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民族是世界历史上最会经商的民族。他们四处流散、备受迫害,却一次又一次地以“富人”的形象出现。历史上,这个忐忑不安地穿行在驱逐令和火刑柱中的民族,却好像是天然优良的造币机器。历代统治者排斥它、剥夺它,但在经济困境中,又不得不依赖它。这是为什么?这个长期以来没有土地、没有国家的边缘民族,崛起在世界民族之林,成为~股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它的影响无处不在,这一切源自于犹太人的经商智慧。
一、犹太人经商法则
1.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000多年前,犹太教的拉比们就已经开始教育他们的同胞,“钱不是罪恶,钱是神HA的祝福”,“《圣经》发射光明,金钱散发温暖”,“身体依心而生存,心则依靠钱包而生存”。金钱是成功的标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所以“金钱是给美好人生的祝福,是人给上帝的礼物”。
《塔木德》中说:“金钱平等欲望才好。金钱对于任何人来说别。”这是犹太人的经商法则。
因此,人格平等,于是怀有赚大钱的都是平等的,它没有高低贵贱的差有一位犹太人在一个公众场合演讲,为了证明人在任何时候都要看得起自己,他拿起了20美元,高举过头顶。
“看,这是20美元,崭新的20美元。有谁想要?”结果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
然后,他把这张纸币在手里揉了揉,纸币变得皱巴巴的了,然后又问观众:“现在有人想要这20美元吗?”所有的人举起了手。
他把这张纸币放在地下,用脚狠狠地踩了几下,钱币已经变得又脏又烂了。他拿起钱来,又问:“现在还有人想要吗?”
结果还是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于是他说:“朋友们,钱在任何的时候都是钱,它不会因为你揉了它,你把它踩烂,它的价值就会有任何的变化,它依然可以在商店里花出去。”
为什么那张钞票在那个演讲者的手里揉皱了,又被他踩脏弄破了,还是有人想要它呢,因为钞票就是钞票,钞票是没有高低贵贱的,它不会因为受到了什么“待遇”就有所差别,它的价值还是和以前一样,和其他等面值的钞票的价值是一样的,只要他们的价值一样,钞票都是平等的。
犹太人就是这样的观念,所以他们总是不怕生意细微,即使连小的生意也是不会放弃的,因而在他们的经商历史中,他们喜欢把“钞票不问出处”这句话挂在嘴上,实际上是在教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必须处心积虑,必须巧捕商机,必须妙用手腕。
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的标志,他本身不存在贵贱问题。犹太人的赚钱观念和我们的传统观念不一样,他们丝毫不认为拉三轮、扛麻袋就低贱,而当老板、做经理就高贵,钱在谁的口袋里都一样是钱,他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因此他们在赚钱的时候,不会觉得钱是低贱或高贵的,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不好而感到自愧不如,他们在从事所谓的低贱的职业的时候,心态也表现得十分平和。
犹太人对钱的观念自有所持,特别是犹太商人,他们认为“金钱无姓氏,更无履历表”。他们不像有些国家和民族那样,把钱分为“干净的钱”或“不干净的钱”。他们自信,通过经营赚来的钱,是心安理得的。
因此,他们通过千方百计的经营,尽量赚取更多的钱,不管这些钱是农夫出卖了产品得来的,还是赌徒赢来的,还是知识分子脑力劳动得来的,都是收之无愧,泰然处之。
赚钱有术的犹太人数不胜数,以放债发迹的亚伦就是典型的一例。
这位移居英国的犹太人从打工开始,用积蓄的一点小钱做些小生意。
由于生意的扩大,他需要资金周转,不得不向钱庄或银行借钱。他在自己的实践中发觉,向别人借钱的代价确实太高,往往与商业经营获得的利润相差无几。他想,自己辛辛苦苦经营全为银行打工,而且风险比银行还大,倒不如自己从事放债业务合算。
几年后,他开始了放债业务。他一边维持小生意经营,一边抽出部分资本贷给急需用钱的人。另外,他又从银行贷来利率相对较低的钱,以较高的利率转贷给别人,从中赚取差额利润。有些等钱应急的生产者或个人,宁愿以月息20%借贷,这样,等于100元放贷1年,可获得240%的回报率,这比投资做买卖更能赚钱。亚伦就是盯着这个赚钱的路子,迅速走上发迹之路的。亚伦63岁逝世时,留下的钱财在当时英国是首屈一指的。
犹太人的经商活动,有一个看似简单却很难做到的特点,他们对顾客总是一视同仁,而不带一丝成见。在犹太人看来,因为成见而坏了可以赚钱的生意,简直是太不值得了。
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对各国人他们都视为同胞。无论是住在华盛顿、莫斯科或伦敦等地,犹太人之间都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
要想赚钱,就得打破原有的成见,这是犹太人经商得出的启示,就像金钱没有肮脏和干净之分一样,犹太人对赚钱的对象也是不加区分的。
只要能赚钱,达成生意协议,能从你的手中得到钱,这种生意就可以做。
在犹太人的脑海里,在进行贸易往来时,无论你是美国人,还是俄国人;
无论你是欧洲人还是非洲人,只要你和他的这笔交易能给他带来利润,他就可以和你交易。
要赚钱,就不要顾虑太多,不能被原来的传统习惯和观念所束缚。
要敢于打破旧传统,接受新观念。也就是说要想赚钱,就要打破成见。
试想一下,如果因为和对方的思想意识不同,自己在原来成见的作用下,主动放弃了一次赚大钱的机会,岂不是太可惜,太不值得了!我们知道,金钱是没有国籍的,所以,赚钱就不应当区分国籍,为自己设置赚钱的种种限制。聪明的犹太人很早就认识到这点,所以他们很团结,结合在一起共同赚外国人的钱,这就是他们成功的原因所在!
由于犹太人对金钱不问出处,这样保证了他们的思想是完全自由的,丝毫不受世俗观念的拘束。在他们的眼里,什么生意都可以做,什么钱都可以赚,即使“卖棺材的也可以赚钱”。
2.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稍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典,点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经书上那滴蜂蜜。
犹太人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母亲同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突然起火,你会带什么东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那么母亲会进一步问:“有一种无形、无色也无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应带走的不是别的,而是这个宝贝,这个宝贝就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随着你。”
有个日本学者名叫千岛佑郎,他先后在以色列和美国专门研究犹太商法已达30余年。千岛佑郎不愧是个博士,他的观点很有意思。他说:
“有一种穷人算是穷到了家。他们宁愿位列一支穷人的队伍之首做一辈子穷人,也不愿跑到一支富人的队伍之尾去做一会儿富人。”他讲的题目是《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他借助讲述犹太史和犹太圣典髂木德》,来阐述这些典籍与《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的关系,并一一例举了犹太商法的32种智慧。这时,一个迟到的听众递上一张纸条,问什么是犹太人经商法则。
千岛佑郎大声说:我在解释之前,先向你提三个问题吧。
第一个问题,如果有两个犹太人掉进了一个大烟囱,其中一个身上满是烟灰,而另一个却很干净,那么他们谁会去洗澡?
“当然是那个身上脏的人!”
“错!那个被弄脏的人看到身上干净的人,认为自己一定也是干净的,而干净的人看到脏人,认为自己可能和他一样脏,所以是干净的人要去洗澡。”
第二个问题,他们后来又掉进了那个大烟囱,情况和上次一样,哪一个会去澡堂?
“这还用说吗,是那个干净的人!”“又错了!干净的人上一次洗澡时发现自己并不脏,而那个脏人则明白了干净的人为什么要去洗澡,所以这次脏人去了。”
第三个问题,他们再一次掉进大烟囱,去洗澡的是哪一个?
“这?是那个脏人。不,是那个干净的人!”
“你还是错了!你见过两个人一起掉进同一个烟囱,结果一个干净、一个脏的事情吗?”黑压压的听众一时寂静,只有千岛佑郎的声音在回响着:“这就是犹太商法,这就是《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的灵魂!穷是一种切肤没齿的感受,富是一种矜持倨傲的状态。穷人赞羡富人积累财富的结果,却忽略了富人通达财路的智慧。
迈耶.罗斯柴尔德出生在一个备受歧视的犹太人居住区,但他仅仅花了几年的时间,便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
在迈耶大约10岁的时候,父亲便开始传授他做生意的方法,迈耶不但从父亲那里学到了赚钱的技巧,也培养了对古钱币和其他古董的兴趣,他十分起劲的收集中东、俄国以及欧洲的古旧钱币,加以整体出售。
终于有一天,迈耶得到了向一位将军兜售的机会。他把他收集到的古钱币统统拿出来给将军和他的朋友观赏,并侃侃而谈每一枚钱币的来历和典故,尽管他那时只是个刚满20的年轻人,可他那博古通今的古钱币知识和幽默风趣的谈吐却深深吸引了所有的人。
此外,他还别出心裁地利用犹太人音乐作为讲解时的配乐,更取悦了在场的人们。迈耶暗想,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他针对他的顾客都属于上流这一特点,为他的古钱币生意开扩了一条独特的途径,并下功夫搞了一个一般商人无法模仿的噱头,他将古钱币以邮购的方式,有计划的推销给各地的皇亲贵族。他还把稀罕奇珍或来历不凡的古币编印成精美的目录册,并一一附上亲笔信,寄给那些有希望购买的顾客。
某天,他得到当地的领主比海姆公爵的召见.一直在等候着这一机会的迈耶,便以几乎赠送的价格,不惜血本地向公爵卖出了他收藏的珍贵古代徽章和钱币。
迈耶十分清楚的意识到,要在这个犹太人备受歧视的社会里脱颖而出,接近手握巨大权势的领主并博得其欢心,是最有效的手段。
他借这次受公爵召见的机会,不但把花了很多心血以高价收集的古钱币以低得离谱的价格卖给公爵,同时还极力帮助公爵收集古币,经常为他介绍一些能够使其获得数倍利润的顾客,不遗余力的帮助公爵赚钱。
这种把金钱、心血和精力彻底投入于某个人的做法,日后便成为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种基本战略。如若遇到诸如贵族、领主、大金融家等具有巨大潜在利益的人物,他们就甘愿作出巨大的牺牲与其打交道,为之提供情报,献上热情的服务。等双方建立起无法动摇的深厚关系之后,再从这类强权者身上获得更大的利益。
在迈耶25岁那年,他获得了“宫廷御用商人”的头衔。在他45岁那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比海姆公爵作为欧洲最大的金融家之一,自然不会错过这一良机,他大规模的从事军火买卖,并把他庞大的资金借给缺少军费的君主和贵族以赚取高额利息。
趁着纷乱的时世,借着公爵提供的巨大威望和便利,迈耶为自己赚取了暴利,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奠定了不可动摇的根基。后来,他的家族在一百多年之中积累了四亿英镑的惊人财富。
穷到富的转变是大多数人憧憬的,但没有致富的思想和手段,富有殷实只是聊以自慰的幻想。穷人不能只是慨叹命运不济。穷人只有站在富人堆里,汲取他们致富的思想,比肩他们成功的状态,才能真正实现致富的目标。
3.“78:22”的法则
在我们的自然界中,有一个78:22法则,空气中氮与氧的比例是78:22:人体的比重中,也是由78%的水及22%的其他物质所构成的;正方形和其正方形内切圆的关系,也再次证明了这一法则。从这个角度看,78:22可以说是大自然作用于世界的一个规律。
犹太人认为,宇宙与生活是相依生息,相容无悖的。因此,他们把这一看法,视作自己生活的法则,并把它活用到谋生、做生意,使其有了前进方向的精神支柱。
严格地说,“78:22法则”应是“78.5:21.5”,由于小数赘口,故称作“78:22”。这个比数很有哲理,它是以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关系计算出来的。假设一个正方形面积是100,那么,它的内切圆面积为78.5,剩下的面积即21.5。以整数计算表达,便是78:22c,犹太人本着这样的法则指导自己的生活,获得了常胜不败的结果。
例如,犹太人普遍注重学习文化知识,他们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不管条件怎么恶劣,他们都教育和供养自己的子女读书。有的犹太人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允,则半工半读坚持读完大学。更有突出者,则利用业余一切时间学习科学和技术。为什么犹太人那么注重学习呢?
他们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不是人类天生而有的,人类只有付出努力代价才能得到,这是法则,正如“‘78:22”一样,没有妥协余地。这种法则驱使着犹太人辛勤地学习,使他们知识文化高人一筹,使犹太人获得比例最多的诺贝尔奖金,使他们在各行各业处于竞争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