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20043700000100

第100章 一心二用也危险

帕什利

发现心理不应期

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大侠郭靖学习“双手互搏”的功夫,苦学良久,才掌握了入门的技术: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也是“一心二用”的体现。我们前面说过,“一心二用”是可以通过练习来实现的,但是练习也不是万能的。在同时进行两个乃至多个任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认知加工的“瓶颈”现象。

这就是“心理不应期”(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帕什利(Parshley)的实验研究详尽地论证了这个问题。

他让一个被试者同时进行两项认知任务,一项是听觉任务,一项是视觉任务。,听觉任务要求被试者辨别音调,即有一高一低两个音调,向被试者呈现其中一个音,要求被试者报告听到的是高音还是低音。视觉任务要求被试者分辨字母,即向被试者显示不同的字母,要求被试者辨别并根据不同的字母按下不同的键。听觉任务呈现的刺激(s1)和视觉任务呈现的刺激(S2)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可以系统变化的。实验中要记录被试者的反应时和准确率。

在S1和S2之间的间隔比较长的情况下,上述两项任务实际上是相互错开的,被试者能够很好地完成。而随着时间间隔逐渐缩短,两项任务之间的重叠成分越来越多,这时,完成第一项任务所用的时间没有变化,而完成第二项任务所用的时间就变得越来越长。这说明,被试者完成第一项任务的过程中,有的阶段是不能同时处理第二项任务的,这种不能共享资源的认知阶段正是加工中的瓶颈。第二项任务正是因为得不到同时处理而造成反应时间上的延迟,这就是心理不应期的由来。

那么,加工中的瓶颈究竟发生在哪个阶段呢?心理学家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瓶颈出现在知觉阶段。两个任务都有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反应选择阶段和反应产生阶段,其中知觉阶段不能同时进行。当第一项任务进入知觉之后,第二项任务可以继续其感觉加工;但是在第一项任务完成知觉加工之前,第二项任务不能进入知觉加工。最后,第一项任务进入反应选择阶段和反应产生阶段,这不影响第二项任务同时进行的知觉加工。

也有人认为瓶颈出现在反应选择阶段。第一项任务和第二项任务的刺激可以同时进行感知觉加工,而当第一项任务进人反应选择阶段时,第二项任务可以继续其感知觉加工,但是不能进行随后的反应选择。直到第一项任务进入反应产生阶段,第二项任务才能继续进行反应选择。

还有心理学家认为瓶颈出现在反应产生阶段。两个任务前几个阶段可以同时进行,但当第一项任务进入反应产生阶段时,第二项任务不能产生反应;而且在第一项任务的反应结束后,第二项任务的反应还要经过一个“不应期”才能产生。

注意瞬断(attentional blink)现象与心理不应期有着密切关系。注意瞬断指的是,在快速连续地呈现两个目标刺激的情况下,第一个目标刺激出现后的数百毫秒的时间内,人无法准确地辨别甚至检测出第二个目标刺激。不同的刺激都可以产生注意瞬断现象,包括字母、数字、单词、几何图形和颜色等。一般来说,当大脑在间隔不到300毫秒的时间里同时处理两件事情时,大脑对于第二件事情的反应就要慢一些。

心灵智慧点滴

在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和工作时,人的大脑只有在持续不问断地处理一件事务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最佳功能。所以,要实现注意的分配,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其中必须有一项或几项活动已经达到熟练甚至自动化的程度,否则效率和准确率都会大大下降。

有时候一心二用还会带来危险,比如在开车时,无论是喝水还是听音乐或梳头、打电话等都会带来危险。特别是在打电话时更为危险,所以在开车时一定不要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