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乌斯很满足地坐了下来,他点燃一枝香烟静静地享受他的幸福。
突然他感到好孤单,便想去看看朋友。他把烟往地上一扔——在原来那个石头做的画室里他经常这样做,然后他就出去了。
燃烧着的香烟躺在地上,躺在华丽的阿富汗地毯上一个小时以后别墅变成一片火的海洋,它完全烧没了。
朋友们很快就知道这个消息,他们都来安慰尤利乌斯。
“尤利乌斯,真是不幸呀!”他们说。
“怎么不幸了?”他问。
“损失呀!尤利乌斯,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什么呀?不过是损失了2个马克。”
不把财产看得过重,超越患得患失的贪婪心理,人生就会变得开阔许多,快乐许多。
10.学习
有一次,两个美国人和两个犹太人搭火车旅行。
美国人很单纯,每人买了一张票;而犹太人则精打细算,两个人只买了一张票。美国人见到这种情形,就问犹太人:“你们只有一张票,那等列车长来查票,你们怎么办7”
犹太人神秘地笑而不答,上了火车不久,便传来列车长查票的声音,只见两个犹太人,挤进一间厕所内。
列车长查票,来到他们的车厢。敲了敲厕所的门,说:“车票看一下,门开了一条缝,一只手拿着一张票伸出来。列车长再怎么样也想不到,一间厕所内,竟会躲着两个人。
他看过了票,道:“嗯,好了,谢谢!”又把票从门缝中塞了回去。
到了目的地,他们四人玩得很尽兴。踏上归途买票时,两个美国人心想:“早上来时,犹太人的方法真不错”
于是他们几经讨论后,决定也买一张票就好。轮到犹太人时,只见他们摇摇手,说这次就不买票了。
上了火车,两个美国人非常期待,不知道犹太人又有什么好方法。
就在这时候,列车长又来查票了。
两个美国人顾不得观看犹太人的新招式,就赶紧钻进了厕所。
又是“叩、叩”两声,犹太人敲了敲厕所的门,门应声而开,一只手拿着一张票,从门缝中伸出来。
犹太人:“嗯,谢谢——”
两个犹太人拿了票,立刻往前一节车厢的厕所奔去模仿固然是学习的捷径,但却不能一味地全盘照搬。我们应学的是其精髓、观念、方法,而不是表面功夫。我们最稳当的保证人,是我们自己的智慧。
11.膨胀
有一家公司淘汰了一批落后的设备。
董事长说:“这些设备不能扔,找个地方放起来。”于是专门为这批设备修建了一间仓库。
董事长说:“防火防盗不是小事,找个看门人。”
于是找了个看门人看管仓库。
董事长说:“看门人没有约束,玩忽职守怎么办?”
于是又派了两个人过去,成立了计划部,一个负责下达任务,一个负责制订计划。
董事长说:“我们必须随时了解工作的绩效。”
派了两个人过去,成立了监督部,一个负责绩效考核,一个-
负责写总结报告。
董事长说:“不能搞平均主义,收入应拉开差距。”
派了两个人过去,成立了财务部,一个负责计算工时,一个负责发放工资。
董事长说:“管理没有层次,出了岔子谁负责?”
于是又派了四个人过去,成立了管理部,一个负责计划部工作,一个负,一个工作,一个负责财务部工作,一个总经理——管理部总经理对董事长负责。
董事长说:“去年仓库的管理成本为85万,这个数字太大了,你们一周内必须想出解决办法。”
于是,一周之后,看门人被解雇了企业的组织机构越来越膨胀、制度越来越繁琐、文件越来越多、效率越来越差很多管理者不仅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反而还陶醉在复杂的事务中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成功”而“努力奋斗”;有些人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是却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因此,保持事物的简单化是对付复杂和烦琐的最有效方式,这几乎是所有犹太商人都认可并遵行的准则。
12.逆向思维
加里。沙克是一个具有犹太血统的老人,退休后,在学校附近买了一间简陋的房子。住下的前几个星期还很安静,不久有三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踢垃圾桶闹着玩。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出去跟年轻人谈判,但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第二次,老人改变了谈判的方式。
“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其实,我喜欢看你们玩得这样高兴。
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垃圾桶,我将每天给你们每人一块钱。”
三个年轻人很高兴,更加卖力地表演“足下功夫J10不料三天后,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从明天起,只能给你们每人五毛钱了。”
年轻人显得不大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他们每天继续去踢垃圾桶。一周后,老人又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支票,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年轻人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的时间在这里表演呢,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13.土拨鼠哪儿去了
一个犹太大亨曾给几个期望在商业上有所成就的青年讲过这样一个——
故事:
有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了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故事讲完后,犹太大亨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
“兔子不会爬树!”年轻人抗议道。
兔子怎么砸晕三只猎狗呢?”另一个年轻人提出这样的疑问。
直到再也没人挑出毛病了,犹太大亨才说:“还有一个问题,你们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儿去了?”
目标是本,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以目标为中心。只有把注意力凝聚在目标上,你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可很多人在企业向前发展时,常常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半道杀出的“兔子”身上,把原始目标抛到九霄云外了。
14.不改口的原因
一位商人去拜访教皇,声言只要教皇改口一句话,就给10万美元,教皇摇摇头,没答应。
“100万可以吗?”商人态度恳切,教皇依然摇头“1000万可以吗?”商人充满期待,教皇挥手制止。
随侍一旁的主教不解地问:“1000万美元可以干许多大事呀!他究竟要的是哪一句话,您态度那么坚决?”
教皇冷笑了:“他要教徒们以后祷告完毕之后,不要讲‘阿门,而讲‘可口可乐’。”
这则笑话一经出现,立即不胫而走,媒体大肆播扬,民间口耳相授,可口可乐的“上口率”更高了。
15.换一个思路想问题
有个年轻的画家,画出的画总是很难卖出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犹太商人。
犹太商人看画家整日愁眉苦脸的,就问他遇到了什么难事。苦闷的画家就向犹太商人倾倒了满腔的苦水:
“我画一幅画往往只用一天不到的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犹太商人沉思了一下,对他说:
“请倒过来试试。”
年轻人不解地问:
“倒过来?”
犹太商人说:
“对,倒过来!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工夫就能卖掉它。”
“一年才画一幅,这有多慢啊!”年轻人惊讶地叫出声来。
犹太商人严肃地说:“对!创作是艰巨的劳动,没有捷径可走的,试试吧,年轻人!”
青年画家接受了犹太商人的忠告,回去以后,苦练基本功,深入搜集素材,周密构思,用了近一年的工夫画了一幅画,果然,它不到一天就卖掉了。
当付出与收获不如计划的那么理想时,我们不妨也听听这位犹太商人的忠告——请倒过来试试。
16.上帝的代理人
有一对非常穷困的犹太老夫妻,经常挨饿,最后实在无计可施,老头儿就对老太太说:
“老伴儿,咱们给上帝写封信,让他帮帮我们吧!”
老太太极力赞成。于是他们坐下来给上帝写信,求上帝帮忙。写好信后,他们签了名,写上地址,然后仔细封好。
“我们怎样才能把这封信寄到上帝那里呢?”老太太犯难了。
“上帝无所不在。”老头儿说,“我们的信无论用什么方法寄,他都一定能够收到。”
他们走出门去,把信一扔,风就把信给邮走了。
碰巧有一个善良的富人出门散步,风把信吹到了他的面前。他好奇地把信捡起,打开读了,就被这对老夫妇的虔诚和天真感动了。
富人非常同情他们的处境,他决定帮助他们。他快速地取了钱后,就按照信上的地址,敲Ⅱ向了那对老夫妇的门。
“纳特先生住在这儿吗?”他问道。
“我就是纳特。”老头儿回答道。
富人朝他笑了笑。
“我有点事要告诉你,”他说,“几分钟之前上帝收到你的信,我是他在这个地区的代理人,他叫我给你送来100卢布。”
“你瞧,你瞧!老伴儿,”老头儿高兴地大声说,“上帝收到我们的信了!”
老夫妇收下了钱,对上帝的代理人千恩万谢。
可是当那位富人走后,老头儿满腹狐疑。
“你在想什么呢?”他的妻子问道。
“老伴儿,我很怀疑,”老头儿若有所思地说,“那个代理人看上去一点儿都不诚实。他可能同我们耍了滑头。你知道代理人是怎么回事吗?
是从中收钱的人。很可能上帝给了他200卢布让他给我们,可是他留下一半给自己做佣金了。”
含蓄的表达方式虽然倍受推崇,但并不一定是收效最好的一种。在特定情况下,对特定人而言,与其让人捉摸不透留下误解根由,不如开诚布公而收获感激涕零。
17.哥伦布立蛋
犹太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返回英国,女王为他摆宴庆功。
酒席上,许多王公大臣、绅士名流都瞧不起这个没有爵位头衔的人,纷纷出言讥讽哥伦布。
“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出去航海,照样也会发现新大陆!”
“驾驶航船,只要朝一个方向前进,就会有重大发现!”
“太容易了!这种事谁碰上谁出名!”
“哥伦布这家伙运气真好!”
哥伦布微笑着听完了大家的讽刺和挖苦,起身说:“各位尊敬的先生、女士,现在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哪位能把鸡蛋在桌子上立起来?”
许多人跃跃欲试,但没有人能够把椭圆形的鸡蛋立在桌子上。
“我们立不起来,你也不能立起来!”于是有人说。
哥伦布拿起鸡蛋向桌子上轻轻一磕,鸡蛋的大头就凹了下去,哥伦布从容地把鸡蛋立在了桌子上。
“这太简单了,谁不会呀!”大家嚷嚷道。
“是的,这方法的确很简单,可是我说过了,这仅仅只是一个小游戏而已。”哥伦布笑着说,“但问题是,在这之前,你们为什么都没有想到过这个方法呢?”
生活中我们不时能够听到人们对有钱人的评议,语气和王公贵族们对哥伦布的评论很是雷同。但问题是,在他们用那种方法赚了大钱之前,别的人为什么想不到呢?
18.公平的判决
很久以前有一个穷人。他从来赚不到钱,也捡不到任何东西,因此他常常诅咒他的运气。但是有一天,当他在路上走时,因为眼睛一直往下看,他忽然发现在路上有一个小袋子。出于好奇,他打开了袋子,结果吃惊的发现里面有一百枚金币。
就在同一天,教堂里的司事宣布镇上最富有的人丢了一大笔钱,并答应给捡到者丰厚的酬金。
当穷人听到这个消息,他开始和自己的良心争斗。他应该还是不应该归还这笔钱呢?毕竟,没有人看到他捡钱,而且家里的孩子正哭着要东西吃。再说,丢钱的人不是很富有吗?他不在乎这些损失!
但是突然他很为自己这种邪恶的想法不安,于是穷人很快把钱归还了。
那个富有的人接过了钱,甚至连句“谢谢”都没说,只是很悠闲地一个接一个的数钱。同时心里在想:“这个人是个傻瓜,我什么都不会给他的。”
“请问我的酬金呢?”穷人怯生生地问。
“酬金!,’富人大叫。“为什么给你酬金?你看着呢,我才数了一百个金币。然而我的袋子里有二百个金币。既然你已经偷走一百个金币了,就再不要说什么酬金。”
“那让我们到拉比那里去。”穷人说。
“很好。”富人说。
拉比认真的听完他们的话。然后转向富人问:“你丢的袋子里有多少钱?”
“二百个金币。”
“那你捡的袋子里有多少钱?”
“一百个金币。”
“既然这样。”拉比对富人说你把那一百个金币还给人家!”
19.舌头
拉比问那个穷人。
“他捡的这个袋子不是你的。我命令人之所以有两个耳朵、一张嘴巴,是为了让人多听少说,听的分量要有说的两倍。于是,那些懂得听话艺术的人总是让人尊敬,而那些只知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的人只能让人更厌恶。
有一个拉比对他的仆人说:
“到市场去给我买些好东西。”
仆人去了,带回来一个舌头。
拉比又对仆人说:“出去到市场上给我买些不好的东西。”
仆人去了,又带回来一个舌头。
拉比对他说:“为什么我说‘好东西’你带回来一个舌头:我说‘不好的东西’,你还是带回来一个舌头?”
仆人回答说:“舌头是善恶之源。当它好的时候,没有比它再好的了;当它坏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坏的了。”
尽管舌头表现没有骨头,但也应该特别小心。因为话一旦说出口,就像射出的箭,再也不能收回了。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要让你的舌头抢先于你的思想,有话一定要想好后再说。除非你的话能给人带去愉悦,否则最好保持沉默。
20.还礼
一个拉比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个人都用尽各种方法诬蔑他。
最后,拉比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
那人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拉比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你自己。”
那人摸摸脑袋,尴尬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