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
20037900000013

第13章 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6)

孤独的人未必总是孤独的。日常生活里,我们也能学会如何把自己融入群体。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每个群体也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可以在各个阶段中寻找出一种群体普遍存在的共性,并从这种共性入手,逐渐了解自己,进而融人群体。我们可以向外界寻求帮助,通过小组辅导这一特殊的心理咨询方式得到成长;但同时也要调整心态,努力发掘能够帮助我们成长的心理因素。

在小组辅导中,小组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借由小组组长的辅导训练,制造出一个相对安全、较少冲突和伤害的环境,让组员能够学习如何逐渐融人群体。虽然这种小组同日常生活还是有着一定的不同,但是通过研究其辅导过程,我们还是可以分辨出不少能够帮助人成长的元素。

1.时刻充满希望:在个人生活中,我们虽然可以看到别人奋斗的故事,但是这种不断的努力和进步是间接的。而在群体中,别人的不断成功,对自己的成长是正向的促进。对群体生活的融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它还伴有个体心灵的不断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一次两次的挫折很正常,不必因此而失去信心。当我们看到别人克服困难不断前进时,自己也会骤然感到产生了希望。

2.有人与我同舟共济:孤独是人自身的一种特殊感受,即使是身处最喧闹的街头,我们也会偶尔感觉孤单。我们常有一种想法,就是认为自己的经历和问题是很特殊、很不容易解决的。其实群体在向我们提供朋友的同时,也让我们发现,有其他人的挣扎同我们相似。其他人解决问题的正向经验,对我们是有益的帮助。其他人的相似问题,也让我们感觉不那么孤单。

3.发现自己的盲点:想想看,我们对自己的把握并不总那么准。我们需要朋友时刻提点自己的不足。一个人的自我可以分为四部分: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我们需要朋友伸出温暖的手,告诉我们那些“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部分。在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里,朋友们也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与朋友互为镜子,让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真相。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种相互真诚地给予回应的机制。在文章开始所讲述的那则新闻里,那个女大学生欠缺的正是这样一个机制。

4.冷静地反思自己的成长:这一部分其实指的是内心的成长。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移植在群体生活中。这些都是潜藏在我们相处模式深处的东西,平时并不能为我们所察觉。所以当问题爆发出来时,不必惊慌失措。群体生活其实正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重新审视那些已经深埋在我们过往历史中的自我,以便我们可以再一次清理或处理它。

5.找出我们希望仿效的对象:群体生活里,总有些人在某些方面出类拔萃,我们希望能够有些方面像他们。透过对这些模范的观察,我们就能给自己定下一个成长的目标。父母、师长,或者其他朋友,都可以成为这种对象。“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于企图融人群体生活中的人来说,有目的地仿效他人,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此外,我们还应该抱定友善的心态,学习一些简单的人际交往技巧,学习如何同不同层次、不同亲疏关系的人打交道。

新闻里的那个大学新生所遭遇的寒冬,正代表着目前很多大学生所遭遇的群体融入不良现象。掌握一定的技巧,完善自己的内心,他们会发现,其实融人群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迷路的燕子

文/邓军

2008年元旦刚过,咨询室里我的面前站着一个女青年,中等个头,脸庞清秀,身体显得有点单薄,谈吐彬彬有礼,举手投足很有气质。

她的名字叫燕子,还有不到一年就毕业了,学的是幼儿师范专业,目前正在一个市重点幼儿园实习。

燕子告诉我,从小家庭很传统,父母管教很严格,特别是爸爸在她面前总是很严肃,不苟言笑,但是她能够感觉到父亲对她的疼爱。燕子说自己一直为没有听父母的话而内疚,父母让她学医,而她却偏偏选择了幼儿师范专业。“当初选这个专业是因为觉得天天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唱唱跳跳,那该多快乐呀……”燕于怅然说道。

当燕子通过熟人介绍来到幼儿园实习的时候,她兴奋极了。

“可刚刚过了三个月,我就感到后悔了,为我当初选择这个专业后悔。我觉得这个工作并不适合我,我开始感到厌倦。”燕子眼睛里已经泛起了泪花,“无论我多厌倦也不敢跟父母讲,更不敢跟幼儿园的领导和同事们说,我怕他们说我……”

“你怕他们说你什么呢?”“说我不能吃苦,浮躁吧。”燕子想了想然后说,“我下定决心转行,说什么不能干幼教了……”

于是燕子开始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在网上她把简历投向各个外企、事业单位、民营公司,结果都如石沉大海。幼教的实习工作又总是使她与各大应届毕业生招聘会失之交臂。燕子每天承受着工作与找工作的双重压力,就在她将要灰心放弃的时候,每天在幼儿园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们,给了她新的启示。

看着许多家长开着高档汽车,看着汽车挡风玻璃后各个单位、公司的通行证,燕子突然发现:原来最大的资源就在自己身边啊。

她开始有意接近孩子的家长们,通过跟他们多聊聊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交流一下孩子们在家的表现,燕子很快跟家长们熟识了。谁有能力帮助她调动工作?燕子在慢慢地选择,都说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燕子把注意力渐渐放在一个叫小杰的男孩身上。

因为当她和小杰聊天的时候,知道小杰的爸爸是单位领导,就对小杰格外关心照顾。当燕子看到小杰的爸爸文质彬彬,气质儒雅,心里不禁一跳。在同这个成熟稳重的男士交谈中,进一步了解到小杰的爸爸是某金融业的高层领导,而小杰的妈妈长期在国外工作。燕子心里就更加激动了。

一次就剩下小杰没被家长接走,小杰却没有不高兴,因为有“燕子姐姐”在身边给他讲故事、唱歌……当小杰的爸爸出现的时候,燕子和小杰都很高兴。在小杰的强烈要求下,也在小杰爸爸的热情邀请下,燕子被带到小杰的家中做客。

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地进行着,在小杰睡熟后,小杰爸爸买回了鲜花还有夜餐,给燕子倒上葡萄酒后,俩人就天南地北聊得非常默契,直到将一瓶红酒全部喝下。

这时,三个小时过去了,燕子心想是不是要走时,小杰的爸爸深情地对燕子说:“从你开始实习的第一天,我就对你有所关注。其实我可以不接送小杰上幼儿园,我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每天都能看见你。我欣赏你青春、美丽、健康,你的性感很吸引我。”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小杰的爸爸边说边亲吻并触摸燕子的身体。此时燕子也很激动,她高兴自己能打动别人,自己的魅力能吸引别人,能让眼前这个如此优秀的男人喜欢,是自己的福分。燕子回忆:很多个没想到,即使在当天,我们最终发生了性关系,都是那样顺其自然。我是完全沉浸在惬意的情感中,享受爱的美好,而这种爱是我最亲的人都无法给予的。

从那天以后,小杰的父亲经常把孩子接送到奶奶家后,开车在离幼儿园不远的地方等候燕子下班,等候他们的约会。

一晃半年过去了,燕子调动工作的事情并没有进展,而感情上与现实生活也有很大距离。一想到这些问题,燕子痛苦地对我说:“如果说刚开始我还有借小杰爸爸帮我调动工作的心思,但现在我好像真的爱上了他。他对我很关心很呵护。我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却不知道怎么开口,我怕说完之后会引起误会。可是当我在工作,面对孩子时又使我心烦意乱。我们现在约会总是偷偷摸摸的,我学会了撒谎,对父母我欺骗说,工作忙加班不回家。对同事和领导我欺骗说,妈妈身体不好住院我需要陪伴。让我情感上接受不了,心理快崩溃了,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痛苦。而随着小杰的母亲即将回国,以后我该怎么办?我现在也没心思想……”燕子这时候终于流出了眼泪,“我就像染上了毒瘾,不和他见面的时候所有烦心事都让我窒息,而我又不能和身边任何一个人说。只能靠和他在一起的短暂欢愉麻醉自己,但每次见面之后心情就更加沉重,烦乱。我甚至想到干脆一死了之……”

分析

燕子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子,红楼梦中有一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确,燕子没有想到自己的刻意安排,却掉进了感情的泥沼。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燕子对自己的人生没有理性而实际的规划。

首先,在选择专业上没有想到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毕业后分配的压力、工作是否适合自己的性格等等因素。天真而盲动地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了解,也并不热爱的专业。

其次,在工作中遇到实际困难之后,第一反应不是调整自己的状态适应环境,而是急于立即跳槽换工作。在找工作的时候也没有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碰壁的原因,而是急于求成,总是希望能找到一条捷径。

在自己的精心设计下,终于引起了对方的注意,然而自己却迷失了自我,身陷其中。心中理想的工作与现实间的冲突,与已婚人士的感情与传统道德观念的冲突,想要停止这种畸形的关系与不能自拔之问的冲突,多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冲突与情感冲突交织在一起,甚至使燕子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给燕子的建议

1.既然现在多封求职简历递出后没有回信,不如先踏实工作。找一个本子,每天记录一条工作当中的乐趣或是收获,看看自己对幼教工作能否有一个新的认识。

2.在工作之余继续学习,丰富自己,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做准备。很简单的例子:想进外企,首先丰富自己的外语;想当会计,就要学习财务方面的知识。

3.对小杰的爸爸这份感情首先采取淡化处理,比如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减少见面的机会。不能避免的时候不妨带着小杰一起,这样双方在见面时情感都有所保留。

4.在纸上客观地写出自己与小杰爸爸交往的五个最大障碍,和小杰爸爸最大的五个缺点。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克服这些障碍,包容这些缺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永远不要把自己的梦想、理想、愿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奋斗积极争取。

通过几次咨询,燕子最终找到了幼教工作的快乐,但用燕子的话说,在感情问题上自己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愿经过时光的冲刷,燕子未来的情感天空依然蔚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