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其中,佛教对人体医学、生活保健的认识更是博大精深。
在佛教医学的认识中,病有两种:一种是身病,“种种内外诸病名为身病”;一种是心病,“种种欲愿等名为心病”。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佛教的观念中,人人都是有“病”的,因为人人都是有欲望的,不会控制欲望,就形成了心病,心病更是身病的引子,情绪恶劣、心理失衡、心态偏激等等,会作用于生理,造成内分泌失调、人体系统运转不畅,严重的会造成行为失当或引发精神类疾病。
占人早就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明代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就说:“莫将身病为心病,可是无关却有关。”在佛教文化中,对身心调和与健康生活的具体要求比比皆是,不但涉及到我们日常的饮食、呼吸,还涉及到我们的道德自我修养、情绪调节,更涉及到我们精神生活的达观和纯净。
在现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健康科学的本质。比如,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不仅要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而现代的医学模式,就包括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这三个模块。
如果我们将现代卫生科学与佛教医学理念相对比,就可以发现,佛教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这个命题,它强调身心两方面的发展,佛教提出的“根”,就是现代医学讲的生理,它提出的“尘”,就是现代医学讲的环境,它提出的“识”,就是现代医学讲的“心理”,佛教提出它们的协调才是健康,更提出它们不仅是共存的,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身病好医,心病难治,如何获得健康呢?佛教认为,这需要慈悲心。《无量寿经》中说:“人有一善,心定体安;人有十善,气力强壮;人有二十善,身无疾病。人有一恶,心劳体烦;人有十恶,血气虚赢;人有二十恶,身多疾病。”这段话的意思很浅近,告诉我们,如果具善心、行善行,那么,身体会强壮无病,如果行恶,则很容易得病。
据说,佛陀在涅槃之前,也曾告诉弟子阿难,人生的关键原则是三点:
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行慈”与“善”基本上是同样的概念,那就是慈悲心。佛教认为,慈悲心是健康的基础,养生首先要养心,养心首先要具备“正念”,也就是对正确的理念、正确的思维、正确的生活方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果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放任自己的生活,养生无从谈起。
然而,现代人生活在追逐与压力之中,忽略着造成身心健康的病源,却盲目地进补、片面地自我安慰,殊不知身心调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调和,又如何能够创造和谐的人生?
本套丛书,就是从现代人在生理、心理两方面的认识误区人手,从饮食、呼吸、生活规范、情绪调节、心灵净化等多方面角度,以日常生活行为为主线,以现代养生、日常保健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为内容,全面介绍健康生活的诸多要素,内容浅显,道理明晰,简单易行,融会贯通了佛教养生与现代生活保健的综合性知识。
慈悲祛病,便是用佛教的智慧指引健康生活。
当然,佛教典籍浩如烟海,佛教文化博大精深,而且其中掺杂了很多不容易理解或被现代科学否定的观念,我们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现代化的科学解释,以使它们符合科学精神,贴近现代生活,让读者更方便地理解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科学的养生观念和养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