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如何计出你的胜算
20045700000013

第13章 思考预测——神机妙算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复杂(1)

山几恩斯说:“预测要根据事实,而事实有两类:一类是不太清楚,但关系重大的事实;另一类是较清楚,但关系不大的事实。公众一般都依据第二类事实预测将来。人性天生喜欢碰运气,不喜欢冷静盘算。所以投资也是一种碰运气的游戏。”

世上没有任何系统能够打败概率论。因此,只要学会科学预测,算出未来的机会点——博弈的核心点和胜率,你的胜算就会更大。

思考力是竞争能力

过去我们常讲“两军相逢,勇者胜!”而现在还得讲“两勇相逢,智者胜!”这就是说,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并不次于战场,一个人要想赢得商战胜利,必须靠智慧。思考力是强大的竞争力,而且是一个人唯一可以自己掌控的竞争力。

“思考力”是能够改进思考效率的一项科学和艺术。思考力强的人擅长三大主要思考领域,即判断领域、洞察领域和自觉领域。只要改进每一领域的思考习惯,就能在作决策、解决问题和创意思考等方面,有更杰出的表现。简单说来,提升思考技巧,便能帮助你成为更优秀的员工或者领导者,为自己及企业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我们会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人,有的人大有作为,而有的人却一生碌碌无为,到底是什么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呢?是身高、长相、体重吗?家庭背景吗?学历吗?经过认真思考后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任何一件看似简单的小事,用不同的脑子去思考都会有不同做法。

思考力决定你是否杰出。如,同是卖报,有的卖得很好,有的就卖不出去。人们都说行行出状元,道理就在于此。

某一个地区,有两个报童在卖同一份报纸,二人是竞争对手。

第一个报童很勤奋,每天沿街叫卖,嗓门也响亮,可每天卖出的报纸并不是很多,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

第二个报童肯用脑子,除去沿街叫卖外,他还每天坚持去一些固定场合,去了之后就给大家分发报纸,过一会再来收钱。地方越跑越熟,报纸卖出去的也就越来越多,当然也有些损耗,但很小。渐渐地,第二个报童的报纸卖得更多,第一个报童能卖出去的更少了,不得不另谋生路。

为什么会如此?第二个报童的做法含有思考制胜的原理:

第一,在一个固定地区,对同一份报纸,读者客户是基本固定的。

买了我的,就不会买他的,我先把报纸发出去,这些拿到报纸的人是肯定不会再去买别人的报纸。等于我先占领了市场,我发的越多,对手的市场就越小。这对竞争对手的利润和信心都构成打击。

第二,报纸这东西不像别的消费品有复杂的决策过程,随机性购买多,一般不会因质量问题而退货。而且钱数不多,大家也不会不给钱,今天没零钱,明天也会一块儿给,谁会为难小孩子呢。

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报,退报不给钱,也没什么关系,一则总会积压些报纸,二则他已经看了报,肯定不会去买别人的报纸,仍然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极简单的一个卖报生意,就有这么多竞争的技巧,可见,生意经是本永远学不完的书,只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就会有独特的收获。

下面是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能更好地说明思考力是强大的竞争力。

从前有一个奇异的小村庄,村庄里除了雨水没有任何水源,除此之外,这里可是人们生活的好地方。为了根本性地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长者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有两个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长者把这份合同同时给了这两个人,因为他知道,一定的竞争将既有益于保持价格低廉,又能确保水的供应,必要时还可以互相补充。

得到合同的两个人中有一个叫艾德,他立刻行动了起来,买了两只镀锌的大号钢桶,每日奔波于l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用他的两只桶从湖中打水并运回村庄,再把打来的水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每天早晨他都必须起得比其他村民早,以便当村民需要用水时,蓄水池中已有足够的水供他们使用。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艾德很快就开始赚到了钱。尽管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是艾德很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赚钱,并且他对能够拥有两份专营合同中的一份而感到满意。

另外一个获得合同的人叫比尔,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自从签订合同后比尔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比尔。这点更令艾德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赚到了所有的水钱。

比尔干什么去了呢?原来比尔没有像艾德那样也去买两只桶,相反,他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四位投资者,和他一起开了一家公司,并雇用了一位职业经理。6个月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比尔的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锈钢管道。

在隆重的贯通典礼上,比尔宣布他的水比艾德的水更干净,因为比尔知道有许多人报怨艾德的水中有灰尘。比尔还宣称,他能够每天24小时,一星期7天不间断地为村民提供用水,而艾德却只能在工作日里送水,因为他在周末同样需要休息。同时比尔还宣布,对这种质量更高,供应更为可靠的水,他收取的价格比艾德的价格低75%。于是村民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并立刻要求从比尔的管道上接水龙头。

为了与比尔竞争,艾德也立刻将他的水价降低了75%,并且又买了两个桶,开始一次运送四桶水,为了减少灰尘,他还给每个桶都加上了盖子。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他雇用他的两个儿子为他帮忙,以便通过倒休在夜间和周末也能够工作。当他的儿子们要离开村庄去上学时,他深情地对他们说:“快些回来,因为有一天这份工作将属于你们。”由于某种原因,他的儿子们上完学后没再回来。艾德不得已雇用了帮工,可又遇到了令他头痛的工会问题。工会要求他付更高的工资,提供更好的福利,并要求减轻劳动强度,允许工会成员每次只运送一桶水。

此时,比尔却在思考:如果这个村庄需要水,其他有类似环境的村庄一定也需要水。于是他重新制定了他的商业计划,开始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村庄推销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赚1便士,但是每天他能送几十万桶水。无论他是否工作,几十万的人都要消费这几十万桶的水,而所有的这些钱便都流入了比尔的银行账户中。显然,比尔不但开发了使水流向村庄的管道,而且还开发了一个使钱流向自己的钱包的管道。

从此以后,比尔幸福地生活着,而艾德在他的余生里仍拼命地工作,最终还是陷在了“永久”的财务问题中。

他们二人的区别就在于思维方式不同。在这场博弈中,比尔终以思考力制胜。

商场博弈的逻辑性

将博弈论引入到商战中,不仅具有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实用价值。

我们来看下面的两个经典案例。

先看微软的面试题:

5个海盗抢得100枚金币后,讨论如何进行公正分配。他们商定的分配原则是:

(1)抽签确定各人的分配顺序号码(1、2、3、4、5);

(2)由抽到1号签的海盗提出分配方案,然后5人进行表决,如果方案得到超过半数的人同意,就按照他的方案进行分配,否则就将1号扔进大海喂鲨鱼;

(3)如果1号被扔进大海,则由2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由剩余的3人进行表决,而且同样当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时,才会按照他的提案进行分配,否则也将被扔人大海;

(4)依此类推。

这里假设每一个海盗都是绝顶聪明而理性,他们都能够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并能很理智的判断自身的得失,即能够在保住性命的前提下得到最多的金币。同时还假设每一轮表决后的结果都能顺利得到执行,那么抽到l号的海盗应该提出怎样的分配方案才能使自己既不被扔进海里,又可以得到更多的金币呢?

读了博弈论以后,就发现事实果然很容易推论,唯一需要的只是耐心的列举出所有人的得失,然后考虑每个人如何让自己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就可能推断出正确答案。

从第5人说起:他最希望所有的人被推下海,独吞100枚金币,但是不能如愿。因为,如果只剩下4和5,4一定得不到金币,并冒着会被扔下海的危险。4的最坏的打算是死,只要不死就已经是万幸了。所以无论3提出何种方案,4都只能同意,同时按照3的方案分配。再来看3,如果果真只剩下3,4,5,他的方案哪怕是100,0,0也能过,所以5不喜欢由3来分,因为根本连1分都得不到。轮到2,2一定要争取到2位同盟,希望保命的4是一个(比3多给4一枚,会比较保险),3是最想置2于死地的人(跳过,同理,3也最不喜欢2的方案,因为他一分也分不到),5同样只要能分到l枚,就应该能争取到。所以他的保守答案是98,0,1,1。最后说1,1同样只需要争取到2位同盟。他选3最合算,要比2给得多一点才保险。所以他有两种选择:争取3和4(97,0,1,2,0);或者争取3和5(97,0,1,0,2)这说明博弈的胜负是可以计算和预测的,具体解决方案取决于参与者的思维方式。

再来用另一个例子——智猪博弈进一步说明这一道理:

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

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先吃光所有的食物;如果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一点残羹。现在问: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这个模型,根据规则的不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如果小猪不怕饿死,它就确实会等着搭大猪的便车,让大猪去踩踏板;如果它自己去踏板,反而吃亏不讨好。可以看到,大的经销商打广告宣传,小经销商也乘势得了便宜。大的经销商知道小经销商不会去做推广,不得不自己来扛。

如果小猪比较怕饿死,而大猪却可以等,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小猪只能先踩踏板,大猪只要轻松等吃80%就可以了,小猪不仅出了力,还只能吃很少的食物,但是不得不做。

而且,大猪吃得越是多,越是可以保持大猪的领先地位,小猪吃得少跑得多只能仍旧是小猪。差距就会越拉越大。这可以解释强势垄断的企业在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弱势企业往往会被远远甩开,也可解释经济分配过程中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即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富者更富,贫者更贫。

很多人未曾读过博弈论,却自觉地使用了小猪的策略,这就需要预测推断能力。

企业需要战略性思维

商场博弈的普遍性和可预测性,决定了一个人必须具备思考力,一个企业也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性思维。

这种战略思维能力似乎更加依赖于一种直觉,从思维意识中的一种特殊的状态中产生的判断,一种基于对成功和强烈“赢”的意识所激发出来的创造性。但是,我们仔细分析,这种感觉似乎背后仍然“隐藏”着大量对诸多关键要素(如公司,客户,竞争对手)的相互作用。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什么样的经营战略其背后必然有其相应的假设和逻辑。

如果一个企业家要成为真正的战略家,需要发展基于清晰的分析基础之上的洞察力和创新,这才是真正的战略思维能力。

那么,企业需要怎样的战略性思维呢?

(1)敌战战略思维

在某一场商战中,如果无法做到不战而胜,那就进行防守竞争吧。

因为没有其它办法,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既然无法战胜对手,那就只能与之共处了。所谓共处,就是各种经济力量在一种暂时均衡的局势中互相竞争,在胶着中各有所得、各取所需。比如,联想、戴尔、惠普三者之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非常可乐之间的总体局面就是这样,大家互有攻防,各有所得。用毛泽东主席的话说,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种竞争局面可称为防守竞争。在“六字战略原则”中,一个“敌”字,尽蕴“防守反击、誓死坚守”的深刻内涵。我们可以把这种战略思维称为“敌战战略思维”。

(2)攻战战略思维

如果竞争对手连防守竞争的机会都不留给我们的话,那么我们就被逼无奈,只能通过进攻去争取主动了。毕竟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自己主动出击,直攻过去,变被动为主动。这样,至少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掌握先期主动权。这种战略思维即称为“攻战战略思维”。中国企业家是需要这种中式战略思维的,中国企业应该“走出去”——与其等跨国巨头冲到我们家门口来掐自己的脖子,还不如趁早攻将出去,到世界各大洲的广阔市场中去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