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20043700000039

第39章 挨打的芭比娃娃

阿尔伯特·班杜拉

解释模仿对暴力行为的作用

攻击性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品行,人们通常把赞美暴力的文化看做是原始落后的。但是,这并不能减少现实生活中的攻击事件。纵观心理学的历史,人们提出很多理论假设来解释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一些理论认为,人在生理上有一种预设的攻击性程序。比如,长期形成的暴力冲动不断累积,最后终于爆发。另一些理论强调情境因素,比如多次受挫,是引起攻击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攻击行为是习得的,这种理论被人们广泛接受。心理学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非常有影响的实验——芭比娃娃实验,它阐述了儿童是怎样习得攻击行为的。

实验的主持者是“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派奠基人之一的班杜拉和他的助手多萝西娅·罗斯(Dorothea Ross)以及希拉·罗斯(Sheila Ross)完成的。班杜拉早期研究结果证明儿童很容易模仿作为榜样的成人的行为。在这个实验中,班杜拉想探讨孩子们是否会将这种模仿学习泛化到榜样不出现的情境中去。

研究者得到了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从而获得研究中所需要的被试者。参与实验的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年龄在3~6岁之间,其中24名儿童被安排在控制组,他们将不接触任何榜样;其余的48名被试者先被分成两组:一组接触攻击性榜样,另一组接触非攻击性榜样,随后再按男女分组。最后,各组分出一半被试者接触同性榜样,另一半接触异性榜样。这样最终得到8个实验组和1个控制组。

每个儿童分别单独接触不同的实验程序。首先,实验者把一名儿童带入一间活动室。在路上,实验者假装意外地遇到成人榜样,并邀请他过来“参加一个游戏”。儿童坐在房间的一角,面前的桌子上有很多有趣的玩具。

随后,成人榜样被带到房间另一角落的一张桌子前,桌子上有一套儿童拼图玩具,一根木槌和一个1.5米高的充气芭比娃娃。实验者解释说这些玩具是给成人榜样玩的,然后便离开房间。无论在攻击情境还是在非攻击情境中,“榜样”一开始都先装配拼图玩具。1分钟后,攻击性榜样便开始用暴力击打芭比娃娃;而在无攻击行为的情境中,榜样只是认真地玩拼图。10分钟后,实验者把孩子带到另一间活动室,那里有攻击性呒具,包括芭比娃娃、木槌、掷镖枪和上面画有人脸的绳球,还有一些非攻击性玩具。允许每个被试者在这个房间里玩20分钟,在这期间,评定者在单向玻璃后依据多条指标对每个被试者行为的攻击性进行评定。

班杜拉相信,使儿童变得愤怒或有挫折感会令攻击行为更可能发生。为了实现这种目的,他先让被试者玩这些有吸引力的玩具,不久以后告诉他这些玩具是为其他儿童准备的。并告诉被试者,他可以到另一间房间里去玩别的玩具。

结果表明,如果被试者

看到“榜样”的攻击行为,他们也就倾向于模仿这种行为,男孩每人平均有38.2次,女孩平均有12.7次模仿了“榜样”的身体攻击行为。此外,男孩平均17次、女孩平均15.7次模仿了“榜样”的言语攻击行为。这些特定的身体和言语攻击行为,在无攻击行为榜样组和控制组几乎没有发现。

实验还显示,男孩受有攻击性行为的男性榜样的影响明显超过同样条件下的女性榜样。观察男性榜样的攻击行为后,男孩每人平均共表现出104次攻击行为,而观察女性榜样后,平均只有48.4次。另一方面,女孩的行为虽然不太一致,但观察女性榜样的攻击行为后,平均出现57.7次攻击行为,而观察男性榜样后,只有36.3次表现出这种行为。在同性别模仿条件下,女孩更多地模仿言语攻击,而男孩更多地模仿身体攻击。

心灵智慧点滴

构成一个人人格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形成的,所以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使他们尽量不接触表现暴力的文字、影视作品和电子游戏,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成人的行为向儿童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某种形式的暴力行为是允许的,这样便削弱了儿童对攻击行为的抑制。

在大部分文化中,攻击行为被看成是典型的男性行为,而不是女性行为。所以,攻击性的男性榜样带有更大的社会认可度,因此可能对观察者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