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犹太人成功之道
20046000000020

第20章 犹太人经商智慧(11)

“贵公司的产品质量可靠,很有发展潜力,若能打开欧洲市场,对我们双方都很有利。所以我很希望双方能够完成这项合作。”

致词虽然简单,但让日本人听了非常高兴。其实,这正是乔费尔巧妙控制谈判程序的第一招。

日方的几位代表年纪都比乔费尔大,显得很稳健,只是礼貌性地寒喧了几句问候语。接下来的谈判自然也很顺利,诸如钟表的种类、代理地区、合同期限等事项,几乎没有多大分歧。

事实上这种情况正是乔费尔所希望的,并且也是他刻意先挑出这些小问题来讨论的。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这正是谈判的基本技巧之一。因为谈判刚开始,彼此尚较陌生,存在一些戒心,一下直接谈焦点问题,若分歧较大,谈判就很难进行下去。而由易渐进,既容易加深双方了解,又容易稳定双方情绪。一旦大部分条款达成共识,只个别一两个问题有矛盾,双方都会共同努力解决,因为任何人都不愿意做前功尽弃的事。

2.迷一次路,不如问十次路

犹太人认为,谈判是没有硝烟的战争,话说得好能赢得人心,三言两语说不好则招来杀身之祸。因此,犹太人在说话时特别小心谨慎,从不随便乱说。但在社交场合或谈判桌上,犹太人却能随机应变,对答如流,并能表现得异常幽默风趣,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谈判气氛。事实上,他们并不是天才,关键是他们在谈判前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说:“谈判的秘密在于知道一切,回答一切。”

犹太人认为,谈判绝不仅仅是双方坐在谈判桌前面对面地交换意见或讨价还价,它更是一幕精心策划的戏剧,需要积极的准备和非凡的艺术,是彼此间勇气的较量;通过调整和妥协,双方才能达成一致。并且,谈判与人息息相关。

犹太格言:“与其迷一次路,不如问十次路。”其意也正说明人在行动前要把目标和方向了解清楚,不要贸然行动。成功谈判的精髓是定下自己的目标,并且做好如何实行它的计划。人既是文化动物,也是感情动物,因此人的情绪往往受经济利益、名利、情感等诸多因素影响,从而左右着一个人的态度和心态。在谈判中,时刻牢记自己此次谈判的目标,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从而保持始终如一的坚定态度。

只有先明确目标,才能在对手面前保持冷静。

谈判的取胜基础在于周密的准备。周密的准备不仅包括弄清问题本身的有关内容,同时,也包括知晓与之相关的种种微妙差异。为此,要事先调查谈判对手的心理状态和预期目标,以正确地判断出用何种方式才能找到双方对立中的共同点。否则在事到临头时,会给别人情况不熟或优柔寡断的印象,从而给对方造成可乘之机。

犹太人是谈判专家,每一次哪怕是很小的谈判,他们都要事先做大量的准备。这种充分做好谈判前的准备工作的方式,不仅在世界商界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世界外交界也如此。

3.调和利益而非立场

犹太商人认为,谈生意双方在立场上争执不休则难以达到目的,因为不同立场给双方制造隔阂。要想使生意成功,双方必须着眼于利益之上,因为利益才是谈生意双方的共同点。

只能调和双方利益而不可能调和双方立场,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其原因有二:其一,任何一种利益,满足的方式有多种。其二,谈生意双方的共同性利益往往大于冲突性利益。

但在许多生意谈判中,只要深入审视潜藏的利益,就可以发现,双方的共同性利益要比冲突性利益更多些。

以房主与房客之间的共同利益为例:①双方都需要稳定。房主需要稳定的房客,房客要找到时间长一点的居住地;②双方都希望房间维护得很好。房客要住在里而,房主想要增加房子的价值以及建筑的名气;

③双方都希望建立良好的友谊。房主想要房客按期付租金,房客希望房主做必要的房屋维修。双方还有些不同但不冲突的利益。①由于房客过敏,他不喜欢新刷的涂料。房主则不愿花钱重新粉刷所有的房间;②房主可能希望第一个月的房租有所保证,因此想让房客提前预付。房客对房间很满意,他可能对何时付房租没太在意。当考虑了上述共同利益和不同利益之后,双方在低房租与高收益方面的对立利益就容易解决得多了。双方的共同利益也许会促使他们签一份双方都满意的合同,比如订下长期合同,双方共同承担改善住房条件的费用。双方为了友谊做一些努力,不同的利益就可以得到满足。比如第二天预付第一个月的房租,房客花钱买涂料,房主负担粉刷费用。不要把调和双方利益分歧的事想得太轻易——这就好像一个人一手要把向北去的驴子拉回来,另一手又想把向南去的驴子拉回来一样,有时费心费力,也未必能获得成功。关键是要找到诀窍。

我们来看看姐妹俩争吃一个桔子的故事。两个人都要这个桔子,因此就一分为二。她们并未了解一位想吃果肉,另一位只想用桔皮烘烤蛋糕。

这个故事如同许多谈生意案例一样,圆满的协议之所以有达成的可能,正是因为每一方所要求的是“不同”的东西。你了解了这一点,一定会感到惊异,人们一般都认为双方的差异只会造成困难。然而,“差异”有时却能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协议”往往是基于“不一致”而达成的。假如股票购买人一定要说服售出人相信价格会上升然后才成交,那岂不是笑话。如果双方一致认为股价将上涨,售出人就可能不想干了。股票交易之所以能达成,正是因为购买者认为会涨价,售出者认为会降价之故。想法的差异,是达成交易的基础。许多创造性的协议,都显示出“通过歧异达成协议”这一原则。

在利益和想法上的歧议,可以使得某一项目对你有很大的利益,而对另一方则损失不大。调和双方利益的第一个诀窍是:拟定一些你本身可以接受的选择方案,然后征询对方偏好哪一项。你希望知道的只是对方偏好哪一项,不必知道对方可接受哪一项。然后你再细分对方偏好的那项选择方案,将之分为两种以上的不同方式,再请对方选择。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如何“契合”的话,那这句话就是:寻找对方损失有限而对你大为有利的方案;反之亦然。在利益上、次序上、信念上、预测上,以及对风险所持的态度上有差异,正是双方可以“契合”之处。因此,谈生意者的座右铭也可以是:“差异万岁!”

调和双方利益的第二个诀窍是:把双方的注意力都放在谈判的内容上。现在你正在设法寻找可以改变对方抉择的各种选择方案,以便对方做出令你满意的决定。你要给对方的不是问题而是答案,不是困难的决定而是容易的决定。在这一阶段中,你务必把注意力放在决定的内容上。

决定常常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羁绊。你往往希望得到的越多越好,但又不知道得到多少才够。你可能会说:“你说出来,我就知道够不够。”这在你自己看来,也许言之有理,但若是从对方的角度看,你就知道必须提出更令人信服的理由。因为不管对方做什么或说什么,你都会认为还不够——你还想要多一点。要求对方再往前多走一步,并不会产生你心中期望的结果。

许多谈生意者都不能确切地知道自己向对方提出的要求是“形式上说说”还是“实际成效”,而这两者的区别却是至关重大。如果你希望的是“实际成效”,就不要给谈生意空间增设障碍:如果你希望让一匹马跳越栅栏,就不要再加高栅栏;如果你希望出售三角一杯的饮料,就不要为了自己有谈判余地而把价格定为五角。

多数的情形下,你想要的是一项承诺。你可以设法提供几项可能的协议。在谈生意中为了理清思绪而动笔,这是非常正确的。从最简单的可能方案入手,然后拟出几种可能性的选择。对方会同意哪些条件对双方都具有吸引力?可以在拍板时减少有发言权的人数吗?你能拿出一份对方容易履行的协议书吗?

一般而言,人们容易对尚未开始的事情打退堂鼓,。对已经开始的事情则难以罢手;对已经进行了一阶段的事情可能罢手,而对刚刚着手的全新行动则会努力进行。如果工人希望工作同时听听音乐,则公司容易同意让工人自行播放唱片,而不容易接受由公司播放音乐。由于大多数人都会受到“合法性”概念的强烈影响,所以,设法使解决方法具有合法性,是解决方法易被对方接受的有效方式之一。对方比较容易接受从公平、法律和荣誉角度出发自认为正确的事情。最后,犹太商人对调和双方的利益表现出乐于接受的态度,也认为公正是唯一的保证。

4.谈判中的暗示战术

犹太人在谈判时常用到一种暗示战术,而对于这种暗示战术,犹太人有个笑话很有典型性:

穷售货员费尔南多在星期五傍晚抵达一座小镇。他没钱买饭吃,更住不起旅馆,只好到犹太教会堂找执事,请他介绍一个能提供安息日食宿的家庭。

执事打开记事本,查了一下,对他说:

“这个星期五,经过本镇的穷人特别多,每家都安排了客人,唯有开金银珠宝店的西梅尔家例外,只是他一向不肯收留客人。”

“他会接纳我的。”费尔南多十分自信地说,转身来到西梅尔家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