓该怎么办呢?现在先生决定出山当官了,天下的老百姓又该怎么看您呢?”

谢安出山为官之后,果然使东晋的局面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转变。由于他才能出众,办事非常有条理,许多看似乱麻的事务交到他手里,都会很快被处理得漂漂亮亮的,尤其是谢安指挥自己的弟弟谢石以及侄儿谢玄一起参与的淝水之战,更是让谢安名声大振。在淝水之战,他以少胜多,打败了前秦的九十多万大军,为东晋王朝解除了一个最大的威胁。从此,谢安的官职一直往上升,最后做到了宰相,大权独揽,也重新振兴了他们谢氏一族。

远大的志向

秦朝末年,秦始皇去世之后,他的小儿子当上了国君,历史上称为秦二世。秦二世是一个非常残暴的国君,他任用奸臣赵高,大肆屠杀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弄得整个朝廷的官员都是战战兢兢地在过日子,而且这个秦二世对当时已经算是很严厉的法律制度并不满意,就重新制定了更加严苛的法律法令,还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令老百姓都生活在水生火热中。

按照新颁布法律法令的规定,不仅要当时的农民将自己收成的三分之二上交国家,而且还规定每一个年龄适中的男子,必须尽义务去为皇室修建宫殿和陵墓,以及修筑长城和参军守卫边境,否则就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治罪。秦二世的倒行逆施弄得百姓们生活十分的困苦,可是又不敢反对。因为秦朝的法律是十分严厉的,如果家里有一个人犯罪,一家人都会被连累。要是家里有一个人犯了死罪的话,那后果就更严重了,全家老少都会跟着被处死。

当时的一个雇佣农工陈胜,看到秦朝的这种暴政让百姓民不聊生,就很想改变这种现状。

有一天,陈胜和其他几个雇佣农工坐在一起闲聊,说起现在大家过的这种日子,都认为太艰难了,无论大家怎么努力地去做,到头来却还是没有办法让家人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说到这里,大伙就忍不住在那里发牢骚叹气,对朝廷的这种苛刻的制度感到非常的气愤。陈胜听了大家的议论之后,说:“以后在我们这群人中间,如果有谁能够得到富贵的话,千万不要忘记了现在的这些老伙伴呀。”这群雇工们听陈胜突然说出这样的话,都觉得很好笑,说:“你简直是在白日做梦呀!我们只不过是受人雇佣来种地的人,怎么可能富贵呢?”

陈胜听他们说得这么没有志气,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唉!燕子和麻雀怎么可能明白鸿鹄的远大志向呢?”这句话一说出来,那些雇工们又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当时他们谁也没有想到,不久之后,这个在他们眼里看来可笑,爱说大话的陈胜,会在大泽乡和吴广一起举起义旗,并号召天下人来推翻秦朝的统治,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他的号召和影响之下,全国爆发了大大小小的无数个起义,就如同星星之火一样,到处蔓延开来。在这些起义的队伍中,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其中就包括西楚霸王项羽和后来建立起汉朝的刘邦。正确的意见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常常会爆发战争,而强大的国家往往又充当着侵略者和保护者的双重身份。

有一年,实力强大的楚国前去攻打郑国,而弱小的郑国没有对抗楚国的能力,于是就向自己的盟国,有强大军队的晋国求救。晋景公派大将乐书率兵前去增援。楚国军队看见来势汹汹的晋军,感到害怕了,为了减少损失,就退兵回楚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