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新续红楼之腹黑逍遥王
2004600000165

第165章

看着这些的荷花,黛玉十分的高兴,看看荷花触手可得,也就伸手去摘荷花。宫娥们早就准备好了,小剪刀小篮子什么的,黛玉也就忙了起来。一会的功夫,几个小篮子都装满了。天也渐渐的暗下来了。黛玉这才恋恋不舍的让驾娘往回划船,一会的功夫也就到了岸边,黛玉下的船来,才觉得乏的很,就回到了问香殿。歇息了一会,把自己剪下来的荷花,放进了一个水晶瓶里。又把剩下的荷花,让宫女太监给皇后,太上皇、太后送去。一会来了宫娥太监,也都是来道谢的。

就这样,黛玉每天里呆在皇宫内苑,白天和皇后姐姐说笑,给未出生的小孩做些东西,黛玉看到那些小衣服小鞋子,感到非常的有趣,竟有些爱不释手了,倒被皇后取笑很多。黛玉的娃娃捧鲤鱼也已经绣了二十多遍了,已经能看出很灵动的样子了。有的时候黛玉自己在问香殿里,无聊了就到湖里去游玩。也是其乐无穷的。

这一天黛玉正在问香殿里看书,只听得宫娥来报:“启禀郡主,元嫔娘娘驾到。”一听此话,黛玉却是吃了一惊。进宫这些日子来,每次都是在坤宁宫各嫔妃给皇后请安的时候才见到的,今天怎么来了,莫不是有什么事情。想到这里,急忙道:“快请元嫔娘娘进来。”宫娥出去传话,紫鹃低声道:“从姑娘到这里来,也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娘娘就没有来看过姑娘,今儿到这里又是有什么事情呢?”黛玉摇摇头。紫鹃轻声道:“莫不是府里出了事情?”还没等黛玉答话,元春已经急忙忙的进来了。

黛玉站起身来,见礼道:“黛玉见过娘娘。”元春脸一红,叹道:“妹妹快不要这样说,现在我可是五品的身份,妹妹是一品呀。我是受不得你的礼的。”黛玉笑道:“娘娘说笑了,我乃是一个孤女,以前寄人篱下,受尽了欺辱,今天这个地位,也是义母怜惜的结果,也是太后等人的爱护,否则今天的黛玉早成了白骨一堆了。”听了黛玉的话,元春心里是五味杂陈,今天的事情又不得不求得黛玉的帮助,只好说道:“就请妹妹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计前嫌,不要怪罪我的母亲吧。”

黛玉笑道:“娘娘这话黛玉不敢当的,令尊对我有也是照顾有加的,堂堂的诰命夫人,娘娘的亲生母亲,我有什么计较不计较的。”听了黛玉的话,元春更是着急,竟一下子跪在地上,道:“求求妹妹了,这件事情除了妹妹再无人能管的了。”看到元春面容憔悴大腹便便的样子,只得扶起元春道:“快不要这样,岂不是坏了规矩礼数的。不知道你有什么事情,这样的着急?”只听元春道:“林妹妹,三妹妹不见了。”

元春的话让黛玉吓了一跳,问道:“你说什么?”元春道:“三妹妹不见了。”黛玉大惊失色,道:“三妹妹不见了?怎么可能呀?好端端的,三妹妹怎么会不见了?”

是呀,好好的,探春怎么会不见了呢?探春会到哪里去呢?探春为什么不见了呢?

元春一句‘探春出走’让黛玉大吃一惊,不由得一阵眩晕,紫鹃急忙扶着黛玉坐下。轻轻道:“姑娘、姑娘……”雪雁又捧过茶来,轻轻的喂了黛玉两口。黛玉缓缓心神,看元春坐在那里伤心的样子,问道:“三妹妹为什么要走?府里面呆的好好的,三妹妹怎么会走?她一个女孩家,如何能走得了,她又能往哪里走呢?”元春叹道:“贾家的女儿从来都没有过自由,万事不由人的。”听元春凄凉的话,黛玉倒也不好责备,因为元春也不会知道的太多,毕竟现在的元春和外界是不相通的。

稳了稳心神,黛玉让紫鹃给元春上茶,然后问道:“娘娘在这深宫之中,又如何知道探春出走的事情?”元春道:“是甄妃娘娘说的。”“这是怎么回事?”黛玉问道:“探春是贾府的姑娘,那甄妃在深宫内苑之中又如何得知?”原来甄家要和贾家结亲的事情黛玉并不知道。元春道:“原是甄贾两家联姻,甄妃娘娘赐婚,所以甄妃娘娘都知道的。”黛玉吃了一惊,道:“这如何使得?”元春倒是一愣,道:“什么使不得?甄贾两家本是世交,倒也门当户对,现在我们府里又比不得甄家,嫁女嫁高,倒也正合适。”

听了元春的话,黛玉也不好说什么。问道:“那甄妃赐婚,本是大喜的事情,我住在宫里竟然不知道,宫娥太监们也都没有去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三妹妹出走,又是哪个上的花轿呢?”元春长叹一声道:“唉,这件事情说起来,话就长了。”原来这件事情还要从皇后过生日那天说起。那天贾府的人在凤藻宫听甄夫人说起结亲的事情,虽说上了心,却因是女家,不好过于主动,只得耐着性子等着甄家的人来。甄家因黛玉的关系,极其看好元春,那天太后又赏给元春一桌子菜,更让甄家觉得元春受宠指日可待,毕竟元春怀着龙种,如果生了皇子,即使不是太子,将来也会是一个王爷,如果两家成了亲家,自家的女儿宫中也算是有了靠傍,元春也会让皇上多多照顾甄妃的,毕竟两家有亲,自己的女儿虽说受宠,终是没有个孩子,也不是长久之计的。如果和元春弄好关系,以后也算是有个伴了。所以也很是着急,担心贾家不愿意。也就趁热打铁,第二天就派官媒前去说亲。那个媒婆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倒也入时,来到贾母面前,说的是天花乱坠的。让王夫人频频的点头。贾母虽说知道甄家宝玉,却也矜持着,问道:“甄家和我们是世交,他们家的那个哥儿我也是知道的,也见过的。模样是没得说的,可是性格脾气上却是让人不好说的,听说的很不求上进的,那样岂不是误了我的三丫头。我那个三丫头心高气傲的,总要嫁个有能为的,不靠祖宗吃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