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净化心灵的童话故事
20030100000002

第2章 绿色童话(2)

女娲希望能将人类布满大地,让世界不再像以前那样寂寞荒凉。虽然她一刻不停地工作,但速度还是很慢。她捏了很久很久,觉得很累,于是就停下来休息。她拾起一根长长的藤条,浸在泥水里,然后举起来向四周挥舞。没想到,藤条上的泥点子溅落到地上,居然也变成了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小人,与用手捏成的小人儿模样差不多。传说,女娲亲手捏造出来的人,成了有钱有势的富贵人,而她用藤条造出来的人类,则成了穷人和身份低贱的人。

这样一来,她造人的速度就加快了,大地上到处都有了人类。

女娲造完人后,再也不觉得孤独寂寞了。她很累,想休息一下,于是到四处走走,看看自己造的那些人,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一天,她走到一个地方,见那里人烟稀少,觉得很奇怪,仔细一看,才发现地上躺着不少小人,一动也不动。她用手拨弄了几下,也不见动静。原来这是她最初造出来的小人,已经头发花白,老死了。

女娲心中暗暗着急,她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造人,人却不断衰老死亡。如果不想出个办法,自己就得不停地制造人。

她想了几天,参照世上万物传宗接代的方法,让人类也进行男女配合,繁衍后代。因为人是仅次于神的生物,不能与禽兽一样,所以她又建立了婚姻制度,把人和禽兽区别开来。

这样,人类按照女娲的婚姻制度,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人类越来越多。

帝喾和盘瓠

帝喾(kù)姓姬,是黄帝的曾孙,中国上古时期五帝之一,他继承了炎黄二帝的基业,后来又传给了尧,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帝喾十五岁时,因辅佐有功,颛顼(xū)便把一个叫辛的地方封给了他。

那时候,地上经常闹水灾,老百姓不得不随时准备向高处迁徙。这样迁来迁去,老是不能安居乐业。帝喾想了一个办法,带领大家把居住地的地势加高。但是,人工加高的速度往往赶不上涨水的速度,经常是头天刚加高的地势,第二天又被水淹了。夜里,帝喾睡不着,便跑到天上跟玉皇大帝理论,说:“既然让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又故意为难他们,不让大家好好活下去呢?”玉皇大帝有些理屈词穷,便派天神下凡,一下子把“辛”这个地方抬高了许多,洪水再也淹没不了老百姓的家园了。从此,“辛”便称为“高辛”,首领帝喾便成了“高辛氏”。高辛氏三十岁时,颛顼见他才德过人,英明贤良,就把自己的皇位让给了他。从此,高辛氏代替颛顼做了天子。

帝喾有四个妃子,分别是姜螈、简狄、庆都和常仪。帝喾的妻子姜嫄是有邰氏的女儿,后来生下了儿子后稷,成为西方周民族的祖先;简狄是有娀氏的女儿,后来生下儿子契,就是东方殷民族的祖先;庆都是陈锋氏的女儿,后来生下了儿子尧,是中国上古时代的明君;常仪是鲰訾氏的女儿,生下的儿子挚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据说,后来常仪又生了一个女儿,不知道取个什么名字才好,大家就都叫她帝女。小帝女深得奶奶握裒(póu)的宠爱。

小帝女五岁的时候,一天,一个宫女从外面笑嘻嘻地跑进来,嘴里不停地嚷嚷着:“太奇怪了!太奇怪了!”

帝喾的母亲握裒问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啊?你这样吵吵闹闹的?”

宫女说:“外面到处都在说,城里有一个老妇人,耳朵突然痒得要命,就用手指去挖,结果越挖越痒,过了几天,耳朵里渐渐肿大起来。她用手一掏,居然掏出了一只肉嘟嘟的小虫子,像蚕一样大小。更奇怪的是,小虫子居然长着鼻子、眼睛、尾巴和脚,还在那里蠕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可是,老妇人的病一下子就好了。她见身边有一个瓠(hù)子做的水瓢,就把这个怪物放进去,还盖上了一个盘子。过了一会儿,她揭开盖子一看,小家伙居然长大了许多,模样终于看得清了,原来是一只小狗。”

握裒也非常惊奇,说:“天底下居然有这样的怪事!你快去把小狗抱来,让我看看。”

很快,宫女就带着老妇人和小狗进来了。握裒一看,盘中果然有一只小狗,长着五颜六色的毛发,非常可爱,而且还在继续长大。

这时,帝喾刚好退朝下来,到后面向母亲请安,见到这只小狗,诧异得不得了,说:“这个怪物不是偶然出现的,将来一定会发生什么大事,用得着它。”然后问老妇人:“你愿意把这只小狗卖给我吗?”

妇人慌忙回答说:“我要这只小狗有什么用呢?要是大王喜欢,拿去就是了。”

帝喾留下了这只小狗,赏了妇人许多布匹。

后宫里的四位妃子,也听说了这件怪事,一齐出来看稀奇,用各种食物喂养它。没几天,小狗就长成了一只大狗,像藏獒一样凶猛,而且非常机警,能听懂人的语言,大家都很喜欢它。尤其是小帝女,特别喜欢这只狗,把它当成宝贝一样。那只狗也很喜欢小帝女,整天形影不离。因为这只狗从前放在瓠子里,又盖着盘子,所以大家都叫它盘瓠。

十年后,帝喾带着马巡视天下,顺便到南方狩措,一路平安无事。不料过了南阳,突然冲出来一股叛军,准备袭击帝喾,幸亏卫士们非常骁勇,才将敌人杀退,还抓住了一个俘虏,听他自己交代,还是一个小头目。

帝喾问:“你是哪里的人?为什么要兴兵作乱?”

小头目回答说:“我是房国人,我们大王一直想谋反,争您的天下,派我先来探听虚实。”

帝喾又问:“你们大王在哪里?”

小头目说:“大王和吴将军都在附近,我是吴将军的手下。”

帝喾心想:这回自己遇上大麻烦了。原来,房王是西戎人,身长八尺,臂力过人,样子非常凶恶。有一年,他从西戎跑到荆州房山,征服了当地的蛮族,做了君主。他手下有一个吴姓的将军,有勇有谋,周围的诸侯们都非常害怕他们。

听说帝喾要来打猎,房王觉得时机到了,就准备造反。吴将军献了一条计,一边派小股部队前来刺探虚实,一边派得力的士兵连夜赶路,去烧毁帝喾装运武器和粮草的船只,断绝退路,同时派兵绕到帝喾前面夹攻,房王答应事情成功后重重封赏。吴将军却一脸奸笑:“小臣什么也不要,只要大王将帝喾的女儿赐给我就行了。”两人哈哈大笑。

帝喾刚审完小头目,还没有想出应对的办法,前面忽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大队蛮兵已经杀到跟前了,箭如飞蝗一般向他们射来。卫士们正准备迎战,忽然又喊声大作,另一队蛮兵赶了上来。帝喾腹背受敌,一时彷徨无计,不禁仰天长叹。那些宫女、嫔妃和侍卫,顿时吓得魂不附体,啼哭不止。只有小帝女身边的盘瓠,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地蹲在那儿,仿佛在专心保护小主人一样。

帝喾见形势危急,一时半会儿又想不出激励将士们的办法,急得不知该怎么办。忽然,他看见了漂亮的女儿,心里一动,立刻想到了一个主意,于是对大伙儿说:“现在情况紧急,如果有人能杀死房王,我就把帝女许配给他。”

帝女也在一旁哭着说:“现在父王身陷绝境,女儿不能帮助父亲上阵杀敌,如果有人能够杀死房王,救父亲一命,我愿下嫁给他。”消息传开后,全军上下群情激奋,人人都想立功,娶回如花似玉的帝女。

正当大伙儿忙着商量怎样才能杀死房王时,只见一只五色斑斓的猛犬,一溜烟似的朝敌人的阵地冲去,原来正是能听懂人话的盘瓠。

盘瓠跑到房王跟前,双脚向上一拱,尾巴摇了两下,仿佛在行礼一般。房王突然见一条大狗向自己冲过来,大吃一惊,正想拔刀砍下去,忽然见这只畜生做出这般举动,非常奇怪,便问吴将军:“这只狗是从哪儿跑来的?”

吴将军看了看说:“哎呀,大王,这不是帝喾女儿的狗吗?怎么跑到我们这边来了?”

房王一听,顿时笑逐颜开,说:“狗这种动物,最通灵性了。如果家业兴旺,它就会跑来,如果要衰败,它就会跑掉。现在帝喾的狗跑到我们这儿,可见帝喾已经不行了,我们这一战一定能够取胜。”说完,命左右大摆宴席,与将士们一起庆祝。众人一直喝到深夜,君臣全都烂醉如泥,不省人事。

盘瓠见众人都醉了,先跑进房王的帐中躲起来,等服侍的人都出去后,就跳上床,狠狠一口将房王的头咬了下来,然后衔着头,跑到吴将军的帐里,将他的头也咬了下来,最后将两颗头颅衔在口中,一路飞奔,跑回帝喾的大营里。

次日,忧心忡忡的帝喾,正准备调兵遣将,和叛军决战,却看见盘瓠兴冲冲地跑进来,将两颗脑袋往地下一抛,然后得意洋洋地看着他。帝喾一看,正是叛军首领的脑袋,顿时大喜过望,急忙命人拿来一些鲜肉,赏给盘瓠。下人去了一会儿,又回来了,对帝喾说:“盘瓠今天有些奇怪,不仅不吃肉,还坐在地上一动不动,我们叫它,一点反应也没有,连帝女的话也不听了,更奇怪的是,它的两只眼睛一直看着帝女,眨都不眨一下,又不像有病的样子,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帝喾一听,顿时在心里叫起苦来,知道盘瓠一直记着昨天的话,要他把帝女许配给自己。他走进房里,帝女也在那儿哭得跟泪人儿一样。要她嫁给一只狗,自然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

帝喾也不忍心毁了女儿的一生,便和颜悦色地对盘瓠说:“你虽然杀了房王,立了大功,可是并非人类,我怎么能把女儿嫁给你呢?”说完亲自拿了一块肉喂它,盘瓠依旧不吃。

帝喾大怒,厉声说道:“畜生,不听好言相劝,难道想以下犯上吗?”

盘瓠依然不为所动。帝喾更加生气,拔出佩刀就砍。

帝女慌忙跑过来,将父亲的手拉住,一边哭一边说:“盘瓠虽然有非分之想,但父亲有言在先,是我们没有守信。况且当时您并没有说清楚,包不包括禽兽在内。如果现在反悔,父王的威信必定受挫,如果杀了盘瓠,天下的老百姓会说父王失信于人。女儿只怪自己命薄,索性将女儿交给它,任凭它处置……”说着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帝喾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个好主意,只是不断地摇头叹气。

就在这时,盘瓠突然站了起来,居然像人一样开口说起了话:“公主请放心,我并没有恶意。只要找来一个金钟,将我关上七天七夜,我就会变成人了。但是在这几天里,千万不能揭开盖子。”

帝喾听了,虽然觉得诧异,但为了女儿的未来,只得一一照办。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盘瓠在金钟里没有丝毫的动静。到了第六天,一向和盘瓠亲近的帝女沉不住气了,生怕一直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伙伴就这样活活饿死。于是,她悄悄打开了金钟……

这时,盘瓠已经在金钟里待到了第六天,除了头以外,其他的地方都已经变成了人形,只等最后一天过去,就大功告成了。但是,帝女突然打开了盖子,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了,他变成了一个人身狗头的怪物。

帝女见自己闯了祸,为了信守诺言,还是和盘瓠成了亲。盘瓠功亏一篑,未能全部变成人形,不好意思在皇宫里生活,就带着妻子,到南边的荒山里居住下来。

从此,帝女脱下华丽的衣服,开始操持家务。盘瓠则早出晚归,到处打猎,夫妻两人过着快乐的日子。

几年后,他们有了几个孩子,一家人回去看望帝喾。帝喾还给他们赐了姓,三个男孩子分别姓盘、蓝、雷;一个女孩子没有赐姓,但后来嫁给了一个姓钟的人,就跟着丈夫姓钟。

再后来,四大姓氏之间互相婚配,子孙代代繁衍下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狗头人身的盘瓠。

二郎神

李冰有几个儿子,老二叫二郎。他背上背着铜弓铁箭,手持三尖两刃刀,力大无比,威猛异常,曾经帮助父亲修筑堤堰,平息了水患,还锁住了一条兴风作浪的孽龙,因为都江堰以前的名字叫灌县,蜀国人便奉他为灌口二郎神,历代祭祀不绝。虽然关于二郎神的传说很多,但民间一直以灌口二郎神为正宗。

据说二郎身材高大魁梧,从小就学了一身武艺,十分勇猛,连老虎见了他都害怕。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粗人,只凭蛮力取胜,反而非常聪明,很会运用计谋。到达成都后,二郎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么大的水灾,在征得父亲同意后,他带上简单的行李和防身用的武器,出门去探查洪水的根源。

这时,洪水刚刚退去,到处都是大水留下的淤泥和石块,许多道路都被堵塞了。长年累月的水灾,使得蜀郡人口锐减,土地毁坏,四处都很荒凉,人烟稀少。二郎从春天走到夏天,又从秋天走到冬天,翻过了许多山岭,趟过了无数河流,还是没有找出水患的源头。

有一天,他走进了一座大山深处,迷了路,正想找个当地人问路的时候,忽然冲出了一只大老虎向他扑来。二郎毫不畏惧,立刻拉弓搭箭,射杀了老虎。这时,有七个猎人气喘吁吁地追上来,问他:“看到一只老虎没有?”

他指着地上的死老虎说:“在这里,已经被我射死了。”七个猎人看了,都十分吃惊,问二郎姓什么叫什么,从哪里来。二郎便将自己的来历和出门的目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原来,这七个猎人是梅山人,以打猎为生,关系很好,号称“梅山七圣”。几个人非常钦佩为民治水的李冰父子,决定跟随二郎一起去勘查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