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千姿百态做老婆
20048100000011

第11章 第三个X信任:也是一种约束

第三个×信任:也是一种约束,男人的情感有点像橡皮筋,有很大的伸缩性,松弛时他就是疲软的,只有在伸张时他才充满收缩力。男人对情感的要求也有一个亲近、疏远、再亲近、再疏远的循琢。即使男人在热恋中,他有时也需要和恋人疏远一段时间才能再次亲近。何况这还是在婚姻中。

男人疏远女人,不需要任何原因,不需要带有感情因素,他只是隔一段时间就有这样的心理需要。

“不出三年。她会离婚的”

诗是个很引入注目的女人。

尤其是在充满一板一眼的工科生们的大学校园里。

她青春,美丽,明亮,张扬,当她笑起来的时候,你会忍不住和她一起笑起来。当她蹙眉伤感的时候,你会觉得太阳都不再那么灿烂了。怎么说呢,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有的女人天生就是可以左右大部分男人情绪的。

诗原本就是这所大学毕业的学生,女孩子上工科学校本来就不多,况且是漂亮的女孩子。从她入校那天起,她就格外引人注目,入校一开始就是女同学眼中的钉子,男同学梦中的情人。有心怀叵测的人预言说,漂亮的女人智商都不咋的,她还不知道是怎么懵着考上这样一所重点高校的呢,等着看她的笑话吧。

可让大家吃惊的是,这个漂亮的姑娘智商和她的脸蛋是成正比的,一年下来,她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成绩在年级中都是名列前茅。

经过一年的了解,诗的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个快乐的愿意帮助别人的女孩子,他们愿意为她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甚至愿意做任何他们可以想到的她也许还不想要做的事情,譬如为她写很多的情书。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是对工科的学生来说是件难度不小的事情。但是诗的男同学们觉得诗也许喜欢,觉得自己的条件也还不错,于是就乐此不疲地去做。但是还有更多的人尽管很喜欢诗,但是因为敬畏,所以不敢亵渎,有更多的人把对诗的喜爱深深地放在心里。

对于男同学们的持之以恒的“热爱”,诗一直抱着友好但是有距离的态度,她到底会嫁给什么样的人呢?大家都好奇地猜测着,希望这个美丽的绣球会落到自己的头上,虽然每个人的心里都没有底。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大学四年,诗一直没有谈恋爱,毕业后的诗也没有走向结婚殿堂,而是选择了继续读书,这对那个年代的大学女生来说,是很少的选择。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选择,诗在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做了教师,并且嫁了一个其他专业的本科生严。

当诗的同学们接到诗的结婚邀请函时,都大呼“遗憾”,因为男同学宿舍都在一起,那个严大家是认识的,太一般了:长相一般,学业一般,工作一般,总之,所有的条件用一个“一般”就全部能概括了。

一个男同学是诗的铁竿“粉丝”,他放言说,只要诗不结婚,他就等到底。当他听说诗要结婚的消息后,立刻赶到学校找到诗说:“原来你要的只是这样的条件的人,早知道我就拼命地来追你,因为我比他好。”

诗只是笑,依然是那么美丽。

那个男生再次放言:“我会等。不出三年,她会离婚的。”

“相处是一种分享”

虽说,这个男生的预言是一种气愤后的发泄,但是也说明大家对诗与严的爱情并不看好。

但是对诗与严来说,爱情当然是很美好的。

当男生和女生之间开始交往的时候,会强烈地感受到对方与自己的不同,这种不同与反差深深地吸引着彼此,使男女都觉得异性是如此的完美。但是进入婚姻以后,男人开始希望太太像他那样“思维”,女人开始希望丈夫像她那样“感受”。他们都还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问题是:男人和女人本来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就像火星人和金星人,各有各的运行轨迹,各有各的肢体语言。

严是一个宽厚而随和的男人,大约因为性格,所以在众多的选择中,务实且稳重的诗把自己的感情及一生交给了严。别人看到的是严的“一般”,诗看到的是严的“不一般”。

事实证明诗的选择是不无道理的,结婚两年多了,他们没有急着要孩子,做了诗的丈夫,严很有成就感。在开始的日子里,严很开心地和诗在一起做所有的事情,他们一起去郊游,一起去见彼此的朋友,一起吃晚餐,一起看电影,除了上班,几乎所有的时间他们都一起度过。诗很幸福,因为她喜欢在下班的时候远远看到自己的小屋子是亮着灯的,她喜欢的是在周末的时候和严一起睡一个懒觉,她喜欢选一个好的日子去踏青,她更喜欢和严一起逛逛菜市场,买点小菜,做一顿清爽而可口的饭菜,和严一起喝点葡萄酒,微醺着对酌,看着严的笑脸,她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幸福和满足。

但是很奇怪的是,渐渐地,诗感觉到了严的索然。对诗的建议,严渐渐地开始投反对票:“亲爱的,对不起啊,我还有事”,“外地有个客户要来,我要参加接待”等等,慢慢地诗对自己的婚姻也有了些怨言:“我想尽办法让他高兴,拉他去餐馆、舞厅,出去聚会、旅游等等。可他好像不是那么感兴趣了。我们每天就是吃饭、睡觉、上班、看电视以外,好像就不再有别的什么活动了。”

夫妻问相处的渐渐乏味使双方都开始反思。一个很有生活智慧的大姐告诉诗:男人的情感有点像橡皮筋,有很大的伸缩性,松弛时他就是疲软的,只有在伸张时他才充满收缩力。男人对情感的要求也有一个亲近、疏远、再亲近、再疏远的循环。即使男人在热恋中,他有时也需要和恋人疏远一段时间才能再次亲近。何况这还是在婚姻中。男人疏远女人,不需要任何原因,不需要带有感情因素,他只是隔一段时间就有这样的心理需要。长时间地体验对方的情感、需求,使他找不到自我感觉。

只有拉开一定距离,他才能找回独立的自我,才能有进一步与女人亲近的动力。如果女人坚持和男人每时每刻在一起,男人总处在伸张阶段,他会累的,很累的。那么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总处在疲软阶段,那么他就总处在逃避状态,没有机会感觉发自内心的对爱的渴望。渐渐地,这种情绪就成了他感情的主色调,那么调整起来就麻烦了。

诗被大姐分析出了一身冷汗。

接受了朋友的劝告,诗开始有意识增加自己单独活动的机会。本来就被学生喜爱的诗更多地参加校内和校外的一些学术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就是在闲暇时候,诗也不再拒绝朋友们的邀请,参加一些有趣的“派对”。包括原先的同学和男女朋友。

奇怪的是,一段时间以后,严和诗的相处方式反了过来,严会经常对妻子建议:我们去做一个什么事吧?他又逐渐对诗恢复了兴趣,有了和诗更加亲近的愿望。他会情不自禁对诗说:“我们的相处是一种分享呢。”诗心里会很高兴很满足,但是她会假装不在意地说:“畦,老公,你什么时候学会肉麻啦?”严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我这么漂亮的老婆,如果学不会肉麻的话,怕别人把我老婆麻晕了嘛。”

漂亮而更加有风韵的诗确实开始面临一些新的诱惑。

“信任就是一种约束”

因为诗的乐于助人,还因为诗的漂亮年轻,诗不仅在同事中有着很好的人缘,更为大学生们所喜爱。诗的专业是电器电气,有不少机会要和企业打交道,于是就有了很多应酬和交往。正如漂亮的女人是非多一样,诗也常常成为人们的话题。但是诗从来不介意别人怎么说,她只管自己怎么做。一次,一个给了诗很多暗示的但从来没有得到回馈的人尊敬但不失沮丧地告诉诗:你真像你从事的专业,电器是具体的形象,电气是不可触摸的概念。你美丽而不可亵渎。

诗送给他一个灿烂的微笑。

结婚近20年了,诗与严的孩子也去上大学了。诗的同学们中最被大家看好的一对也离婚了。可是漂亮的诗与“一般”的严依然很幸福,日子过得很平静,他们的生活依旧那么轻松而快乐。有的同学到他们工作的城市去出差探望他们,他们的家还是那么温暖。

女人的美丽是来自丈夫对她的宠爱。来自丈夫的爱是妻子最好的化妆品。在诗的心目中,严是最好的最优秀的一个男人。所以她才会保持着始终的优雅和从容。

在一次院系交流活动中,诗所在的部门和另外几个系里的老师带学生外出实习考察,恰好这其中有一个诗原先的追求者,更恰好的是他们居然分在一个小组,这是表面上的恰好,还有一个诗与这位老师知道的“恰好”是,他们彼此欣赏,有着很多可以交流的思想及生活话题。

整整三个月,诗与这位老师朝夕相处,晨昏相对,所有的人都会认为他们会有故事。因为这位老师不仅才华出众,英俊潇洒,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就是:我尊重一切以感情为基础的感情,我爱我的家,我很爱我的妻子。但是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会从我坚实的婚姻大船上放出一条感情的小舢板,偷偷地去浏览一下别人的风景。但是我决不会去破坏彼此的平静,因为这样代价太大,我付不起,也不想给对方增加麻烦和负担。

这样前卫的婚恋观得到现代人很多的赞同和附和,虽然不知道这位老师有没有放过“小舢板”,但是他的多情和对女士的体贴倒是大家都知道的。

三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当诗躺在严的怀里,幸福地说:“还是家里好啊”的时候,突然问严:“哎,关于我的传说可不少啊,你怎么看?”严紧紧地抱着老婆说:“防不胜防,不如不防。不要说你这次出去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平时你告诉我有事去了,一两个小时什么事都搞定了。还需要用这样的时间吗?我的老婆是什么人,我还能不知道?”

诗点点头:“其实,我是遇到过不少的诱惑,也有过很多的机会,而且确实也有过使我动心的人。但是我不会使自己偏离家的轨道。正是因为你对我的信任。我常常提醒自己,如果离开你,还会有这样信任我的人吗?我要珍惜这种信任。严,你知道,有时候信任本身就是一种约束。”

严说:“我没有想这么多。我只是知道,家里,一定要有信任。这样不仅是你轻松,我也快乐啊。”

【故事的分析与启示】

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但是道理是相通的。

严是智慧的,他知道应该去信任一个人见人爱的妻子。

诗更聪明,她知道应该珍惜这种信任。

你喜欢一个优秀的男人,那么记住,别人也喜欢。正如你喜欢一个美丽的女孩,也会被很多男人所注目一样。

想让别人嫉妒,就要有被嫉妒的胸怀。因为你在选择一个优秀男人或者女人的时候,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高危”的位置。

你化解“高危”境地的武器就是对自己的自信和对他的信任。

人的感情是多元化的,尤其在这个多元化价值观的年代。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完全拥有另一个人。婚姻也不行。

因为两个成年人各自有独立的思维,有不同的经历和家庭背景,要想在各方面都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完全拥有一个人,等于是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这个人身上。这和爱的精神是无法相容的。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种分享,不同的关系只意味着分享内容的不同,程度的不同。一对好的夫妻,除了分享家庭中的各种义务、责任外,还能分享彼此的情感、欢乐和苦闷,因而夫妻应该成为最好的朋友。但是再相爱的人,再美满的夫妻,都不可能完全拥有对方。这是一个想起来简单,但常被人忽视的问题,也是许多人不愿去面对的现实。正是因为这个被忽略的问题,所以引发了婚姻中很多的不愉快以至于婚姻的危机。

如果你爱你的丈夫,那么只能给他信任。有时候,信任就是一种约束。