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20043700000082

第82章 乌合之众

菲利浦·金巴多

证实去个性化现象

今天,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网络中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很多互联网上的公共社区已经变成了语言暴力的垃圾场。为什么许多平时温文儒雅的人一到网络上就变得粗鲁不堪呢?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会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心理学称之为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这个概念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Bon)提出来的,他称这些去个性化者为“乌合之众”。

1969年,金巴多试图揭示摆脱正常社会约束和从事极端否定的行为的去个性化是如何产生的。他召集了一些女大学生作为被试者,对她们说:实验要求对隔壁一个女大学生进行电击,完全是为了科学实验的需要,不需要负任何道义上的责任。当然,这个女大学生并没有真正受到电击。但当被试者按下电钮时,她就假装大喊大叫。

被试者分为两组。第一组被试者都穿上了带头罩的白大褂,每个人只露出了两只眼睛,彼此间谁也不认识。金巴多命令她们实施电击时也不叫她们的名字,整个实验在昏暗中进行。这种情景被金巴多称为“去个性化的条件”。第二组被试者穿着平常的衣服,每个人胸前都有一张姓名卡片。

在实验时,金巴多很有礼貌地叫着每个人的名字。房间里的照明很好,每个人彼此都能看得很清楚。这一情景称为“个性化”。

结果,去个性化小组比个性化小组按电钮的次数多达将近两倍,并且每一次按下电钮的持续时间也较长。

金巴多在又一次实验前安排被试者们听一段录音,内容是金巴多与两位将要被“电击”的女大学生的谈话。谈话表明其中一人十分可爱,乐于助人,而另一个则很自私自利,让人厌恶。同样在去个性化条件和个性化两种情景下让被试者实施电击。在去个性化条件下,不管面对的是可爱的人还是令人讨厌的人,被试者都去按电钮。相反,在个性化条件下,被试者们就非常有鉴别力,他们按被电击者的人格决定自己按电钮的次数和时间长短。

金巴多认为,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匿名的,没有人认识自己,就会毫无顾忌地违反社会规范与道德习俗,甚至法律,作出一些平时自己一个人决不会做出的行为。当一个人成为某个集体的成员时,他就会发现,对于集体行动的责任是模糊的或分散的。由于感到压力减少,觉得没有受惩罚的可能,没有内疚感,从而使行为更加粗野、放肆。有的成员甚至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参加了这一行动。一旦去个性化开始并聚集力量,就难以逆转或是停止。

心灵智慧点滴

如果你是个比较内向、胆小、孤僻的人,希望改变自己的性格,就可以多参加一些热闹的、激烈的活动,在一哄而上的人群中,你也会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很可能平静下来之后,你会惊讶于自己的表现,发觉自己性格中原来也有外向、开朗的一面。

如果你是个群体的管理者,建议你事先一定搞好统筹安排,令所属人员每个人清楚有关规章制度,明白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防止他们产生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做到赏罚明确,才能使你这班人井然有序,临危不乱,避免许多无谓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