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换位思考 对于一名真正的难以相处者,你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了解对方的处境,即运用换位思考法。你不必同他争执,更不必强迫他去做些什么,而是心平气和地询问他采取这种方式对待别人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的目的没有达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你们之间的关系。当然,他提出的问题在你看来可能是十分荒谬的,但你也不必马上去反驳他,而是设法从他的言谈中发现某些可以沟通、求同的成分。这样做,能够进一步缓解你们之间的关系,使双方都觉得心情舒畅。
3.多倾听
当然,要做到上面这一点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此,建议你学会采用一些心理咨询专家经常做的一件事,即学会倾听,“听”有时会比成百上千句的“说”还要重要。同时,你也可采用适当的方式让他知道,你对他对待你的方式方法感到十分不安,这种方法常能软化难相处者的敌对情绪。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仍没有领你的情,你可直言向他表白现在不是交谈的最好时机,过一段时间你们有必要进行更多的交流,并强调这是你们双方必须做的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双方都能得体的从僵局中摆脱出来。如果你能以一种宽容大度的方式对待与你难以相处的人,久而久之,对方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他的行为而向你的高水平看齐,这样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总的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那种完全不能和人相处的人,任何人都是会被真心打动的。只要你真心对待、耐心倾听,所有的不好相处的关系都能得到化解。
倾听是一种优点,道听途说则恰恰相反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之一乔·吉拉德就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非常伟大,一是倾听,二是微笑。倾听,你倾听对方越久,对方就越愿意接近你。上帝为什么给了我们两个耳朵一张嘴巴呢?我想,他就是要让我们多听少说吧!”倾听是分析、判断、开口的基础。但凡真正大智慧的人,往往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道自己要是多说,必然会说得多错得也多。因此,不到需要时,要少说或者不说,而选择多听。在适当的时机,一语即中,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捕获对方的心。
乔·吉拉德的这种体会也是在其人际交往的摸爬滚打中顿悟出来的。有一次,乔·吉拉德花了近一个小时才让他的顾客下定决心买自己推销的车。接下来,乔·吉拉德要做的仅仅是让顾客走进他的办公室,然后把合约签好。然而,就在接下来的短短几分钟里,订单却泡了汤!
在去乔·吉拉德办公室的路上,那位顾客开始向乔提起了自己的儿子。顾客十分自豪地说,“我儿子考进了普林斯顿大学,要当医生了。”“那真是太棒了。”乔回答。然而,当俩人继续向前走时,乔却看着其他的顾客。
那位顾客继续说:“乔,我的孩子很聪明吧,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我就发现他非常的聪明了。”“成绩肯定很不错吧?”乔应付着,眼睛在四处看着。“是的,在他们班,他是最棒的。”
乔心不在焉地继续问:“那他高中毕业后打算做什么呢?”
这时候,顾客不耐烦了:“乔,我刚才告诉过你的呀,他要到大学去学医,将来做一名医生。”那位顾客看了看乔,感觉到乔太不重视自己所说的话了,于是,他说了一句“我该走了”,便走出了车行,把乔·吉拉德丢在了原地。
乔·吉拉德错在哪里?这个订单其实就毁在一句话上——“那他高中毕业后打算做什么呢?”因为之前乔·吉拉德对顾客的话听得不真切、不仔细,而提出了这么一个蠢问题。后来,乔·吉拉德又找到了那个顾客,但还是被他拒绝了。这位顾客告诉他:“我从另一个欣赏我的推销员那里买到了车。乔,当我提到我对我儿子是多么的骄傲时,他是多么认真地听啊。你知道吗?乔,你并没有听我说话,对你来说我儿子当不当得成医生并不重要。你真是个笨蛋!当别人跟你讲他的喜恶时,你应该听,而且必须聚精会神地听。”
刹那问,乔·吉拉德明白了当初为什么会失去这名顾客了。
原来,自己犯了如此大的错误。从此以后,乔·吉拉德再也没有在顾客讲话时分心,而是通过倾听所获得的信息准确地与顾客进行交流。
其实,在与任何人的交往中都是这样,倾听是对每个人最大的赞美和最好的恭维,这同时又可以为你带来准确的信息量和说话的基础。认真倾听他们谈话,正是我们对他人一种最高的恭维。伍德福德在他的书中《相恋的人》中写到:“很少有人能拒绝那种带有恭维的认真倾听。”
倾听固然是一个优点,但我们却要将倾听与道听途说区别开来。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的名字就叫“道听途说”——
春秋时代,齐国有个人叫毛空,他爱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再把自己所听到的津津有味地讲述给别人。有一次,毛空听到一只鸭和一块肉的事,他觉得非常稀奇,便告诉给艾子。他说:“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特别能生蛋的鸭,那鸭一天能生一百多个蛋。”他见艾子笑了,又说:“那天,从天上掉下一块肉,那块肉长有三十丈,宽有十丈。”艾子笑着问道:“真的吗?有那样长的肉吗?”毛空急忙说:“噢,那就是长二十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十丈长了。”艾子说:“你说的那只鸭是谁家养的?你说的那块肉掉在了什么地方?”毛空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最后只好说:“我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这就是道听途说闹出的笑话。在我们生活中,不乏道听途说之人。
道听途说者,往往听风就是雨,他们对他人话语的转述并没有本着负责人的态度,因此也很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误会和关系的僵化。作为学生,目前正是培养求实精神的时候,总是道听途说,不仅不能够促进学习,反而会让自己养成相信、传播小道消息的不良嗜好。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倾听,但却一定要拒绝道听途说,这一来是对他人的尊重,二来也是对自己的保护。这一点,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定要铭记于心。
倾听是一种优点,道听途说则恰恰相反。在古希腊有一句很有名的谚语:“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在西方也有一句箴言:“雄辩是银,沉默是金。”而中国古人也曾告诫过我们:“言多必失”,要“讷于言而敏于行”。其实,无论自东方还是西方,箴言传达的都是同样的道理——学会倾听,拒绝道听途说。
作为一个倾听者,应具备的一分亲切,一分平和,一分耐心。倾听是一个理智的人最基本的素质,也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上必备的礼仪。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真正拥有这项素质的学生为数太少。所以,亲爱的中学生朋友,如果你正看到这里,请在心里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日子中,应该多一些倾听,少一些道听途说。
善良地待人,你也将得到善良地回报
善良需要理由吗?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吝啬自己的善良,不愿意付出,总希望得到更多。有些人总觉得,即使自己对待别人善良,别人也不一定对待自己善良,所以,不必要善良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下面的故事会告诉你答案:
一位美国小姑娘玛丽·班尼对自已的遭遇困惑不已,于是,她写信给《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向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询问:为什么她帮助妈妈把烤好的面包摆上餐桌,只得到了一句“好孩子”的称赞,而她那个什么都没做、只会调皮捣蛋的弟弟却得到了一个香喷喷的甜饼。她认为上帝对像她这样善良的小姑娘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她觉得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像她这样的好孩子总是会被上帝遗忘,那些表现不佳的孩子反而能得到上帝的眷顾。
作为《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儿童版《你说我说》栏目的主持人,西勒·库斯特先生收到过无数封这样的来信。有千千万万个孩子向他询问为什么上帝不奖赏好人。可是,他总是无法回答这些心情难以平静的孩子们。西勒·库斯特先生为此心情沉重,他总是为这些感到不平的孩子们担心,却没有好办法来应对这个问题。
正在他为无法回复玛丽小姑娘的来信而不知如何是好时,他应一位朋友的邀请参加了一场婚礼,这场婚礼让他感觉仿佛醍醐灌顶。他不但找到了答案,而且因此名扬天下。
婚礼很普通,新娘和新郎走进教堂,接受了牧师的祝福。
但在互赠戒指时,也许是心情太激动了,也许是过分的幸福令他们有些紧张,两人阴差阳错地都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
看到这一幕,那个幽默的牧师微微一笑说:“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西勒·库斯特听到这句话,茅塞顿开。
他得出结论::右手本身就完美了,所以无需戒指的点缀,而善人之善,也就是上帝给予的最高奖赏了。发现了这一真理的西勒·库斯特兴奋不已,他立即给玛丽·班尼小姑娘回了信,写道:上帝让你成为一个好孩子,这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这封信不仅寄给了那个困惑的小姑娘,而且被刊登在《芝加哥先驱论坛报》上,被美国及欧洲1000多家报纸转载,让所有和玛丽.班尼小姑娘有着同样困惑的孩子们不再感到不平。
看完这个故事,亲爱的你是否还在为自己以往的善良而后悔吗?如果你还在后悔,认为自己的善良和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我们就需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善良已经是上苍给予的最高奖赏,这就是回报。我们无需为自己不平,其实被忽略恰恰因为我们已经很完美。
从长远的一生看来,善良的人,上天不会辜负她的。与人为善才能被善待。《孟子·公孙丑上》就曾说过:“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存善心,你便会用善意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行善事,你便会乐于帮助他人而不计得失。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
所谓的宽恕、赞美、感恩全都是针对他人,到头来受益的却是自己。如此看来,爱自己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爱别人。
下面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在波兰与乌克兰边境上的扎布罗夫村里,住着一个叫做安托希·苏钦斯基的农民。他从小便对所有有生命的万物都敬之惜之,连一只苍蝇都不忍心打死,全村子的人都嘲笑他。
但就是这样一个“傻子”,却拯救了邻居的四条人命。1941年,希特勒的军队攻入该村,把村子里的犹太人一车车运到灭绝人性的集中营去。“傻子”苏钦斯基这时再也不能袖手旁观了。他硬是凭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的农舍下面掘了个地洞,在地洞里把邻居蔡格夫妇和他两个儿子掩藏了两年。有一次,苏钦斯基听说纳粹分子将要带受过寻人训练的狗到农庄搜查,他便整夜不睡,把厕所的粪便铺在地上,又撒上胡椒,使狗嗅不出人的气息。德国人来了,但他们没有找到蔡格一家。1944年,躲过纳粹分子搜捕的蔡格一家人终于成功移民到了美国。
善良的苏钦斯基并没有被遗忘。此后几年,蔡格家经常寄食物及衣服给苏钦斯基。苏钦斯基既不识字,更不会写,只好画朵花请邻居寄给蔡格家,表示东西收到,他很感谢。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蔡格家却和苏钦斯基失去了联系。直到1987年初,巳成为新泽西成功商人的蔡格的儿子雪莱,才通过各种方法找到了苏钦斯基。
终于,蔡格一家人于44年后再次回到扎布罗夫村,全村的人手持鲜花在街上列队欢迎。他们由镇长领路,驱车前往他们当年仅靠甜菜和一点点面包活了两年的那个地洞。村民们齐声欢呼,场面热闹非凡。“从他们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雪莱·蔡格回忆说,“安托希·苏钦斯基,这个‘傻瓜,,村里的‘白痴’,现在已是公认的英雄人物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苏钦斯基真的是一个善良的人。”
可能有些同学知道,我们中国民间有句古话:“相随心变。善能使鬼变成人,恶能使人变成鬼。”此话千真万确。我们生活中人,有的鼻眼端正,但并不美,仔细想来,因其面部每一细胞里都缺少善的内涵。有人相貌平平,却令人感到亲切和不凡,这是因其由表及里透着善。这其中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不同的人拥有善心的大小是不同的。
没有善心的人,只会一味嫉妒他人的幸福,以为自己的嫉妒会被人的幸福化减。这其实是最愚不可及的想法。
一个日本心理医生曾治疗过一女性患者。此女两腮奇大,像扣了两个乒乓球,无奈只能用口罩掩盖。经心理医生追问,此女道出真情。原来她见到比自己好看的女人就恨得咬牙切齿,久而久之,两腮变形,到处寻医不见疗效。心理医生告诉她,此病无法用现有的物理和化学手段治疗,但只要悟出一个字的道理,即可病愈,这个字是善。其做法是:每见到一个女人,就从心里祝愿她长得更加漂亮,久之必有疗效。此女遵医嘱,半年之后两腮恢复原状,脸上的横肉也消失了,变得温和而可爱。
这并不是为了说服而编造出来的故事,而是真人真事。它更让我们确信善待他人的魅力有多大了。
有人讲,生活中有些人是对我不好的,甚至是害我的,难道我还要善待他吗?其实,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须跳出一般的思维。比方说,大水即将来临,可蚂蚁还在你死我活争斗;洪水一过,双方均亡。对此,我们思维的方式属三维空间,可以看清,蚂蚁的二维空间思维模式则看不清这一点。那么,在四维空间看我们人与人的争斗,不是像我们看蚂蚁一样吗?善待他人必生福光。这是一条定律,悟出此番道理并付诸行动的人,才能受其益,知其妙。
善待他人,期待着自己的奇迹!给亲爱的你最美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